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军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各阶层对科举功名趋之若鹜,因此各地士绅百姓为祈求本地文运昌盛,开始大量修建具有昌文运、兴科举这种神秘力量的风水建筑(如文峰塔、文昌祠等)。三台阁就是在明代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集兴文运、昌科举于一体的风水景观建筑。虽然明清两代三台阁修建的数量始终不多,目前可查的就更为稀少,但其分布遍及全国大多省份,影响可见一斑。本文将从三台阁名三台与祀文昌之原因、明清两代修建三台阁之具体情况、三台阁修建后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明清三台阁进行研究,以期对三台阁作一全面考察与探究。
三台是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的总称,即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一般认为,三台阁阁名来源于此,其实三台阁之所以取阁名为“三台”,不仅是因为希望本地士子将来能够位登台辅,同时也是为了附会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台谓之三阶,三公之象也”[1]之说,《晋书·天文志》也有载:“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2]。故而三台之称实是人们希望本地能够出现位列三公之人才,以荣耀一方。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甘州府候选州同王济美在应邑侯王公(即王廷赞)所邀登甘州三台阁后做了一篇《三台阁记》,文中王济美就对三台之取义做了详细地阐述,即:
阁何以名三台?邑侯王公创建甘泉书院,因建是阁,颜此额以期望甘镇士子之本志也。今人读书作举子业,动曰取功名而已,其于功名二字之义究未解也。功及万物之谓功,功在而名与随之之谓名,名之久暂,功之大小为之,其能功盖一世,名垂千古者,非位登台辅不可。昔范文正为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尝问术者:吾能作良相否?曰:未也;然则能为良医否?术者曰:君何前志之高而后志之下也?曰:惟良相、良医可以济人。术者肃然曰:此心真良相之心,异日必为良相矣。厥后掌枢衡,调元化,勋业烂然,名垂至今,其不负所志如此。今公之所以望人者即以文正之所自望者,望人人共望之,此三台之名所由立也。予少时读文正传,心窃慕之,廼半生鹿鹿,未得尺寸之柄以酬夙愿,不得已牖启来学,亦庶几愿为良医之意。岁在戊子,设帐于五凉书院,闻公贤心窃慕之。今岁暮春,公延余移帐甘泉,因得登是阁焉,不禁爽然曰:嗟乎,天下之合志同方有如是乎?夫公以文正之志为志而并欲人共志是志,余向志是志而即得志,是志之公,会合于此。吾知甘之人士必有勃然而兴,仰希文正以无负斯阁之取义者矣,余其拭目以竢。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立。[3]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甘州府张掖县知县王廷赞在甘泉书院筹划修建了此三台阁①由乾隆《甘州府志》卷一四《甘泉书院碑记》中载:“至丙戌夏(即乾隆三十一年)始得回任,再加筹画如三台阁、爽心亭”可知,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第751页。,其取阁名为“三台”实则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希望甘州士子能够专心读书,最后科举及第,荣泽甘州;第二是希望甘州士子在仕途上将来能够大有作为,位登台辅,功盖一世,名垂千古;第三是希望甘州士子在读书作举子业考取功名的同时能正确理解“功名”之本义——即能如范文正公般在为秀才时便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这也是目前所见史料中古人对于三台阁取名“三台”最全面的解释,名“三台”不仅是对于功名利禄的寄托与期望,更是对读书人如何修身做人的一种劝诫。
文昌帝君在明代是科举大神,因而明代士绅百姓不仅将其专门奉祀于各府、州、县的文昌祠、阁之中,还将其供奉在尊经阁、仪门阁、文峰塔等具有兴文运、昌科举功能的特殊建筑之中。三台阁作为一地为振兴文运而修建之建筑,在明清两代也是普遍供奉有文昌帝君的。如乾隆《句容县志》中就明确记载了句容县西郊三台阁在建阁三层后,不仅“上奉文昌帝君”,还“中祀关圣帝君”这两位科举神灵,以期“兆巍科也”[4]。之所以出现在三台阁中祭祀文昌帝君的现象,应与人们认为三台六星与文昌星相邻,在三台阁中祭祀更能够昌文运有关,即“三台六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三台皆与文昌相比切者也,因祀阁中兆文明焉”[4]。所以三台阁的修建,也是人们为了当地科举事业更好地发展着想,而在其中祭祀文昌帝君,更是充分表现了修建三台阁这一活动在当地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总之,三台阁取名为“三台”以及在阁中祭祀文昌帝君都是寄托了修建三台阁者希望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兴文运、昌科举的神秘力量,以使得该地举业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人才辈出以及使得该地之人在仕途上能够官运亨通、位登台辅、荣泽一地。
明清两代社会各阶层普遍追求科举功名,因而人们广修风水建筑以求调风水、兴文运。笔者遍搜明清两代相关史料,发现目前有史料记载的三台阁修建数量并不多,根据现存可见的史料记载对明清两代三台阁修建情况做一具体统计如表1,以供参阅。
通过分析表1可知,虽然目前可查明清两代修建三台阁数量并不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明清两代三台阁进行研究,而且通过已有史料以及表1统计内容,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以下三点信息:
第一,目前可查的明清两代修建三台阁的数量仅有18座,其中修建时间最早的三台阁应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河南永城县三台阁;并且,明清两代三台阁的地理分布较为分散,全国各地间有之,其分布在江苏省(桃源县、句容县、清河县)、河南省(永城县)、福建省(屏南县、邵武府)、安徽省(广德州、当涂县、舒城县)、云南省(顺宁府、临安府、石屏州)、甘肃省(甘州府)、陕西省(山阳县、汉南郡)、广东省(龙川县)、湖南省(安化县、益阳县)等9个省之内。三台阁作为一种为兴科举而修建的风水建筑,虽不像明清两代文昌祠、阁那样各府、州、县皆有之,但从其分布范围之广也能看出其在明后期以及整个清代都颇有影响。第二,分析表中明清两代三台阁的创建者身份,除去其中4座三台阁的创建者身份没有记载外,其余14座三台阁中有11座创建者为当地官长(知县、知府、知州、督学),有3座创建者为当地士绅。由此也可推知明清各地三台阁基本上是由当地官绅带头创建。第三,由表中重修时间和重修者两栏可知,三台阁创建之后依然会受到当地官、绅、士、民的重视。稍有破损或倾圮他们就会立即组织重修工作,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屏南县三台阁,因其在清代就进行过四次重修,其重修者身份有知县、山长、贡生、监生等,由此也可知三台阁在清代士人心目中确实是具有兴科举的重要功能。
表1 明清三台阁修建情况统计表
明清三台阁既然是一种风水建筑,那么其选址一定是与风水堪舆之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其选址在正东、东南、正西这三个方向上;而其形制一般为四面三层,高达十余米。
1.位置
明清修建三台阁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能够改善风水,振兴文运,所以选址也尤为重要。其选址与风水堪舆之说密切相关,位置一般为正东、东南、正西这三个方向以及在山上或水口之处。由于受地形地势及河流走向的影响,三台阁修建在东方或东南方向的比较多。
修建在正东方向的有永城县三台阁:“三台阁,在东关”[5];有顺宁府三台阁:“三台阁,在城东三十里小村”[6];有益阳县三台阁:“三台洲,治东二里即贺家洲,明万历三十八年知县王德坤建三台阁于上,因名”[7];有桃源县三台阁:“桃有三台阁在治东三十步”[8]。修建在东南方向的有汉南郡三台阁:“文昌阁,府治东南角城上,知府严如熤添建三台阁、奎星楼”[9];有清河县三台阁:“三台阁,在城东南一里余”[10];有广德州三台阁:“三台阁,旧名文昌阁,在儒学东南”[11]。修建在正西方向的有临安府三台阁:“三台阁在城西龙坡之隩”[12];有石屏州三台阁:“刘公堤,在城西四里许,刘维世筑堤,上起文昌阁,阁高三台,又名三台阁”[13]。修建在水口位置的有益阳县三台阁:“资邑三台阁居水口之江心”[14];修建在山上的有屏南县三台阁:“三台阁,在紫山之半”[15];有当涂县三台阁:“三台阁,在采石山巅”[16]。其中最特殊的是句容县三台阁,该阁不但位于正西方向“三台阁在县西郊”[4],而且还处于众流会归的鸣鹤山上:“卜邑之庚方(即西方)有鸣鹤山,当众流会归之地,鼎建高阁三层”[4]。
2.形制
明清三台阁在修建形制上也颇为讲究,一般为四面三层,如桃源县三台阁,其“上有四额,东曰淮海奇观,西曰五云多处,南曰近圣人居,北曰长安入望”,且“高十余仞”[8]、“高可四丈许,周宽六丈”[8];如石屏州三台阁:“鼎建楼阁三楹,制度规模、巍峨壮固”[13];如永城县三台阁:“鼎建高阁三层”[12]。这些都说明三台阁之构建是有着一定规制的,从其“制度规模、巍峨壮固”八字中我们也可以想象三台阁是何等奇伟!
明清三台阁的修建完全是各地自发性行为,虽有官府官员参与其中,但这并不是政府法令性行为。探究修建三台阁的参与者身份以及建阁经费的来源也能让我们对三台阁的修建有更深地认知。由上文中《明清三台阁修建情况统计表》,笔者已初步得出结论——明清三台阁创建者和重修者的身份是官、绅、士、民皆有之,但对其参与者与建阁经费的具体情况还需要再进行详细探讨。现摘录以下几则史料以力求作更进一步地考察和分析:
(安化县)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县曹云升因旧基压脉太急,难于经久,率邑人邓天人、王崇礼、罗洪荣等复修,移建右偏,作庚甲兼酉卯向,又嫌后气虚弱,建三台阁以吞气,崇礼有记。四十年(1775年)教谕陈以邦、训导胡兴黉稍加修葺,学旁左右,堵以墙,添圣域、贤关两门。道光二年知县刘冀程、教谕李沆训、训导于暽补修,视昔有加,各自有记。[17]
(当涂县)采石上江之望地而姑孰之水口也,形家者曰:宣水环郡城而汇于江,由巽而干,采石山巅当建三层高阁,奉文昌其上,则人文蔚起,家给户足矣。曹光禄根遂先生以为肰,遂变产三千金,独力举之。阁成以三台名,榱题丹雘,飞甍若翔,阁下周荣徘徊若翼,东西各三楹以居。[18]
(当涂县)其巅有三台阁,俯瞰云江,下临峰岫,可作冠冕,眎是又关乎一郡之形势,不可以不葺,故亦及之。山间树木为前朝周文襄公手植,二百年来,渐就衰折。前守沈君补之,此时荣枯各半,因就其已朽之木,择可售者得一百二十七株,估银二百五十两,藉为庀材之用,余悉捐俸筹办,落成之后更将广种松杉以还当日之旧,是用勒石垂诸永久,庶他日官斯土者有以岁为补葺,勿使胜地灵踪或有颓废,所深愿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秋八月日黎川陈守诒书记右。[19]
(益阳县)青乌家谓:巽峰高秀,应发魁元,建阁培峰,又正以人工参造化也,佥曰可。时邑绅士民庶,欢成义举,合捐千有余金,而明经周生凤光、太学萧生修诲、邑庠罗生杰、温生贤书、曹生元董其事,鸠工庀材,阅数月告厥成。[14]
分析以上材料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由修建三台阁参与者的身份有知县、教谕、训导、士绅、明经生、太学生、庠生、民庶等,可进一步佐证明清修建三台阁的参与者涉及到当地官、绅、士、民,其修建活动在当地也是颇有影响的。第二,由“曹光禄根遂先生以为肰,遂变产三千金,独力举之”“择可售者得一百二十七株,估银二百五十两,藉为庀材之用。余悉捐俸筹办”“时邑绅士民庶,欢成义举,合捐千有余金”亦可知三台阁建阁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独自出资,如曹根遂先生出资三千金独自筹建当涂县三台阁;二,共同捐资,如益阳县三台阁就由当地绅士民庶合捐一千余金修建而成;三,变卖公产加捐俸筹资,如当涂县三台阁的重修就是先变卖了前守沈君所植松杉,再加上黎川陈守诒捐俸而成的。第三,由修建三台阁所费 “三千金”“一千余金”“估银二百五十两”可知,修建三台阁是一项耗费颇大的工程。第四,由“阅数月告厥成”也可知修建三台阁也是耗时较长的工程。
明清三台阁的修建是基于当地科举事业发展处于劣势,人才寥落或者是该地科举文化底蕴较好但竞争力不强,如句容县在明清时期一直是举业较为发达之地,但在面临着“十载来科名稍落落”的状况时,当时的督学金兰就相信了形家之说“容水西流,下沙单薄,势不可无一砥”,开始着手改变这一状况,他首先“相之邑东石龙之水,逶迤来者,迄鸣鹤山而西,邑之随龙水自宝华、武岐诸山发源者亦底鸣鹤山去,二水合然后入秦淮、带钟陵、达大江,兹山固交汇所也。凹则直流,凸则逆抱,宜崇庳益高,以作气势”,最后“议建阁其上,筮辛作乙向,兆吉”[4]、“命名三台,兆巍科也”,句容县三台阁的修建其实质目的就是为了扭转科举不利的局面,以图振兴当地科举事业,使得当地能够人才辈出。于是,“是科庚辰春榜,杨公琼芳果以第一人获售,嗣后两榜,绳绳相继”[4]。另外,广德州三台阁的修建即是因为其科举事业发展处于劣势,以致于该地举业发展一直是“科第寥寥”,故而康熙十一年(1672年)广德州知州高拱干就“倡议捐俸建三台阁以翼卫之”,修建三台阁后——“是岁,庠士周烈、夏迪忱同隽秋闱”[11]。此二阁修建后句容县、广德州科举事业迅速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不仅为三台阁具有调风水、昌文运、兴科举的神秘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也促使各地士绅百姓潜心读书、积极进取,形成一种浓厚的向学之风,并且也使得各地十分重视三台阁的兴建与重修。
作为一省学政,肩负着为国抡才之重任,督学金兰修建句容县三台阁亦是有其为国育才、以襄盛治之用心,在其所撰的《鸣鹤山建三台阁碑记》中也深刻地表露出来他作为督学为国求贤的殷切愿望:
余适承乏文衡,为国求贤,以济时艰,固其职也。历诸郡较艺,每手一卷,盟心久之,愿得英奇伟硕,以奏茂勋,以襄盛治。容山诸士,尤朝夕切磨,属望所先者。夫作人育才之道,固惟是诗书絃诵,三物六行,日相敦勉,以几有成尔矣。教化深醇则人材郁勃,故曰:金玉追琢理之贯也,鸢飞鱼跃气之使也,然而雒镐之间,瀍涧之卜论者已有形家之说,则夫崇置规模,用相裨益,使地灵人杰,相待而足谓非培植人材之一助哉。[4]
金兰作为督学,其职责本就是监督、视察一省教育,其在句容县创建三台阁之举完全是出于公心,一是希望句容县科举事业能够取得再进一步地发展;二也是希望国家能“得英奇伟硕,以奏茂勋,以襄盛治”。督学金兰的愿望,其实也是所有倡导修建三台阁之人的共同愿望,而且三台阁的修建基本都有该地官长(知县、知州、知府等)参与,一方面他们在政绩考核中就涉及到其治理地区科举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他们也都是经过科举考试得中功名继而为官一方,深刻知晓科举中式之难以及科举中式是具有偶然性的,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修建三台阁以达到振奋人心、为国求贤的目的。
其实,修建者为国求贤虽是出于公心,但认真履职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以求升迁也实属人之常情。既然三台阁之修建确实对于该地举业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倡建三台阁或者重修三台阁对于该地官员来说也显得非常必要。河南永城县三台阁的修建就很清晰地表现出当地官员乐于修建三台阁的原因,此在清代康熙年间永城县知县周正纪关于永城县镇钥阁碑记中有载:
周正纪曰:明嘉靖以前,永无第春官者,而始于隆庆间。泰昌以前,永之仕无陟节钺者,而始于天启间。自邑侯栢乡魏公建三台阁于东门外,科第与入座遂如云而起,邑令多迁擢以去。迨后三台阁毁,乡民于南郭玉帝祠后创筑高阁,遂科第有断续,令君无复迁擢者。堪舆家咸言:阁利于东,不利于南,或地之理有之。今南阁巳毁,而东开之镇钥阁改为迎春阁,虽形胜之说亦须改作,而仕兹土者其专信星家言否。[5]
由上引文可知,永城知县周正纪首先清晰明了地介绍了明代永城县人在举业与仕途中的窘迫状况,即在嘉靖朝以前从无登科者,即使隆庆朝开始有中进士者,但在天启朝之前也无任高官者。而使得永城县这一窘况得到扭转实则是因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县魏纯粹在永城东关修建三台阁,即周正纪所述“自邑侯栢乡魏公建三台阁于东门外,科第与入座遂如云而起”,并且永城三台阁的修建不仅使得该地人举业和仕途大为好转,也使得后来历任永城县县令很容易得到升迁。这一共赢局面一直持续到三台阁毁,虽然乡民“于南郭玉帝祠后创筑高阁”,但实际收效甚微“遂科第有断续,令君无复迁擢者”。从周正纪的叙述中不难看出永城县三台阁的修建不仅实现了永城县令为国求贤选才以及升迁的目的,也使得永城县科举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乾隆三年,桃源知县眭文焕在其所著《重修三台阁记》中开篇即道:“天有日星云汉,昭其象也;地有山川草木,著其文也;邑有城郭楼观,壮其疆也。古者帝王作邑营宅,必筑高以视云物,占日月、察氛祥,甚盛举也”[8]。他其实是在表达三台阁就是具有那种不仅能够“壮其疆也”,而且筑高能够“以视云物,占日月、察氛祥”的功能。事实上,桃源三台阁自创建后确实为通邑胜观,尤其是在知县眭文焕重修后,登高而揽可“南望洪泽,湖光晶淼,浩其无垠;而其东则波臣潮汐,尾闾之所泄也;其西平畴一览,陆垒参差,野渠村港,烟舠隐没,颇多佳致;而其北则黄流淜湃,运道逶迤,飞帆危樯,舳舻相望,一大区会也”[8]。诚然,古人好游,因登三台阁时“俯视城郭、溪山,宛如图画”,所以也留下了很多优美诗句,如清屏南知县沈钟在初登三台阁时就曾作杰阁凌云诗:
巍巍杰阁映奎文,窗槛玲珑敞入云。
一点红灯高处见,数声清磬下方闻。
入帘景色归图画,插架缥缃尽典坟。
应有青藜燃太乙,咿唔常到夜初分。[20]
在其第二次登阁时,他又写下了又登三台阁诗:
倚空高阁紫山巅,暇日登临尺五天。
石磴重重盘翠霭,红栏面面压晴烟。
参差城堞云连麓,远近人家燕绕廛。
富庶关心惟教育,春风弦诵夜如年。[20]
诸如沈钟之人不胜枚举,从中也可看出三台阁之修建确实为一地增添了标志性和观赏性建筑。
明清时期三台阁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官、绅、士、民各阶层以独力出资、共同捐资、变卖公产加捐俸凑资筹集经费,对三台阁不断地进行兴建和修缮,这也是社会各阶层对科举功名强烈追求的一种反映。作为一种兴科举、昌文运的风水建筑,三台阁在选址、形制上保有其独特之处,为后世留下了一种标志性的科举遗产,更是当地旧时文化教育的凝聚点。这种向学之风传承至今,也引导着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