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探析

2024-04-22 07:15王建凯
传媒 2024年6期

王建凯

摘要:数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建设高质量的版权产业链为着力点,智能媒介技术能够加强版权作品的研发制作力量,构建安全的版权交易机制,提升版权内容的开发与应用,提供高效的维权服务等,对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系统的机理,然后梳理了现阶段数字教育版权面临的生态失衡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媒时代数字教育版权生态圈的建构策略,以智能媒介技术为支撑,有效增强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版权生态保护体系。

关键词:数字教育 版权生态 智媒技术

2023年2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专家与学者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围绕“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数字教育的发展,中国于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开启迈向智慧教育之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新闻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52.9万所学校、1844万教师、2.91亿学生和广大社会学习者,汇聚中小学资源4.4万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295个、高等教育优质慕课2.7万门,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正在快步進入智慧教育阶段,然而在数字教育蓬勃发展之时,数字教育的版权挑战也随之而来。

一、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系统的机理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表明,社会系统与周边环境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在系统与环境的往复交往之中,促使环境中的可能性要素成为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使系统的产物成为环境的选择。以此来看,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系统,与社会各个行业存在交叉融合,是一个泛领域性的生态系统,在版权的确权、授权、维权等各个环节,主客体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着循环往复的交互关系。

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具有明显的“技术孵化生态”特性,智能媒介技术作为数字教育产业的“生产力”,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形成的技术供给,革新了教育产品的创作方式,丰富了版权内容的表现形式,满足了当下的教育需求。智能媒介技术借助特定方式打造数字教育的全新体验方式,实现更高效、更有效的知识传递和内容创造。智能媒介技术是引领中国数字教育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打造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中发挥智媒技术的全链条保护功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系统,是当下数字教育产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动态平衡”特征,系统内外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之中维持一种平衡关系。数字教育的版权关系涉及教育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种主体,构成了复杂的版权内容创作、交易和使用关系,在一个良性的版权生态系统中,从版权生产到版权使用的流通路径是通畅的,创作者、管理者、运营者等人才结构是完整的,版权成果在传播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较高的效力,数字教育的智力成果不断地被转化,为教育事业提供持续的发展能量。

二、现阶段数字教育版权面临的生态失衡困境

在著作权法的内容体系中,教育一向被作为特殊版块来处理,遵循利益平衡的原则,使智力成果发挥出最大效用。但在今天的网络社会中,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面临着各种威胁。数字教育领域存在严重的版权侵权问题,比如,一些投机分子盗版他人的成果,再利用各种网络渠道以远低于原版的价格进行售卖,还有一些“创作者”通过抄袭原作者的内容来非法获利。对于数字教育行业来说,侵权门槛低、维权成本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对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造成严重危害。现阶段数字教育版权生态面临着严重的侵权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侵权行为严重妨害了版权作者的权益,作者如果通过司法诉讼来维权,势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面临一种“得不偿失”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对于目前各大智慧教育平台来说,虽然可以在平台内部对侵权行为进行审查,但是很难覆盖整个互联网来实施版权保护,而且很多侵权行为非常隐蔽,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和技术力量才能发现。

其次,盗版产品一旦“流行”,会严重削弱创作者的版权意识,将版权市场推向“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方向。例如,部分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违规使用他人的版权内容,在未经作者授权的情况下把纸质书籍内容做成电子书或有声读物。一些教育机构和企业在“避风港”原则的保护下也不愿耗费过多的精力去审查侵权行为。一些网络平台自身就不遵守版权规则,为了逐利而设定“霸王条款”,侵犯原创者的权益。

最后,数字教育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与知识付费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比如,在知识付费活动中,学习者会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发表一些原创作品,甚至在问答活动中还会出现双方共创的内容,其中有些内容可以构成版权并发生版权转移的情况。还有一些知识付费活动涉及了商业秘密、用户隐私等问题,其中的法律责任变得更加复杂。数字教育的版权问题牵涉诸多因素,很多地方存在模糊性,相关的法律法规亟需完善。数字教育的版权内容常常呈现一种离散状态,使得版权客体范围不易界定。数字教育的作品开发中,经常出现“借用”其他作品内容的情况,这些内容的“可版权性”存在争议。数字教育的版权市场存在诸多漏洞,屡有交易不规范的行为出现,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价值评估机制,也缺乏相应的版权监管机制。

因此,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系统,如果完全依赖于政府的版权保护和治理工作,无法维持恒定的生态稳定。要想长期保持版权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要构建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的自我调节系统,使其在面对各种生态失衡危机时,能够快速地自行恢复。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的自我调节系统包含多种功能元素,如版权法律体系、执法司法体系、媒介技术体系、教育管理体系等,这一系列综合生态元素完备且运行良好,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强。反之,如果法律体系不健全、司法保护不到位、技术应用不全面、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则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系统就很难完成自我调节。

三、智媒时代数字教育版权生态圈的建构

数字教育版权是一种关乎国家教育发展大计的知识产权,涉及技术、法律、经济等多种信息元素。但是在目前的数字教育版权领域,存在权利主体与客体划分不明、版权侵权严重、版权市场不健全、版权司法保护不到位等多种问题。而智媒技术可以解决当前数字教育的版权困境,利用技术思维来构建一种以版权为中心,连接版权权利方、版权消费群体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的生态网络。

1.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版权”平台管理模式。构建一个良性的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系统,首要是要加强数字版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数字版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等提供安全高效的技术路径。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数字教育版权生态圈的构建,可以有效协调各个版权要素之间的关系,解决目前数字教育面临的版权困境,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网络。基于区块链技术来架构数字教育的版权运营平台,建立数字版权的平台管理模式,完善数字教育版权的确权、授权、管理、保护以及维权的数字化机制,更好地为版权权利人服务,保障各级版权方的权益。

第一,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密钥、数字签名、“时间戳”等应用于数字教育的作品链,可以赋予版权作品内容“唯一标识符”的身份证明,清晰地确立作品版权的权属关系,如果出现了侵权作品,能够马上通过数据比对来进行确认,这为创作者的权益提供了技术性保护,有利于提高版权作品的生产积极性。教育平台应在管理机制中创建版权保护机制,包含版权登记系统、声明系统、交易系统、审查系统和追责系统等,充分应用最新的智能媒介技术来大规模、自动化地对侵权行为进行纠查,建立版权生态的“技术护城河”。政府应协同各大网络平台、互联网企业构建版权保护的智能自查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侵权行为的数据特征,只要侵权行为在网络上留下痕迹,就能够迅速识别、记录和报警,让网络侵权无所遁形。

第二,将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机制应用于数字教育的版权交易链,大大提高了数字教育版权的交易效率。数字教育作品的开发与使用涉及诸多主体,如果每一次的版权交易都需要追溯到原始版权內容的权利人授权才可以使用,会耗费大量的协调时间,极大地妨碍作品的传播与使用。数字教育的内容创作通常是以多主体协作的方式进行,使得版权主体的界定变得复杂。数字教育的内容创作一贯遵循开放和共享的原则,导致创作参与者众多,创作主体难以确定,容易产生版权纠纷。通过创建智能合约,实现数字教育版权的自动化交易,使版权交易可以在任意时间段内进行。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为版权交易提供了一种信任机制,基于区块链的防篡改、可溯源等技术逻辑,智能合约创设了一种安全的交易环境,节省了版权交易的信任成本。

数字教育的版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在知识产权资本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逐利侵权”问题。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力量,构建科学的、健康的、系统的数字版权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数字教育的版权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版权与数字教育、数字经济等融合发展。基于数字版权技术的完善,数字教育的产品与服务可以更高效、更安全地运营流转,形成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的版权数据链。

2.基于非同质化代币(NFT)技术实现版权的资产化。对于数字教育来说,成果“共享”并不意味着“免费”,“知识付费”对数字教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付费能够在创作者、教育平台和用户之间保持利益平衡,形成相互促进的版权生态。数字教育重塑了民众的教育消费理念和行为模式,“知识付费”成为一种教育领域内的版权生产、版权变现和版权消费的主流模式。作为一种经济激励,知识付费大幅提升了数字教育的版权生产效率。当今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数字教育的内容生产自然也要提速才能处理不断累积的增量知识。而知识付费可以促进版权的价值变现,激励更多创作者去生产优质的内容产品,从而建构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双循环。数字教育是教育和媒介科技的融合产物,知识付费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数字教育版权作品提供变现方式,在“量”的维度提升创作者的收益状况,同时也降低了学习者的消费成本。这样既能提高数字教育的版权变现速度,又能培养学习者的付费习惯,从而形成创作者、教育平台和学习者之间互惠互利、协同并进的发展局面。

非同质化代币(NFT)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数字教育产品的资产化,其区块链技术的架构形式能够保障数字版权的唯一性,防止被复制、篡改、分割的侵权风险,并且能够为数字教育提供版权确权、交易与维权等服务。NFT技术系统对于数字教育的版权服务具有如下功能:一是版权确权认证与存证,为数字版权建立“身份”信息链,并且记录版权交易的过程性数据,助力数字教育的版权维权;二是实现了数字版权的资产化管理,NFT技术将数字教育的版权转化为数字资产,为所有权人提供特定的资产管理服务。

NFT技术使得数字虚拟资产的交易更加便利,适用于数字教育的版权市场,该技术可以为数字版权建立一种分布式的共享账簿和数据库,一旦发生侵权行为,便可在第一时间溯源追责。基于NFT技术的数字版权交易系统,简化了版权交易流程,实现了版权流动过程中的通证化交互和信任交易。NFT技术为数字教育塑造了一种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的版权商业模式,使得版权内容能够高效率传播与交易,有助于优质数字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持续产出。通过建立基于加密货币的版权交易系统,促进优质数字教育版权资源的价值变现,激励了创作者的生产积极性。“NFT+区块链”平台能够对数字教育的版权交易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有助于建立版权价值的评估体系,促进合理定价、理性交易,有利于数字教育版权生态的良性循环。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价值反映在一系列数字教育版权作品所带来的物质及精神价值,数字教育的版权作品既是创作者的智力成果,又是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数字教育的版权价值序列应以版权财产权利为基础,以促进创新为任务,以繁荣教育事业为目的,让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3.基于人工智能实现生态治理的自我运行。随着数字教育的兴起,大量资本开始进入该产业,大量的数字教育产品及其服务不断投向市场,带来纷繁复杂的版权纠纷。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治理需要充分利用智能媒介技术,完善版权保护的司法体系,实现技术与法律的协同并进。数字领域的版权归属问题以及作品模糊性问题可以通过利用智能合约与共识机制的优越性予以解决。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治理,需要结合智能媒介的技术优势与法律规范的制度优势,让法律规则成为技术代码,构建版权产业的新型秩序。数字教育的版权系统应充分结合当下的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媒介技术,实时、精确、全程存录版权的相关信息数据,以技术的运行规则构筑版权运营的底层逻辑,助力版权保护的司法裁定。中国的各大智慧教育平台应加大版权交易系统、版权保护系统、防侵权警示系统的研发力量,更高效地识别智力成果的“独创性”价值特征,保障数字教育作品的安全传播。

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必将深度嵌入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实现智能化的审核与监控。智能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会加快制度设计的变革,人工智能在建构数字版权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了法律与代码的结合。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以技术手段行使法律效能,使版权内容生产、版权运营、版权保护等日趋标准化和自主化。人工智能能够辅助数字教育平台建立一种新型的数字契约制度,法律条款可以嵌入技术代码的设计,打造具有公信力的确权系统,通过版权登记、版权查证等手段防范各种版权风险,确保版权交易的安全性。新的媒介技术促成了新的司法保护途径,形成数字教育的版权与媒介技术、法律制度、版权市场之间的对接与协调,进而构建起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数字教育的版权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平衡好商業利益与公共利益,既要促进数字教育产业的繁荣,又要将数字教育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多元平衡对于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格外重要,版权相关法律的制定应以保护创作以及激励智力成果的产出为要旨,在数字教育的版权链中加强社会福祉的延伸,关照教育事业中的不同利益群体,推动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转型。版权制度的设计必须考量“合理使用”情况,保障各类版权主体的权益。根据2022年国家版权局印发的《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完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版权社会服务体系、版权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版权保护,健全中国特色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打造全国版权展会授权交易体系是国家版权工作的重点任务。将人工智能引入数字教育的版权评估与分类系统,能够为版权的分类使用、分情况使用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量化指标体系和价值测算方法,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智能评估系统,在公共服务与商业利益之间维持平衡。

四、结语

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圈是数字教育产业及其社会各领域内的各种版权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动态平衡且价值共生的生态系统。以媒介进化的视角来看,数字教育版权生态圈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智媒技术与教育创新的融合发展,革新了教育的理念、方式,为广大学习者带来全新的教育体验。智媒技术对数字教育的版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赋能更广泛的版权治理手段。当前,智媒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区块链技术可以确证数据的真实性、营造数字产品交易的信任环境,对数字网络的内容流向进行跟踪定位,确保版权所有人的利益不被侵犯,极大地激活了版权市场的创作热情。NFT技术重塑了版权的交易流程,利用数据决策降低了流通成本。人工智能架构的共识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运行”能力,保障了版权生态圈的自我修复,还有效地延伸了版权司法链,不断调适版权生态圈的内外双循环。

作者系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综合性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2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数字变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等教育平行论坛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05).

[2]余成峰.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下的法律功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3]李想,施勇勤.非同质化代币技术与版权生态系统有机衔接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22(06).

[4]王肃.区块“链动”知识产权生态优化的场景塑造与风险治理[J].学习论坛,2021(04).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