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在天
生活中难免出错,但每个人面对失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的人出现了小失误,即使没有任何处罚或批评,也会忍不住地责怪自己,甚至过度自责。而有的人则会在错误中汲取经验,并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有位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朋友说,最近每次轮到她值班都特别焦虑难受,因为她之前出了个错误。
她是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轮值的那天需要负责推送编辑好的内容。几个月前,她推出了一则内容后,发现标题出现明显的错误。按照单位的管理制度,这是个很重大的过失,她心里非常害怕,不断地嘀咕: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该怎么办?领导会怎么想?越想越懊恼,越想越自责,甚至手都在颤抖。
但这件事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是出了错,但好像并没有出现太坏的结果,反倒戏剧性地增强了粉丝之间的互动,评论区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很有趣的留言。对此,领导也没有责怪她,反而特意开会总结了这次意外带来的效果,看以后是否可以策划出更接地气的营销方案。
尽管如此,朋友依然控制不住地责怪自己。因为标题出错这件事,她后来好几次在将要推送内容的时候心跳加速,内容发出去之前一次次地反复检查。
适度自责,可以让自己看到责任所在,并对错误负责;而过度自责,在潜意识里其实是一种防御和逃避。因为一直沉浸在痛苦难受的感受中,以至于忘记接下来要去做的事情。
有位来访者比预约的时间晚到了10 分钟,见到咨询师后表现得惴惴不安,虽然一开始咨询师就表示了并不介意,但是这位来访者还是不断和咨询师解释路上耽搁的原因,并且很自责地说自己是不守时的人。
事后,咨询师分析,这位来访者的过度自责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惯性,来访者在潜意识中会认为可以借自责来逃避失误之后的惩罚。尽管可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但是这种防御模式已经内化在心里,一碰到类似的情况,就会启动防御狠狠地先自责一番。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和同学打架了,当对方来家里告状时,有些父母不问是非对错就先把自己打一顿。
我小时候也是如此,当我试图和父母说清楚缘由时,父母说:“打你是为了保护你。”后来,我才从父母口中得知,因为他们惧怕对方的怪罪,就不讨论事情的缘由,先给对方一个结果——你看,我狠狠教训了我家这个不懂事的孩子。
这个解释虽然让我可以理解父母的动机,但是仍然让我难以释怀。而且,父母对我的责罚本身就会让我产生了一种无法表达的愤怒,因为这种愤怒一旦表达将再受到更大的惩罚。
于是,很多人在长大后内化了这样一种模式,当遇到可能被指责被惩罚的时候,就先对自己下手狠一点,那么别人也就不好再对自己怎么样了。
过度自责就有点像这样的自我保护措施,害怕惩罚,先自我惩罚,以此想求得别人不从外部惩罚自己。
过度自责的好处,不仅可以防御内心害怕被惩罚的焦虑,还可以满足自我控制感。因为指责、惩罚,那些本该是由别人来操控的事情,都被自己掌控了。把别人指责与惩罚自己的机会抢掉了,就好像这件事情最终都是由自己来操控一样。
有位网友说,某天晚上自己煮糖水,但是忘记加水就直接炖上了,幸好发现得早,没有烧焦,但是自己发现的那一刻感觉就像要崩溃似的。丈夫过来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厉害了”,她当时就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甚至有些天旋地转的失控感,然后她就开始不停自责。
事后,她反省当时的情绪发现:自责,可以缓解失控带来的焦虑。如果别人责备自己的过失,自己就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但自己抢先自责,事态就控制在自己手中了。当她这么想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便缓解了失控感。
孩子的世界很容易坍塌。比如不小心将牛奶洒了一地,孩子的内心都可能会崩溃。我的同事曾分享过她的一个亲身经历。
她的女儿因为没有拿稳杯子将牛奶洒了一地。她本来想抱怨指责一下,但是看到女儿很伤心难过的表情,她意识到,孩子将杯子里的牛奶洒了,最难过的就是孩子自己。除了难过,还有羞耻、愤怒、愧疚、自责。
她一下觉察到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自己犯错了,除了要面对糟糕的事情以外,还要面对父母的指责,甚至惩罚。自己的情绪得不到理解,还要承受父母的惩罚,作为孩子,为了防御现实世界产生的痛苦,就学会了对内心的自我苛责。
同事说:“父母的共情和情绪包容力很重要。”有时候,只要说出孩子当时的内心想法:“牛奶洒了,你一定很难过了。”孩子这时的情绪就会得到理解。
父母不会跟着孩子的崩溃而失控,不会因此指责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个稳定的客体,他会难过,但不会觉得失控,也不会觉得这是多大的一件事情,他还会因此学会如何更稳地拿好一杯牛奶。
同事说,这份自责是她童年习得的经验,差点又传承到孩子身上。幸好,她觉察到了,也稳稳地接住了孩子当时的情绪。
过度自责并不是真正的内省,自我的惩罚却是最沉重的惩罚。如果你也有过过度自责,不妨问问自己,你的自责,是为了自省,为了以后不出类似的错误,还是因为害怕失误背后的惩罚。即便没人会因你的过失来施加惩罚。你所防御的,是当下的害怕,还是曾经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