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韦拉平预防HIV母婴传播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2024-04-21 06:11蓝裕玲刘三娣洪慧珍张小燕龙丽娟赖国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11期
关键词:韦拉孕产妇胆红素

蓝裕玲,刘三娣,洪慧珍,张小燕,龙丽娟,赖国清

在我国艾滋病患者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育龄妇女也日益增多,通过母婴传播,将其传染给胎儿或婴儿。感染HIV会造成胎儿流产、子宫发育不良、早产等,对新生儿的出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需建立有效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阻断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婴传播。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达20%~33%,阻断后的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可降低到2%以下[2]。但在预防新生儿HIV母婴传播过程中,导致喂养不耐受现象频繁发生。有学者研究认为,此与药物对新生儿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有关[3]。对正在进行服药阻断HIV传播的新生儿来说,喂养不耐受、异常胆红素水平、药物并发症等,均影响HIV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继续服用。本研究选取医院已确诊的HIV感染孕产妇,在其分娩过程中提供安全助产服务,产后对新生儿提供人工喂养,并在6 h内喂服奈韦拉平口服混悬液,监测新生儿出生7 d内胆红素水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已确诊HIV感染的孕产妇30例,在其分娩过程中提供安全助产服务,产后对新生儿(30例,研究组)提供人工喂养,并在6 h内喂服奈韦拉平口服混悬液,并选择本院同期正常孕产妇生产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孕产妇年龄22.0~37.5(27.86±1.44)岁;孕周37+1~39+5(38.83±1.38)周;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 min 8~10(9.01±0.11)分,出生后5 min 9.0~9.8(9.67±0.21)分。对照组产妇年龄21.0~39.0(27.62±2.06)岁;孕周37+1~39+6(38.22±1.45)周;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 min 8~10(9.02±0.10)分,出生后5 min 9.0~9.8(9.66±0.19)分。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组病例选择标准[4-5]纳入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提出的诊断标准选择HIV感染孕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所有受试者监护人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新生儿因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病理情况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者。

1.3 方法 研究组新生儿出生6 h内开始服用奈韦拉平口服混悬液[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Inc.(美国)生产],服用方法: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500 g者1.5 ml,每天1次;出生体质量<2 500 g且≥2 000 g者1.0 ml,每天1次;出生体质量<2 000 g者0.2 ml/kg,每天1次。观察7 d,所有新生儿均予以配方奶粉人工喂养,在此期间未服用其他退黄药物和未采用蓝光治疗。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监测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7 d内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随访2组婴儿出生6周的生长发育情况(体质量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统计研究组新生儿肝肾功能、胃肠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6]。

2 结 果

2.1 不同时点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用药前,2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5、7 d,研究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用药前逐渐下降,且用药后不同时点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对照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未见明显波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时点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2.2 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2.3 肝肾功能、胃肠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新生儿随访6周出现肝肾功能异常1例(3.33%)、胃肠功能异常2例(6.67%)、呕吐1例(3.33%)、腹泻2例(6.67%)、肝损伤1例(3.33%)及贫血1例(3.33%)。

3 讨 论

HIV感染是目前无法治愈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HIV感染后将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且尚不能治愈的疾病[7]。目前研究指出,可以通过鸡尾酒疗法,达到对机体内病毒复制的抑制性作用,从而控制病情进展,并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8]。HIV育龄女性感染人数明显增多,预防母婴传播尤为重要[9]。黄翠敏等[10]研究表明,新生儿HIV感染约90%来自母婴传播。虽然母婴传播是HIV感染新生儿的主要途径,但多数学者认为,通过对HIV母婴阻断,可获得较佳的效果,如通过产前抗病毒治疗、对分娩方式等干预和产后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后,新生儿HIV感染率可降低到2%以下。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服用药物是HIV母婴阻断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药物的治疗选择上,以新生儿出生后6~12 h内给予齐多夫定和奈韦拉平为主,其是HIV母婴传播中重要的阻断治疗方案,治疗关键为如何提高新生儿HIV阻断率和确保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

药物机制研究指出,奈韦拉平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一,能有效提高HIV母婴阻断率。奈韦拉平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抗 HIV 感染治疗药物,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势则在于可在新生儿和孕产妇分娩时单独应用。按照《梅毒、艾滋病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本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已确诊HIV感染的孕产妇30例,在其分娩过程中提供安全助产服务,产后对新生儿(30例,研究组)提供人工喂养,并在6 h内喂服奈韦拉平口服混悬液,并选择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实施连续性随访干预,未见1例新生儿发生HIV感染,可见对母婴实施早期干预,可达到满意的阻断效果。但新生儿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药物反应是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68.8%,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甚至部分可出现腹痛等,统称为喂养不耐受。轻度可致吃奶量明显减少,造成经口摄入的营养不足;重度则因呕吐频繁及腹胀加重而需要禁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保证新生儿顺利完成干预方案,是成功预防传播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3、5、7 d,研究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用药前逐渐下降,且用药后不同时点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未见明显波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实施以阻断治疗的新生儿,其胆红素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更低,奈韦拉平治疗可控制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随访6周出现肝肾功能异常1例、胃肠功能异常2例、呕吐1例、腹泻2例、肝损害1例及贫血1例。提示对接受阻断治疗的新生儿,奈韦拉平对于新生儿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作为临床开展阻断治疗的选择方案。

综上所述,应用奈韦拉平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治疗,可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产生降低作用,且对于新生儿的肝肾功能、胃肠功能、生长发育及不良反应影响较小,对临床治疗有着较高的价值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韦拉孕产妇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树叶上的风景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
知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