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家门口的田野放歌

2024-04-21 14:17李林平李德隆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经验民族音乐学书评

李林平 李德隆

【摘 要】《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是一部立足全球视野,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探索路径,对“音乐人类学”进行中国化重新解读的重要著作。该书从领域规范、地域文化、学理立场、学术规范、研究模式五个层面进行有机性、结构性的思考,从西方学理反观中国音乐,提出“音乐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殊途同归”的核心观点。该书以音乐为载体研究人类学,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及其经验,企图为我国该学科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构想。

【關键词】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中国经验;书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68—03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下称“洛著”)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洛秦的重要著作。该书紧扣“音乐人类学”的“我化”观点(即“近我经验”“近我反思”)进行相应的反思性探讨,侧重“音乐人类学”探究中的“城市音乐”领域。从理论出发指导实践,再从实践的角度佐证该思想的正确性。同时全书也收录了作者从1999—2019二十年间所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进一步说明该书学术论证的规范性与严谨性。至此全方面、多层次地为“音乐人类学”学术研究者提供崭新的参考思路。

一、“音乐人类学”一词的缘起与辨析

“洛著”第一章《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历史发展》,梳理了19世纪前“人类学”一词在外国土壤中的“孕育”与“成长”,分析总结了19世纪后西方观念中音乐在人类学中的考量,即“音乐人类学”学科认识的演变状况。在论述过程中严格还原西方人类学的核心视角——“他者”文化(即:相异于母体文化的“非我”群体及其音乐事像都可视为“他者”[1])的内在核心气质,做到不偏不倚、客观真实。

作者认为,19世纪前达尔文的“自然法则”,对当时西方音乐的产生和认识具有一定的启智与奠基作用。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开始从音乐声学、音乐物理学、音乐哲学、音乐治疗学等多角度探究音乐本体。人类的进化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促使了思想的革新。“音乐历史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所有音乐都是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上的,强调它们是按照和声频率的物理声学原则所构成的。”因此,对音乐本体元素的探索研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考量与分析。以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认识音乐,音乐将与信念、语言、习俗等密切关联。“民族学”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层面,成为了该时期的研究关注点。人们的认知触角伸向了音乐本体以外的元素,“音乐人类学”的雏形逐步形成。

“洛著”上编第一章第四节也对 20世纪末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相应的阐释。第三次科技革命给社会带来了现代化,为音乐的发展增添了一抹“大众媒介”的色彩。对音乐的研究“不再为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学派、思潮、方法、理念之间的问题、质疑、争议和挑战所束缚,而是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以更为完善的学理方式来面对人类音乐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一时期对“音乐人类学”学科的探究过程彻底打上了“人类生活”的时代烙印。

于我国而言,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西方音乐成果,旧有文化思想受到了绝对性冲击。蔡元培的音乐美育思想、萧友梅等人对专业音乐的贡献、王光祈“世界三大乐系”的划分、刘半农、赵元任、刘天华等人的“救国济民”音乐活动等,使“音乐人类学”自觉地形成,为我国国民音乐研究视野融入了民族情感。“洛著”中所列举的案例无不是“站在家门口的田野放歌”,从本国历史的角度佐证音乐艺术,以“中国经验”的探索为国内音乐人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延伸入国际化的理性思维。

作为西方舶来词的Ethnomusi cology曾在本书的中编《音乐人类学的中国问题、论域及方法》中被谈及到。自20世纪80年代该词经“南京会议”引入国内,这看似最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中文学科译名——“民族音乐学”,却引起了学术界不休的讨论,“称民族音乐学,还是音乐人类学”?洛秦在本书的论述中,从学科属性指向、中国语境分析、音乐学科趋势及其“本土化”意愿与目标的角度肯定了使用“音乐人类学”称谓的合理性、现实性及前瞻性,认为此翻译不但能够“避免直译带来的误解,还能贴近我国的文化语境,彰显我国的国际对话地位和作用”。因此基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音乐的科学化研究,更为深入和全面地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共同学科目标,作者认为二者实则是殊途同归的。“音乐人类学”的学科称谓逐渐被我国音乐学界众多学者所接受。

二、“洛著”的结构分析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六章,并附围绕作者“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观点论述的六篇他人文论作为书籍附录。

上编《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概述“音乐人类学”一词的源起与演变。借助艺术学科中的田野工作研究方法,选择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探析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从而观照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提出符合国家学科发展的建设构想。而当以上海城市音乐发展为音乐人类学中国化观点的佐证材料时,体现为具象性的主题观点论述。有理有据、中外结合,采用事实论证的方式,做到论证角度学科化、合理化,论据科学化、精准化。

中编《音乐人类学的中国问题、论域及方法》,作者提出“音乐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实则为殊途同归”的中心论点,进而从古至今,以时间顺序为发展脉络进行论证说明。同时以“田野工作”为探究实践的主要研究方式,对音乐自身物理性及其辐射的文化生态进行融合分析。

下编《“中国经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该编基于“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选取古琴谱式、昆剧发展、美国街头音乐、文人音乐、上海俄侨“音乐飞地”、国立音乐院等作为具象的实践验证对象,再次向世界文化亮出“音乐人类学”(即“民族音乐学”)中国化研究视角的底牌。

三、“洛著”的基本观点

如果将单一的音乐本体视为一个自行封闭的“大地”,那么其上行色匆匆的人之聆听、感觉与交往,则敞开了音乐关联“世界”的大门。洛秦先生在书中延续该世界观,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思考,其主要观点是:音乐人类学的“我化”思考;音乐人类学应区别于历史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殊途同归;音乐人类学研究视角转变等。是将音乐作为探究人类生活及所在社会属性的有效工具。

(一)音乐人类学的“我化”思考

“我化”思想是“洛著”中的基本观点。洛秦在著作中提到的该创新性本土化音乐研究立场,与西方“音乐人类学”早期的“他者”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谓“我化”是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我的文化”,即“近我经验、近我反思”。站在家门口的田野放歌,洛秦从中国的视角管窥“音乐人类学”的内在含义,强调以“近距离、远经验”的视角探析人类历程中音乐的发展与其对文化的影响,杜绝“永远的局外人,田野上的外国人”。因而在音乐文化分析与论述中,通过围绕叙事主题,对音乐所涉及的人事和包含的历史场域、音乐社会、特定机制在内的文化环境进行研究,以事实反馈我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思考。

据2022年的行政统计,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超过一半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现象愈发显著。洛秦认为:“精英文化必定发生在城市,而城市就是精英文化的土壤”,故选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作为本书探索音乐人类学中“城市音乐”的典型对象。以点出发辐射整个学科领域,突破了音乐人类学(即“民族音乐学”)学界对“乡村音乐”的研究青睐。同时洛秦将“上海飞地音乐”作为印证“音乐人类学”中“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中国化应用实践的经典案例。不仅考虑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还因上海作为20世纪以来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摇篮,对国内音乐事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绝对的代表性。

“‘飞地意指在某国家中生活着的另一国家移民群体的聚居地,体现为一种‘离散文化现象。”90年代初,俄国在上海地区租界中开展的经济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时过境迁成为了该民族遗留下来的传统谱系、族群归属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因而从1915年上海最早出现的俄罗斯音乐活动,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俄侨回国,“上海音乐飞地”中出现了诸多的俄国音乐教学、演艺等活动,表现为:“1920年后的余年间,俄侨‘音乐飞地就总共上演了俄国歌剧17种,外国歌剧15种,轻歌剧56种以上。特别是1934年秋至1940年春的6个演出季,共演出237场,剧目有71种”故而该时期受旅沪俄侨“文化和经济自救”的影响,“上海音乐飞地”的出现不仅是西方政治、历史因素的体现,更是中国新文化发展中的“文化空间”,凸显出文化传播与融合的“外向性”和内心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的“内向性”,即体现为跨时间、跨民族的线性流动式研究与定时段面状生态研究的交织。故而站在家门口的田野放歌,以本国地域中出现的音乐现象为依据,反思人类学下的文化生态,能够更加贴切地关注“中国近现代音乐‘萌芽的‘庇护地”,为“音乐人类学”的发展找到中国实践凭据,奠定国内该学科学术概念认知与理解的基础。

(二)音乐人类学应区别于历史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是立足于音乐人事、文化背景下的过程探究,属“横向、共时性”研究,而历史音乐学则强调过程变化中的内容,更侧重于研究的纵身感。借助梅里亚姆三元理论中对于“音乐是文化”的观点解析,音乐人类学包含对历史中的音乐人和历史中的音乐事背景化、情节化和过程化的探索。进而音乐人类学应区别于历史音乐学,二者属于彼此独立且互文的关系。同时作者也在本编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的全新认知观点。

音乐人类学应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进行实践尝试。基于作者洛秦于20世纪在美国肯特大学的学习与研究经历,本著的中编第六章第二节里借助对昆剧的发展兴衰梳理,详尽阐释了艺术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为《昆剧,中国古典戏剧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复兴》。作者借用文学批评中“环境分析论”的思想方法,从文化评述、音乐人事实例两个角度论证分析昆剧在历史的社会文化舞台上和昆剧在近现代的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发展历程。一波三折的发展道路却始终受制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

昆剧,自14世纪中叶诞生以来,经明代戏曲理论家魏良辅的改革,迎来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春天。直至20世紀50年代,“百花齐放”的政策使得文艺界迎来了光明,具有“风云剧目”称号的《十五贯》的出现被称之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中”。而好景不长,昆剧受到了精神重创。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醒了沉睡一时的昆剧,“春风吹又生”的昆剧获得了广泛传播与发展,提升了国内外的影响力。正如美国学者麦克拉斯所说,在中国,表演艺术与造就它的社会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历史文化环境下探析的音乐人类学更似一种观念,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结语

老子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该书是基于“音乐与文化存在必然关系”下的音乐人类学“我化”观的论著,其构思与行文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道家“道与术”的哲学观。无论是文中提到的“近我经验”“近我反思”,还是“历史田野”探索方法等,打破了本学科中常采用的“定点式”对比分析与“区域式”线性研究路径,以“面状”的空间概念勾勒起了与音乐相关的完整文化因素之间的链接。为当今我国“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更为宝贵、丰富的本土化方法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洛秦.“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1).

[2]张可云.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N].人民日报,2023—03—20.

作者简介:李林平,女,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李德隆,男,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作曲、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

猜你喜欢
中国经验民族音乐学书评
书评
书评
书评
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机理与中国经验
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机理与中国经验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作为民俗的音乐文化研究
东北大鼓与地方民俗文化
G20领导人纷纷表示学习“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