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演变源流(五)

2024-04-19 06:33钟鼎
中国美术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祝允明台阁结体

钟鼎

明代书坛帖学大盛,科举选才,皆用楷书答卷,务求规范工整,如同雕版印刷一样,由此形成明代的台阁书体,简称“台阁体”。虽然“台阁体”楷书对书家的创新思维有束缚作用,但明朝依然涌现出宋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楷书大家,皆名噪一时。

宋克(1327—1387),字仲温,号南宫生。擅长真、草,师法钟繇、王羲之,小楷代表作有《七姬志》,其小楷能上窥晋唐,书风古雅,启明朝小楷之先河。

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号枝山。其书深受外祖父与岳父影响,主张书法要注重“性”和“功”,追求超然出神采,所作小楷颇具钟繇之遗风。楷书代表作有《东坡记游卷》《和陶饮酒诗廿首》等。

文徵明(1470—1559),字徵仲,号衡山,人称“文待诏”。楷书有盛名,尤精于小楷。朱和羹曾评:“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待诏以小楷名海内”“楷法绝精工”。其书法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其小楷笔意清丽,结体秀逸。据传,他每日临池不辍,80岁仍能写蝇头小楷。传世楷书代表作有《离骚经》《老子列传》《出师表》《前后赤壁赋》等。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号雅宜山人。传世楷书代表作有《东方朔画赞册》《琴操十首》《前后赤壁赋》《游包山集》等。他的书法遍临晋唐诸家,并能自成一派,结体古朴,寓巧于拙。

楷书艺术史上有三个重要时期: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期、唐朝的鼎盛期和清朝的复兴期。清代楷书大致又可分为两个脉络:一是融入碑刻书法风格的楷书,二是以学习颜、柳、欧、赵为主体的“馆阁体”。

清代由于金石学的出现、金石文献的大量出土,碑学兴起了。碑学给当时的书法创新以新的动力,篆书、隶书、楷书同时振新发力,在书法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步步深入,尤其崇尚北碑,从而开启了后世的碑学之风。

清代的“馆阁体”十分讲究规范的程序,即按颜、柳、欧、赵的顺序而学,以便学到颜体的布局、气量,柳体的骨架,欧体的结字,赵体的柔和。

在碑学浪潮的推动下,清代书法家在反思“台阁体”的同时,更加注重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与个性追求,涌现出一些个性鲜明的楷书名家。

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因其书法独创浓墨重彩的写法,史称“浓墨宰相”。其楷书笔墨丰腴,味厚神藏,初看圆软无骨,细察则外柔内刚,暗藏刚劲。代表作有《小楷七言诗》《小楷册》等。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书法早岁学颜,中年以后着力北碑,尤倾心于《张黑女墓志》。自创回腕法,其楷书兼取诸家之长,又能别开生面,充满了极强的个性。传世楷书代表作有《邓石如墓志铭》《西园雅集图记》《老子黄庭经》等。

乾隆、嘉庆年间,以江浙一带为中心的金石考据之学大盛,由此极大地推动了书法变革和碑学兴盛。这也使清代的书家群体大都博学好古、诸体皆通。到了晚清,这种风气逐渐演变为既学碑学,也学帖学,各取所长,自觉地寻求融合之道,楷書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代表书家为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号悲庵。其书法也是学颜体起步,“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每日五百字”,后遍临南北朝碑刻。他以婉转遒逸的笔触,展现出森挺峻厚的书法风格,因此被人们誉为“颜底魏面”。他的楷书风格明显带有魏碑的影子,丰润而婉转,代表作有《楷书六朝书册》《南唐四百九十六字册》等。

清代诸家楷书具有独特的意蕴、形态、用笔、结构、章法等特征,与魏晋的古朴、南朝的稚拙、隋唐的法度森然、宋元的柔美、明代的雅致等风格有所不同。清代楷书注重对笔法、墨色和结体等进行变化,注重性情的袒露与情感的宣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独特的艺术个性,使日渐式微的楷书重新振兴,为楷书的创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总之,楷书历经2000多年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不仅是因为其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更在于其广泛的实用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楷书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越了艺术范畴,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中不可磨灭的珍宝。

猜你喜欢
祝允明台阁结体
明 李应祯 行书致祝允明请来札
明 祝允明 行草书春雷札
祝允明的“玩”
年 味
美丽的鹿台阁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明清修建三台阁研究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