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04-19 09:02张莉莉刘航刘利群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33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透药经筋定向

张莉莉,刘航,刘利群(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膝骨性关节炎(KOA)又称为退化性膝关节炎,是以膝关节退变和关节周围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僵硬不稳等[1]。KOA好发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且相比于男性,女性发病率更高。当前西医针对本病尚无特效药,而中医特色疗法对本病的症状改善具有不错的疗效。中医理论认为,“膝为筋之府”,故膝关节的损伤、病理与经筋的关系密切。经筋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详细描述了膝关节周围之经筋及其生理,《素问·痿论》有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说明经筋具有连接四肢、约束骨骼、维持关节运动的作用,因而从经筋理论探讨KOA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中医定向透药为中医外治疗法,利用电磁场加热激活中药分子,以离子形式将中药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此疗法具有药物和电流的双重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因子代谢及吸收。为此,本研究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KOA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KOA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KYKS-2022122)。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体质量指数18.9-29.6kg/m2,平均(23.09±1.45)kg/m2;年龄45-69岁,平均(56.37±6.17)岁;临床分期:早期28例,中期17例;病程8个月-3年,平均(1.52±0.27)年。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体质量指数18.4-29.5kg/m2,平均(23.12±1.50)kg/m2;年龄46-67岁,平均(56.28±6.30)岁;临床分期:早期27例,中期18例;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58±0.2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KOA的诊断标准[4];临床分期处于早、中期;X线显示关节无明显变化,或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5](证见膝关节刺痛,活动不利,胫软无力,膝关节肿胀,遇寒加重,舌苔白腻,脉迟缓或弦紧);年龄40-80岁;依从性好,可遵医嘱用药者,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者;合并骨折、关节脱位者;合并膝关节特发骨坏死、髌骨软骨软化症等其他骨关节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皮肤存在破溃、感染者;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常规消毒,髌下内侧或外侧入路,局麻后穿入关节腔内,抽吸无回血,将2ml玻璃酸钠缓慢注入,1次/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基于经筋理论下实施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治疗,①筋结定位方法:取患者侧卧位,对循经部位筋结进行定位,手法采用点按、弹拨、推划等,手法应轻柔,力度适中,必要时可配合关节活动来定位筋结点。②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操作方法:根据筋结定位方法取阳陵次、髀枢、上风市、中空次、健跨次、风市次6个筋结病灶点,取3片电极片(湖南省万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4cm×5cm)离子导入活血定痛液(赣药制字Z20090086),每个电极片均用5ml活血定痛液,将带有药物的电极片接在中药定向透药仪(湖南省万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WON-YJI型)的正负电极上,并把电极分别置于上述所选病灶点,用胶布固定。设置中药定向透药仪输出1和输出2参数,时间20min,热疗低温,按摩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30min/次,1次/d,1周连续治疗5d,中间休息2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可进行自如活动,活动度≥120°为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度≥90%但<12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60%但<90°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日常活动受限严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症状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膝关节刺痛、活动不利、胫软无力、膝关节肿胀4项症状进行评估,每项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1、2、3分。③膝关节功能:关节有效复位,膝关节伸屈正常,或者伸膝正常,但两膝屈曲度小于20°为优;伸膝正常,两膝屈曲度在10°-35°之间,且关节面移位<5mm为良;未满足上述标准为差。④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感染等。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症状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3膝关节功能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n(%)]

2.4不良反应 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KOA属“筋痹”的范畴,纵观古今文献,无论从病理、生理还是临床表现,该疾病均可归属于经筋病。KOA从经筋循行角度分析主要为足少阳经筋循行范围内,一旦出现病变,则如《灵枢》中所述“膝不可屈伸”[6-7]。中医辨证论治至关重要,早、中期KOA多因风寒湿邪等外邪侵袭皮肉筋骨,致使筋脉气血失和,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故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8]。正如《素问·痹论》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9]。外邪稽留肌肤筋肉之间,寒主收引,可致气血凝涩不通,出现筋肉酸楚、疼痛等症状。由此可见,风寒湿痹是早、中期KOA最常见的证型,且中医证型与筋经分型具有属性关联,足少阳经筋病变与风寒湿痹密切相关。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近年来在中医药领域运用中越来越广泛,其融合了现代物理学特性,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药物动力学、热敷医学等多种理论研制而成,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研究采用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治疗KOA患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说明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治疗KOA患者效果较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本研究选取阳陵次、中空次、上风市、髀枢、健跨次、风市次6个筋结病灶点,可有效治疗膝关节疼痛、无力、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中医定向透药主要利用中频电流作用,可向人体定向推动药物离子,同时采用多种仿生按摩手法,共同作用于筋经病灶,可对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筋结点进行松解,使膝关节的力学平衡得以恢复[10]。有研究[11]证实,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够促进病灶部位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本研究所采用的活血定痛液由红花、小茴香、白芷、五加皮、沉香、云木香、血竭等组成,具有通经络、祛风湿之效。现代药理[12]显示,活血定痛液可抑制组胺、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产生,可缓解疼痛。本研究以经筋理论为指导,循足少阳经筋病灶点,采用中医定向透药,利于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此外,中医定向透药直接从皮肤给药,使药物快速到达病灶,效果持久,同时可避免口服药物给胃肠道带来刺激,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的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治疗KOA患者效果较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透药经筋定向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研究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