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高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2024-04-20 20:24严进进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1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乡村振兴

摘要:发展地方经济,人才是关键,当前农村发展需要实干家,需要技能型人才。就目前农村现状而言,很多地方仍然处于空心村状态,缺少年轻的劳动力。欲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促经济,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劳动力、技能型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高职院校是为乡村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做好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就业创业;返乡;高职大学生;乡村振兴

一、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规划现状

贵州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为贵州本地生源,其中农村生源占多数,这对于农村发展是一件好事。农村生源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如果返乡就业创业能更快融入环境。但是就目前学生的现状而言,大部分学生不愿回到生源地就业创业。走出大山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希望,大学是大学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可以摆脱贫困和农民身份,很多人都选择放手一搏留在城市就业。其次高职学生中很多存在眼高手低的状况,大部分学生没有社会阅历,对社会用工需求不了解,盲目自信,认为毕业即可就业,期望薪酬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就业难情况。再次,学生对国家出台政策、当前农村发展现状不了解,缺少创业渠道,对返乡创业了解不足,缺乏启动资金,无创业能力,出现不愿创业现象。最后,职业规划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单一,学生关注度不高。

(二)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方经济逐渐兴起,但是很多农村地区因为地方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无法满足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学子也为了改变命运,通过求学方式走出大山,很多农村地区出现空心村,只剩下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这对于农村发展而言无非是雪上加霜。也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人们的医疗、教育等问题,在引进人才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非属地的年轻人不愿意来到偏远地区工作,从事业单位、公务员的招聘报考中看出,乡镇报考人数少,多为本地考生,大部分考生将乡镇作为求职、升职的跳板,不具稳定性。而农村的产业发展不成规模,大部分人呈观望态度,不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害怕投入失败,断了经济来源,无法满足家庭的正常开支。人是带动地方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人就没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加入其中,引導农民工、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迫在眉睫。

(三)政策扶持现状

为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国家出台诸多政策,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农村地区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较之城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调整产业机构,将传统发展的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带动地方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选调生”“第一书记”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农村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掀起,更是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021年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全力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大幅度提升贵州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服务高水平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通过“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城乡协作示范区。探索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互通、供需对接的协作模式,鼓励高职院校与县级职教中心深度合作,以办学点、研究所、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开展联合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和社会服务。”[ 2021年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为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推动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融合发展,支持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支持贵州围绕发展急需探索设立大数据类、工业类、文化和旅游类高校,推进部属高校结对帮扶贵州地方高校,支持省部共建贵州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鼓励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计划增量向贵州适度倾斜,稳步扩大贵州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支持贵州深入实施“国培计划”、“特岗计划”,这是为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指明了方向。[2022年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直至目前,国家出台了诸多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尤其近年的政策更倾向于高职院校,但是就目前的就业创业情况仍不理想,仍需要集高职院校、社会、地方政府等多方努力,去打破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困局。

二、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困境分析

(一)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高职学生相较本科生而言,自律性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高职学生由高考生生源、高中分类招生、中职生源三部分构成,三者在知识结构和基础上略有差别,在高考生中,部分学生想通过专升本圆本科梦,分类招生和中职生中少数学生有专升本想法,从每年新生的退学率中不难看出,中职学生的退学率最高。无论是退学、升学、就业还是择业,很多学生认知不明,态度模糊,无明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首先,对高职院校的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入学后就对学校层次划分等级,高职不如本科院校,学历门槛低,无竞争优势。其次,对大专学历没有正确的认知,将大专学历及以下划为同一等级,以后都是农民工。最后,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认为学技术就是当工人,毕业就是进厂拧螺丝,没前途。综上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后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破罐子破摔,上学只为了混到毕业证,毕业后,理论知识不够深,技能不够精,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课程设置的缺位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想尚不成熟,心智尚不健全,需要高校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就业观。首先,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课堂非常重要的一堂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就业方向,诸多高校皆有设置该课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归其原因,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未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就业前景、企业的用工需求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只是让学生完成简单的职业规划作业便结课,这样的职业规划教育并没有实际意义。其次,思政课堂、第二课堂、专业课堂的开设存在局限性,课程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缺少对求职技能、专业分析、就业前景、企业用工需求等内容的输出,无法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背景、就业前景并结合自己的个人发展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不能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用人门槛提高

当前诸多企业出现用工难问题,高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企业为何还会出现用工难的现象,主要源于高职毕业生不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首先,企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高职毕业生,除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统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吃苦精神和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维权意识强,但是团队意识较差,怕吃苦,不愿深入工厂一线工作,入职后离职率高,不利于企业的用人稳定性。其次,随着大学生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扩大了企业用人的选择范围,对用人的学历、工作经验有了更高的要求,让高职毕业生失去更多就业选择的机会。而因为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用人需求大,又给求职学生造成就业面广的错觉,所以就出现了企业用工难,学生求职难的局面。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高校方面

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面向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除了完成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培训,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合作意识以及满足企业、社会发展需求的其他技能。这需要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多方发力,将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思政课堂、主题班会以及专业课堂。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渗透,让学生了解国家扶持政策、社会发展趋势、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就业前景等,让学生可以从大一开始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规划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首先,利用好思政课堂,引领学生了解国家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大势,提高学生的思想站位,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帮助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道德观,同时思政教师要了解学生专业背景和就业方面,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其次,利用第二课堂,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等。对此高校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学生就业取向、地方发展趋势、企业用人需求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开设第二课堂,并将其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重要项目,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再次,利用专业课堂,开展就业指导。专业教师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开展课程思政,带领学生了解专业背景,就业前景,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就业方向;通过专业课堂,专业教师以专业角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优势特长,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做好职业推荐或建议。同时根据专业背景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开展考证推荐和培训,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有专业和就业的针对性,对于一些不常用、不需要的证件能避免就不考。从次,利用好党团组织,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党团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团组织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党团组织是学生队伍中的一个标杆,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可利用好党团组织,加强理论阵地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思想道德观念和职业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向党团组织靠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如利用专业特色,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学习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感受专业知识对社会服务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最后,利用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进行职业道德渗透。班级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好的班集体能带动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和服务意识,班级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良好的学风、班风需要整个班集体的团结协作,鼓励学生参加班级的集体竞赛、团建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也可以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感,从而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地方和企业

企业出现用工难,地方出现用工荒,引进人才服务企业和地方发展,一是吸引人才;二是要留住人才。企业和地方政府想要解决招工难问题,除了引进还可以走联合培养的路子。如本科院校的定向培养、高职院校的订单班,这些都是校企联系培养的示范。这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做好企业介绍和宣传,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就业趋势。企业依托高校开展“订单班”培养计划,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平台;学校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实验室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学生毕业即可就业,可谓一举多得,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又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同时通过联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保障,企业的用人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降低用人门槛,减少工作经验要求,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积攒经验,锻炼实操能力。

地方政府可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在当地的中职、高中、本地大学生开展相关的动员和宣传,提前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和用人需求,同时可以和学校进行联合培养,对于学生可以提供助学资金,毕业后提供就业绿色通道,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就业难度。尤其对于贵州而言,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文化旅游是诸多民族村寨的不二选择,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需要本土的年轻人去实现。

(三)家庭教育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深受父母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代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就业走向都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尤其是农村家庭,更希望子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找一份收入不错还稳定的工作是更多人的求职方向,更多年轻人想通过在大城市扎根,给下一代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给父母和家人更多医疗上的便捷。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广阔的天地,未来大有可为。我们的家长应该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结合大学生子女自己的情况和地方发展现状,鼓励和支持子女返乡就业创业。

四、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要走。00后是冉冉升起的一代,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他们的生长环境早已发生变化,时代赋予了他们历史最新的使命,他们的未来可以在繁华的都市,也可以在希望的田野。鼓励青年一代返乡就业创业是大势所趋,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国家、社会、高校、地方政府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形成家、校、企、地方政府多方合力,校内学校培养,校外家长支持,岗位上企业锻炼,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学校、家长、企业、地方政府多方引导,培养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家乡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艺瑾,马如意,卫丹,刘聪雨.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分析——基于天津市10所高校调研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06):53-56.

[2]丁闽江.“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5):93-96.

[3]孙鹏,李凡.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24):143-144+155.

[4]刘亚辉.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就业困境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4):133-135.

[5]沈程,柳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困境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16):62-64.

[6]墙艳红,潘柳榕,王蕊,曾燕.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毕业返乡就业创业现状、困境与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03):114-116.

[7]严进进.乡村振兴视域下贵州民族传统村寨发展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8]吴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21.

*基金项目:贵州新机遇下化工类职教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路径探索——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人才培养为例(2022DS02)。

(作者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途径的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