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畲韵”文化档案资源推动畲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

2024-04-16 07:58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4年3期
关键词:宗谱景宁民间文化

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是畲族群众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宝贵的民族财富。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县提出“三个走在前列”的殷切叮嘱,深入贯彻浙江省第十四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文化浙江”“文化高地”新要求,我县自“十三五”以来就启动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的挖掘与保护工作,随着社会变迁及畲汉融合发展,特别是涉及行为传承的传统技艺逐渐消逝或脉络断裂,对此开展了畲族民间文化口述建档工作,确保畲族民间传统技艺得以完整、系统地传承。借助省档案馆在全省档案系统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我县有幸入围首批“浙档精品”名单,并对下步开展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作出新的部署和提出更高的要求。

1 挖掘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的重要意义

景宁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有畲民迁居景宁,与当地的汉族兄弟共同生活,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畲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习惯,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建筑等习俗都独具特色。畲族民间文化内容、数量非常多,而且包含的种类也很复杂,有很多都隐藏在畲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对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的挖掘及征集,可以有效地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畲族文化档案资料收集起来,这样既能有效确保畲族民间文化的完整与丰富,也能够改善日常保管的不足。并且直接收集于民间的畲族文化档案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畲族民众之间未经开发和装饰的原生态文明,这对于研究畲族文明发展史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研究价值。

2 景宁馆藏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现状

“十三五”以来,我县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种类逐渐增多,较以往只有单一的畲族图书资料,已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涉及畲族口述建档的声像类档案和畲族民间祭祀文化的实物类档案等。

2.1 声像档案

该类档案包含有“传师学师”纪录片、畲族“福文化”系列、畲族“祭祀”文化系列、畲族传统农耕文化和畲族山歌、畲族彩带、畲族礼仪等39项口述视频档案。其他还有“中国畲乡三月三”、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及音乐剧“畲娘”等畲族艺术活动、作品等视频资料。

2.2 实物档案

该类档案包括龙角、铃刀、吉子、震铃等畲族祭祀道具46件;《救苦天尊》《三清图》《原始天尊》等畲族祭祀挂图11幅等。其次畲族民间祭祀文化配套书籍有《度亡表告牒式》《和庙接地头表》《和冤解结醮科》等140本。

2.3 纸质档案

该类档案有畲族宗谱家谱的,包括《盘雷蓝钟家谱》《雷蓝宗谱》《蓝氏宗谱》和《钟氏家谱》等近10种,其他书籍资料有《畲族源生服装图系研究》《中国畲药植物图鉴》《畲族烧香经》等数10种,并且在《景宁县志》类书籍中对畲族也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3 立足地域特色,将畲族文化传承保护当成一种“责任”

3.1 采取视频录制方式记录畲族行为传承技艺

2016年以来,我县在局(馆)党组班子的重视下,通过实地走访积极寻找掌握畲族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并启动将畲族民间行为传承的传统技艺采用口述视频拍摄方式录制,陆续完成了一系列畲族口述视频建档。当然拍摄工作的过程是艰辛的,除做好前期每项的采访方案及采访稿撰写外,还要按照畲族时令及节气的时间线推进,因此不是一蹴而成,而是环环相扣的,例如畲族“福文化”系列共有11个,像“大年福”是在农历正月初一拍摄,而“六月福”拍摄于农历六月初六,均需在畲族农种时节拍摄,在每个时节做福祈祷,祈求风调雨顺、吉利太平;其他如畲族山地传统农耕文化就有54个农耕环节,从当年3月开始拍摄,持续到12月才结束。通过视频采集录制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行为传承的每个细节,让畲族民间传统技艺文化最大限度得以传承。

3.2 采取走访征集方式永久保管畲族珍贵档案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我县的畲族民间文化档案征集工作也取得较大发展。从畲族干部、村民等处征集到各类宗谱、家谱,如《蓝氏宗谱(东坑林山民国庚寅年)》《郡南汝蓝氏宗谱(景宁四格)》《盘雷蓝钟家谱》《雷蓝宗谱》等,以及各种畲族类书籍,如《景宁畲族古籍目录》《畲语古典教材》《畲族源流研究》等。特别是馆领导多次上门与东坑镇杉树岙村村民蓝茂青积极协商,征集到蓝茂青持有的一整套祖传畲族民间祭祀文化道具、挂图和书籍,该套畲族档案数量较为庞大,不仅丰富了档案馆藏资源,而且有效保护了散落民间的畲族民间文化资产。

3.3 采取部门征集方式丰富馆藏畲族档案资源

畲族文化作为我县地方特色文化,县级各相关单位对畲族民间文化研究所编研出版的书籍也是种类众多,如县民宗局出版发行的《布谷闹春(畲族民歌集)》《景宁畲族文化丛书》《景宁畲族语言简本》和《景宁畲族风俗》等,其他如中国畲族发展景宁论坛编委会编辑出版的《畲族文化研究文集》,县少数民族发展促进会编辑的《景宁畲族山歌汇编(上、下册)》和县地方武术文化研究会编辑的《景宁畲族功夫》等等。通过向县级相关部门、社团单位所征集的各类型畲族文化书籍,进一步填补了馆藏畲族民间文化档案资源存在的不足与空白,也对社会各界进一步理解本土畲族民间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4 统筹资源建设,将畲族文化创新发展形成一种“品牌”

下阶段,我县将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推进畲族民间文化档案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畲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真正让畲族民间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4.1 加强领导,联动落实

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支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努力挖掘培育一批畲族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才,并加大资助其创业的力度。同时由县委或县政府牵头发文部署,县级畲族文化基地办、文化局、民宗局、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中心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会等部门制作畲族民间文化资源共享目录专题数据库,在不移动各部门畲族民间文化资产的情况下形成资源共享链,这将便利社会各界群众查阅相关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的去向或知晓是否有相关档案等。

4.2 争取立项,协同推进

将畲族民间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畲族民间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进行立项并列入年度预算。聘请人员或社会热心人士到全县范围内,重点前往畲族聚居区搜集信息,将所收集含畲族民间行为传承传统技艺素材情况及时告知县档案馆,可采取口述视频采集方式记录保存;将群众手上收藏有相关珍贵畲族档案原件情况也及时反馈县档案馆,由县档案馆出面上门征集或制作仿真件、复制件等方式留存。

4.3 广泛宣传,统筹实施

为抢救与保护我县珍贵档案原件,依托县档案馆档案技术保护条件的提升,计划通过《畲乡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或网站发布等方式,广泛宣传并筛选民间有收藏价值的档案,通过征集进馆或提供档案寄存业务,积极助力珍贵档案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掌握畲族民间文化档案的情况。

4.4 创新发展,服务社会

聘请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畲族历史文化知识的退休老同志,将县档案馆馆藏已征集的畲族民间文化档案和已掌握知晓的收藏档案原件经当事人同意后,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积极包装列入非遗项目,并将其中一些有意义的畲族传统运动、畲族小故事等融入全县区域旅游项目中,努力为我县社会经济建设和民族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宗谱景宁民间文化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试论《高隆诸葛氏宗谱》的价值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明清时期洞庭秦氏家族研究——以《洞庭秦氏宗谱》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