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护理的研究与进展

2024-05-19 05:06吕雪怡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吕雪怡(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最严重的疾病类型[1]。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所致,其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出冷汗等。AMI的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康复护理措施对于AMI患者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冠心病是AMI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引导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扩张狭窄的血管并植入支架,以此恢复血液供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血流,减轻心肌梗死程度,降低其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并提高生存质量[2]。然而,仅仅进行PCI治疗并不能完全恢复心肌功能,患者在手术后需进行康复护理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康复的理论基础

1.1运动康复的定义和目标 运动康复是一种通过规律的体育锻炼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治疗方法[3]。其主要目标包括:恢复心血管功能、改善心肺耐力和肌肉功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减少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1.2运动康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运动康复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临床调查研究[4-5],结果显示其重要作用体现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质量等多方面。党远征[6]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可避免因运动过量增加患者的不适感,院外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院外心脏康复训练实施情况,对其康复训练计划与护理措施开展针对性调整,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首先,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胡娟[7]等学者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临床研究显示下肢被动运动训练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Peak VO2水平高于干预前,LVEDD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信念和自理能力,改善心功能,缓解负面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由此可知,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肌肉弹性,增加血液和氧气并供应到心脏和全身各组织,同时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黏稠度,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其次,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心脏的代谢功能,马凌燕[8]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规律的运动可以调节脂代谢、糖代谢和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脂肪积累,维持体重及体脂分布的平衡。此外,运动康复可以通过改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来减少再发心脏事件的概率如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破裂的风险。

1.3运动对AMI患者康复的益处 对于AMI患者来说,进行PCI术后的运动康复有许多益处。首先,运动康复可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和肌肉的耐力,增加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刘菲[9]等人通过检索文献获取国内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的最佳证据,调查结果显示术后持续二级防治与康复护理对减少AMI患者PCI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与病死率至关重要。其次,运动康复可以降低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10]。钱娜[11]等人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PCI手术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以病情为基础的早期个性化康复护理,结果显示,以病情为基础的早期个性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和提高其运动耐力,在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由此可知,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调节血糖代谢,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心肌再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康复的护理措施

2.1患者评估和筛选 在进行PCI术后运动康复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筛选,以确定其适合进行运动康复的程度和目标[12-13]。评估包括临床病史、心脏功能、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等。这些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为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评估患者的病史,包括心脏病的种类、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等。同时了解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治疗情况,以及任何存在的并发症或其他相关疾病。②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和心肌电图等检查。这些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心脏功能和AMI的严重程度。③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体脂百分比等。同时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柔韧性等身体指标。④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和应对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运动康复适应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或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安全进行运动康复。

2.2运动方案制定和个体化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运动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和目标来确定,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方面。

具体而言,运动康复应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有氧运动包括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低强度的持续运动,旨在增加心肺耐力和促进血液循环。力量训练可以包括利用自己身体或使用负重器械进行练习,旨在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机能[14-15]。柔韧性训练包括伸展运动和瑜伽等,旨在增加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在制定运动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标来确定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初始阶段,运动的强度应较低,随后逐渐增加,以避免对患者心脏负荷过大。运动的频率每周至少3次,每次30-60分钟。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病情,还可以逐渐引入间断性运动,如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运动时要确保患者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恢复,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运动强度。此外,要鼓励患者逐渐适应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训练,个体化的运动指导非常重要。护士和康复师应向患者提供明确的运动指导,包括动作要领、疼痛阈值、安全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树立合理的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激励,以增强患者的运动积极性。

2.3监测和记录 在进行PCI术后的运动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记录。这既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监控潜在的并发症,也有助于调整运动方案和个体化指导。监测应包括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16-17]。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运动耐受性、身体成分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的改变。

心理指标的监测包括焦虑、抑郁、自尊心等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估。通过心理测量工具对患者进行评估,如焦虑自评量表(HADS)、抑郁自评量表(DSRS)等。监测的频率视患者的状况而定。在初始阶段,患者每次训练时都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随着患者康复程度的提高,监测的频率可以逐渐减少,每1-3个月监测一次。同时,要详细记录患者的运动情况、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4康复建议和教育 在PCI术后运动康复过程中,康复建议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18-19]。护士和康复师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康复建议和教育,以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运动康复。

康复建议和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动作指导:护士和康复师应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动作,包括运动的起始姿势、正确的身体姿势、动作的幅度和速度等。医务人员还可以使用模型或视频来演示这些动作,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②动作频率和时长:康复建议和教育中应明确指导患者每天进行的运动次数和每次运动的时长。一般来说,运动的频率和时长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的特点进行调整。③力量和耐力训练:康复建议和教育中应包括力量和耐力训练的方法。例如,通过逐步增加负荷和重复次数的方式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20]。这些训练可以包括常见的肌肉锻炼、活动抗阻力训练等。④预防意外和并发症:康复建议和教育中应强调患者在运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例如,患者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不要负重过重等。此外,康复建议和教育还应重点介绍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如疼痛、感染等,并告知患者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⑤日常生活建议:康复建议和教育还应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康复计划。例如,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久坐等。此外,护理和康复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如戒烟、限制饮酒等,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康复建议和教育过程中,护士和康复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建议和教育内容。也应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困扰和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建议和教育,最终帮助其顺利完成康复过程[21-22]。

2.5PCI术后早期康复运动护理程序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术后运动康复来说,应当在确保患者机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早期阶段启动康复运动程序,只有越早开展运动康复活动,并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才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术后运动康复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先确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PCI术后整体情况,同时给予患者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比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以及心电监测等方面的全面监护。一旦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术后运动康复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心率≥110次/min、血压(收缩压)≥180mmHg,并且在运动时的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0.1mv(上移≥0.2mv),则表示患者当前的身体状态不适合继续进行康复运动,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停止患者的康复运动。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运动康复强调“越早越好”,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术后运动康复的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应当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护理服务。第一,在PCI术后1d,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翻身,术侧肢体制动5h后由护理人员进行翻身调整,床头高度调整至20°-30°之间,护理人员还需要辅助患者完成双上肢以及健康一侧下肢各个关节活动3-4次,每次时间不应当超过5min,第二,在PCI术后2d,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主动活动四肢各个关节,非睡眠时间每小时进行一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5min。如果发现患者不具备主动活动的条件,护理人员还应当辅助患者完成肢体康复运动,并且让患者采用床上坐位或者半卧位。第三,在PCI术后的3d,康复运动训练内容变得更多且复杂,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床边悬吊双下肢,每天进行3-4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0-15min。而且护理人员还要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提供背部按摩护理服务,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每次背部按摩时间控制在5-10min,每日进行2-3次。第四,在患者PCI术后的4d,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坐轮椅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0min,每日进行3-4次。如果患者具备行动条件,护理人员应搀扶患者在床边缓慢行走,每次行走时间10min左右,每次10m,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第五,在患者PCI术后的5d,根据患者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恢复情况,采取独立行走或者他人搀扶的方式进行行走运动,每次时间15min,行走距离控制在80-100m,每日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后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行走距离和运动时间。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运动康复的效果评价

3.1生理指标的变化评估 运动康复对AMI患者的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通过运动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代谢水平和体成分。常用于评估生理指标变化的指标包括:①心率和血压:AMI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异常和自主神经失衡,进而导致心率和血压异常变化。通过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心率和血压的稳定性,使其逐渐回到正常范围,并提高心脏的自主调节功能。②血脂和血糖:运动康复可以显著改善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水平。运动可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运动通过促进肌肉使用葡萄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控制血糖水平[23-24]。③体重和体脂率:AMI患者常伴有体重增加和不良的体脂分布。通过运动康复,可以减轻体重和改善体脂率。运动能够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储存,提高身体的代谢率。通过定期监测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和调整康复方案,以更好地促进AMI患者康复[25-26]。

3.2心脏功能的改善评估 心脏功能的改善是评估运动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监测心脏功能的变化,可以评估运动康复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常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的指标包括:①心电图(ECG):ECG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电活动的信息。通过连续监测和比较术前、术后的ECG,可以评估心脏节律和传导的改变。②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Echocardiogram,可以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指标,如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等。③运动耐力测试:运动耐力测试是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和心脏功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测试包括步行测试、踏车测试和六分钟步行测试等。通过定期进行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脏的代偿能力。定期评估和监测心脏功能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心脏问题,指导运动康复的进程,并为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3.3生活质量的提高评估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评估运动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AMI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通过运动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常用于评估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①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问卷:常用的HRQOL问卷包括SF-36、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等。这些问卷通过询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来评估其生活质量的改变。②心脏康复效果评估量表:常用的评估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量表包括Duke Activity Status Index(DASI)、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等。这些量表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心绞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来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了解运动康复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为调整康复方案和个体化指导提供依据。

总之,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非常重要,在AMI患者PCI术后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和监测其生理指标、心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指导提供依据,并及时调整康复策略,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27-28]。

4 讨论和展望

运动康复护理在PCI术后的AMI患者中具有许多优势。首先,运动康复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较低的副作用风险和成本,可用于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化[29-30]。其次,运动康复可以通过改善心肺和肌肉功能提高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运动康复具有长期效益,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状况有持久的影响。然而,运动康复护理也面临一些潜在挑战。首先,缺乏标准化的运动康复方案和指导策略,导致康复效果存在差异性。其次,患者参与度和依从性也是一个挑战,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缺乏动力或无法坚持运动计划。此外,人力和资源限制也可能影响运动康复护理的实施和质量。

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以下几个方向,以进一步改进PCI术后运动康复护理的实践和效果:首先,研究应致力于进一步明确不同阶段和病情AMI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时间和强度。不同阶段的AMI患者可能有不同的治疗需求和康复过程,因此需要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其次,研究还应关注远程监测和定制化运动计划等新的康复模式的应用。远程监测可以通过追踪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运动数据来实时评估康复效果,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提供更多的指导。定制化运动计划和社区支持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康复效果。最后,研究还应加强对运动康复护理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运动康复护理的成本效益分析和健康资源分配的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促进该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5 结论

PCI术后运动康复护理在AMI患者中具有重要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通过评估和监测生理指标、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可以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并优化康复方案。运动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明确运动康复对AMI患者的益处、发展个体化和定制化的运动方案、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参与、追踪和监测康复效果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护理在AMI患者中具有诸多优势。首先,运动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实惠的康复方法,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代谢水平和体成分,降低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其次,运动康复可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进行调整,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并适应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此外,运动康复具有长期效益,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状态具有持久的影响。然而,运动康复护理也面临着一些潜在挑战,如缺乏标准化的运动康复方案和指导、患者参与度和依从性问题以及人力和资源限制等都对运动康复的实施和质量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心脏
关于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