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伟 宁召勇
徐涟(本次研讨会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活动”是中国国家画院2023年重要的主题性创作活动,也是中国国家画院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中轴线申遗的创作活动。自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启动以来,主办方一共组织了100多位知名画家到故宫、永定门、钟鼓楼以及青龙潭等申遗点采风、写生,创作了近300件作品,这次从中选取了128件作品进行展出。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次写生作品展向广大观众展示文物之美,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展示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对于如何用中国画来反映文物之美是一次很好的探索,中国画其实也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用中国画来画文物,可以说是中国人智慧创造的艺术之美与文物之美的巧妙结合。今天特别举办研讨会,邀请文物界专家、参展艺术家以及理论家对这次活动共同探讨和总结。
发掘中国画表现文物的形式美
燕东升(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物大国。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可以為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还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中国画 画文物”是一个“1+1>2”的重要项目,相信这个项目一定能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文物保护传承史上得以记载。我有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第一,做好这项工作,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讲政治,要有大局意识。第二,做好相应学术梳理的工作。需要对文物进行梳理和分类,对文物的形态特征和类型做深入的考察。通过对文物的考察,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作出客观的分析。第三,要有对文物的崇敬之心,激发我们的创作热情和灵感。还要通过适当的艺术手法表现文物的形态,更要表现文物背后的文化涵义。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画 画文物”项目以“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用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描绘我们的文物,引领和推广以“画文物”为主题的创作方向,以中国画的艺术视角、艺术语言展现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标准、中国气派,引导和鼓励更多中国画从业者、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来,努力推动让文物活起来。“中国画 画文物”项目更好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收获,这个活动为艺术创作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新的视野、新的境界,并且是一个新的突破点。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艺术承载着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立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遵循独特的文化、历史与基本国情,塑造中国精神的艺术匠心。
于文江(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中国画 画文物”活动第一次组织这么多画家参与,从永定门开始,然后又组织去故宫。尤其是去故宫写生,我有一个非常新的感受,故宫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代表性建筑,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神象征在中国人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故宫庞大的建筑体积给人一种恢宏的气象,它不像小桥流水或者苏州园林,怎么样表现这种宏大的气魄,虽然有挑战,但是大家还是以饱满的热情去参与、去积极投入,呈现的作品很丰富,大家用心在表现。组织这样的活动对艺术家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重新来审视自己的创作,拓展自己的领域,然后把自己的平行思考落到创作的问题上去。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当年在杭州楼外楼旁边有一个朱公祠,相传南宋朱熹曾在此讲学,是一个非常有味道的古建筑。后来为了搞旅游开发,要扩建楼外楼,把整个朱公祠夷为平地。这件事情刺激了我,从此我就特别关注那些古老的建筑,并开始用画笔去记录它们、表现它们,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做古村落写生、创作的尝试。古村落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如何去记录、发现、表现它们的美,为后人留下一些可供记忆和欣赏的作品,是画家的责任和义务。北京中轴线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高度,其中城楼、庙宇、殿堂等建筑是古代关于礼法和制度的载体,如何把它表现出来,与当下文化产生对话,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们在画这些文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表现的对象,画古村落一定要有一种质朴和乡土气息,画北京中轴线则要有经典、正大和庙堂气象。只有这样,我们所画的文物才更具价值和生命力。
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通过这次“中国画 画文物”展览,我谈一点体会:画文物对于我们是一个新课题,把文物的形象直接搬进画面显然是空洞的,不能表达文物所承载的厚重信息,如时间感、历史感以及蕴藏于文物中的人文价值及其承载的圆满的信息。近距离接触从而获得感受,与文物的立体信息相互联通才是深度表达的关键。所以观察、写生,直接与文物发生关联,用心体验它散发的人文力量是必要的,把二维的画面立体起来、圆满起来,文物才能“活”起来,才能做到像真的文物一样充满魅力,做到“像得真”而非“真得像”。
姚大伍(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中国画 画文物”是个非常好的想法,从小学画常常在古代绘画中见到宏伟的界画楼阁,画中的建筑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让我们从画中见识到古代宏伟壮观精美的建筑构思,今天画家对古建筑文物的描绘,同样可以让后人看到今天的样貌。我从小生长在北京,故宫是我整个青年时期学习绘画最好的去处,故宫里的每一座建筑和它的样式我都能熟记于心中。随着队伍登上复建的永定门城楼眺望整个北京中轴线,我感到既兴奋,又有一种想表现眼前画面的冲动。坐在城楼对面,用画笔细心地勾勒着每一个细节,眼中脑中新旧层楼不断交替变换着、勾画着。这次活动,通过对文物现状的描绘,让后人清晰地看到今天历史文物存在的样态,每位参与进来的画家也用各自的感触和艺术处理手法,表现和描绘出时代的画卷,时代之美、新旧建筑共存之美会一一展现在画面之上,愿这一幅幅壮丽秀美的画卷都能成为留给后人的艺术瑰宝。
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原副院长):文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它记述了历史的发展,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只有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次用“中国画 画文物”的方式,是很有意义的结合与表现。通过画家的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在绘画上能把文物本身体现的价值扩大化,也是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中国画本身有很优秀的传统,可以表现文物的历史价值以及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当然如何表现也是极为重要的。中国画重境界、讲诗意和强调笔墨呈现,以中国画的形式画中轴线、画文物,为“申遗”作贡献,这种形式应该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用中国画的形式来宣传中国的文物,更有民族特色。
袁学军(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立足本单位专业、特点和职责,以让“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开展“中国画 画文物”项目,用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描绘我们的文物,引领和推广以“画文物”为主题的创作方向,以作品展示、创作历程、公教活动融入文物的历史故事,引导和鼓励更多中国画从业者、爱好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来,努力推动“让文物活起来”。我作为画家,对文物有很深的情感,在创作写生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内涵。关于写生和创作转化,我认为写生可能比较鲜活,但也会画得相对比较简单,如何表现得更加深刻、更有内涵,需要考虑五个方面:一是在物象上,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气质去表达;二是在构图上,可以采用打破传统、借鉴新的构图方式去表现内心;三是在色彩上,通过不同光线呈现文物不同的气质;四是在情感上,融入中国人对文物的情感;五是在意境上,通过画家的艺术发挥展现文物的意境之美。
探索中国画表现文物的精神内涵
张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这次讨论中涉及对两个传统脉络的反思,一个是文物的传统,一个是中国画的传统。作为中国画题材的“文物”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在物质性、空间的层面,文物容易用画笔直观呈现;其次是在精神层面,也就是文物、古物承载的人文蕴藉、气质和风度,表现、传递文物内部的这种声音或者说以此来记录它们的灵魂需要独特的途径与方法,而这种方法又必须紧扣在中国画的语言本体上。如何用中国画的语言形式和风格趣味表现文物,我觉得有几点可以突破:一是加强画面内在的叙事性,不单纯是关注对建筑空间场景的描绘,更要关注文物本身的叙事,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讲文物内在的故事。二是强化作品的诗性内涵。古物自身具有丰富的诗意,而中国画更可从多维度提纯、凝练、融合这种诗意,这又与陈寅恪讲的“艺术家的眼光和精神”颇能相通。三是用中国画的精微描绘捕捉古物中的若干细节,将这些细节微妙刻画,这恰是中国画的语言优长所在。
马明宸(北京画院理论部研究员):“中国画 画文物”的创作路径,其本体逻辑还是经由文物古迹这个题材来进行二度创作,文物古迹只是一个题材和路径,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这才是其最基本的创作方法。艺术家游历名胜古迹,进行文物古迹写生,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在具体方法上还可以阅读文献,进入专题历史研究的境界,从而获取更为丰富细致的历史文化信息,考察文物古迹生成的背景与环境,最后形成艺术家自己对于历史、文化、民族生存的感悟与反思,获得对生命的感怀,这才是“中国画 画文物”的最终目的与宗旨。形成了这种本体内核之后,艺术家在表现上就势必要打破文物古迹本身的独立性,变换角度、转换材料,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主观表现放置进去,以文物为媒介,最后还要走出文物,拒绝单纯描摹与客观刻画,打破文物的独立性、超越文物的物质性,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如同杜牧的咏史诗一样,是以史为由、意在抒怀,这才是“中国画 画文物”的本质内涵。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画 画文物”主题内涵广泛,涵盖了中国悠久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中国画的传承规律历来以摹古与临摹为主,对古代壁画、宋元经典书画的临习直接促成了多位近现代名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升华,这些名家的优秀作品后又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遗产。相比于中国画,文物的概念更为宽泛。那么在种类繁复的文物中,如何精确得当地表现题材,则是画家着手落笔前的重中之重。此次活动的参展画家多以实景写生作为参展作品,这是对本次中轴线主题活动的精准阐释,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于单件文物的表现。例如紫禁城内的青铜狮和太和殿外的日晷等,这些个体文物不仅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与精神内涵的体现。文物是赓续中华文脉的载体,中国画是用创作的方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手段,“中国画 画文物”活动将两者完美结合,一定会为今天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文物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的存在。因此,我们在看文物题材绘画的时候,就不能只停留在文物的表面,而应更注重其内在的意涵。文物的图像就像米歇尔在《图像学》中说的那种“元图像”,是图像的图像,用绘画去表现则带有更深刻的含义。但难处则在于,如何通过文物的表面形态,去表现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次“中国画 画文物”以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主要的绘画题材,实际是对北京传统文化一次艺术的呈现,从画家个性化的视角去观察、表现北京古城的文物,精彩纷呈。如表现故宫、景山的作品就呈现出其厚重和沧桑的历史、文化涵义。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如果让它“活”起来,就需要用文化和艺术的手段去观照和表现;如果没有文化和艺术,它就是一個永远不为人知的东西,就无法“活”起来,而画文物就是一种让文物“活”起来的艺术方式。
用中国画写生创作让文物“活”起来
于平(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我们创作的作品是对北京中轴线遗产的价值阐释,而且代表当今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首先,我们希望深入过程当中,核心的问题是我们从世界遗产阐释的角度去梳理经营,或者是从中轴线上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大家更多地深入了解,通过制定对世界遗产价值阐释的理念,来挖掘城市中心的现代文化价值;其次,接下来的创作,如果能够把北京中轴线宏大的气象,及其背后蕴含的传统儒家思想、哲学理念和中国尊崇的审美,或者是工程规划理念呈现出来,就会很成功;再次,北京中轴线与古村落直观上看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能够从构思创作上提炼其中的精粹,把握它的气度或者色彩,就更有意义;最后,希望这件事有一个全过程的经验,通过写生、研讨、创作,作品创作的过程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一个全过程的记录。
姚兆(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今天有两个感受,第一,我认为举办“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作品展”以及通过研讨会来讨论展览的过程非常有意义;第二,用中国画来画文物是一种新颖的表现文物、宣传文物的方式,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必然有某一幅或某几幅本身会被历史留下来,因此,我们在此进行解读和讨论,不仅是对当下的艺术创作和文物工作进行评定,更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陈红(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画 画文物”存在着文明载体的功能,以中国画的水晕墨章来表现北京中轴线的建筑之美,体现了文明传承载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作品展”开展后,在文物系统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大家一致觉得“中国画 画文物”这个选题特别有意思。“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充分体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要求。因此,一定要把艺术创作与文物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对文物工作中的先进事迹等,也可以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顾玉才(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让文物活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之一,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的形成和中国画创作都受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审美观等理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用中国画来画文物,可以看作是艺术家与历史的对话,因此在这次展览中,通过艺术家的视角再度审视文物的价值,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次活动为了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需要选好主题、加强策划,还要有精品意识,只有不断深入才能做到,怎样把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和精神内涵提炼出来,也是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当然,怎样利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来提升公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让公众有更多的保护文物的热情,这就需要通过展览和宣传来扩大影响,同时也要通过学术探讨和研究的方式,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按发言先后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