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韵
“享”字,意为物质或精神上的受用。古人言“享”,多用于向神灵、祖先进献食物,后引申为拥有或享受。
独享:一个人
一山远立,万木争荣,众鸟齐飞,孤云徘徊,独享的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静谧闲适。岁暮天寒,大雪纷飞,墙角一梅,凌霜傲雪,独享的是“凌寒独自开”的孤傲与坚贞。午后茶歇,田园葳蕤,时蔬鲜嫩,放下俗务纷扰,独享的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之自在与豁达。你也可以独自领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之厚重,感受“一曲高歌一尊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之宁静,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洒脱。
此类独享,须亲临亲感,方能赏生活之美,品自然之德,悟人生之味。发现,感悟,珍惜,此之谓独享之真谛。
分享:人和人
生活不止独享一味。棋逢对手之计较,提剑切磋之专注,提笔互咏诗文、奇文共赏之雅致,分享之乐在于:互相增补,有疑共解,学识可进,阅历可丰。
有言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乃自古之道。《论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善于分享之人必遇知己。万物之景仅我一人赏,总不如伴友而观来得快意。
分享可以使人快乐,也可以使生活便利。人应常怀分享之心,当金樽对月时,身旁总有新朋故友,岂不美哉?
共享:人和众
共享,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共享之道。
共享,是孔子手执书卷、有教无类的教育信仰;是“诗圣”寄忧思以广厦,庇寒士佑天下的济世丹心;是欧阳修日思夜想,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种理念实则暗含“三享”之内涵。人活于世,从不是单独个体,而应投入群体之中,那么,该如何平衡“三享”?简言之:独而赏之,分而得之,共而有之,此之谓“三享”之法。
【点评】
本文有三大优点,第一,布局合理,作者从独享、分享、共享三个角度来谋篇布局,在结尾阐述如何平衡三者关系,文章结构完整合理,总结极为精练。第二,本文引经据典,颇有文采,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且內涵理解到位,引用合适,使文章内涵丰富,生动深刻。第三,语言简短精练,语句介于白话和文言之间,让读者感觉洗练、典雅。
提升建议:在“分享:人和人”这一部分,构思相对凌乱,有堆砌之嫌。如果作者能够厘清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则文章条理更加清晰。在“共享:人和众”这一部分,不妨再写一写当代社会的共享理念与现状,这样使文章由古到今,更具时代特性。
根据中考评分标准,该文建议评分: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