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卓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历史的泽畔总存在两种人:一种人主张耳听八方,纵览天下;另一种人主张眼见为实,脚踏实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尚推崇亲身实践,今人亦应如此。
有人主张“看景不如听景”,听西湖十景,便觉江南秀丽;听雪域圣景,便知高原壮美。虽无法踏遍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但听景让各类美景“尽收眼底”;虽不能看遍人生百态,但听景让人间的“酸甜苦辣”“一览无余”。然而所听之景难免带些叙述者的主观情绪,亲自品尝的梨子才更有滋味!
毋庸置疑,听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可是秀美山川、廣袤戈壁、浩瀚海洋、翠绿森林……自然之美何尝不能得到人们的青睐?高居庙堂俯瞰江湖之景,难免失真;网络互联天下,也难免人云亦云、纸上谈兵。古语云“百闻不如一见”,亲眼所见之景总比道听途说的更加真实自然。
看景满足了对自然山川的期许。徐霞客游历山河,曾邂逅禅心法师。禅心法师一直对江南的普陀寺心驰神往,想要亲眼看看,于是恳请徐霞客携他共行。但是旅途中,禅心法师身染恶疾,他嘱托徐霞客将他葬在普陀寺,最终徐霞客履行了诺言,普陀寺成为禅心法师最后的归宿。即使道路艰险、客死他乡,禅心法师对普陀寺的神往依旧不变,心之所趋,便是故乡。人们探寻自然之景是因为景物寄托人们的遐思。
看景代表着求知的态度。“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唯有亲自探索,才能看到奇景,获得真知。苏轼为求石钟山名称的由来,于夜间泛舟游览,最终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假使他如士大夫之族不肯夜游石钟山,抑或如李渤叩石聆之,则无法得出真实的结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求知是人们对未知敢于探索的态度,看景才能获得新知。
景中也寄寓着对世事变迁、岁月更迭的感慨。王勃登滕王阁,写下“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忧叹;王羲之曲水流觞,在兰亭洋洋洒洒写下囊括生死观的《兰亭集序》;张若虚孤身一人仰望明月,远眺江水,写下了“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岁月如梭,世事变迁,即使生活曲折,亘古不变的景色成为了人们永远的精神寄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对自然景色的探求中,我们逐渐领略到生命的真谛。
自然之景,穷尽语言词藻也形容不出它的瑰丽,我们只有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以行动求知,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宝贵人生财富。
【安徽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点评
作文抓住了“听景”和“看景”这两个关键词,先肯定听景的好处,然后从三个角度逐层论证了“看景”的重要意义。观点鲜明,事例充分。尤其是对看景的分析,由满足对自然风景的期许到求知的态度,再到世事变迁的感慨,层层递进,深入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