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激发创新活力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4-20 04:28彭旵生中共桐城市委办公室
安徽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桐城市科技人才

文/彭旵生(中共桐城市委办公室)

桐城市紧紧围绕创新强市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坚持谋政策、聚人才、育主体、建平台、强产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的重要抓手,突出加强统筹规划,全力打造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沃土和科技创新高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桐城市成功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截至同年12月,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 家。

一、桐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桐城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目标,以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12 月,全市有国家级创新研发(服务)平台5 家、众创空间1 家、科技型孵化器3 家,省级创新平台64家,安徽鸿润集团、安徽新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丹凤集团等7 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验收。安徽攀登集团、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 家企业研发中心获首批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认定。

1.激励政策务实高效

不断完善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政策激励导向作用逐渐显现。一是因地制宜制定科技工作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桐城市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四行动一计划”实施方案》《“文都英才”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桐城市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关于实施“名士文都”行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桐城籍院士在桐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措施》《桐城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构建覆盖创新驱动发展全链条的政策与制度体系。二是不断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资源配置和成果评价机制,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出台了《桐城市扶持产业发展“1+3+8”政策体系》《桐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桐城市专利资助与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2.科创平台强效赋能

依托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研发平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强效赋能产业升级,科创动能不断释放。一是以推动新型研发载体高质量发展为“先手棋”,积极构建“产业+平台”体系,高位布局科创平台。围绕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持续深化院地交流协作,鼓励跨区域共建共享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已建成国家级科创平台5 家、省级科创平台64家,建立校(院)市科技战略联盟3 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个。二是实行“研究院+产业基地”联动模式,成立桐城市创新研究院,依托合肥工业大学(桐城)产业研发中心,加速推进总投资18亿元、占地462 亩的桐城院士科创园工程建设,打造集园区管理、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平台和服务中心。

3.人才招引成效凸显

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的发展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靶向引才、柔性引才、平台引才、项目引才,引导“高精尖缺”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产业企业流动,推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为城市发展蓄势赋能。实施“文都英才”工程,先后出台“院士十条”“人才创新创业20 条”等人才政策。支持鼓励院士在桐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院士工作站、转化科技成果项目、担任特聘专家等,对院士在桐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500 万元经费补助。常态化举办“奔桐计划”人才系列活动,举办产业发展论坛、院士专家恳谈会,承办高水平行业学会年会,博士服务团“奔桐”计划等引才举措相继实施,促成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共10 位桐城籍博士成功受聘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不断拓宽以才引才、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方法路径,逐步建立起产才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以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

4.产业升级扎实推进

聚焦机电装备、绿色包装两大首位产业及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全面走访、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企业科研团队交流,调研征集技术需求、项目需求。现已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达成产学研协议30 余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 余个,其中获批省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 个。举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峰论坛暨产需对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暨产需对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峰会等活动,签订5G 智能工厂战略合作、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合作等协议9 个,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个。开展“百名教授访百企 助力发展解难题”专题活动,找准企业技术需求,破解技术短板,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目前,桐城市围绕两大首位产业形成了生态家纺、新型节能环保等七大优势产业链,是全国闻名的制刷制盖、羽绒家纺、健康防护用品制造名城,先后荣获“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羽绒家纺名城”“中国刷业城”等称号。相关产业现有企业16000 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99 家、高新技术企业45 家、战略性新兴企业84 家。

二、桐城市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桐城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创新企业数量有所增多,但多而不优;科技合作成果颇丰,但丰而不实;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但大而不强。对比先进发达地区,产业层次低、聚集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等情况,始终是桐城市经济转型、结构转轨、方式转变的痛点和难点。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军全省十强”目标,仍需对标省内外经济强县、科创强县,找准差距,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辉煌。

1.思想认识有待加深

对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存在着认为科技创新没有直接招商引资、项目引进见效快的偏见。引导服务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营造得还不够浓。桐城市在宣传、引导和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仍需深化,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潜心科研的良好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部分政府部门对于科技创新主体的引导与服务不足,桐城市科技型企业规模偏小、利润不高,许多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对科技创新规律认识不足,未建立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长远发展的理念,加上政府引导不够深入细致,使得科技企业的发展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2.创新主体作用有待加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突出。新产品开发速度慢,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加持,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多数企业难以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尚未真正走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企业吸纳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科技成果难以在企业进行转化和推广应用。产学研合作不深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大多停于表面、流于形式,鲜有广泛应用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3.转型升级有待加速

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桐城市企业多是面广量大的中小型企业,过于注重产品“外包装”的更新,缺乏首创和二次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传统农业科技附加值不高。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虽有较快发展,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科技支撑,在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仍然没有较大的突破,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真正在全国和全省叫得响、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较少。现代信息服务业培育发展不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缓慢,为科技型企业产品开发与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认定等科技服务保障不到位。

4.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除高新技术企业的R&D 投入强度高于3%外,其他企业普遍存在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制约了企业研发能力的持续发展。科创融资渠道不畅。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投资机构、社会资金、资本市场共同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尚未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近年来,由于市财政资金并不宽裕,对科技创新奖补资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育及税收优惠等方面投入力度有限,难以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桐城市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

1.转变发展模式,加速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1)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依托绿色包装、机电装备、新能源、医药健康等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创业孵化培育一批,培大做强引领首位产业发展的集团军,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头羊。筛选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按照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设立培育梯队,形成科技创新“众星拱月”和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以国际化视野,优选2~3 条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构建全链条节点式培育体系,力争实现上中下游协调高质量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桐城市科创产业集群。

(2)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引领型平台。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探索构建“企业出题、院校选题、政府助题”的项目组织机制,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开展重点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在外桐城籍人脉资源优势,探索构建创新在城市,转化应用在县域的协作机制。提升市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力度,探索实行“政府出题、企业院校联合破题”的科技项目实施机制,围绕本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鼓励校企开展联合攻关和科技合作,使科技合作更加紧密,创新成果更多涌现。

(3)优化提升载体平台,打造创新引领示范区。积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进程,理性分析桐城市在资源、空间、区位方面的不足,精准研判桐城市在研发、生产、配套环节中的定位,积极承担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转移项目。准确把握合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战略机遇,利用好合安高铁半小时都市圈交通区位新优势,着力打造东部新城高新技术板块。瞄准、招引、推进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创新研究院、研发中心、孵化载体等重要平台建设,构建融合绿色宜居、创新创业的生态科技新城。形成集学术研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招引、决策咨询、文化传播等多功能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 加速器- 产业基地”孵化链条。

2.优化政策环境,持续营造产业发展新业态

(1)加大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投入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占比不低于10%,年均增幅不低于10%。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根据桐城市科技企业发展实际,设立创新基金体系,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多方参与,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强化激励政策落实。逐步增加技术改造投入、产学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资金使用效果评估,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鼓励企业自主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采取股权激励、销售分成、项目制奖励等多种激励机制,重奖研发人员,激发创新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创新。围绕绿色包装、机电装备两大首位产业,立足新材料、汽车部件等优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跻身行业前列。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向智能化、绿色服务、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3)拓宽金融扶持性科技投入,降低企业融资风险。积极吸引银行资金、激活民间资金、引进国外资金,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保险机构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快园区E 贷、科创贷等金融服务落地见效,推进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鼓励企业以许可、转让、质押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政策,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拓展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鼓励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持续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及外围配套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需求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3.强化人才引育,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1)实施政策引才,不断提高引才工作针对性。全面实施“文都英才”工程,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带队到智力富集地区开展人才对接活动,鼓励人才前往桐城创新创业;充分利用亲情纽带,吸引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在外打拼的桐城籍人才回乡创业。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适时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洽谈会、高端论坛、专家人才文都行、校友会、高层次“文都英才”等活动,组织开展系列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发掘高水平人才。

(2)探索“飞地”聚才,不断提高聚才工作契合度。引导企业发挥招才引智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在长三角中心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就地吸纳人才。拓展聚才渠道。全面对接先进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设立人才工作站,支持企业“人才”飞地建设。倡导柔性聚才模式。探索与桐城市有合作的高校院所开展科技人才来桐挂职、驻点服务企业等联合工作机制,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鼓励发展“星期天工程师”“云端工程师”“轨道人才”等模式。

(3)加大本土育才,不断提高育才工作精准度。鼓励企业培训、使用本土人才,对符合条件的,按“文都英才”计划兑现到位。重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依托桐城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园着力培育一批与本市产业需求对接紧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对已经认定为国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按国家、省项目资金30%的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并指导其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加强对科技创新的专业指导,招考选调年轻专业型人才充实市科经局机关和科创中心,壮大专业技术力量。

(4)强化服务留才,不断提高留才工作实效性。积极做好科技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档案,简化高层次人才安居工程、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卡”制度的申报流程和办理程序。加强对人才生活和环境的服务保障。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配套服务体系,切实落实人才在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到用服务留人、用感情留人。

4.优化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1)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当好“科技创新行动队长”,做到“三个亲自”“三个不少于”(科技创新重大事项亲自谋划、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亲自研究、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亲自推进,每周安排科技创新相关活动不少于一次、每月协调推进创新改革不少于一次、每季度上市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议议题不少于一个),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设立“科技创新日”工作机制。每月安排一天,由书记、市长与高新技术企业面对面恳谈,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问题。落实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协调和管理职能,统筹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强化部门联动,全面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关部门要细致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增强部门协同,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建立科技服务专业队伍。成立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指导员、企业首席科技官、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创新专家等五支队伍,聚焦企业技术、人才和项目需求等,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企业项目备案、核准及节能审查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充分授予窗口授理权、审核权,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最多跑一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专心创新创业。

(3)营造创新氛围,全面打造科技创新宣传体系。引导企业转变思想,激发科技创新内驱力,增强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主动落实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摒弃违法侵权行为,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竞争,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向“创造”的跨越式发展。丰富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开展“院士讲坛”“院士家乡行”“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以科技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为重点,强化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成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和维权援助中心,推进规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警企联络室建设,建立行政、司法、企业三层创新成果保护体系,激发企业创新热情。提升科技创新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桐城市科技人才
人才云
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