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视域下玉雕工艺的当代设计转化

2024-04-21 02:58孟翠茂沈颜颜
天工 2024年5期
关键词:创作

孟翠茂 沈颜颜

[摘 要]介紹了玉石材料的历史价值和种类特点,分析了玉石材料及玉石雕刻工艺在创作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案例介绍了玉石材料在传统和当代不同语境下的设计方向以及各个领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包括生活用品、珠宝饰品、家居陈设、艺术品等,继而探究玉雕工艺在当代生活美学视域下的艺术表现及其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生活美学;玉石材料;玉雕工艺;创作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5-0057-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孟翠茂,沈颜颜 .生活美学视域下玉雕工艺的当代设计转化[J].天工,2024(5):57-59.

一、生活美学之于玉雕工艺当代设计转化的意义

生活美学主张以“生活”为本体,着力发掘生活的“审美价值”,从而使“生活美学”成为一种“作为哲学” 的美学新构[1]。生活美学尝试发掘生活中的“感性审美价值” ,提升现实生活的“ 审美品格” ,从而提升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增进当代人的“人生幸福”,重建对人的终极关怀[2]。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如何将传统的玉石雕刻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 它要求设计师、手艺人在创作设计作品时,更加注重体现人性化、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结合。

生活美学是一种从日常生活出发的审美观念,玉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待玉石制品的态度和使用习惯往往也反映了其生活方式的差异。尤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玉石具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因此在特定的社会阶层中,收集和使用玉石制品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如今,“新生活美学强调人人参与、身体介入和沉浸式体验,新手艺人在这一方面也是走在前列”[3]。生活美学是指通过审美体验和美学思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享受美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玉雕的工艺性、体验性、创造性、功能性恰恰与当代生活美学相契合。正如邱春林所提出的那样,手工艺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神,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宋、明生活美学的方式,使得如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传统人文的浸润。未来手工艺的发展应紧密关联高雅趣味的养成, 澡雪精神的砥砺和自然性灵的养护,如此这般,生活美学的超越性价值就能得到更好的显现[3]。

二、生活美学视域下的玉雕艺术创作

(一)玉石的种类、特点

玉石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因温润、坚韧的美感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备受青睐。《山海经》记载了众多出产玉石的名山大川,玉石种类繁多,有白玉、瑾、瑜、青碧、苍玉、玄玉、 瑶、碧、珚玉、白珉、琈、雩琈玉、鸣石、藻玉、婴脰玉、水玉等十几种名目。一般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以翡翠为主,具有细密均匀、质量坚实、 颜色鲜艳等特点;软玉以和田玉为主,具有柔润光泽、色调细腻等特点。此外,也有其他类型的玉石分类,包括独山玉、 岫岩玉、 蓝田玉、汉白玉、玉髓、玛瑙、水晶、绿松石、青金石、琥珀等。

玉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比重、质地、 硬度、透明度、光泽和颜色。根据不同的玉石类型和质地水平,其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别,比如和田玉、翡翠、绿松石等玉石的价格较为昂贵,而其他类型玉石的价格则相对较低。

任何工艺美术品类形成其造型艺术的特征,是由它所使用材料的特性、制作工艺的特点以及由材料特征而衍生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效果共同决定的。在进行玉雕创作时,首先要认识玉料,从材料特性的运用到艺术造型特征的表现和个人风格的形成都不能脱离对材质美感的充分发掘。正因“玉”具有坚缜细腻之美、晶莹灵透之美、 色理灿烂之美、 温润以泽之美,因此“玉质美”是玉雕艺术的重要特点,在创作中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繁细的雕琢上,而要根据不同的玉质施以有针对性的表现方法。

(二)玉石的历史文化价值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在礼仪活动中使用玉器,玉器成了当时社会权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张曾指出:“方器像地,圆器像天,琮兼方圆,正象征天地的贯串。”“琮的方、 圆表示地和天,中间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从孔中穿过的棍子就是天地柱,在许多琮上有动物图像,表示通过天地柱在动物的协助下沟通天地。因此,可以说琮是中国古代宇宙观与通天行为的很好的象征物。”[4]在古代,使用玉器是贵族阶层的特权,玉被用于制作礼器、器皿、玺印等重要物品,将玉器这一物质形式与精神象征高度融合,并以此物质形式为载体,进行宗教崇拜、审美感知等活动。同时,由于其美观和神秘的属性,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礼制、卜筮等文化活动中。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征之外,还一直将其视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并将玉本身具有的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君子”应具备的德行风范加以推崇,赋予其“德”的概念。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 石之类有五德者。”“五德”指仁、义、礼、智、信,对玉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典型的概括。

从古至今,玉石一直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玉石依然是收藏家的追求之一,而玉的文化之美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并传承至今。

(三)玉石的应用范围

中华民族治玉和用玉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玉器曾长期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玉玺、礼制用具的玉尊以及生活中常用的装饰佩件、玉质首饰、玉质文房四宝等。

除了传统玉器和生活日用玉器之外,现代社会中关于玉石材料还有许多新的应用。在建筑领域,玉石可以被制成直板、栏杆、柱头等各种造型,使建筑物更加美观精致,并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隨着科技的进步,玉石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也有了新的应用。 比如,玉石可以用于制作高耐磨、耐高温的工业陶瓷和涂层;还可以用于制作传感器、储能电池和光纤通信器件等高科技产品。玉石材料在如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四)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笔者的玉雕创作实践

玉石不仅是一种物质媒介,当经过人的创作和雕琢之后,更是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笔者创作的玉雕作品《忠骨劲风》(见图1)展现了抗战英雄浴血奋战的历史瞬间。作品以高浮雕、浅浮雕、透雕技法融合现代设计表现形式,以纯手工技艺为主、新科技设备辅助的方式制作,风格突破传统玉雕的细腻刻画和柔美光泽,将背景粗犷的意象表达与人物表情精细的具象刻画结合,以虚实动静的对比手法表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激昂的人物力量以及律动的画面节奏。在此作品中,玉石作为天然的珍贵之材与红色历史文化嫁接,使作品在材质—文化—工艺的价值层面建立链接。以玉石为媒介,同时吸收和借鉴雕塑的内容、形式与观念,使材料价值和文化价值相互映衬。在玉雕创作中融入红色文化,将优秀技艺与当代雕塑设计创作理念凝固于玉石雕刻作品之中。

石头是有灵性的,也有成长期,笔者常常用大量的时间与这些看似安静的石头对话交心,根据玉料的质地、料形、料色、光泽等进行构思设计。将材料和雕工进行巧妙结合,才能创作出独具匠心、有价值的艺术品。如笔者最初的作品都是将玉石尤其是玛瑙的材质、颜色、构造及天然形状与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神话典故相结合来构思创作,尽可能地贴近传统玉石雕刻的方式和内容。阿拉善玛瑙巧色巧雕传统题材作品《精金百炼》(见图2)灵感来自“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仙丹,被困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的神话典故。该作品既保持了原石本身的自然美感,又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当代人们的文玩情趣。

在进行艺术表达的过程中,首先要研究和把握玉料特性,同时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这是玉雕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王少军的《通灵》《视界》等作品,用玉雕语言演绎着他的雕塑人生,以淡然自若的心态雕琢出多种生活景象与诗意想象。新材新“角”,从雕塑里的泥味十足到玉雕中的润泽以温,不变的是平实质朴的语言和古韵雅致的意境,化古为今,开创新貌[5]。

三、生活美学视域下玉雕工艺的当代设计转化

玉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如何将传统的玉雕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成为当今手艺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当代生活与玉雕设计的结合

玉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的生活美学正是从生活的审美视角出发,当玉质器物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将更契合生活美学的语境。

在创新题材方面,笔者设计了一系列茶周边文创产品,其中《中国鼓系列》和《悟系列》以玉为主材,点缀银质纹样配饰,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创新设计,集实用、观赏、把玩于一体,打造出一款新中式美学茶器。既传承了美学思想,又呈现出一种简洁脱俗的造型美感。

在对材质的创新设计方面,重点将银料和玉料进行组合设计,银的清冷、洁白与玉的润泽相结合,呈现出一种简洁的形式美学气质,既文雅又不失朴素自然之气,正契合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同时也尝试将大漆与玉雕装饰结合,大漆搭配色彩斑斓的玉材,碰撞出错彩镂金的新中式审美。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影响设计效果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玉石材料纹理和色彩的把握,能够呈现出天然的质感,这些特点极大地提升了设计产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并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追求。

玉雕工艺品要融入生活,首先面对的是大众市场,生产人们可以买得起、用得到、有创意的产品是当务之急,因此,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产品要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廉物美的角度出发。笔者的玉雕制作主要以玉石边角料为主,不仅方便运输,而且节约成本。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将生活美学和玉石文化进行融合。例如建立玉石文化主题的电商平台,通过线上展销等方式推广玉石文化,提高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的认知和了解。将玉石与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结合进行创意设计,既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品质追求,又在实用基础上美化了生活环境,增添了文化内涵,使普通日用品有了不同的使用体验感。

(二)生活美学视域下玉雕设计的策略和理念

生活美学视域是指从生活本身出发,探寻生活真谛。手艺人通过运用不同材质和简洁的设计语言,使产品契合人们爱物、惜物的心理,玉石这一中式之物恰恰成为理想的载体。

玉石本身就有着高品质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追求极致的工艺表现,使玉雕作品更加精致、典雅。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新审美样式。同时结合功能美学,使玉石作品兼具实用性和美学价值。当然还可以从传统和现代的角度出发,突出玉石的文化内涵,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创作出集材美、工巧、器韵于一身的作品,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温润、谦和、坚韧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重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发展与创新,使之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生活,是我们工艺美术从业者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

四、结束语

中国玉石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活美学是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器物唤醒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感受。对生活美学视域下的玉雕工艺进行当代设计转化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表达方面都全面丰富了玉雕工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

玉文化在中华文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玉石雕刻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附加值的特殊工艺。它使物质之石成为文化之石,经久不衰,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因此,在生活美学视域下研究玉雕工艺的当代设计转化问题,对于推动玉雕行业发展、文化传承、艺术创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悦笛.“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艺术评论,2011(4):22-24.

[2]刘悦笛.从“实践美学”到“生活美学”: 当代中国美学本体论的转向[J].哲学动态,2013(1):76-82.

[3]邱春林.手工艺创造新生活美学[J].美术观察,2022(11):13-15.

[4]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石器时代—清代[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16.

[5]钱亮.中国传统玉器与当代雕塑刍议[J].文艺论坛,2021(4):114-119.

猜你喜欢
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创作鉴评
当创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时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创作谈
纳兰词对当代词创作的启示
诗词创作“三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