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与悬壶

2024-04-18 07:42温亚军
湖南文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孟河桐庐白居易

温亚军

二分无赖是扬州

冬日的晨曦中,南方的山村被薄雾笼罩,仿佛一幅清淡的水墨画。阳光将雪白的霜花点缀在青瓦白墙之上,使这幅画卷更加清晰,也更加迷人。

在桐庐分水镇东溪,一个村口石墙上刻有“进士之乡”的地方,寻访唐代诗人徐凝的故乡。冬日的乡间,由于气温突然下滑,显得很冷清,只有徐凝的雕像矗立在村前的广场中心。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唐代还有徐凝这位诗人,不是他不出名,而是在诗歌最为繁荣的唐代,众多诗人的光芒太盛,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哪个不是名满天下,光彩夺目,流芳千古,有那么多光芒笼罩着,不知道诗人徐凝不足为奇。

其实,徐凝在唐玄宗时代,就有一定的名气了,尤其是他写下的七言《忆扬州》,是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当年的扬州是南北通商要地,经济非常发达,这源于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要致富,先修路。”看来哪个朝代都明白通途的重要性。对于当时的扬州来说,河运比陆路更为重要,所以当这条大运河开通以后,扬州就更加繁荣富庶了。到了唐代,扬州已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成为全国的经贸中心。

《忆扬州》这首诗奠定了徐凝在唐代诸多诗人中的地位,所以,徐凝深得大诗人白居易的赏识。在唐代诗界,白居易的诗歌成就堪与李白、杜甫比肩,他从神童到青年才俊,二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二岁被授校书郎之职,三十四岁在县尉任上,写出了唐代叙述诗的巅峰之作《长恨歌》,三十五岁便成为翰林大学士,专门为皇帝草拟诏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相”了。这样一个位高权重,而且在诗词领域独领风骚的大人物,一般人是瞧不上眼的。当然,徐凝不是一般的普通诗人。

徐凝第一次遇见白居易的地方,在开元寺,他们是在观赏牡丹时偶然相识的。当时,看到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原本一人独行的徐凝激情喷涌,控制不住自己澎湃的情绪,现场作了首《题开元寺牡丹》的七言绝句:

此花南地知难种,

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

羞杀玫瑰不敢开。

唯有数苞红萼在,

含芳只待舍人来。

徐凝吟诵此诗,自乐其中时,白居易恰好路过,被这美妙的诗句所吸引,于是两人一搭讪,发现竟然是同道中人,自然惺惺相惜了。两人的偶遇,可谓相见恨晚,正聊得起劲,又有一个颇有名气的诗人张祜过来,在白大诗人的邀约下,张先生与徐先生来了一场“诗歌较量”,两人均以牡丹作诗,徐凝以他刚作的诗对张祜新作的诗,张先生直接认输。经过一番比较,白居易也认为徐凝的诗更胜一筹。白居易也越来越欣赏徐凝的才华,此后,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切磋诗艺。

徐凝固然是个才子,可他性格倔强,也有几分书呆子气,后来他去京城图谋发展,殊不知在京城那个大政治圈里,仅凭才华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在哪里,这个世界除过柴米油盐,更需要人情世故,至于才华那得往后排了。徐凝有着文人的清高和孤傲,不善于经营自己的前程,不愿奔走于权贵之间,谋求仕途上的发达,他用孤傲与清高在那个理想世界与现实之间,筑就了一道看似坚实却极其脆弱的薄墙,将自己与社会隔离,这就注定了他在京城只能成为失败者。

据一些资料记载,徐凝曾做过金部侍郎,查阅其他史料,金部是唐代时期户部下设掌库藏钱帛金宝的部门,可能类似于当今银行金库之类,再無详细资料证明徐凝的具体官职到底是多大。

这期间,徐凝的知音白居易也经历了仕途上的波澜起伏,元和八年(公元811年),白居易的母亲去世,他辞官回乡守孝,三年期满回归朝廷,被改授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也就是陪太子读书。这个看似讨巧的职位,在那时却险象环生,当朝宰相武元衡独揽朝政大权,势力称霸一方,招致很多官员的嫉恨,有次在上朝途中突遭暗杀,虽然未遂,却震惊朝野,武元衡借此大动干戈,排除异己。年轻气盛的白居易忍不住上书谏言,卷入巨大的政治旋涡之中,武元衡给白居易安了个“越职言事”的罪名,贬至江州做了司马。这不光是个闲职,而且是个受气包,那段时间是白居易人生最为悲苦的低谷,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在那个年代,朝廷里没有高官帮衬,徐凝肯定受够了别人的欺侮打压,实在熬不下去了,一怒之下,他炒了金部的鱿鱼,辞职回归故里,过起了隐居山林的生活。

乡村田园,应该是徐凝日思夜想的地方,一直令他向往。哪怕是湿冷的冬天,他依然想要回到故里,那个叫柏山的小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疏朗秀丽。收割后的田野,路旁有一些落叶或常绿的香樟树,邻家院子的竹林里,跳跃着不怕冷的鸟雀,四处透着安详的气息。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因而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吟诗作赋。停下来,享受着简单却又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这是徐凝后半生中,难得的清闲时光。

南方冬天的村庄,安放着静谧的时光,平淡的生涯,却是安顿灵魂的地方。冬日短暂,庭院前浮现一钩新月,不觉又是一个朦胧的黄昏。积雪覆盖的山前,溪流缓缓,竹篱笆掩映着茅屋小院,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无处不在的枯草,这偏远的山村,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妙境,很是动人呐。

南归田园之前,徐凝作《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辞别白居易:

一生所遇惟元白,

天下无人重布衣。

欲别朱门泪先尽,

白头游子白身归。

徐凝用诗歌抨击当时朝廷只重名门出处,不重真才实学的残酷现实。自身难保的白居易看了这首诗,当作何想?

世事复杂难料,白居易也只能望洋兴叹吧,但他还是爱惜徐凝的才华,后来在开成二年(837年),李睦州陪白居易专门来桐庐看望过徐凝。《全唐诗》里收有白居易的这首《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

郡守轻诗客,

乡人薄钓翁。

解怜徐处士,

唯有李郎中。

这首诗足以证明白居易对徐凝的重视程度,只是资料中没有对他们的见面留下其他记载,也不知道是什么时令,想必会是春秋两季,富春江两岸花团锦簇、鱼米丰盛之时,在美丽富饶的柏山,两位诗人再次相见,除过

“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稚子挑窗出,舟人买菜还。峰头好亭子,不得一跻攀。”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乘船途经桐君山,可能是身不由己,没能登山朝拜桐君,他的目光穿透斜逸在风中的杨柳,落在桐君山的白塔之上,激动的心情在瞬间得以扩张,唯有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思绪转换为诗句,才能表达出他对药祖老人的敬仰之情。

通往桐君山的台阶由石板铺成,处处可见岁月的留痕。这儿的石板路似乎赋予了江南的灵气,无须多言,踩上去心里很踏实,以为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然怎么会感觉到熟悉的气息?难怪,桐庐的当地人说,远离家乡的桐庐人,经常思念的不是自己的小家,而是桐君山。山上有位济世悬壶的老人,他在桐君山巅伫立千年,凝望着山下的桐庐城,他希望世人健康、体魄强健,而且每个黎明都能带来平安的曙光,每个夜晚都能铺满安宁的星辰。

中医药的世界,如同一个丰富的调色板,每一个颜色,每一种气味,都充满了生命的魅力。山清水秀的桐庐孕育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也传承了距今四百余年历史的中医最大流派——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源于一个叫孟河的地方,具有悠久历史,充满人文气息的江南小镇。在中国医学史上,十九世纪中叶孟河医家崛起,从晚清以来,直至民国初期,延绵了一个多世纪。孟河医道兴盛,医家辈出,正如传承人丁甘仁先生在《诊余集》序中所言: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流派自成一体于明代末年,是中医界的一大著名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费家最具代表性的医学专家是费伯雄、费绳甫祖孙两人。费伯雄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盛名于晚清,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费绳甫以善治危、大、奇、急症而闻名于上海。

马家原以疡科名者数世,至马培之呼声最高,影响最大,1880年曾进京为慈禧太后医过病,因而名声大振,宫廷里传出“外来医者以马文植最著”的聲誉,文植即马培之的字。此后,马培之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的中医大师。

巢家盛名于巢崇山、巢渭芳。巢崇山在上海行医五十余年,他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尤为独特。巢渭芳系马培之的学生,精内科,尤长于时病,一生留居孟河,业务兴旺,名重乡里。

丁家医学造诣最高的当数丁甘仁,他早年学医于圩塘马仲清,后又拜马培之为师,并与费伯雄门人、族兄丁松溪切磋医术,复从巢崇山学习外科。最初在无锡、苏州行医,后在上海仁济善堂坐诊,其间聆教于伤寒大家汪莲石先生,兼蓄孟河医派、温病学派、伤寒学派诸家之长,最后自成一家。

丁甘仁先生勤学深研,造诣颇深,通晓内外科、妇科、儿科,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对外感热病治疗,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伤寒方,宗温病学不拘于四时温病,其外感热病能融会伤寒、温病学术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则汇集群言,加以选择。对外科病诊治,则着眼于整体,处方用药,往往能内外、表里并重。善于运用解毒之剂,益气脱毒之法,以扶正祛邪而收功,其诊疗经验和思路方法,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并有《喉痧症治概要》《思补山房医案》和早年作为中医学校教材的《医经辑要》《药性辑要》《脉学辑要》《诊方辑要》等著作,以及后人整理出版的《丁甘仁医案》《丁甘仁晚年出诊医案》等数十部中医药方面的典籍。

从1915年起,丁甘仁联合夏应堂、谢观等人集资办学,并于1916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医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以及“女子中医学校”,改变了培养中医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之先河。在此基础上,他先后成立了沪南、沪北广益中医医院,发起成立“国医学会”,编辑出版了《中医杂志》,开展医疗及临床教育工作,培养中医专门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是孟河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24年,丁甘仁曾得到过孙中山先生题写颁发的“博施济众”匾额。

袁昌益先生,家本世医,其祖若父皆以妇科闻名于世,年弱冠考入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后转学上海,毕业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由丁甘仁亲自带教,丁先生去世后,由教务长程门雪先生继续辅导,毕业后留校任教,对孟河医学流派知之甚深。抗战时上海沦陷,袁昌益返归桐庐故里开医馆,很快名震四方,晚年致力于妇科及疑难杂症,屡起沉疴,至今尚为家乡人所称道。

世居桐庐的滕昌铎先生,早年拜袁复初先生为师,后毕业于近代著名中医教育家恽铁樵先生创办的铁樵医学事务所。滕先生行医五十余年,诊无虚日,远道慕名求诊者络绎不绝。他早年擅长温热大症,对内伤杂症亦颇有见地;晚年致力于内科和妇科,尤以善治疑难杂症而著称。

孟河医派传到陈金龙这代,已经有了相当的繁盛。当然,这与时代的发展分不开。陈金龙1946年出生于桐庐,到了他拜师学艺的年纪,国家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中医药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给予了显要的位置。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陈金龙拜入滕昌铎的门下学习中医,同吃、同住、抄方、巡诊,秉烛相随,潜心研学了十二年。之后,陈金龙又受传于袁昌益先生,易寒暑十七载,尽得“南袁北滕”两大名医的真传。

陈金龙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丁甘仁先生的再传门人,孟河医派的真正继承者。陈金龙从医五十余载,博览萃精,兼收并蓄,融经方、时方于一炉,卓然自成一家。

2021年秋,一位来自安徽的男性患者被确诊为胰腺癌,因家境贫寒,放弃了手术治疗,后因腹痛难忍,经多方打听,来桐庐找陈金龙医治。陈金龙通过四诊合参,予以扶正祛邪、行气止痛之法治疗。患者服用他开的中药一个月后,疼痛症状逐渐减轻,随访至今再未复发。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十几年前检查出胃部肿瘤,因为多种原因没有选择手术和化疗,多年来坚持在陈金龙这里用中药治疗,经过长时间平衡调理,她的身体状况处于稳定状态,精神如常。

晚年的陈金龙由于学识经验并臻上乘,在处理疑难危重病人特别是各类癌症患者时,辨证精细,分析周详,立法遣药,审慎精当,从而医名远播,慕名前来桐庐求治者络绎不绝,病人遍及省市内外。

五十余载杏林春暖,陈金龙从未停止对中医药的研究与探索,他带教学徒三十余人,言传身教,从未保留。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柯美华,现供职于桐庐县中医院。柯美华跟随陈金龙研习中医近二十年,令她十分钦佩的是,师父不仅用药精确,而且仍在精进医术,“他会根据现代人的体质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这让柯美华对古朴而充满智慧的中医增添了信心。

老中医许子春,也是桐庐中医药界的一张王牌。他194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1959年9月随父许仲凡先生学医,1960年由杭州市卫生局统一招收进杭州市广兴中医院,随父侍诊。1965年毕业留院工作一年后,分配到桐庐县分水地区基层卫生院工作。1967年冬,乡村流脑患儿突然增多,他大胆采用龙胆泻肝汤和清瘟败毒饮,配合西医及鼻饲疗法,获得显著疗效。因为家学渊源,又博采众长,加之丰富的医疗与教研经验,许子春对于中药的应用更有独到之处。

曾有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钟某,患多发性脑梗死五年,且有高血压病史,嗜烟,每逢冬春之交,便终日头晕,步履维艰,卧不安寐,手掌暗紫,脉来尺沉而虚,关脉微滑,寸脉弦劲。舌胖嫩,略带暗紫,中有纹裂,苔黄厚而腻。此系风痰瘀阻症,属于中风恢复期。许子春初诊以平肝熄风化痰、活血化瘀通络处方治疗后,再诊脑窍较前有所清爽,然而夜寐难以入睡,遂调整方药,加强益气安神通络,至三诊患者头昏减轻,夜寐尚安,日后再加以清淡饮食、情绪调节与功能锻炼,以颐养其年。

如今,八十二岁的许子春每周轮流在杭州、桐庐等地坐半天诊,每到这天,他的诊室门口便早早地排起了长队,过了中午饭点,他饿着肚子还在给患者把脉、开方,无丝毫怨言。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中医药以其千年的历史沉淀,宛如一颗珍贵的明珠,在桐庐这块中医药圣地,依然焕发出无穷的光芒。

责任编辑:易清华

猜你喜欢
孟河桐庐白居易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从学术传承角度探讨孟河费氏流派对湿证的认识和发展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早春(节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孟河医派三大家及传人档案追踪
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