“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4-04-23 13:35邢福庄
新教育·综合 2024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微课智慧

邢福庄

【摘要】基于新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海口市第十中学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建构了适合学校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创新融合的“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介绍了“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该模式的“四步三环节”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模式的实施路径,并以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案例为载体,充分展示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328”智慧课堂;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2019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为了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新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海口市第十中学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建构了适合学校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创新融合的“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海口市第十中学于2022年开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国内智慧课堂的研究现状,笔者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智慧课堂”和“教学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从2012年至2022年。如表1所示,检索结果表明近10年来关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总体较少。相对而言近几年“智慧课堂”的研究开始增多,智慧课堂势必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虽然硕士学位论文总量呈递增趋势,但发表的总量仍然较少,近10年累计只有64篇,这也说明目前关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仍然不多。尤其是,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二、基于“328”智慧课堂模式的“四步三环节”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模式

1.“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三翻二段八环节”模式。三翻:指的是教学理念的翻转、教学结构的翻转、教学角色的翻转。教学理念的翻转:从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深层次的学习。教学结构的翻转:从传统课堂上知识传递,课后吸收内化,到智慧课堂课前知识传递,课上完成吸收内化的翻转。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知识传递发生在课前,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学习、交流、反馈。老师通过平台获取学情后二次备课,课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拓展提升,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锻炼学生能力。教学角色的翻转:教师的角色从演员转变成导演;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转变为主演。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感悟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的灌输变为主动的接受,真正参与进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二段:一是课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制作教学设计和微课,借助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进行反馈交流,教师在获取学情后进行二次备课。二是學生在教师任务驱动模式下,登录教学平台,观看微课,完成导学案。八环节:学情反馈→聚焦问题→合作释疑→展示交流→检测提升→拓展实践→总结评价→云端补漏。

图1海口市第十中学“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基于“328”模式的“四步三环节”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模式

图2“四步三环节”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模式

图2所示为海口市第十中学基于“328”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四步三环节”模式,具体实施步骤:AB两个参与试验的学科借助“328”教学模式中“课前任务”环节,提前发布“作业任务”,“微课”各自备课,找出学科内可操作跨学科融合点—跨学科集体备课,将各自的试验点进行汇总研读,确定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多学科知识的重组和串联,设计跨学科课例—形成“双师授课”模式,即A学科主授,B学科微课辅助的模式。

三、基于“328”模式的“四步三环节”跨学科融合实施案例

1.地理学科“三峡”和语文跨学科案例

跨学科融合点:地理学科角度,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形成了区域认知的基本思路;在八年级地理课本的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系统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具备分析小区域自然环境的能力。语文学科角度,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里学习了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对三峡区域有更深刻的理解。综上,可以三峡为主题,构建学科间的联系,开展跨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1)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视频。(2)借用北京四中网校爱学平台发布前置任务(做课件、小视频、学案等)。(3)基于数据,在前置任务完成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4)基于数据进行学情分析,二次备课,精心制作教学课件。(5)课堂上运用推题功能,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拍照上传,当堂展示和分享。

2.语文写作“怎样选材”和美术跨学科案例

跨学科融合点:以语文学科为主导,布置课前任务,观看“怎样选材”微课视频。美术课讲解人文景观的拍摄技巧,结合信息技术课讲解“美篇”APP基本运用方法。学生周末到骑楼老街(海口市),观察老街特点(幽静、环境优美、有地方特色等),拍摄老街人文景观照片。拟定主题,选取27张照片,配上文字,制作一篇美篇,完成此次作业。语文课二次备课,围绕“怎样选材”分析学生美篇作业,并选出优秀作业,以“思维导图”提炼后,撰写作文《我眼中的骑楼老街》,进一步掌握“怎样选材”写作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1)用剪映APP制作微课。(2)借助北京四中网校平台发布相关视频微课。(3)手机拍照并制作美篇作业。(4)学生通过QQ群提交美篇作业。(5)老师批改后进行二次备课,通过平板进行课堂讲解和练习。

3.语文教材中《陈太丘与友期行》和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案例

学科融合点:《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蕴含为人处世要坚持诚实守信的这种道德品质。围绕“诚实守信”,从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角度共同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信息技术应用:(1)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2)借用北京四中网校爱学平台发布前置任务。(微课、课件、小视频、学案等)。(3)观看北京四中网校爱学平台资源库中优秀的微课、课件等资料,进行选取、加工、整合。(4)基于数据,在前置任务完成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5)基于数据,进行学情分析,二次备课,精心制作教学课件。(6)课堂上运用推题功能,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拍照上传,当堂展示和分享。

四、基于“328”模式的“四步三环节”跨学科融合实施成效

1.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学

教师综合两个或多学科知识,融汇学科教学知识共通点,构建跨学科教学基础,打破单一的学科教学体系,搭建整体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落实“双减”要求。

2.信息赋能教学,实现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数字化转型

通過一次跨学科备课,以所教学科某一模块知识为出发点,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借助平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摸清学生的学习短板,结合跨学科知识的融合点,进行二次备课,确定授课主题,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

3.采用“双师”授课,实现深度学习

“双师”共同备课,一起开展课堂教学,结合“线上微课+线下单人授课”,一主一辅,灵活机动,丰富了课堂教学容量,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4.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结合“328教学模式”和跨学科教学案例设计的研究,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有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雷懿,陈楠曦.智慧课堂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328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QJY20221015)

猜你喜欢
跨学科微课智慧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