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难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2024-04-18 22:07冯质雷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0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解决策略

冯质雷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始终呈稳定增长态势,人们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大幅度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等资源,很多农村地区在相应政策扶持下已经走出经济发展困境。大多数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财务难题,债务负担重、资金周转困难及收入来源匮乏等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此,文章将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难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财务难题;解决策略

一、前言

农村财务问题是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因为农村财务发展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要解决财务发展难题,首先应明确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围绕这些问题和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行政村来看,其主要经济来源均为土地荒山发包的上交收入及“一事一议”筹资等,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几乎空白。而传统农村经济来源则是农作物销售所带来的收益,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来源十分匮乏。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尽量拓展农村经济来源,增强其经济实力,然后再利用这些资金开展其他业务,全面提升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难题

(一)收入来源匮乏致使资金不足

资金充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然而很多农村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导致资金不足在于农民收入来源匮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收入不稳定。农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获得收入,但由于天气、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收入存在较大波动。特别是单一作物种植或缺乏市场规模的情况下,农民可能面临收入来源匮乏的问题;二是缺乏多元化产业。农村经济过于依赖传统农业,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来源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的价值,导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农村地区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往往难以获得融资支持。这导致农村居民创业和发展受到限制,收入来源匮乏;四是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导致农民难以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提高产出和附加值的发展目标,缺乏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农民的收入必然受限;五是缺乏金融支持。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农民很难获得贷款和相关金融支持,导致农民在创业、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时资金不足;六是市场准入和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的市场准入条件相对较差,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农产品市场销售受限,价格波动大,农民难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二)资金使用率低

农村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资金使用率低的问题,资金使用率得不到保障,各项基础资源配置不合理,也会影响农村经济。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无法提升资金使用率的原因有:一是缺乏有效投资渠道。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来说,投资机会有限,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农村居民在资金使用时的选择有限,难以找到较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二是资金流动性差。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金融服务不完善,农民很难获得及时的资金支持和周转,直接导致资金流动性较差,使得农村居民在使用资金时面临困境;三是缺乏风险管理能力。农村经济发展相对风险较高,农民对于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有限,农民使用资金时通常较为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从而限制了资金的有效利用;四是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对较少,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如农民缺乏市场信息和投资机会的了解,使得农民在资金使用时缺乏相应的信息支持,导致资金利用率低。

(三)资金周转困难

当代农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很多农村均在转变发展模式,也在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设备改善生产经营状况,但部分农村经常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发展规划受阻。这是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相对较弱、市场不完善以及农业的季节性特点等原因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因素:一是金融服务不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相对较少,金融服务覆盖面较窄,缺乏及时和便捷的金融支持,且农民往往面临着获得贷款和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二是高风险农业经营。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农业,而农业经营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如气候、灾害和市场波动等。这使得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投资和贷款存在较高的风险意识,也限制了农民获得资金支持的能力。三是产业链短、利润空间小。农村经济中的产业链相对较短,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环节的中间环节有限,导致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面临着价格低迷和利润空间受限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资金周转的能力。四是缺乏其他收入来源。农民往往依赖农业收入,缺乏其他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收益时间不稳定,使得农民在非种植季节难以获得持续的收入,加大了资金周转的困难。

(四)融资渠道有限

金融融资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手段,很多大、中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会制定发展战略来实现融资目标。农村经济发展同样需要融资,然而实际上农村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其融资能力有限,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少,如多数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相对较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分布和覆盖范围有限。农民往往需要到相邻城市才能获取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相比城市,农村地区金融政策支持较少,缺乏特定的金融产品和政策措施,如农业贷款、农村小额信贷等,使农民在融资过程中面临困难。另外,由于农业生产风险性较大,金融机构对农村项目的融资风险意识较高,往往更加谨慎审慎,导致农民在申请贷款时面临更高的门槛和要求。虽然如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农村地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農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相对较少,农民无法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寻找适合的融资机会。

(五)债务负担重

农民在发展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农民每年仅依靠农作物生产、销售所得收入不多,因此常以借款或贷款方式短暂解决资金问题。然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贷款利率较高,高利率的贷款会增加农民在还款过程中的负担,使得债务压力加大,且农民往往主要依赖借款来发展农业生产或其他农村产业,目的相对单一,如果所借资金无法产生足够的回报或收益,农民在偿还贷款时可能面临困难。另外,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同,农村经济更易受到自然灾害、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稳定的宏观环境也会增加农民还款难度,加重了债务负担。而投资收益低问题更是十分常见,大多农村投资项目往往回报周期较长,预期收益率相对较低,如果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农民还款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六)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农产品销售是农民唯一经济来源,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电商行业的崛起,如今农产品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甚至逐渐出现部分地区供不应求、部分地区农产品堆积成灾的现象。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是农产品堆积成灾的主要因素,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一是交通不便。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道路狭窄、运输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产品难以及时快速地运送到市场。运输成本高和时间长也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二是信息不对称。农民对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了解有限,缺乏与市场沟通的渠道。同时,市场上有关农产品品质、规格、产地等信息不对称,使得农产品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三是缺乏统一市场体系。农村地区缺乏统一、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信息不透明,交易过程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这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稳定,造成价格波动和销售难题。四是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地区一些农产品仍然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深度加工和品牌打造,产品附加值较低,使得农产品难以获得更高利润也限制了销售渠道的多样性。五是市场竞争力不足。农产品供给相对较大,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在销售环节的议价权较弱,且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很难长期走同一销售渠道。

(七)缺乏金融知识与技能

首先,农民对于金融产品的种类、特点、风险等了解不足,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如何进行理财规划等;其次,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农民在融资方面面临困难,且对于融资渠道、申请贷款等方面知之甚少,常常只依赖传统的土地抵押贷款等方式,融资渠道有限;然后,农民在资金管理方面常常面临困难,如缺乏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存款管理不善等问题;最后,农民对于金融风险的认知和管理意识相对较低,既不了解风险的来源和对策,又无法准确预估在投资和借贷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八)风险管理困难

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否则不仅会出现成本消耗大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我国城市地区凭借诸多优势能充分优化风险管理体系,但农村地区常常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如洪涝、干旱、台风等,这些灾害可能导致农作物、养殖业遭受损失,增加农民的经济压力。而且农产品市场价格常常波动较大,农民需要面临价格风险,当市场价格下跌时,农民的收入会受到影响,导致经济困难。一些农民为了筹集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可能不得不借贷,但如果债务管理不善,无法按时还款,将面临债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破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生产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农业经营风险。

三、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财务难题的策略

(一)增加农村收入来源渠道,确保资金充足

要增加农村收入来源渠道,确保资金充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元化农村经济。农村可以发展多种经济产业,如农业产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旅游业等,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二是农村合作组织。农民可以通过成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分享资源和利益。合作组织可以集中农村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三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府可以提供贷款、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鼓勵农村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创业支持和金融支持,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帮助农村居民创业就业,增加收入来源。四是农业技术培训。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通过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增加资金来源。六是吸引外部投资。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农村,开展产业投资和项目合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增加资金供给,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资金使用率

资金使用率若能得到保障,则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让多数农村处于平稳发展状态,部分具有特色、特产的农村也可以利用相关资金发展特色经济,具体如下:一是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让农民获得更便捷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强金融教育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的认知和能力,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更加理性地运用资金。三是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多样化的投资活动,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包括发展农村小微企业、推动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为农民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四是提供市场信息支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了解投资机会和市场趋势,提高其资金使用的决策能力。

(三)促进农村资金周转

资金周转受限往往与当地金融服务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多数农村地区均应加强金融服务,如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提供更便捷的贷款和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资金周转需求。然后在政府扶持下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通过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方式,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的资金周转能力。再进一步鼓励农民组成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合作开展经济活动,分享风险和收益。同时推广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减轻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管理,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收入,缩短回收周期,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最后,促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农村金融创投、农村信贷联合等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周转的灵活性。

(四)拓展农村融资渠道

拓展农村融资渠道,首先需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然后再充分发挥当地金融机构职能与作用,具体如下:一是建设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和投入,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针对农村需求的融资工具,如农业贷款、农村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创投等,以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三是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特殊的金融政策和法规,为农民在融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措施,降低融资风险。四是加强金融知识培训和普及。通过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和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水平,增强农民在融资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和谈判能力。五是推动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降低融资难度。

(五)减少农村债务负担

首先,加大金融机构发展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降低贷款利率,为农民提供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其次,促进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不仅依赖农业生产,还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畜牧业等其他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分散债务负担。农民在借款前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项目规划,确保借款用于有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降低贷款风险;再次,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对借贷行为和风险管理的认知水平,使其更加理性地使用借款,防范过度债务负担;最后,政府可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民提供担保或保险支持,减轻其在资金使用和偿还过程中的风险。

(六)促进农产品销售

通过建设物流网络、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农业合作社,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可以提升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如下:一是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物流网络,加强农产品运输和仓储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提供农产品价格、供需信息等,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情况,引导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三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合作社,提升农民的组织能力和谈判能力,增强农民在销售环节的议价权。四是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通过农产品加工,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和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竞争力。此外,还可以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拓展销售渠道。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促进销售。

(七)强化农民金融知识与技能

通过加强金融教育和培训、建立金融服务机构、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以及设立金融补贴政策等措施,可以帮助农民提高金融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升他们在金融领域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如下:一是提供金融教育和培训。开展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农民了解金融基本知识、金融产品特点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农民的金融技能和管理能力。二是建立金融服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建设服务网点,提供金融咨询和指导服务。通过定期举办金融知识讲座、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金融问题。三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手机银行、电子支付等方式,方便农民进行资金管理和交易,提高其金融技能水平。四是设立金融补贴政策。鼓励政府出台相应的金融补贴政策,为农民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担保费减免等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风险意识培养,开展农民风险意识培养活动,提高农民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再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掌握应对策略。其次,鼓励农民购买农业风险保险,以转移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风险。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农民购买保险产品,并提供补贴或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降低过度依赖单一农产品产销链带来的风险。然后,引导农民参与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组织,共同分担风险和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稳定性。最后,建立风险管理咨询和指导机构,为农民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应对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问题包括收入来源匮乏致使资金不足、资金使用率低、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渠道有限、债务负担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缺乏金融知识与技能以及风险管理困难。通过这些现存问题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一直在强化城镇化发展建设,但实际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今后除本文提出的相关策略外,各农村地区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杨盘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13):48-51.

[2]姜金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研究[J].新农业,2023(12):66-67.

[3]许明箫,吕基荣.新时期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G省农村信息化管理为例[J].财经界,2023(18):126-128.

[4]商兆慧.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现状与创新性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3(18):146-148.

[5]石建华.智慧农经平台助力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升级[J].中国集体经济,2023(18):90-92.

[6]王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2023(11):149-151.

[7]王景湄,黄炜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的改进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1):216-218.

(作者单位:邹城市太平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解决策略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处理策略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