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的精神

2024-04-18 22:04费红亚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炊烟外婆精神

费红亚,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團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湖州市教学能手,湖州市吴兴区“享受教育特殊津贴学科教学人才”。

写人物的理想境界是将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合二为一。因此,我们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而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扁平模糊,很难立体、鲜活起来,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如何用有限的篇幅来写出人物丰富的精神呢?

(下文选用的学生作品均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

一、以事写人,寻象观意,直击人物灵魂

人总是要做事的,而人也恰恰在做事中彰显个性与品质。所以,写人和记事永不会分家,选取典型事件,把人物还原到具体的环境和事件中,是塑造人物的最优选择。想要写好以事写人,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捕捉事件中人物的典型细节

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就是一些事的罗列,且都是看起来不太讲究逻辑联系的日常琐事。因为抓住了每件事的典型细节,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都在充分表现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气质。

如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实则是表现其性格开朗;写他走路轻捷,实则是表现其做事干练;写他对刚刚来过的“我”说“好久不见”,实则是表现其风趣幽默;写他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实则是表现其关爱朋友、心细如发;写他亲自品尝海婴碟里的丸子,实则是表现其严谨的作风。

请看下面习作片段:

他常常笑着,不论对象,他的笑容总伴着一声最诚挚的问候。他的脸圆润、腮红通通的,身材并不高大,却很壮硕。他总爱给人讲故事,讲得认真,那些语言在他口中连缀成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像是宋代的风俗画,起承转合,引人入胜。他一讲起来,便总是停不下来,双手不停地比画着,没有人能看得懂,但谁都能听懂他生动的话语,举手投足间是对文化的赞美,眉飞色舞中是道不尽的文思。

(张哲一)

作者用两个“总”字点出了关于“他”的两个最典型特点:爱笑、爱讲故事。尤其是讲故事,作者抓住了他讲故事时的神情、动作,结合听众的感受,调动想象力,一个能说会道、敦实可爱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气质往往在一个个典型细节中彰显。抓住事件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细节,用精准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某一时刻加以突出、强调,便能使读者感受到人物立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

2.聚焦事件中人物的关键意象

我们去读文学长廊里的经典人物,会发现很多人与某“物”紧密相关,这“物”就是打开人物心门的密码。这些“物”都是作者有意为之,聚焦一物,巧妙铺垫、连缀。如,鲁迅在《孔乙己》中,设计了“酒”“长衫”“铜钱”“伤疤”等具体物象,这些都是表现孔乙己热衷功名、好吃懒做、麻木迂腐的关键物象。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她穿着藏袍,颜色鲜艳,颈间戴一圈碧色饰品。因为离得有点远,我辨不清她的容貌,只感觉她一直注视着她的牛。和她的牛一样,她毫不在意雨水,依旧立在那儿,竟不躲避。

随着大巴的开近,她注意到了这辆旅游车,头转了过来,向我们挥手。她挥手的幅度很大,可以推想她的表情——无疑是一种热情的笑容。我仿佛从那张模糊的脸上看到她露出的皓齿,眯成月牙状的眼睛,晃动的发丝,轻颤的长睫毛上闪烁的光点。

就同我看不清她一样,她看到的只是行驶过来的大巴,看不见我们这些乘客,但她依然挥动着双臂,欢迎我们,把祝福送给我们这些异乡人。

大巴开过一段距离后,我再回头看,发现有一道彩虹挂在天边。她伫立在那里,依旧挥动着双臂。

(姚嘉禾)

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彩虹”这一物象,来映射人物精神。穿着鲜艳藏袍的女子在雨中对着异乡游客大幅度挥手,她的笑容、皓齿、月牙状的眼睛、晃动的发丝、轻颤的睫毛在“我”心中闪烁着人性的七彩光辉——淳朴、热情、善良……并与大自然的彩虹相映衬,别有情趣,使人物更具神韵。

3.设计事件中人物的矛盾冲突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人物的变化与成长。矛盾冲突主要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写人物,就是要善于呈现人物在各种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气质、个性、思想与精神。

如,莫怀戚《散步》一文中,“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这个矛盾,十分准确地体现了“我和妻子”这一中年群体是生命的延续这一特性,有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担当。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如火球般的骄阳下,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跑圈。两根散掉的鞋带就像调皮好动的孩子,又像随处飞舞的蝴蝶,肆意地摆动着。当别人提醒我鞋带散了的时候,我只好无奈地笑一笑。突然,我的右腿感觉被一股力量猛地拽了一下,顿时人就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耳畔有“哧哧”的笑声飘过,伴随而来的是膝盖上的剧痛。我艰难地爬起来,跟上队伍。

“对不起!我们在玩游戏,虽说是故意的,但你不会介意吧?”我低下头,发现有人故意解开了我的鞋带。看到这似曾相识的场景,我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了起来,心中有说不出的愤怒,好想马上就发作,可最后却只好强忍着说“没事”。

(孙兆乐)

本片段节选自该生的习作《打了一半的蝴蝶结》,“我”不会系鞋带,不会打蝴蝶结,所以在校园里,“我”的鞋带总是散的,这也成了“我”和同学们矛盾的导火索,同学们以此来嘲笑“我”、欺负“我”。这场矛盾冲突以“我”的妥协告终,以此展现了一个胆小懦弱、孤独无助、渴望友情的少年形象。

老舍先生在《略谈人物描写》中曾说:“欲求人物之生动,不全在相貌的特殊,而多赖性格与行动的揭露与显示。性格与处境相值,逼出行动;行动乃内心的面貌。”这里所说的“性格与处境相值”,我们可以理解为特定情境下产生的碰撞与冲突,是体现人物精神的最有效、最便捷之法。

二、借物喻人,见实就虚,塑造人物精神

一草一木均有心,一事一物也含情。延伸物的特质,避实就虚挖掘内涵,以物喻人,则人物精神更显丰盈深邃,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神形兼备。借物喻人,表面写物,实则写人,写物为手段,写人方是目的。

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通过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等的描写,以形传神。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凸显白杨树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再以此来喻指北方的抗日军民,便是水到渠成。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光斑细碎地从天幕投射下来,我摇摆着手臂,奇形怪状的纹路给闲暇的午后带来一丝孩童的趣味。这便是记忆中常在偷偷占据外公藤椅后所做的无聊事。头顶上繁荣出一片绿色天幕的老葡萄树,是我儿时所留存的最珍貴的记忆。枝干并不粗壮,但绵长苍劲,附在架上,舒展开宽厚的叶片,庇护出一片纳凉的好去处。正当我有些昏昏欲睡时,外公从屋中踱步出来,他手捧一杯热茶,看到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从他的藤椅上撵了下来。此后的夏日,我与外公在葡萄树下围着藤椅,发生了不少趣事。

……

外公带我来到凉棚下,摘下一颗葡萄剥去皮喂我吃,霎时,一股甘甜的清流润入我心。刚才还泪流不止、有些发蒙的我,彻底安下心来,开始吵着要吃葡萄。外公笑了笑,随手摘下一串葡萄,细细剥了起来……这葡萄树的荫下,是我的外公庇护、温暖我的一隅。

(薛   灿)

作者将人物与葡萄进行关联,文章散发着回忆的气息。作者对葡萄树的描写唤起了我们对夏天的想象,有色彩、有斑驳的光影,极具画面感。外公正如葡萄树,不仅带给“我”阴凉庇护,还带给“我”甘甜的童年滋味。

要掌握借物喻人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首先确定一个对象(物),观察描写该物的独特之处,然后分析该物的形象本质,最后再找到该物与人的相似之处及情感契合点。

三、多管窥人,多维多法,看见人物真实

鲜活的人物一定是多维立体的,可运用多视角、多手法促使人物形象丰满。

1.善用第一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以“我”或“我们”的口吻写人记事,仿佛与读者面对面讲述,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亲切自然,使文章充满真情实感。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请再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教室里燥热得很,只有风扇在呼呼作响,像是压根儿没有乐感的人谱写的乐章。老师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时用力挥舞手臂,仿佛要把面前的空气也给驱散开。他在讲我最不喜欢的数学。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圆和三角形只要一变模样,我就一点儿也弄不懂了。窗外的香樟树叶翠绿得要滴出水来,不过是轻微晃动几下,便发出如波涛翻涌般的声音来。我愈发困了,数学老师的声音似从外太空传来。我的视线慢慢变得幽暗模糊,世界被蒙上一层纱,我就这么睡过去了。

(顾菲然)

上面两个片段,前者表现了“我”的恐惧心理,尤其是“我”内心的焦急和无助,真切、细致、可信;后者再现了“我”听老师讲数学课的情景,尤其是“我”课堂上的厌倦、疲惫描写得入木三分。可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更便于描写心理、抒发情感,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吸引力,读者代入感和体验感更强。

2.对比烘托

人物的精神还可以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如在《邓稼先》一文中,作者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是啊,小蓝不似人群中的路人,人闲车马慢,他是永远的少年,似骄阳般热烈。小蓝就像蔚蓝的天空中,飞鸟自由地飞过世间美景,应对自然,他永会偏爱。银杏树依旧繁盛,光阴似箭。我们作为旅者,也应趁着风,鸽哨悠长。

(傅海瑛)

作者将小蓝与路人对比,表现少年的激情。又将小蓝比作飞鸟,向往自由,借银杏树的美好表现他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巧设他人,或用于对比,或用于烘托,或借他人之口侧面评价,都能对人物的精神起到强调突出之效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3.作者评价

作者的评价往往能直指人物精神内核。可以在写人物面貌、动作时自然地表达对人物的感受及评价,也可以在文中、文末借助抒情、议论,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概括。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段:

那些笑靥如花的脸时常会在脑海中浮现。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的存在你都感觉不到,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们消失了,总会让你的心里涌上一阵酸楚。卖花的老人,仅仅是他们的缩影。这些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即使他们不曾被大家忆起;即使他们不能被刻在时光里;即使在尘世的滚滚洪流中,他们是那么微乎其微。但,他们依旧坚持着自我,不言放弃,以小小之能,铸大大之爱……

(潘忆云)

这是学生考场佳作《难忘那张脸》的选段,文章写清晨的小弄堂里,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轻轻吆喝:“白兰花要吗?”伴着一脸暖人的微笑和一篮子的芬芳,很微小、很柔弱,却稀释了尘世的喧嚣。作者用一段文字对其进行评价,誉之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坚持着自我”,铸就大爱,突出了人物精神,使得人物形象瞬间立了起来。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可以先写人物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句子的概括,提炼精神特点,丰满人物形象,同时对文章的主题也会起到升华作用。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篇佳作。

我身边的“大人物”

◎沈欣然

想问袅袅炊烟,你能载我去见见她嗎?

——题记

很久没有见过那缕缕炊烟了。我扭头望向窗外,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楼房鳞次栉比,却不见一缕炊烟。怀念陡然而生,我闭眼,任凭回忆将我带去炊烟升起的地方,带去土地的怀里,带去她的眼中。

悠长、缭绕的炊烟在绚丽的霓虹灯下是没有置身之处的,那是乡村的生命力,它与城市的不同——不精美,却燃着与之相连的人的精魂。换言之,它只适合萦绕于古旧的屋顶,层层晕染绕于屋身,继而隐约透出外婆苍老的笑脸。我在这幅水墨画中,窥见自己隐忍多时的思念,那思念是澎湃的、汹涌的、催人泪下的。小时候的我与外婆同住乡下,她牵着我的手,带我走过田埂,教我如何求生、求善、求美。她粗糙的手掌教会我留恋亲情和土地。于是,我仍能够忆起那洁净的天空,忆起外婆,忆起她质朴的哲学。

夏季,蝉鸣聒噪,暑气逼人,叫人烦躁不安。即便我总往邻家院子的老榕树下跑,燥热之感也并未得到多少缓解,便只好做个木头人。这种时刻宜远眺,远观夕阳西下。等到那红粉紫蓝交错,直至炊烟映入眼帘,由淡至浓,渐渐将整座土房子环抱,我就开始等待外婆的呼喊。外婆用她的炉灶串起了家和自己,属于我家的炊烟每每一起,便意味着合二为一的沟通即将开启——饭桌与亲情、饭食与生命。这样的快乐一天天周而复始。外婆的声音很特别,像一双大手,似乎在拍拍我的肩膀,催促我快些回家。

夏天,“外婆牌”特供冰凉绿豆汤,其中的百合微苦,但因在井水中冰镇过,不知怎么的,竟让我喝出些甘甜。在这份甜与苦的交融里,外婆唠起邻家的家长里短,为他们喜、为他们忧,总想着如何帮衬困苦之人,又如何向得意者道喜。她情至浓处,我心绪亦不平,不知不觉,我已悟了外婆的哲学,更对外婆敬佩几分、亲密几分。这些事她不只是说说而已,往往是做了才说,或是做了不说。后者常由我从他人的嘴中得知,比如谁家孩子缺鸡蛋吃,谁家缺蔬菜吃,谁家的猪生病了,谁家的小狗崽不吃食,等等,外婆总是挺身出马,热情相援。

农家蔬菜淡而有本味,农家事亦如此,我佐二者下饭。吃着外婆做的饭,看着外婆慈祥的面孔,我常常脱口而出:“外婆,以后我孝敬您。”她便点点我脑袋,笑我天真傻气,让我只需顾好自己云云。我当时便不停摇头,只有这件事,我不想听她的。

她曾带我采茶、摘果、捉野鸡,带我翻山越岭,她带我展开了土地之画卷,以炊烟做笔,勾勒我与她的记忆画图。于是,她记得,我记得,土地记得。

可是,她真的能一直记得吗?当躯体不再,记忆也将消逝,成为过去时空的永恒,以及当下时空的虚无。那么,我真的能一直记得吗?后来,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大城市,交了许多新朋友,学习生活越来越紧张,那些花树掩映的山坡、苔痕遍布的青石板,以及慈祥的外婆,都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我不断回忆、不断捕捉、不断拼凑,我想在城市与乡村记忆的对照中,勾勒我与外婆在土地上展开的故事图画,并反复在心中铭刻那个身影——我身边那如同大地本身那样宽广无垠的“大人物”。

读完这篇文章,一个如同土地般质朴且热心肠的外婆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运用了意象构建、细节突出、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首先,整篇文章以“炊烟”为主要意象,引出了外婆大地般的质朴与慈爱这两个特征。她的生命是如同炊烟那样扩散的,其内心也正如炊烟那样充满温度。同时,外婆通过炊烟唤回在外玩耍的“我”,可见炊烟是“我”与外婆亲情的重要纽带,它表现了外婆作为长者的慈爱。其次,文章运用侧面描写加深对外婆热心特质的描绘,“我”从他人的嘴中得知外婆“做了不说”的好事,了解了其质朴的性格特征,凸显外婆做好事并非为了博美名,而是本性使然。最后,文章对外婆深谙农家事进行了细节刻画,她不仅会采茶摘果,还会捉野鸡等,集多种技能于一身,体现其不仅勤劳而且聪颖的特点。

猜你喜欢
炊烟外婆精神
外婆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梦里炊烟
给外婆的一封信
外婆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睡在炊烟里的等待
出走的炊烟
外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