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健康教育模式预防老年人跌倒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2024-04-22 07:20段月涵聂含竹景祥阳
全科护理 2024年7期
关键词:网状排序检索

段月涵,聂含竹,景祥阳,陈 杰,王 敏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跌倒已成为全球亟需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跌倒后“滚雪球”式引发的一系列医疗问题,如跌倒致死、跌倒相关疾病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均与年龄因素关系密切[1-2],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为23.4%[3],其中跌倒高风险占40.5%[4]。有研究表示,有1/4~1/3住院病人的跌倒事件是可预防的[5-6]。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投资率低、回报率高的医疗信息传递策略,在预防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高病人跌倒认知、减少跌倒再发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护理工作者已逐渐意识到传统宣教方式的局限,而有理论依据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的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2)干预措施:干预组应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3)结局指标:跌倒发生例数;4)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RCT)。

1.2 排除标准

1)重复发表的文献;2)会议论文;3)研究数据不全或研究类型不符的文献。

1.3 检索策略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30日。中文检索词:“跌倒/跌落/摔倒/滑倒/老人/老年/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健康宣教/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accidental falls/falls/falling/falls,accidental/all,accidental/aged/frail elderly/elderly people/older adults/health education/education,health/RCT”。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数据,如有争议,则与第3名研究者共同商定。提取文献信息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年龄、干预措施、跌倒发生例数。

1.5 文献质量评价

本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5.1.0版手册[7]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如有争议,则与第3名研究者共同商定。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Revman 5.4软件绘制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图。本研究结局指标为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dd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效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Stata1 6.0软件绘制各研究间的直接或间接比较的网状关系图,若图形存在闭合环则进行不一致性检验。使用累计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SUCRA)对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预防跌倒效果进行排序。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本研究初步检索出2 920篇文献,中文1 672篇,英文1 248篇;将检索结果导入EndNote X9查重后剔除1 018篇文献;阅读文献标题及摘要后剩余94篇;阅读文献全文排除无法获得全文、数据不全、结局指标和干预措施不符、研究类型不符等文献后,最终纳入19篇RCT。

2.2 文献基本特征

本研究纳入中文文献17篇[8-24],英文文献2篇[25-26],皆为两臂试验。干预组共涉及7种健康教育模式,文献基本特征详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2.3 文献质量评价

本研究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等级均为B级。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见图1。

图1 偏倚风险总结图

2.4 网络证据

各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人跌倒事件干预效果的网络证据见图2。本研究证据网络图未形成闭环,结果具有一致性。

图2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效果的网络证据

2.5 网状Meta分析

本研究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示,Teach-back模式[OR=0.11,95%CI(0.02,0.53),P=0.006]、PMT模式[OR=0.15,95%CI(0.02,0.87),P=0.034]、KAP模式[OR=0.22,95%CI(0.06,0.78),P=0.019]、HBM模式[OR=0.25,95%CI(0.10,0.62),P=0.003]、格林模式[OR=0.27,95%CI(0.08,0.89),P=0.031]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均能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模式、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与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健康教育模式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效果的联赛图[OR(95%CI)]

2.6 网状Meta分析结果排序

本研究SUCRA值排序为:Teach-back模式(0.76)>PMT(0.67)>KAP模式(0.56)>PBL模式(0.55)>HBM(0.48)>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0.47)>格林模式(0.46)>常规健康教育(0.03)。

3 讨论

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策略在改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方面进行深度优化,并将跌倒发生率作为临床安全质量控制的硬性指标[27],以期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解决老年人跌倒问题。本研究共纳入19篇RCT文献,并对7种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效果方面进行了网状Meta分析。

本研究网状Meta分析结果及SUCRA排序图显示,在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方面,Teach-Back模式效果最佳。Teach-Back模式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于不同健康素养能力的人群中[28],学习者凭借自身的语言体系反馈受教内容,若无法正确传达信息,则由护理人员不断重复,直至病人完全理解,该过程并非单纯检测学习者的记忆力[29],而是通过较为直观的“视听说”形式传递健康知识。此外,反复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老年病人对跌倒防范措施的重视程度,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刘小红等[30]研究结果较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医务人员简洁、清晰地传递更有助于确保病人吸纳相关健康信息和技能。本研究的SUCRA排序显示PMT模式对于老年病人预防跌倒发生的效果位列第2位(0.67)。PMT模式是行为改变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个体健康行为动机,提高自身保护行为的知识和意图[31-32]。有研究表明将PMT模式运用于老年住院病人,在预测病人跌倒发生风险知晓率的前提下定期实施跌倒高危因素的教育计划,老年病人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33]。PMT模式通过转变个体观念,帮助病人充分了解疾病的危险因素,当自身健康受到疾病威胁时,须不断依靠自身内化预防跌倒知识体系以纠正过往的不良行为习惯;而当老年人发现实施正确健康行为后可以获得更多内部、外部奖励时,自动将自身视为易感人群,病人个人保护动机被激活以促成健康行为转变,可明显提高病人预防跌倒的意识。

4 小结

我国人口基数和老龄化现状严峻,老年人跌倒相关问题的陆续出现值得临床工作者深思。基于本研究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7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与常规护理教育比较后发现对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效果方面,最优选为Teach-back模式,PMT模式位列第2位,之后依次为KAP模式、PBL模式、HBM模式、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格林模式、常规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可以根据疾病的特征和宣教实施可行性,在循证基础上选择最为合适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减少跌倒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在未来的老年护理工作中,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试验对本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网状排序检索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排序不等式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恐怖排序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节日排序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二维网状配聚物[Co(btmb)2(SCN)2]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Pb2+识别性能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