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M 诊断及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2024-04-20 03:40:00徐云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亚群外周血淋巴细胞

徐云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儿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自限性疾病,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出现多脏器受累,引发肝炎、血小板减少、噬血综合征及脾破裂等并发症,少数患儿可进展为重症IM,严重影响预后[1-3]。因此,IM 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但IM 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易与其他炎性疾病混淆,临床诊断较为困难。EBV-DNA 虽可有效诊断IM,但其操作繁杂,检测时间长,且随病程延长,患者体内EBVDNA 含量降低,临床难以检测[4-5]。因此,寻求一种可靠、有效的快速诊断IM 的检测方法极为重要。研究显示[6],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IM 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本研究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M的诊断及疗效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 年1 月至2023 年7 月海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M患儿105 例纳入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5 例纳入对照组。疾病组男54 例,女51 例;年龄2 ~13 岁,平均(6.8±2.2)岁;病程3 ~12 d,平均(4.75±1.51)d。对照组男50例,女55 例;年龄1 ~14 岁,平均(7.2±2.2)岁;病程2 ~11 d,平均(4.54±1.49)d。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疾病组患儿均符合IM 临床诊断标准[7],经病原学检查为EB 病毒引发的IM。排除标准:(1)经免疫功能检查显示异常,存在免疫低下、免疫缺陷可能者;(2)伴心脏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3)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4)依从性差,无法坚持按时用药者。本研究获得海盐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病例组入院后均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收集空腹静脉血2 ml,对照组采用体检当日留存血液。

1.2.2 治疗方法 疾病组入组后均在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护肝、退热等)的基础上,予更昔洛韦(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145,规格0.25 g)治疗,剂量5 mg/kg,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以1 L/g 稀释后静脉滴注,每12 小时给药1 次,持续用药10 d。此外,经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者应进一步行血清学、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嗜血细胞综合征或淋巴瘤等疾病可能,确诊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疗效判定 显效:发热、头疼等各项症状、体征消失,肝、脾、淋巴结显著缩小,血象及肝功能等指标恢复正常,并发症治愈。好转:发热、头疼等各项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肝、脾及淋巴结稍微缩小,血象及肝功能等指标好转,并发症好转;无效:发热、头疼等各项症状、体征未见好转或恶化,肝、脾及淋巴结体积未见缩小,血象及肝功能等指标未见好转或恶化,发生并发症或病情恶化[8]。根据疗效将显效者及好转者纳入有效组,无效者纳入无效组。

1.4 观察指标 收集性别、年龄、病程、发热时间、肝脾淋巴结及扁桃体情况、皮疹及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等有关资料。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D16+CD56+亚群)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CytoFLEX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测定,并计算CD4+/CD8+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及NK 细胞检测对IM 的诊断、预后的价值。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IM 疗效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 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NK 细胞对IM 疗效的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及NK 细胞水平比较 疾病组外周血CD4+、CD4+/CD8+比值、CD16+CD5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2 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M 的诊断价值ROC 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CD16+CD56+诊断IM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4、0.846、0.909、0.872,四者联合诊断IM 的AUC 为0.973,均高于单独检测(均P <0.05),见图1。

图1 T 淋巴细胞亚群对IM 的诊断价值

2.3 单因素分析 根据治疗效果,将病例组患儿分成有效组(73 例)和无效组(32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持续发热时间>7 d、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及皮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效组CD4+、CD4+/CD8+比值、CD16+CD56+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CD8+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均P <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IM患儿疗效为因变量(无效=1、有效=0),进行变量赋值。Logistic分析显示,CD4+、CD8+、CD4+/CD8+比值、CD16+CD56+水平均是影响IM 疗效的危险因素(均P <0.05),见表3。

表3 Logistic 回归分析

2.5 T 淋巴细胞亚群对IM 疗效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CD16+CD56+预测IM 疗效的AUC 分别为0.729、0.742、0.874、0.848,四者联合预测IM 疗效的AUC 为0.951,均高于单独检测(均P <0.05),见图2。

图2 T 淋巴细胞亚群对IM 疗效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IM 属于传染性疾病,多数患儿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病情严重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危害患儿生命健康[9-1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EB病毒衣壳抗原IgM 抗体(virus capsid antigen IgM,VCA-IgM)及EBV-DNA 检查进行诊断,其中VCAIgM 主要用于EB 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但收费较贵,检测时间长,不能实现及时检测;EBV-DNA 检查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检查方式,可有效反应患儿体内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但操作难度较高,且随病程延长,假阴性概率较高,多数患儿就诊时已检测不出EBV-DNA,不适用于IM 的临床诊断[12-15]。因此,需求一种IM 快速诊断的检测方式极为重要。

有研究显示,IM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失衡现象,其外周血可出现单核细胞增生,以T 细胞的增殖、活化为主,清除携带病原体的B 细胞,有助于稳定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CD4+、CD4+/CD8+比值、CD16+CD5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CD16+CD56+诊断IM 的AUC 分别为0.784、0.846、0.909、0.872,联合诊断IM 的AUC 为0.973。说明临床可通过检测患儿CD4+、CD8+、CD4+/CD8+、CD16+CD56+以辅助诊断IM。这可能是由于IM 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CD8+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在EB 病毒感染急性期,可见其水平迅速升高,以杀死携带病原体的B细胞,抑制其繁殖;同时CD4+细胞可分泌、生成多种细胞因子,并参与调控体内细胞免疫反应,可控制并杀死携带病原体的B 细胞;而CD16+CD56+为NK 细胞常见的检测指标,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可非特异性溶解病毒感染细胞,在清除受EB病毒感染的B 细胞时,CD4+T 细胞及NK 细胞被大量消耗[18]。此外,分析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M 疗效预测价值,结果显示,无效组CD4+、CD4+/CD8+比值、CD16+CD56+水平,CD8+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经Logistic 分析显示,CD4+、CD8+、CD4+/CD8+比值、CD16+CD56+水平是影响IM 疗效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CD4+/CD8+、CD16+CD56+预测IM 疗效的AUC 分别为0.729、0.742、0.874、0.848,联合预测IM 疗效的AUC 为0.951。究其原因可能为CD4+、CD8+、CD4+/CD8+、CD16+CD56+作为机体免疫功能评价指标,其水平高低与机体免疫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9]。而随体内免疫损伤逐渐加重,患儿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影响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IM患儿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异常升高,CD4+T 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异常降低,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诊断IM,CD4+/CD8+比值可有效预测IM 疗效。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亚群外周血淋巴细胞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40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