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扎染服饰欧盟市场国际营销策略研究

2024-04-22 13:06:23李雪丁春苗
国际公关 2024年4期

李雪 丁春苗

作者简介: 李雪,女,汉族,四川合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理财、风险管理、国际贸易等;

丁春苗,女,汉族,四川德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品牌策划、旅游策划、国际营销等。

摘要:扎染服饰在欧盟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扎染服饰出口有利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但也存在产品缺乏创新、定价普遍偏高、营销缺乏独特性和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充分的市场研究,针对现状并依托4P营销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以弘扬中国非遗文化技艺,加快中国扎染企业 “走出去”的步伐,提升 “中国文化与中国智造”在欧盟市场的地位。

关键词:扎染服饰;欧盟市场;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一带一路”的推进,扎染的国际市场前景愈加广阔。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总值达5.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6%。欧盟是中国最大且友好的贸易伙伴之一,据海关统计显示,2022 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贸易额为443.1 亿欧元,同比增长11.4%,欧盟自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同比增长19.4%,约占欧盟自欧盟外国家进口比重的 32.3%,中国保持欧盟最大纺织品服装进口来源国地位。扎染服饰在欧盟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扎染作为非遗传承,极具文化与艺术价值。扎染进军欧盟市场,有利于促进中欧贸易友好交流,加强中欧文化互融,带动多元化经济增长,推动扎染品牌建设,奠定中国智造的国际基础。本文深入研究扎染服饰在欧盟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营销战略,为品牌本土化运营以及差异化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中国扎染服饰欧盟市场SWOT分析

只有把握机会,规避威胁,才能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基于此,我们制定SO战略,扎染服饰行业出口欧盟市场应紧跟WTO步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扎染产业链、供应链;及时洞察市场需求,抓住人们审美变化,满足创新化、个性化需求,走差异化发展;传承非遗文化,加强品牌推广;与欧盟本土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二、中国扎染服饰欧盟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现状

(一)产品现状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数百万件扎染服饰。中国扎染服饰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设计风格,具有独特魅力。目前,扎染产品出口总额保持在50亿元左右,需求不断增大,扎染产品在欧盟市场热度较高。现有的扎染产品主要包括服饰、包、桌布、抱枕、饰品等。但是扎染产品在发展中也面临以下问题:(1) 扎染技艺缺乏传承人,无法进入大众视野,高端扎染文创服饰稀缺;(2) 扎染服饰的生产与营销脱轨,产品设计缺少新意;(3) 扎染的各式扎花图案达上千种,展示出来的却很少;[4](4) 扎染文创服饰的低端产品市场无法得到丰富,扎染的艺术形式缺少展现的机会;(5) 扎染服饰仅满足日常需求,缺少个性化、定制化。

(二)定价现状

扎染产品制作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手工劳动,目前扎染企业是采用成本导向法进行产品定价,因此定价普遍偏高。扎染在欧盟市场的定价为1 500—4 000元,配饰类为100—1 000元。而欧盟本土的扎染产品在当地的定价为400—3 200元,配饰为40—720元。我国扎染产品价格较贵,在欧盟的市场吸引力偏弱。

我国扎染企业间缺少横向沟通和联系,对内高价争购草木原料,对外各自分散销售,没有打造出知名扎染服饰品牌,导致扎染服饰的出口价格参差不齐,影响产品形象。

(三)渠道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商平台成为销售的重要渠道。中国扎染企业利用淘宝、Amazon、eBay等平台让欧盟消费者实现跨境购买,但线上购物始终存在实物与图片有差别、无法试穿、网络支付安全、物流等问题,我国扎染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仍较落后。扎染企业虽在线下开设店铺,但没有根据目标市场就地设厂,没有针对目标群体进行推广,本土化程度不足,推广模式仍有待提升。

(四)推广现状

中国扎染企业通过在欧盟本土举办扎染艺术展和时装秀、文化交流活动等进入欧盟市场。同时,利用新兴技术和电商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展示,通过发布图文和视频等内容,结合当地消费者偏好和文化特点,吸引粉丝参与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目前我国扎染服饰由于线上运营人员对扎染的了解不足,不能清晰地为欧盟消费者答疑解惑,未充分发挥独特的产品优势和文化优势,无明确的市场定位并缺乏有效的国际品牌促销策略,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扎染的传统的推广手段有待提高,存在广告不具吸引力、宣传力度小、与其他行业或品牌合作少、品牌知名度较低等问题,扎染在欧盟市场的品牌吸引力较弱。

三、中国扎染服饰欧盟市场国际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一)优化产品——博采众长,多元化设计

第一,扎染企业应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培养扎染非遗传承人。一是广纳学徒,将培训升级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二是加強与欧盟艺术、经贸类高校的合作,为企业输送专业设计、营销管理等人才;三是建立扎染文化交流协会,促进扎染文化的深入、全面发展。

第二,扎染企业应为扎染服饰注入科技力量。例如,针对扎染服饰天然健康但容易掉色的问题,可利用科技手段增强扎染服饰的着色度,并提取植物药材的精华打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扎染服饰。同时应基于扎染本身特点,针对用户当地习俗文化、节日活动等生产具有独特文化性的产品,在服装设计、款式、色彩等方面注入多元化气息、增加艺术美感,找到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契合点。

第三,增加扎染服饰的种类。扎染工艺除传统工艺的特色外,还应吸收其他民族的技术工艺以及民族文化,丰富扎染种类。[5]例如,针对荷兰的用户,设计象征优雅和美丽的郁金香图案。

第四,丰富扎染服饰产品的表现形式。如增加AR扎染文创产品,提高用户的体验感。用户对扎染进行的DIY设计将由专业的设计师制作独一无二的作品。与此同时,应对每件扎染产品设计编码,利用产品编码查看制作过程,从而加深用户对扎染的了解,还有利于数据库的建立,实现扎染的数字化保护。[6]

第五,个性化定制服务打造扎染服饰精品。扎染企业应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和服务,以及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打造联名款、情侣款等。

(二)组合定价——差异化定价,组合式营销

首先,企业可以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利用stp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对消费者的收入层级进行划分,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承受能力,如在法国中高端时装平台

La Redoute,德国的时尚快消品Zalando、OTTO官网、葡萄牙的奢侈品网站Farfetch等上传高档的扎染商品,根据产品的成本、竞争对手的服装定价等因素为产品定价,设定消费者预期心理价格。

其次,扎染企业可以进行组合定价,跨界联名。扎染企业应加强横向沟通和联系,对内平衡草木原料价格,对外差异化定价销售,打造知名扎染服饰品牌,提升扎染产品形象,使外国消费者信赖中国扎染服饰价格。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消费心理定价策略。

(三)创新推广——借助网络,树立扎染品牌形象

目前,欧盟扎染服饰的用户大多数为 20—39岁的年轻女性,而她们具有高知识、高收入、追求自然与时尚、使用社交软件等特点,因此针对目标用户群体,可以利用相关社交软件进行引流推广,同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对消费者进行扎染工艺的科普与推广,定期发布新款扎染服饰DIY推文。[7]

創建扎染相关的社交平台账号,如Sns、Twitter、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微信等,并且在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平台进行企业认证,定期直播,吸引粉丝关注,以此达到引流的目的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利用扎染的非物质文化技艺产品特点进行品牌宣传,发布精彩炫酷、情节丰富和促进扎染技术推广的视频,借助文化的力量对企业进行IP形象设计,制作不同系列的扎染迷你手办服饰作为礼物抽奖,提高扎染服饰的知名度。

利用各种网络分析工具,及时获取网络营销信息。如亚马逊指数、阿里指数、短视频App、相关服装销售网站等。同时,还应注重La Redoute、eWorldTrade、Cdsicount、Zalando等欧盟国家的电商渠道,以便精准实现扎染服饰的关键词营销、口碑营销,提高商铺扎染产品的知名度和访问量。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日常习惯,通过自媒体、新闻、广告、网络直播等线上推广模式,加大原创优质内容的生产力度,宣传扎染品牌文化,树立扎染品牌形象。建立专门分享扎染技艺的交流网站,在进行线上推广的同时也可以联合国外服装设计师达成合作,让中国的非遗融入多元的色彩。同时,在欧盟的高校里成立扎染文创交流协会,提供部分实习和就业的岗位,设立线下体验店,用户在线下实体店体验扎染制作全过程,使更多的人更生动、直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扎染技艺。

(四)跨界联名——口碑式营销,实施本土化战略

扎染企业在线下促销方面可以将服饰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举办扎染文化的跨界合作,在网站、小红书平台等进行话题宣传,使用户深度接触扎染文化,了解扎染服饰背后的品牌故事。

在欧盟的目标市场就地设厂,建立线下体验店,增加消费者的体验,促进销售。扎染企业应更加专注于目标地区的线下实体渠道,增加本土化程度,借助分散零售网络,以点带面,开拓潜在市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培养专业的扎染服饰跨境电商人才,解决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营销缺失独特性的问题。线上运营人员充分了解扎染,可更好地为国外消费者答疑解惑,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将中国传统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根据欧盟各国的文化和特色将扎染的图案和色彩进行巧妙结合,扎染艺术与生活气息相辅相成,更丰富地表现扎染的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同时,可以与欧盟各国的旅游景点和特产店合作。

四、结束语

当前,扎染服饰对外的营销面临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品牌、核心竞争力弱、定价偏高、渠道营销缺乏差异化、企业缺少知名度等发展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博采众长,提升产品核心价值,从而奠定欧盟的市场基础,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扎染在国际市场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俊.关于扎染工艺纺织品出口业务的思考:以云南扎染产品外销问题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1(10):56-58.

[2] 张瑶.非遗文化在纺织服饰中的应用:以扎染工艺为例[J].纺织报告,2023,42(06):126-128.

[3] 钱美琴.扎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1(16):51-54.

[4] 刘小慧.多维度视域下浅析扎染的发展方向[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1):96-98.

[5] 唐宸宸.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贵州安顺布依族蜡染为例[J].西部皮革,2023,45(04):55-57.

[6] 刘卓.基于AR技术的云南扎染数字化文创产品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21.

[7] 许文婷,侯玲扎染非物质文化技艺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4):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