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腔词关系探析

2024-04-20 13:08王烁杰刘冰冰
中国音乐剧 2024年1期

王烁杰 刘冰冰

摘要: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是山西民歌中开花调体裁的代表性作品,本文之所以对这首歌曲的腔词关系进行探析,首先,因为经过查阅文献资料,目前关于这首歌曲的文章主要是对其演唱技巧及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没有研究其腔词关系的文章;其次,笔者希望在对这首歌曲的腔词关系进行探析之后,挖掘左权民歌所表现的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因此,本文从山西民歌概述、作品的结构、唱词、唱腔等多个方面对《樱桃好吃树难栽》进行了探析,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出发,对如何唱好这首山西民歌、如何唱出山西民歌的韵味进行了具体讨论,并给出了具体的唱法技巧,从而在声乐角度更好地理解与传播这首优秀的山西民歌。

关键词:左权民歌;腔词关系;开花调

一、左权民歌概述

(一)左权民歌概述

山西拥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底蕴雄厚,艺术文化丰富。由于山西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为了表达山西人独有的黄土高原风情,劳动人民逐渐创作出了具有乡土气息的山西民歌,其更是成为我国民歌的代表。呈现的形式丰富多彩,不同的题材、体裁、风格使得山西民歌充分地表现出多样化、民族化的地域特色。

左权民歌是山西省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起源于晋中市左权县。左权民歌之所以成为山西民歌的代表,得益于左权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左权民歌按照体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大腔、小调、杂曲,每种类别用来表现不同题材,例如杂曲体裁的左权民歌主要用于劳动工作时打气助威,而小调体裁的左权民歌则主要以爱情题材为主;在不同场景演唱不同民歌也是左权民歌一种较为传统的形式。

(二)《樱桃好吃树难栽》背景概况

《樱桃好吃树难栽》是一首山西左权民歌,原名为《有了心思慢慢来》,由国家一级作曲家刘建斌教授整理改编,该歌曲在具有显著的左权民歌特色的同时,也具有新的结构与极强的情感渗透力,这首歌曾被著名歌唱家王春燕、丁文军等演唱,后在金钟奖的舞台上被马小明演唱,使得这首山西民歌改编的声乐作品在传播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首歌曲属于左权民歌体裁分类中的小调体裁,是其中开花调的一种,这首歌曲旋律优美高亢,将左权开花调的地域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歌曲内容以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爱情故事为主题进行演绎,富有极强的故事性、民族性。

二、《樱桃好吃树难栽》结构探析

《樱桃好吃树难栽》整体是比较规范的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结构,可以根据旋律分为三个段落:首段A、中段B、再现段A。这首山西民歌各段落之间连接紧密,其音程、节奏、旋律等特點都体现出了浓浓的山西味道,下面将从各段落来逐步分析。

(一)首段A

首段A由两个4小节的乐句组成,整体在徵调上陈述,这个调式在山西民歌尤其左权民歌中尤为常见,体现了山西民歌高亢嘹亮又具有抒情性的特点。第一句起音从角音3开始,整体做上行移动,直到宫音1上行结束,形成一个六度的音程空间,之后旋律转为下行,第三小节到商音2,第四小节到低八度的宫音1,整体又形成了下行的七、八度空间。这些音程关系奠定了整个旋律运动的较大空间起伏,同时这些音程也是山西民歌中的特色音程。第二句长度为5小节,加入了一小节2/4拍,与第一句同头异尾,最低音则进一步扩展到徵音5,使得第二句的音乐起伏更为强烈,从而与第一句形成音高材料

上的对比。在乐句呼应方面,第一句结束在商音2上,第二句结束在徵音5上,形成了属—主的终止式呼应,较为规范,有着传统的音乐美感。

(二)中段B

相对于首段来说,中段B规模较大,由一个四乐句的乐段组成,前四个乐句较为方整,都由四小节组成,最后一个乐句在尾音上延长,由宫音1开始到徵音5结束,中间加入两个辅助音5与7进行装饰,借此手法将乐句延长了三个小节,形成一个七小节的乐句。在旋律方面,整体延续了首段的旋律风格,但是加入了更多跳进音程,第一句第三小节处的八度大跳、第二句第三小节的七度大跳,以及第三句第三小节处的八度大跳都凸显了这一点。在节奏方面,中段加入了附点节奏,同时加入了短时值的倚音来作为装饰,多在长音前出现,比如第三句第三小节处徵音5上的短倚音3、第四句中长音1上的短倚音2,这些短倚音对于整首作品的音乐情感以及山西民歌的风味十分重要,在演唱时,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演绎。

(三)再现段A

再现段A在旋律上与A段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唱词上有所改变。这段的重点在于旋律的转调对情绪的递进起到推动作用,在原调的基础上,移高大二度进行再现。由于音高进一步提高,在演唱时要注意唱高音时的位置一定要统一,同时力度与音色在这一段中不再有所保留,而是全部展现出来。在马小明演唱的版本中,由最开始的bB大调,在中段结束后转入C大调,进一步对应了唱词中对哥哥的心思,同时进一步推动音高,达到整首歌曲的高潮。在演唱时要注重情感在再现段A中的递进,以及在转调后的音高以及音准的把握。再现段A最后部分对整段的最后一句进行了重复,这种手法在山西声乐作品以及山西民歌中都是较为常见的,在进一步延长旋律的同时,对情感进一步加强,最后由渐慢的长时值徵音收尾,旋律仍然落在调式主音上,全曲结束。

可以看到《樱桃好吃树难栽》在作品整体结构上一共分为三段,在演唱时要注意再现段与首段在表达与情感上都应该做出区分,同时中段也是整部作品比较出彩的部分,演唱时要有所区分,不应一种模式唱到结尾。

三、《樱桃好吃树难栽》唱词探析

(一)方言唱词

方言唱词是民歌最典型的特征,也是民歌中“民”的体现,它体现出歌曲的地域性、民族性。我们在演唱《樱桃好吃树难栽》时,其中的唱词均应按照左权方言进行发音,这样演唱出的民歌才能具有左权民歌的风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歌曲的“味道”。

1.儿化词

在左权民歌中,儿化词是运用得较为普遍和较为寻常的唱词。可以看到,《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中的儿化词就有着大量运用,唱词“有了那些心思”,在演唱时要变为“有了那些儿心思”,“山丹丹开花”在演唱时要唱成“山丹丹开花儿”,这些儿化词的加入在实际功能以及语义上并不与原词冲突,表达的语义也与原词基本一致,但是体现出左权方言的口语色彩,也使得演唱左权民歌时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左权方言中的儿化韵。

2.叠词

歌词大量运用了叠词手法,叠词是左权地方语言的一大特点。地方民歌曲调便是在基本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对于民歌中叠词运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叠词主要分为名词叠词、形容词叠词、副词叠词、量词叠词、象声词叠词等,叠词出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大致有ABB、ABCC、ABAB、AABB等形式,例如“山丹(丹)开花崖畔上红”中的“丹”,“小酒盅盅量米”中的“盅”,“黑黝黝的头发白灵灵的牙”中的“黝”与“灵”,以及“烟锅(锅)点灯半边(边)明”中的“锅、边”就属于名词性叠词,它们都是以ABB的形式出现的;还有“谷地里高粱不一般(般)高”和“马莲开花绿格生(生)”这些叠词都是以ABCC的形式出现的;前者为副词性叠词,后者为形容词性叠词,这些叠词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民歌音韵的表达,而且复杂的语言形式能更准确地将民歌中人物的感情色彩及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3.衬词

衬词的运用在《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歌词中也是十分常见并且需要注意的。衬词类似象声词或语气助词,例如歌词中的“哥哥(呀)”“妹妹(呀)”中“呀”字就属于象声词,“樱桃(那个)好吃”“吹不熄(那个)灯”“翻不转(那个)身”中的“那个”在歌词中作为语气助词出现。另外,衬词绝不仅仅包括这两种词,还有平时日常生活中的吆喝声、哭泣声、哀怨声都属于衬词的范畴,但在本首歌曲中主要以象声词和语气助词的形式出现,在这里主要起到了强调语气、传递情感的作用。在演唱时,这些衬词是强调民歌韵味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不能忽略。

4.表音

表音成分也是左权方言最典型的特征,它们没有实际的意义或指代意义,通常出现在词头或者词中,部分表音成分可以理解为加强形容词的作用。在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歌词中,表音成分的运用主要有“格、不、乎”等,这首歌曲中的“毛乎噜噜”中的“乎”就是表音成分的一种体现,例如左权方言中说到的“黄格澄澄”“软不叽叽”等,这些表音成分更是山西方言典型的特征,在晋中、晋北地区,表音的运用最为广泛。

(二)段落结构

在进行歌词的探究时,也要依托上文分析的曲式结构。歌词与曲式结构相同,也是一个三段式的布局。《樱桃好吃树难栽》整首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上文已经进行详细说明,下文将从句读角度进一步叙述。

第一段有四句歌词,每句的句式不同于古诗词、诗歌一类作品有严格的4+3或者3+2的要求。由于加入了方言中儿化音或者衬词等,使得写作手法较为随意,但每两句要求押韵,第一、二乐句的最后一个字分别为“载、开”,所以它的韵脚为“ai”,第三、四乐句的最后一个字分别为“红、人”,因为在左权方言中,“人”字的发音会从前鼻音的“ren”变成后鼻音的“reng”,所以它的韵脚为后鼻音“ng”,依然是押韵的。第一段开始以典型的左权开花调固定型、呼应式引入,对故事进行讲述,后两句的唱词中上句以山丹丹开花为起兴,下句直接点明主题。歌词在第一段中多是陈述性的描述,无论是“樱桃好吃树难栽”,还是“山沟沟、山洼洼”,抑或“磨烂一对鞋”,这一整段都是叙述性特别强并且画面感特别生动的句子,在演唱时要结合旋律以及歌词的情感,在歌曲开头展现一种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生动之感,并且力度不应该过强,注重情感抒发要大于过多的技巧装饰。

第二段的唱词共四句歌词,属于整首歌曲的展开部分,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四个乐句是递进式的情感推动。前两乐句唱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歌词中“谷地里高粱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你好”这种比喻将哥哥比作谷地里出众的高粱,表现出对暗恋对象的赞美欣赏,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真挚、朴实、直接的情感。山西民歌经常以拟人的方式来表现情感,例如定襄民歌《大红公鸡毛腿腿》。后两乐句的唱词简单明了地形容对哥哥的思念,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想念哥哥想得“前半夜吹不熄个灯,后半夜翻不转个身”。此时,更有一种甜蜜,又有一种心痒的恋爱之情。如果说第一段是羞涩委婉的倾诉,第二段则是热情奔放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许多山西民歌中得到体现,例如《打酸枣》《梦梦》等均是在第二段进行展开。在演唱中段时,结合歌词来看,一定要演唱出真挚、朴实的感觉,技巧不外露,演唱不浮夸,凸显出山西民歌的“实在”之感。

第三段的唱词共四句歌词,歌词内容与第一段形成呼应关系,写作手法与第一段的歌词形成对仗关系,同时从结构上看,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歌词跟再现的旋律不同,旋律上保持原有旋律,这是为歌曲整体的曲式结构进行考虑,但是在歌词上,更进一步体现出对心上人的想念;同时这个位置也是全曲的最高潮,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并且引入辣椒等意象,进一步在歌词上强化情感,较为热情、奔放,在演唱时要将这种情感进行强化与升华。最后一段中四个乐句唱词的最后一个字分别为“明、穷、生、心”,由于在左权方言中“心”字的发音会从前鼻音的“xin”变成后鼻音的“xing”,所以它的韵脚为后鼻音“ng”,四个乐句依然是押韵的;最后的尾声是对第三段中第四乐句的变化反复,留給

听众以无限回味。

四、《樱桃好吃树难栽》唱腔探析

(一)咬字发音

咬字与发音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重要前提,由于这首歌曲是一首左权民歌,所以在演唱时要在利用好发声技巧的前提下,咬清字、发好音。咬字发音时需要把握要领,每个汉字的声母、韵母要读准。同时不能简单地用普通话发音的方式来进行演唱,而是要在左权方言发声的基础上进行演唱,将方言的韵味带入作品演唱中。

《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的第一句“樱桃(那个)好吃树难栽”中的“樱”字,在咬字时应当较重,利用唇齿将字咬住后,从上颚的位置甩出;由于这首歌曲为四二拍节奏,所以每小节第一个字的力度相对于后几个字来说应该较强,在咬字时要注意节奏韵律的感觉。发音是演唱这首歌曲的难点,在演唱时为了表现地域性,语言应该采用左权方言,例如歌词中的“有了那些心思”中的“了”,原本发音为“liao”,而实际演唱时要唱成“lao”,歌词中的“绿(格)生生”中的“绿”字,实际演唱时要唱成“lu”,还有“人”“心”都要从前鼻音“xin”“ren”变为后鼻音“xing”“reng”,其次还有“山沟沟山洼洼”中的“山”字,应该由“shan”的发音变换为“san”,还有“不一般般高”中的“不”字应该由“bu”变为“be”,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之前对左权方言有基本的了解。通过学习当地方言,结合歌曲中的唱词,运用正确的咬字发音,才能更好地将这首作品的民族特色通过演唱传递给听众。

(二)润腔

润腔是指一些时值较短的音符,围绕在旋律音的周围。山西民歌是在地方方言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歌唱形式,山西民歌的旋律曲调也是在山西地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演唱《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能否准确把握好润腔关乎能否完整、完美地表达这首民歌作品。

1.倚音

倚音装饰技法在《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例如第一句唱词“樱桃好吃”中的“樱”字,谱子上的音高为小字二组的e,但在实际演唱时要加一个小字二组的g作为前倚音,这样就由单一的旋律音变成了一个带倚音的旋律。这些音符在谱面上并没有具体标注,所以在运用时要考虑左权方言的特点,在适当位置进行添加,只有这样的倚音才能够起到加强语气语调、体现民歌风俗的作用。

2.滑音

《樱桃好吃树难栽》中运用到了许多的滑音,例如“樱桃那个好吃树难栽”中“好、吃”两个字,“有了这些心思”中的“思”字,这些音在谱子中都有具体标注,在演唱时要按谱面上所标注的内容来进行演唱。在演唱滑音时,由于音域跨度较大,因此在保持音色的统一上较为困难,要注意气息的支持足够稳定,在发声时保持连贯性等技巧,这些技巧都是演唱好滑音最重要的条件。

3.波音

波音在《樱桃好吃树难栽》这首歌曲中得到了大量运用,谱子中也标注了大量波音记号。例如“谷地里的高粱不一般般高”中的“般”,“就属你妹妹好”中的“好”,“半边边明”中的“边”,“不嫌你穷”中的“你”等都使用了波音,我们在演唱波音时,声音要轻巧灵活,强弱的关系需要准确把握,比如对强出弱收还是弱出强收要有正确的理解,在不同位置的强弱变化也不同。同时演唱时声音的位置要集中,不可在波音的第二或第三个音将位置变低,影响波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娜.山西左权开花调《樱桃好吃树难栽》不同版本的比较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2]罗啸.山西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D].成都:成都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