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介入、认同:新时代非虚构文艺创作的三重维度解析

2024-04-20 07:43潘路路朱晓琳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溯源介入认同

潘路路 朱晓琳

【内容摘要】新时代以来,在文学、电影、电视、纪录片等领域均涌现出一批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非虚构文艺作品的优秀成果。纵观此类作品,从反映传统故事到聚焦现实事件、从文字产出到影视呈现、从个体生成到流程化制作,无不在内容创作、生产机制和价值导向上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创作规律。本文着眼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的系统研究,探析人民美学、民族传统、伟大梦想在创作中的驱动力,总结媒介技术与市场经济在生产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意义解读,旨在为后续非虚构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非虚构文艺;溯源;介入;认同

“非虚构”作为舶来品,引入国内已有四十余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涵由原先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等文体,逐渐演化成包含文学、历史、新闻、电影、电视等在内的,介于文学和影视之间的一种“跨媒介”和“跨文体”的文类集合。①新时代以来,非虚构文艺创作不断突破题材内容和书写形式的壁垒,在文学、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各领域涌现出一批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优秀成果。这些作品以真实为基础,以纪实为主线,兼具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研究,系统把握其创作的内在动力、生产机制以及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非虚构文艺创作通过多面相的观察和叙事,多维度展现现实生活的本质真实。深究其中的创作规律,可以从“溯源”“介入”“认同”三个层面进行阐释。

一、溯源:新时代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基本遵循

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作品致力于寻找现实的真相,在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维度上,实现媒介版图的扩张。真实的故事具有本体的意义,虚构、想象、联想作为创作手法渗透其中,成为真实故事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与虚构故事不同的是,非虚构文艺创作的本质是依靠真实的事件与受众形成情感上的链接和互文,创作者“因事生情”②,而非因文造情,换句话说,与人相关的价值判断、存在方式、精神活动,作为被记载的“现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创作之源。这也是新时代以来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动力基础。

(一)人民美学的彰显与表達

从创作内容看,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作品遵循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力求呈现人民的生活现状和情感诉求。这正符合“扎根人民、表现人民、为了人民”③的文艺观。毛泽东认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因而文艺作品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追求美学品格,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实践当作研究对象,坚持“人民美学”的立场。

“扎根人民”是指叙事视角立足平凡个人。以报告文学以例,何建明的《浦东史诗》在坚持国家叙事这一基本命题的基础上,将宏大叙事与小微叙事相结合,在个体命运的书写中折射出浦东气势恢宏的史诗延宕。在取材自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作品《大桥》中,何建明坚持以人为本,认为“Y”形桥就像“人”,即一群让世界同行敬畏的中国工程师。这也反映了何建明扎根人民的文学自觉。影视创作方面,纪录片《超级工程》《山路弯弯》《我们的四十年》等通过记录不同梦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个体命运,还原并拼接中国人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内心世界。电影《钱学森》《中国机长》《攀登者》、电视剧《焦裕禄》《马兰谣》《最美的青春》等以“小人物、大时代”为旨要,再现时代风云人物,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人民史诗。

“表现人民”是指叙事主体聚焦人民群众。报告文学《北京风暴》《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报告》《命脉》《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等直击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现状、伦理选择、历史记忆;电影《亲爱的》《湄公河行动》《我不是药神》等聚焦民生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电视剧《人民检察官》《最美逆行者》《破冰行动》等多角度透视转型时期各行各业的生存面貌;纪录片《科举》《春晚》《零零后》等以相关群体、事件的变化成长,折射时代的变迁。这些非虚构文艺作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关注社会民生,关心伦理向度,实现现实生活本质真实的再现。

“为了人民”是指叙事内容传递大众的精神需求。报告文学《美丽的夭亡》字字写尽了一个父亲眼睁睁看着女儿走向夭亡的痛彻心肺,舐犊之心殷殷可鉴。电视剧《天梯》改编自重庆的一对感人忘年恋,六千多级“爱情天梯”冲破了世俗的界限,呈现人世间最深切的情感。纪录片《军工记忆》低视角挖掘尖端军事武器研制过程中的生动故事,充分展示研制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体现了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将人民群众视为创作主体,以人民群众作为创作中心,从而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体情感表达与时代命题书写的和谐统一。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生产

民族文化是一个时代下文艺创作的观照点,任何一部作品都需要在文化的土壤上审视自我,并适时地重塑自我。由此,如何让民族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洪流,并呈现出具有时代性的价值内涵,则显得意义深远。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国家在被看见、被认知、被爱戴之前,必须借助特定的象征物使之人格化、形象化。同理,民族文化也需要借助特定的象征实现具象化和人格化,使民众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系统直观地感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④然而进入21世纪,民族传统遭受现代化的冲击和挑战,进而在多元文化的建构中陷入失语的状态。新时代以来非虚构文艺创作以民族文化为创作之源,在回望传统的过程中,通过物质形态象征和非物质形态象征的再生产,在不同文化语境和场域中生成新的意义,从而完成文化记忆在当代的重构。

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即是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对中华民族原有的象征素材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⑤在物质形态象征(如遗址、古迹、展馆等)方面,陈跃的报告文学《韵河——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八年纪实》完整记录了中国大运河8年申遗历程,作品历时15个月,通过20多万字、200多位相关人士的采访和200余幅图片,讲述扬州等35座城市鲜为人知的联合申遗故事,披露沿线1.7亿居民保护母亲河的深情,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厚重伟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揭示运河文化所承载的家国记忆,从而激发新时代下运河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纪录片《河西走廊》是中央电视总台和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一部纪录片,全片共10集,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梳理了从汉代至今的河西走廊的历史。在呈现自然风光和生态风貌的同时,作品融入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不仅在影像叙事中重现“河西走廊”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更表露出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张骞极具开拓和冒险的精神主张、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种种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往事,与今日中国遥相呼应,引起广泛共鸣。在非物质形态(如节日、习俗、技能等)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美食纪录片以中华饮食文化为表现内容,从小小餐桌上的一羹一饭,透视出整个中华文明50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作品将民族文化与人民生活相结合,展现民情、民生,勾勒出中华民族的丰富侧面,将华夏儿女艰辛勤奋的劳动精神和与自然对话、与天地共生的共同体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秘境神草》、电视剧《国宝奇旅》、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承载》等一系列非虚构文艺作品聚焦传统技艺、中医药、戏曲等具有中华特色的物件和文化,带领观众进一步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文明密码和精神内核,呈现独具文化自信的文化生产之力,抒写经济时代的文化大美。

(三)中国梦的生成与实现

中国近代以来最宏伟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是“强国梦、振兴梦、人民梦,也是世界梦、和平梦、共赢梦”⑥,其精神内涵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新时代以来,在兼具纪实性、文学性的非虚构文艺创作中,“中国梦”被具象为一个个可感、可观的中国故事,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题材,艺术性地还原中国形象、彰显中国精神,具象化展现伟大梦想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

一是通过特定时代条件下对典型环境、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报告文学《逐梦之城》多方位生动记录了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发展与变迁,以独特的视角实录了一代代新老苏州人寻梦、追梦的艰难历程;纪录片《扶贫在路上》《我的扶贫年》、电视剧《一诺无悔》分别摘取三秦大地、福建南平、东北小镇的脱贫日常,挖掘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记录人民大众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扶贫干部牺牲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是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发挥创作者主体性,以此实现非虚构文艺作品不同于“新闻”“报告”的人文关怀,凸显作者的价值倾向。作家傅宁军致力于表现海峡两岸民众“一家亲”的大爱与大义之举,报告文学《此岸 彼岸》以1958年金门炮战为引,从战争与和平的大历史中设置民间小叙事,写实、写活了两岸人民骨肉相连、和谐相生的历史大势,字里行间流露出创作者对和平统一的期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三是突破时代的局限性,批判性反映中国梦实现道路上的伦理选择和现实难题。陈启文的《北京风暴》聚焦2012年北京的特大暴雨,关注这一灾难性事件中社会众生的形象与心态,通过对政府和相关人士疲于应对的工作态度的深入考察,发出深刻的呐喊和理性的追问;纪录片《在武汉》将镜头对准特殊时期的江城,记录疫情下武汉各类人群的生活与故事,展现这场战役中的爱与痛、得与失、怅惘与期望,在揭示现实痛点、民生焦點的同时,传递积极向上的家国力量。

总的来说,新时代以来非虚构文艺创作以民族传统的精髓要义为内核,实现中华文化的审美改造和当代讲述,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宏中取微的叙述方式,关注人民情感诉求,展现人民生活图景,描绘人民精神世界,力图以文艺之力铸大国之魂,这恰恰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美学的精神内涵。

二、介入: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的创作机制

文艺是文化的鲜明载体,在“互联网+文艺”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实现了多元化生产、数字化转化、市场化应用。新时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文艺生产、传播的整体格局和业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内容—大众传播—影响力—市场的链接效应在文化创作过程中得到有力验证。”⑦就非虚构文艺作品而言,随着技术、受众、市场的不断介入,创作过程凸显出鲜明的规模化内容创新生产能力,实现内容维度、技术维度、效果维度的多重升华。

(一)技术赋权:中国故事影像化呈现

自技术(媒介)诞生开始,人类社会就被不同的媒介形态所裹挟,艺术随之产生。“斯蒂格勒从对卢梭先验人类学的批判和对勒鲁瓦-古兰技术人类学的扬弃出发,提出了人与技术的相关差异即延异的关系。”⑧简言之,技术与人互为主客体,技术的发展动力所反映的就是人的发展动力。新时代以来,通过对不同形态的技术(媒介)的应用,非虚构文艺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本质真实,呈现出效果各异的中国故事。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中,主要呈现以下两点。

1.“跨媒介”述说中国故事

从语言到文字,再到大众传媒,非虚构文艺在不同传播介质间“跨越”,进而实现中国故事的编码与解码。一是从故事到文本的跨越。报告文学《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将大叙事与小叙事有机结合,多方位展示香港回归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变化,深入底层弱势者的生活空间,以特写镜头的方式书写香港的另一种真实,记录香港回归后的社会面貌和香港人民的精神世界。二是从故事到影视的跨越。电影《柳如是》讲述明末清初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钱谦益的红颜往事和风雨家国的乱世遭遇,再现几百年前的爱情传奇。三是从故事到文本,再到影视的跨越。改编自报告文学《汉水大移民》的同名纪录片,回溯十堰市18万移民外迁内安的伟大战役,讴歌了众多移民干部的艰辛付出和十几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2.“技术性”打造影像奇观

新时代以来,“新媒介与数字技术的创新正不断推动形成新的审美与创意生产机制”。⑨非虚构影视创作通过AR、VR和XR等技术的使用,加深受众的审美体验,给予受众沉浸式、参与式、仪式化的多维度体验,更为纪实影像的传播和接收带来新的可能性。世界首部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创新中国》创新性地使用了语音合成技术,在宏大的国际视野里探讨中国在信息制造、生命能源、空间与海洋等领域的创新成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影响。海洋纪录片《蔚蓝之境》全程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了涵盖鱼类、鲸豚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在内的120多个物种,讲述海洋生物的故事,呈现一片神秘、壮阔、活力的蔚蓝之境。技术的介入为民间纪实影像的再现拓展了创作空间,也构建了非虚构文艺持续发展的新场域。

(二)用户生产:题材内容多元化导向

不同于传统的单向度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模糊了传受双方的界限。UGC时代里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的存在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文化的生产中来。在“海量储存、即时互动、题材多元”⑩的互联网环境下,新时代非虚构文艺创作遵循全民参与、开放共享的生产模式,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受众的主体性。

一方面,在坚持非虚构特性的前提下,作品以用户需求为题材导向。以头部视频平台“自制纪录片”为例,《人生一串》满足“Z世代”低视角、小类别的多元需求,以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特色烧烤为切入点,以夜市摊主为拍摄对象,摒弃“非遗”光环,将镜头对准摊主与平凡人,展现人间烟火气息,作品选材年轻化。此外,由于受众在网络场域中的话语权变大,用户消费需求也成为作品选材的影响因子。结合时下流行话题与热门词汇,《守护解放西》《风味人间》《文学的日常》《人生第一次》等纪录片应运而生,侧写警察、作家、医生各行业工作现状,探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社会话题,引起广泛热议;另一方面,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在内容制作过程中也以用户生产为主要表征。《辉煌中国》采用“内容众筹”的方式,面向全中国征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由百姓自己讲述“中国故事”,产生全民参与的互动效果。

(三)市场倾斜:产销传播工业化运作

与以往的非虚构作品所体现的个体生产不同,新时代以来非虚构创作追求一种科学化、工业化、流程化的生产方式,影像制作方面表现尤甚。究其原因,大抵可以阐释为:大众文化背景下,市场、资本的介入促使非虚构文艺创作呈现出类型化生产、协同化制作、系列化生存和网络化营销的特点,这种大众为王、批量制作的理念基本符合工业美学的论调。

流程化、系统化制作能够在保证制作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生产速度,这是类型化非虚构作品的工业优势。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走遍全球20多个地区,以食物为信使展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实现了风味与人文、情感、历史的和谐统一,其体量虽大但1—3季的制播仅耗时三年。

视频平台与其他影视公司联合投资制作出品,多个制作方协同合作、相互制约、资源同享、责任共担,这是协同化非虚构文艺作品制作的产业优势。新时代以来,联合出品的非虚构文艺作品在内容质量方面颇可称道。电影《八佰》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联合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制作,取材自淞沪会战,通过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激发全民族的斗争意识和家国情怀。影片上映后获第1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视觉效果”奖、第12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和“最佳导演奖”等。

深耕垂直内容,推出系列作品,从而吸引受众,扩大影响力,打造IP效应,这是系列化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品牌优势。《舌尖上的中国》1—3季大规模展示食物背后的文化,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在烧烤题材纪录片《人生一串》获得较好反馈后,火锅类题材《生活如沸》、以夜宵美食为切口的《小城夜食记》、记录“奇葩”食物的《奇食记》相继出品,融入“B站出品”的品牌IP矩阵,构建起美食题材“IP生态链”。

融媒体语境下,多维度、多视角、多渠道的营销传播矩阵拓展了作品的到达边界和接受范围,这是网络化非虚构作品的传播优势。反映抗击疫情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突破了媒介的屏障,实现台网联播,同时制作方迎合“三屏竞合”的市场现状,在电影、电视、PC端(移动端)进行创作集聚,在满足不同受众的同时深化作品传播力、影响力。

纵观当下,媒介环境的变化“促使经济和社会要素重新组合,创建一系列传媒、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传媒、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此背景下,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作品在影像呈现上坚持技术创新、在故事内容上遵循用户导向、在接受与传播上追求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整体创作机制趋于完善,在保障内容纬度、技术维度、效果维度总体向好的基础上,力图更好地彰显价值维度。

三、认同:新时代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功能解读

“认同”是非虚构文艺作品绕不开的议题。相较其他类型的艺术创作,非虚构作品在建构历史事件、传达主流意识、影响当代现实生活等方面,将对认同感的追求表现得更为彻底。这种对认同感的侧重,在创作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化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二是加深受众“对与自己有相同性、一致性的事物的认知”。质言之,认同与人的经验和意义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创作从人民的“经验与意义”出发,在重塑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激活受众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关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个体命运,通过家国同构引发受众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凝聚国家认同、延续主流意识形态;以艺术加工为辅助,扎根非虚构故事文本,追求非虚构文艺的时代经验与审美经验的有机融合,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培育大众审美。

(一)立体叙事唤醒集体记忆

非虚构作品反映的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和事件,大多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和历史背景,往往通过对历史的精准还原与受众形成情感上的互文,使其沉浸在集体性的叙事空间里。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现代化创作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表露出道德判断缺席、道德底线溃退和道德观模糊等问题。基于此,受众“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出现了伦理选择的恐慌,这表现在面对历史记忆内容的多维向度,既有选择性记忆的历史真实,又包含着选择性失真或遗忘的某些可能”。新时代非虚构文艺创作在着力刻画历史氛围与生活况味的基础上,以立体叙事唤醒集体记忆,串联起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网络,演绎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与不同阶层的伦理悲欢。

横向上看,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全景式展现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图景,将历史与现实中各行各业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和人情道义铺陈开来,强化受众自我价值的认同。王国平的《纵使负累也轻盈》用清新雅丽的文字状写十多位饱经风霜的文化长者的形与神,娓娓讲述他们风云跌宕、波澜起伏的生命故事。影视创作方面,《守护解放西》以长沙解放西核心地带的警察故事为主,通过民警巡逻、多警种联动、要案参与等事件,深度展示大都市核心商圈城市警察的日常工作,在一个个真实案件中歌颂警察群体的无畏精神,塑造有担当、有理性、有人情的守护者群像;《生门》《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重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艰难选择,展现人间世态。通过勾连社会不同阶层的立体叙事,使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投射自身的奋斗历程,从而产生自我的价值认同。

纵向上看,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遵循历史变迁与人民命运同频共振的创作导向,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不同的历史面向,在重述历史记忆的过程中,形成广泛的民族情感认同。《汉水大移民》《拆迁报告:从北下街和谐拆迁说开去》直面“南水北调”“拆迁”等国家工程,“将历史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多侧面的流动”。报告文学《铁人张定宇》《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电视剧《最美逆行者》、纪录片《生死金银潭》等真实记录武汉抗击疫情中医生、患者及医患之间的日常故事,挖掘直抵人心的抗疫瞬间,歌颂疫情防控中普通人的牺牲与奉献,强化民族记忆,进而产生情感上的深度链接。

(二)家国同构赓续主流意识

继文学之后,电影、电视、新媒体等不同媒介形态,大大增强了人们接触信息的程度和范围,传播者通过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实现了个人与历史、社会的联结。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创作者致力于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相联结,借助不同媒介赓续社会主流意识。“正像人们可以同时是许多不同群体的成员一样,对同一事实的记忆也可以被置于多个框架之中,而这些框架是不同的集体记忆的产物。”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作品将不同个体的成长史与国家变迁史相结合,家国同构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报告文學《乒乓中国梦——走进蔡振华团队》以“丢杯”“夺杯”“保杯”设置结构,写出中国乒乓梦之队三十多年的梦想史、拼搏史和光荣史;傅宁军的《长江星辰》以纪实风格描绘了郁全和同志五十余年如一日,团结带领长江村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把江滩渔村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光荣壮举,展现了一名基层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非虚构影视创作也注重“家国同构”手法的尝试和使用。纪录片《超级工程》以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人为叙事对象,真实记录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呈现奇迹背后的艰辛与付出;《我们的四十年》通过记录“40年40人”逐梦的故事,以小人物的命运还原传奇时代,再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云巨变。这些作品将个人事迹融入民族事业,传递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和饱满的文化品格。

(三)虚实结合培育大众审美

非虚构文艺创作并非指向纯客观的文本叙事,而是有着巨大的艺术生长空间,例如叙事故事与不同媒介之间的联结、叙事方式的虚实交叉,以及叙事目的中追溯历史与传情达意之间的兼容性等,都是非虚构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作品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让人们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

文艺作品是个体审美意识的物化。要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就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创作者视野宽阔、包容万象,在细微与偏僻之中挖掘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阿来的报告文学《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以一个瞻对土司部落为载体,重构汉藏交汇之地藏民艰难而又独特的生存境遇。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引用了包括《清实录》《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等三十多种历史文献资料,同时作家主观思想也渗入其中,强化了作品的情感力量,以传奇式的虚构呈现对于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纪录片《第三极》以青藏高原为叙事原点,以人类活动为中心,通过40个故事展现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大黄山》首次揭秘中国传统的山文化,分《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6集,全景展示黄山之美和当代黄山人的精气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作品要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这也成为非虚构文艺作品的审美追求。电影《老阿姨》根据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龚全珍与开国将军甘祖昌风雨同舟、相濡以沫30年,以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帮助贫困家庭和失学儿童的感人事迹,传递大爱情怀。影片创作者运用写意抒情的处理方法,用影像和彩色画面展现人物的经历与命运,将人物朴素的人生经历推向大美的境界。

由此可见,新时代非虚构文艺作品不仅注重联结民众与历史、民族的共同记忆,发挥对人、社会的教化作用,同时追求文艺的审美功能,借助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非虚构文本进行大众化、艺术化的审美改造。这对提升人民群众思想水平、推进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新时代以来的非虚构文艺作品坚持人民美学,以民族传统和伟大梦想为叙事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总结文艺创作规律并以技术为翼打造优质内容,同时在价值导向上注重构建集体记忆,传递主流意识,培育大众审美。然而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提升,对文艺创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避免非虚构创作陷入消费主义旋涡,在追求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使作品同质化、失真化、表面化,未来非虚构文艺创作者更要坚持勾连不同历史面向与社会阶层,平衡宏大叙事与个体书写,实现历史记忆与社会现实的共振表达。在创作实践融合历史经验与民族气质,以集体记忆唤起现代反思,以创新表达突破制作壁垒,推动非虚构文艺在内容、思想和传播层面的转型与创新。

参考文献:

①王晖:《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创作的基本面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第9期。

②王轻鸿、王思源:《“故事”诗学意义的当代阐释》,《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

③陈术合、季水河:《人民性、时代性与创新性 ——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对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启示》,《电视研究》2022年第12期。

④〔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王海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

⑤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⑥卢甜甜、毛升:《中国梦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

⑦欧阳一菲、王晖:《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共同体美学的建构与传播》,《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

⑧钱岭:《斯蒂格勒数字化资本主义思想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孙蕾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与审美意蕴的通俗化转化策略——以〈2023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

⑩占宇航:《哔哩哔哩自制纪录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内容生产》,《声屏世界》2022年第10期。

“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也被称为i世代或Zoomer。他们是目前社会中最年轻的成年群体,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信、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较大的一代人。

李本乾:《新机遇·新模式·新动能·新生态——开创人类未来传播的新时代》,《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6期。

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韩贵东:《人民美学·家国记忆·伦理叙事:近年来年代剧创作的三重维度》,《当代电视》2022年第12期。

Georg G.Iggers. Historiography in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Hanover and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03.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体记忆》,毕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作者潘路路系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朱晓琳系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林】

猜你喜欢
溯源介入认同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有机RFID标签在农产品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农村“剩男”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正确感悟文章主题的金钥匙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时务文体”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