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4-04-18 03:53曹艳丽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美感科学幼儿

曹艳丽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幼儿往往被电子产品吸引,一定程度上缺少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自然教育引导幼儿通过亲近自然发现世界的奥秘,鼓励他们观察植物、动物并感受季节的变化,进而探索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与自然互动,幼儿不仅能够培养出环保意识,还能发展创造力、想象力,丰富感知觉,萌生对自然科学探究的兴趣。自然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培養下一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关心的途径。[1]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美感,幼儿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生活的享受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参与者。

一、自然教育理念及其价值

(一)核心概念

自然教育的核心在于将自然界视为一个富有智慧和美感的教室,它能够为幼儿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如关于生态系统、气象、季节、动植物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内容,还可通过观察自然,理解重力、光线、声音等科学原理。此外,还注重幼儿美感的体验,从欣赏美丽的风景、多彩的花朵、奇妙的动物到感受季节的色彩变化,这些都能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自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教室,每个季节都有独特之处,季节性学习使幼儿能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周期性和变化,例如春天的发芽、夏天的生长、秋天的叶落和冬天的休眠。自然教育倡导幼儿亲近自然,激发对万物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将自己与身边的自然建立情感联系,并在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中学会生活,有助于他们更自信和自主地探索世界。[2]

(二)关键作用

自然教育的关键作用在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环保意识:通过自然教育,幼儿学会尊重自然、感受自然万物的神奇与生命力,更加关注自然生态,萌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科学兴趣的滋养:自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开始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萌生科学探究的乐趣。

4.发展情感共鸣和美感体验:体验自然美景、欣赏自然的奇妙之处,有助于幼儿培养美感,提高对美的敏感性。这种美感体验能够滋养他们,使他们更具同情心。

5.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自然教育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并寻找答案,提高了幼儿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观察自然 体验美感

(一)亲近自然的实践

亲近自然是自然教育的核心之一,它通过实际的互动和探索,帮助幼儿与自然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识自然:教师可定期安排户外活动,如自然散步、郊游或探索树林、公园、附近的自然景点。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让他们亲自观察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

2.季节性主题学习:利用每个季节的特点来展开季节性学习,如在春季观察植物发芽,在夏季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秋季观察叶子的颜色变化,在冬季了解不同动植物的休眠方式,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季节的循环和自然的周期性变化。

3.自然观察活动:提供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工具,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昆虫、植物、鸟类和其他自然元素,并记录观察结果,绘制图画或写下观察笔记。

4.自然探索项目:组织小型自然探索项目,如捉蝴蝶、建立昆虫酒店、观察鸟巢或收集叶子。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二)体验美感的实践

体验美感是自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实践,幼儿可以深入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户外美术活动:安排户外美术课程,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创作艺术品,如绘画、雕刻、泥塑等,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2.自然音乐:带领幼儿去户外,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流水声等。也可使用简单的乐器,如小提琴或风笛,模仿自然的声音或创作自然主题的音乐。

3.观赏自然景观:鼓励家长或幼儿园组织幼儿参观公园、花园、湖泊或其他自然景点,让幼儿欣赏风景、观察植物和动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和美丽。

4.自然写作和诗歌:鼓励幼儿写自然日记、诗歌,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情感,帮助他们用文字表达感受,培养文学和表达能力。

5.自然表演:安排自然主题的戏剧或舞蹈表演,让幼儿扮演自然中的角色,模仿自然界中的情景,通过表演传达对自然之美的理解。

6.自然摄影:给幼儿提供相机,鼓励他们拍摄自然界中的美景和有趣的事物,从而更深刻地感受自然之美。

(三)科学探究的实践

自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观察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植物和昆虫观察:在幼儿园提供种植角,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了解不同种类的昆虫如何与植物互动。

2.水的实验:进行水的循环实验,让幼儿了解水是如何从地表上升至天空,然后降回地面的,可以通过模拟降雨和观察云层来探索这一概念。

3.岩石和土壤研究:让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土壤,通过收集样本,研究它们的质地、颜色和特点,从而了解地球的地质。

4.天文观察:条件允许的话,为幼儿安排夜间观星活动,如观察星座、行星和月相,了解宇宙的奥秘,也可以使用天文望远镜或星图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5.动物观察和分类:鼓励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位。学习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6.科学实验和探究项目: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研究声音传播等,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观察结果。

三、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环保意识

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显著作用,其中之一是培养环保意识。通过接触和亲近自然,幼儿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重要性,并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在自然教育的框架下,幼儿将学会珍惜大自然、尊重生命,并明白自己在维护环境健康方面的责任。促使幼儿逐渐养成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回收资源的习惯。这一过程不仅有益于个体的价值观塑造,也有助于构建更健康的社会和可持续的未来。通过自然教育,幼儿将成为爱护环境的积极参与者,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激发创造力

自然教育在幼兒教育中还有一个显著作用,那就是激发创造力。通过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界的多样性,幼儿得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当幼儿与自然互动时,他们开始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这促使他们尝试以另一种角度来理解世界。他们可能用绘画、音乐、文学或手工艺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进而创造出独特的作品。这个创造性过程发展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性思维。

(三)培养科学兴趣

在自然中,幼儿能近距离观察生态系统的运作、物种的多样性和各种自然现象。这些观察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开始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自然教育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探索季节变化、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和生态学的兴趣。教师还可引导幼儿通过尝试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天文现象,激发幼儿对不同科学领域的兴趣。这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生活现象及生命的好奇,还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并深入地了解某一领域,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

自然教育鼓励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如“为什么太阳在白天出现,夜晚消失”或“为什么叶子在秋天会变色并掉落”等。这些问题会促使他们思考自然现象的原因。教师可鼓励幼儿尝试用已有的认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同时也可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协商等方式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

四、结语

自然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亲近自然、感受美感和科学探究,幼儿不仅从中汲取知识,还建立了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这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自然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幼儿提供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从而为幼儿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梁珊珊.“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种植活动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32-133.

[2] 周莉玲.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景观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21.

[3] 刘薇.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21.

猜你喜欢
美感科学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