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火对国民审美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4-04-21 08:29余聪聪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浙江

余聪聪

【摘 要】近年来,浙江省的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常态化实施,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当地文艺星火赋美工程高质量开展,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决策参考,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法,对浙江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对当地民众及游客的审美观念影响作用进行了调查实证,实证发现,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对浙江本土民众审美观影响明显,对外省游客的审美观影响不足;对中年、老人的审美观影响较明显,对青少年的审美观影响有限。基于实证结果,采用辩证分析法,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客观、全面总结,并进一步反思建议,更好地影响国民审美观念。

【关键词】浙江;文艺星火赋美;国民审美;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07—03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是贯彻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关于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的具体行动,是浙江省推进文化强省、文化惠民工作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城市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文艺创新展示等多种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传递传递浙江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浙江优秀的艺术资源,增强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塑造国民审美观念。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全面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全省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以艺术院校、文化馆(站)、演艺业协会等社会各界文艺志愿者为参与主体,选择城市社区、商业街坊、文博场馆、公园景区及乡村等适宜空间开展常态化艺术展演活动,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目前,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已在浙江全面展开,对国民审美观念产生了明显影响,本文对实际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推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实施。

一、理论假设

(一)国民审美的影响因素

审美是一种对美丑所给予的评价态度,通常指人在主客观环境中对人、事物的美的一种领会。因此,根据审美的理论内涵,国民审美是指一个国家广大民众对人、事物的美丑评价态度与领会。根据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观点,目前国民审美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审美主体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心理情感、成长经历等,审美者本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自身对人、事物、现象的美丑评价态度。二是审美对象的形象、外观、造型艺术、文化内涵等,审美对象是否具备文艺气息以及满足审美者的欣赏需求,直接影响着国民审美观。三是社会环境影响,人、事物、现象的美丑可由社会赋予的普遍观点所决定,国民审美观受社会群体的普遍观点而形成自我审美态度,其符合从众心理[1]。

(二)文艺星火对国民审美的影响机制

根据国民审美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审美对象是否具备文艺内涵、艺术气息以及是否满足审美主体的普遍情感、思想、价值观诉求等,直接关系着国民审美形成。(1)文艺星火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本身是浙江省打造的社会文艺现象,通过艺术表演、文化节目演出、艺术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呈现,因此,其具备了文艺内涵、艺术气息,从影响机制上,可假设构成对国民审美观的影响。(2)国民审美受社会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群体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而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从推出以来,致力于造势,坚持生态培育,营造全媒体宣传声势,因此,就促成了社会文化环境、群体环境在浙江一带及其全国范围内形成,满足对国民审美影响的假设条件[2]。(3)文艺星火所表现出的文艺现象是否满足审美者的情感诉求,也是影响国民审美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假设因子。因此,本文围绕着该三点假设因子,采用社会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进行验证分析(假设模型如图1)。

二、调查实证

(一)实证方法

为了验证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对国民审美的影响,此次研究自制了社会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收回问卷321份,采取街头随机调查方式。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民众对浙江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审美评价、民众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展示出的文艺气息、文化之美、艺术之美的主观评价态度、民众认为文艺星火那种现象或服务满足了自身审美体验、民众获知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主要渠道、民众对文艺星火展现出的文艺之美客观评价结果等等。调查内容高达30余条,主要围绕着当地民众、游客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审美体验、评价、观点等进行调查取证,了解民众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审美态度。

(二)统计处理

此次研究,主要采用了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收回的321份问卷进行了处理。调查实证发现,90.13%的当地民众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给予非常高的评价,60.11%的外地游客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给予非常高的评价,77.65%的民众认为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文艺内涵、内容质量较好,给予所表现出的文艺内涵、艺术作品、文化演出节目等较高的审美评价,能够较好体现出正向审美态度。80.66%的民众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心,能够较好地感受到文艺表演的形式美、文艺内涵之美。6016%的民众对文艺星火给予非常高的客观审美评价,主要集中于审美感受、审美趣味,普遍对文艺星火展现的文艺气质、形式、环境等给予较高评价。另外,此次调查实证表明,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给予较高评价的主体是30岁以上民众,以中年、老年群體居多,其次是20~29岁的青年群体,少年群体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展现出的形式美、内涵美等普遍未形成自主观点。影响主体上,主要集中于浙江当地民众,对外地游客的审美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实证结果

(一)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多元内容,提升了广大民众审美感受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超过2/3的采访者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审美感知都来源于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多元内容,当地开展的文艺演出、艺术作品展示、文化表演等内容具备了很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气息,具备了较好的文艺内涵,从而满足了当地民众与外地游客的个性化审美感受。例如,2022年以来,浙江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全面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通知》相关要求,重点致力于浙江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艺术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挖掘,以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点,推出了大量的文化演出、艺术作品展示、文艺生态体验、文化节目讲解、民间舞蹈表演等项目[3]。同时,将公共文化服务与当地旅游结合,致力于当地民众、省内外游客的双向服务,为广大民众推出免费的文艺参观体验渠道,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且具备很强的当地文化特色的展示节目,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审美体验诉求,从而直接提升了广大民众审美感受,达到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美美与共的长效机制。因此,实证表明,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对国民审美影响因素集中在当地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质量上,由文艺服务内容中是否具备文艺内涵、文化气息、艺术价值等决定了国民审美感受与情趣。因此,实证表明了本文前期构想的假设1成立,较好地佐证了浙江文艺星火赋美过程对广大民众的审美感受产生的巨大影响性,尤其是对当地民众的审美感知影响[4]。

(二)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形象展示,增强了广大民众审美自信

此次实证表明,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对广大民众审美的影响较明显,其主要影响因子就是得益于浙江当地的多种文艺形象展示活动。多元化的文艺形象展示,直接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审美好奇,使得他们开阔眼界,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与魅力,进而促进文化自信形成,推动着良好的审美自信、态度养成。例如,近两年,浙江省不断完善了艺术展示平台,在多个地方建成新的艺术展示中心,同时完善艺术展示服务项目。如:根据此次社会调查,倍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展示包括了杭州市临安区文化艺术展示中心推出的多场中国画展示,诸如《天目丹青》《盛世祥云》《园林四屏》等等中国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广大民众参观、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了审美情趣,同时,浙江当地完善了每一个艺术展示中心的讲解工作,广大民众在鉴赏、听解的情境下,形成审美自信[5]。因此,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成功,验证了上文假设的情感传递、服务品质对民众审美体验的影响因子,诠释了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成功之道在于个性化文艺形象展示满足民众审美体验。

(三)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声势打造,拓宽了对民众的审美影响

上文提及,公共文化服务所打造出的声势、宣传作用,直接影响着民众的审美倾向。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民众普遍具有从众心理,通过声势打造与借势宣传,可以很好地起到群体效应,从而增强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对国民审美影响力。实际实证发现,浙江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建设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设。例如:近两年,浙江当地致力于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线上、线下多向宣传,同时打造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与特色,通过制作服务周主题宣传海报、文字快闪小视频、活动视频,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各类宣传渠道,持续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各种文艺服务活动预告和相关动态,得到了多家媒体平台的关注报道。形成了较好地网上宣传聚合效应,使得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浙江当地的文艺星火,并积极参与体验各项文艺服务,通过文艺服务影响到更多民众的审美观、价值观[6]。

(四)文艺星火賦美工程的生态培育,滋润了当地民众审美情感

上文提及,国民审美受整个文化环境、群体环境的影响。而实证结果表明,超过大多数的民众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审美评价主要源自于浙江当地构建的强有力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文化生态培育与建设,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广大民众的身心,从而促进了良好的审美情感形成。例如:线下文化生态培育,近年来,浙江依托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等形式,举办群众歌咏活动、文艺展演、交响音乐会、文艺经典诵读、主题展览、广场舞大赛、共走文艺路、书画交流等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培育了贴近广大民众生活的文艺生态系统[7]。又如,致力于各种个性化的文艺科普活动,如:杭州推出的传统技艺科普活动,致力于剪纸、书法、陶艺等民间艺术宣传,从剪纸意义谈到发展历程,再从剪纸技巧讲到文化传承,并通过亲自示范、手把手指导,让民众近距离感受传统非遗剪纸项目的魅力。又如,通过不同文艺作品与浙江文化地标的有机结合,让艺术鉴赏与环境游赏相统一,让市民群众感受这座城市绚丽的文化色彩[8]。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民审美主要是民众对人物、事物、现象的美丑评价态度,直接体现于民众对事物的形象认同性。国民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审美,重点体现出民众对该工程的多元化评价与感受上。通过实际的调查验证可知,浙江当地推进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中,不断打在的文艺生态环境、多元文艺服务内容、文艺展示服务等等,是影响广大民众审美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其印证了国民审美常见影响因子的假设。虽然浙江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实证发现,对民众审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中年、老年群体,也集中于当地民众群体,对于青少年群体、外地游客的审美影响相对不足,因此,本文建议今后浙江当地致力于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多项宣传,同时尝试着推出多种文艺服务项目,真正发挥出文艺星火对全国民众审美的良好影响,唤醒国民文化自信心,展示浙江当地文艺服务特色。

参考文献:

[1]陈名,余启儒.政策导向与社会舆论对文艺展览中浙江文化形象的影响探析——以良渚博物院的展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

[2]谢中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空间建构——以浙江实践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3]盛学峰,张妙文.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以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示范工程为例[J].地方文化研究,2020(1).

[4]赵永福.新时代诸城市基层文化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诸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品文艺打造为例[J].人文天下,2018(15).

[5]许瑞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践探索——以"厦门模式"为例[J].图书馆,2023(2).

[6]张健,许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2(4).

[7]谷敏,张小琼,王薇薇.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路径优化研究——基于成都市Y区的实证调研[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2(6).

[8]罗卫.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集成新探——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1).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浙江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Dave Granlund's Cartoons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浅析如何做好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