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杰
前些日子,家里鱼缸的水泵坏了。于是,我又从网上订购了一个新的,很快送到了。回家后,我驾轻就熟地将它安装好,插上电源。奇怪,居然不能运转!我看了看印刷粗糙的说明书,自认没有操作不当之处,于是立马联系客服。那边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口气,告诉我这款水泵有个特点,需要先把水泵里的转子拿出来浸一下水,再装好后,保证一切正常。
用了这些年的水泵,这款型号的设计可真是“骨骼清奇”。我心里一边嘀咕着,一边又把水泵从鱼缸里捞出来。正准备拆开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整个水泵外观竟一颗螺丝都没有,显然这是插装起来的。我该从哪里把转子掏出来呢?于是,我又询问了客服,这次等了好一阵子客服才回复。客服很体贴地发来了一张水泵照片,并在一条缝处画了一个箭头,说从这里拆就可以了。
好吧,那我就放心动手了。我用力拉了几下,纹丝不动。莫非这地方扣得太紧了?我心想着。在仔细研究这条缝隙后,我再次用力,还是纹丝不动。就这样,我在这条缝隙的上上下下各方面都用了力,还试着用力捏了好几个我怀疑有接头的地方,累出了一身汗,还是毫无结果。
不对劲。于是,我又询问客服。客服貌似很忙—我很怀疑那边正在回答无数个我面临的类似问题,顾不上我这边,等了半晌也没回话。
这就郁闷了。我再拿起水泵,打量了一阵,试着左右拧一下。结果,一下子开了。我哭笑不得,原来答案这么简单。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取出转子,浸一下水再装回去,重新拧好,然后接上鱼缸的水管,插上電源,水泵立马工作了。看着还没回话的客服,我苦笑着给那边回了这么一段:“伙计,下次再有客人问如何取转子,你只需要告诉对方,把机身拧一下就行了,别用那个‘拆字,不然人家会逮着你问个没完没了。”
没多久,对方回复了一句“谢谢指点”。指点谈不上,用一个“拧”字,客户省心,这个客服会更省事。看着鱼缸里的水泵,我脑子里却突然想起了另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
我有一个外地的朋友,工作和家庭原本都不错,但在上次聚会时忍不住“吐槽”了一件事。他的父亲去世早,家住农村的母亲在去年又患上了心理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于是,他只能把老母亲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里照顾。老太太一日三餐要求准时准点儿,而且一人成日在家寂寞不堪。他居住的小区平日里冷冷清清,大人们上班,孩子们上学,老太太连个聊天儿的伴儿都没有,在儿子家里度日如年,如同活受罪,成天对这位朋友抱怨个没完,不是头晕就是恶心,不是胸闷就是腰疼。我这位朋友和他的妻子原本上班加上照顾孩子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这回还得一趟趟地陪着老人去医院检查那些似是而非,甚至并不存在的毛病,一家子感觉有点儿崩溃。虽然也雇了保姆或钟点工来帮忙,但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纯属治标不治本,老人成天在家无精打采、胡思乱想,动不动就嚷嚷着难受,非要去医院检查。他也被折磨得够呛,实在快招架不住了。
听他这么一说,当时就有人建议他把老人送到一个有正规保健资质的养老院里去,对比着雇保姆,花费并不多,而且那里有专门的医疗保健人员,住在里面不仅老人自己放心,他也省心。
朋友苦笑道,这个念头不是没有,但俗话说“养儿防老”,自己把老母亲送到养老院里去,万一让别人知道,会被笑话的,自己以后在亲戚中间怕是抬不起头来了。
我虽对这种想法表示理解,但仍不以为然。时代总是在进步,即便是有些老观念,也完全可以变通着执行。因为他家老人的情况,送到那种正规专业的疗养机构里去,很明显要比关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再说又不是送进去就再也不管了,可以带着家人定期去探望团聚一下,说不定还更有利于增进亲情和家庭和睦呢,这和“养儿防老”一点儿也不冲突,但凡开明的亲朋好友都是能理解的。更何况,日子终究是自己过的,又不是演戏给别人看,如何选择还得依靠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言论。
我对这位朋友表述了我的观点,他若有所思。前些日子这位朋友在微信上联系我,说今年已经把老人送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养老机构里去了,现在每周末一家人都去探望一次。老人在那边气色很好,交了不少新朋友,还被推举当上了“组长”,成日风风火火的,再也听不见她嚷着难受了。原本严重影响家庭和睦的一件难题,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解决了。正如“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俄罗斯谚语强调的就是做事要学会发散思维,善用巧劲儿。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换个方式,轻轻“拧”一下。当面临的问题陷入一种看似无解的麻烦状态时,就不要再一条路走到头了,也不要再去硬扒、硬掰、硬扯,不如换个思路来解决,轻轻“拧”一下,说不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不去抬杠,不去钻牛角尖儿,只要轻轻“拧”一下,有时就能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更方便,也能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