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法治自信、培育高职学生法治素养和对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意义深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具体过程中,存在内容、形式和效果等现实困境,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培育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养;以横纵两维度打破教学设计藩篱,整合教学内容;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推动各种教学方法创新,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思政课;教学内容;法治思维;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2-0006-05
Abstract: Integrating Xi Jinping's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making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confidence, cultivating the legal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training of standard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of integrating Xi Jinping Thought into on the Rule of Law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is a practical dilemma of content, form and effect, which needs to cultivate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literacy, break the teaching design barriers and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follow the "eight phases unified"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Xi Jinping's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content; rule of law thinking; rule of law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深刻总结和重大理论创新。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1]。职业院校作为教育类型的一种,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摇篮。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一名“技能报国”的职业人迫切需要以思政课为载体全面系统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培养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
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既是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大学生法治自信和培育法治素质的必然举措,统一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多重价值意义。
(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均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主流价值文化,承载教育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思政课教学需要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阐释。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既是促进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又是培育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想课是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之举,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是坚定法治自信的政治要求
政治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性。毛泽东曾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我国发展优势,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法治轨道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迫切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引航。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走什么道路等大是大非问题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使高职学生树立坚定的法治自信、培育法治意识、塑造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养,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促进社会层面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文化。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讲清楚法治中国的特点,与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本质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性等,辅之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润泽下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变革和法治成就,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从而坚定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自信,激发学生深刻理解自我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主体地位,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是培育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的现实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程中必然需要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素养人才。就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言,对高职学生具有目标引领、凝心聚力、启智润心的功能。在人的素质系统中,思想政治素质起着决定作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种多维度综合素质构成,法治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素质。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治素养评价体系课题组调研显示,86.25%的青少年从学校课堂获得法治知识[4],高职思政课作为传播法治教育的课程任重而道远。加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一种,占全国大学生人数的半壁江山,迫切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再者,反观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道德与法治相互作用从而提升法治素质。道德是法治的价值所指,法治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最终促进人的精神养成,“他律”范畴下的法治会影响“自律”范畴下道德水平的提升,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德法兼修。高职思政课是建立中国法治素养和塑造法治人格的主渠道课程。2021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均增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关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学生头脑。最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职业教育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除了职业技能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契约精神和良好的规则意识。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思维、责任意识等,均离不开法治滋养。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有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铸就法治信仰,具备法治精神。
二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现实困境
习近平法治思想于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总结近年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学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存在内容、形式和效果三大层面的现实困境。
(一) 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之困
一是思政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问题。有学者认为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仅限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其实不然,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均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但融入点多,带来了内容交叉处理的困惑。2023年版的思政课教材修改后均增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关内容,但各门主课存在内容交叉现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毛概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习概课”)三门主课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均放在“全面依法治国”部分,且均包括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内容。
二是缺乏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内容重复性、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5]。法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一环,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如何融入思政课这一问题尤其重要,高职阶段的德法课与初、高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高度重合,但尚未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三是缺乏从尊法、学法、守法到用法的实践自觉。思政课教学中法治知识点的理论性强,包括政理、法理和学理的相互统一,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深挖与阐释。但培育法治素养的教学过程与专业学科不紧密,故而实践性不强。对于大学生而言,充满情感的学习体验更能发自内心认同治国理政的相关理念,才能珍重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相互关系。诚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法治知识,但如何引导学生从新时代下中国治国理政的法治逻辑中领会法治精神,提升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应对实际生活中“校园贷”“网络诈骗”等现实问题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难点。
(二) 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之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6]。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如火如荼,而专门针对法治部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际应用却格外贫瘠。据调查,86.07%的学生表示教师主要用文本教学法,而体验过情景模拟(如模拟法庭等)、情景剧表演、主题辩论3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分别仅有20.03%、15.81%、21.7%[7]。可见教学改革虽火热,但实践性强且普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却没有进入到真实的课堂。
(三) 务虚轻实的效果之困
一是融入内容多但课时少的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涵盖了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相对于整个教学时间较少(2~4学时),如何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講清楚,把逻辑体系梳理完善、让法治中国深入人心,从而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二是同时兼具“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双专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数量较少。法治教育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然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居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如何破除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化效应,实现思政课教学与法学知识的有效融合。
三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在“大思政课”背景下,需要打破惯性思维,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既是关键的教学活动又是崇高的政治任务,增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全方位教学。
(一)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系统培育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准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基本精神、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等结合“思政课+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破除新增章节内容的桎梏,在教学上全方位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机融入。
第一,认真对比新旧教材的区别,把握“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将独具中国特色、法治实践、制度特征等核心要义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
第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中贯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实践教学在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占有1学分,加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治国上的卓越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多组织学生参观法律实务部门、引入法学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法治体验渠道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第三,重视教师法治教育的教研培训,推动思政课教师与法学教师的交流互助,弥补思政课法治教育孤军奋斗、力不从心的不足,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法学知识进修或到法律工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 以横纵两维度打破教学设计藩篱,整合教学内容
第一,横向维度上,以教学角度的转换突破教学内容困境。高职思政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传授给学生,需要挖掘思政课教学背后的学理分析,主课之间要相互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是从课程属性出发,结合各门思政课程的不同特点和挖掘各门课的法治资源,在思政课程全维度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全面依法治国重大课题,在突破法治的核心问题中循序提出,从2015年“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的“八个方面”到2018年“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十个坚持”再到2020年的“十一个坚持”。
“十一个坚持”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9]。德法课是高职阶段的第一门思政课,有着独特的课程优势,重在培育高职学生法治素养,主要讲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坚持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论述,着重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具有中國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法治理论体系,铸就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来提升法治素养。毛概课重在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生产,主要基于顺应时代发展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下,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从“四个自信”的高度深入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核。习概课重在挖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教学,从理论角度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时代的意义。形势与政策课侧重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特别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思想武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解决中国法治问题的实践经验。二是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理念逻辑。“十一个坚持”的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为前“三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在两者基石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三是甄选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法治案例丰富教学供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司法工作时多次强调以案例来认识、推动和解释法治,如“100-1=0”的道理说明公正裁判的重要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集中表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还有具体法治实践中的于欢案、夏俊峰案、张扣扣案和河南郑州电梯劝烟案等德法相融,兼顾情理法的统一。
第二,纵向维度上,突破学段间隔,分阶段、有特色地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联动教学。与本科相比,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政治知识掌握相对不佳,高职思政课一方面要注意夯实知识基础,注重高职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中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衔接性,小学阶段重在法治意识的启蒙,中学阶段主要是注重法治教育的体验性,高职阶段则需要加强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中的法治素养,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认同,让学生在技能报国的人生道路上同步推动法治中国进程。再者,要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擦亮高职思政课的成色。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价值取向,既作为职业教育价值观之一,也作为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对各行业将法治知识作为人才准入底线,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利于不同专业在培育法治思维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
(三) 遵循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推动各种教学方法创新,提升教学实效
高职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乐于思考的群体。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在思政课堂上以理论灌输为主,加上法治教育以刚性为主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需要思政课创新教学方法,活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教育。
第一,要基于“八个相统一”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自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6]。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学术话语讲法治而非话大压人,教学过程讲清楚习近平法治思想如何能够解决新时代下的法治矛盾等。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落实价值引领的首要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注重从人民根本利益看待法治问题,中国法治实践既遵循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又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法治领域的逐步深化。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批判并非指责和谩骂,而是直面现实问题,教学过程在讲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破除“言必称西方”的法治教育怪状,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法治文明,破除迷信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树立中国法治文化自信。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法治教育应让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感悟,设置“法治中国我先行”的思政实践教学,让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将书本上的法治理论与中国法治具体实践融为一体。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教学中应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质,讲清楚法治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作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运用辩论赛、座谈会等教学方式介绍习近平法治思想,既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发挥学生的中心地位。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以大众化的话语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阐释,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背后的法治故事。例如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一举扭转香港乱局,在具体教学中阐释好中国独立运用自我法治智慧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除了发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的重要作用,还要吸取高职院校专业的其他课程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思政课是可亲可敬可学可用的课程。
第二,发挥职业教育的教法优势。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随着职业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深入,也产生了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明显的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岗位实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训作业法等。数字化时代下,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上选择新媒体技术分层分类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例如短视频直播传递法治情感、VR模拟法庭辩论、云游中国法院博物馆和网络竞赛法治知识等。一方面,有利于思政课实践立体化动态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适切性。
四 结束语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德法兼修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是一项长期工程,思政课教学要致力于挖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宝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打破教学设计藩篱整合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八个相统一”践行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提升立德树人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4-06(1).
[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7(1).
[4] 当前中国青少年群体法治素养的整体图景[N].光明日报,2020-05-08(11).
[5]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N].人民日报,2021-06-16(1).
[6]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7] 朱林.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法治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基于全国35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4):150-154.
[8]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9]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7.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系统论视域下习近平法治思想结构研究”阶段性成果(GD22CXY02);2022年度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GDSZXT-202202);2021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GD22CXY02)
作者简介:杨洁(1986-),女,汉族,广东茂名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