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会计的工作效率、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加强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在推进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技术基础设施薄弱、 数据管理与处理不规范、 流程优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为此, 本文主要探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对策, 旨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化; 应用对策
DOI:10.12433/zgkjtz.20240212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 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方向。会计信息化的推进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促进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 但同时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推动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
会计信息化是一项关键工具, 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全面、 准确的数据支持, 促进管理科学化、 规范化。借助数字化信息系统, 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取各项业务数据和财务信息, 有效分析并做出决策, 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而且此举有助于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制定, 通过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 更好地理解业务的发展趋势、 市场变化和竞争状况, 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和规划, 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会计信息化还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和集成化, 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重复劳动, 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通过电子化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 可实现信息的快速、 准确流转, 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 不仅能确保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营, 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 事业单位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业务的潜力和机遇, 促进业务和模式创新。
(二)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会计信息化可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通过自动化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 可以减少手工操作和繁琐流程, 迅速获取财务数据, 加速决策过程。而且系统化的数据记录和报表生成可实现精确监控, 帮助管理人员清晰了解单位的运营情况和资源利用, 实现精细化管理。会计信息化还可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和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管理层可深入了解业务表现, 制定科学的决策, 优化资源配置。此外, 会计信息化还增强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通过监控业务流程和数据, 减少失误和欺诈行为, 其风险预警和评估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风险。
(三)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
会计信息化有助于事业单位全面了解和分析资源,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和成本信息, 管理人员可以清晰了解资源利用和成本效益, 智能化地分配资源, 从而提高效率和效益。会计信息化还可在强化成本监控和管理的同时, 支持资金管理, 通过分析资金流动, 提高其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成本。同时, 会计信息化还能优化运营流程, 降低人力和物流成本, 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益。
二、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与挑战
(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
会计信息化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 包括财务信息、 个人身份信息等。如果未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这些数据会被黑客攻击、 内部员工滥用或外部人员窃取, 导致数据泄露, 进而对事业单位的声誉和利益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威胁也在不断升级, 会计信息化系统面临着来自黑客、 病毒、 勒索软件等的攻击。如果未能及时更新防护措施或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 这些攻击会导致系统瘫痪、 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对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构成风险。同时,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不仅来自外部威胁, 也与内部控制紧密相关。如果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漏洞或不足, 如权限管理不严格、 操作不规范、 内部员工滥用权限等, 则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就会面临风险。此外, 会计信息化涉及的数据处理和隐私保护还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如果事业单位未能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数据备份也是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事业单位未能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如定期备份数据、 测试恢复过程等, 那么在面对数据损失、 系统故障或灾难性事件时, 将无法及时恢复数据, 从而给业务运作和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带来风险。
(二)技术故障和系统稳定性的挑战
会计信息化系统依赖各种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包括服务器、 网络设备、 存储设备等。如果这些硬件设备出现故障, 如硬盘损坏、 网络中断等, 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若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使用的软件存在漏洞、 错误或不稳定性, 也会导致系统崩溃、 数据丢失或功能异常, 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软件的升级和更新要谨慎进行, 以避免引入新的问题或不兼容性。同时, 会计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交互, 包括数据输入、 计算、 存储、 输出等环节。如果系统中存在数据一致性或准确性的问题, 如数据重复、 数据丢失或计算错误, 将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随着业务的增长和数据量的增加, 会计信息化系统还将面临性能瓶颈和负载压力, 出现系统响应速度变慢、 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崩溃的情况, 这将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连续性。此外, 会计信息化系统需要与财务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集成, 如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存在问题, 或者集成过程中出现错误, 将影响数据的流通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或数据错误。
(三)员工适应和培训难题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包括熟悉系统界面、 数据输入、 查询等操作。然而, 一些员工缺乏相关的技能, 导致他们在使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时遇到困难, 无法熟练操作系统, 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还有部分员工对新技术持抵触情绪或心理障碍, 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和使用持消极态度,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技术, 或担心新系统会取代他们的工作, 从而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应用效果。为了使员工适应会计信息化系统, 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然而, 开展培训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时间, 包括培训师资、 培训场地、 培訓材料等, 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充足的培训资源, 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和指导, 导致员工的培训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最终造成他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不足。
三、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技术基础建设
技术基础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更新和升级硬件设施, 包括计算机、 服务器、 网络设备等。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可提供更高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为会计信息化提供坚实的基础。除了硬件设施的更新外, 优化和升级软件系统也是技术基础建设的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的会计信息化软件, 可以提高系统的功能性和稳定性, 满足事业单位的各项需求。通过及时更新和升级软件系统, 可以修复漏洞, 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为了集中管理和存储大量的会计数据, 建立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数据中心是必要的。数据中心应具备强大的存储和备份能力, 能够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具备良好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速度, 以便用户可以快捷地访问和处理数据。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中, 加强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包括建立防火墙、 加密传输、 访问控制、 权限管理等措施。同时还应建立灾备机制和数据备份方案, 防止意外事件会计信息化系统造成破坏。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是也必不可少的。事业单位应建立专门的技术团队或与外部技术服务机构合作, 及时解决系统故障和问题, 为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二)数据管理与处理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第一步是进行数据收集和录入。主要工作包括收集和整理各类会计数据, 如财务报表、 成本数据、 预算信息等。在录入过程中, 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避免错误和遗漏。会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是关键环节, 事业单位应建立合理的数据库系统, 对数据进行分类、 组织和存储, 便于快速检索和使用, 并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和权限控制机制, 确保数据安全。会计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 提供对决策的支持和指导。因此,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 对会计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和建模, 可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通过数据分析, 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经营效益等信息,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数据管理与处理过程中, 还应注重数据的共享与应用。事业单位应建立合适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 促进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同时开发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数据应用工具和系统, 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 以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保证数据质量是数据管理与处理的关键, 事业单位应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包括数据验证、 校正、 清洗等步骤,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完整性和一致性。此外, 还应定期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 发现并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三)流程优化与自动化
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识别繁琐、 冗余或低效的环节,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通过优化流程, 可减少重复操作,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事业单位可通过引入自动化工具和系统支持会计流程的执行。例如: 使用财务管理软件、 电子审批系统、 在线报销系统等, 可以实现会计数据的自动采集、 处理和审批。自动化工具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速度, 减少人工错误后工作延误, 实现各个环节和部门的集成与互联互通, 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系统接口, 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重复录入、 信息不一致等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效应。通过建立管理和监控系统, 可对会计流程和自动化工具进行监控和管理。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 从而发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通过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机制, 可以确保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由于流程优化与自动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反馈机制和评估体系, 收集用户的意见和需求, 不断改进和优化会计流程和自动化工具, 定期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及时调整和升级, 保持流程的持续完善和适应性。
(四)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 可实现数据的集中收集和整合, 并建立完整的数据源, 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充足而准确的依据。第一, 会计信息化系统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去除重复、 缺失、 错误等不准確的数据,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并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 确保数据在分析过程中更易于理解和比较。第二, 系统借助数据挖掘、 统计分析、 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 对会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分析, 发现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趋势, 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第三, 建立决策模型和预测分析模型, 利用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预测和模拟分析。通过模型的应用, 工作人员可以预测未来的财务情况、 经营结果等, 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和规划。第四, 系统可生成实时的财务报表并提供数据可视化展示。通过直观的图表、 仪表盘等形式, 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决策者可迅速了解和把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并做出及时的决策和调整。第五, 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 将数据分析和决策过程相结合, 可提供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化的应用服务,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 结语
事业单位由于受历史原因和经费限制, 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往往相对滞后, 无法很好地满足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同时, 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也制约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数据的管理与处理方面还存在不规范和不一致的情况, 事业单位在数据采集、 处理和存储方面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很多单位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差, 仍然依赖人工操作和繁琐的手工记录, 导致数据质量不高、 工作效率低下、 信息不准确, 影响了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 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予以改善, 包括技术设备的升级和改造、 数据管理与处理的规范和统一、 流程优化与自动化的推行、 人员培训与管理的加强、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通过这些对策和建议的有效实施, 能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作用, 推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 从而为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褚锋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纳税,2021,15(05): 113-114.
[2]吉春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 42-43.
[3]陈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 58-59.
[4]何艳辉.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2): 107-108.
[5]邱华英.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商讯,2020,(15):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