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在林业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2024-04-16 00:56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天敌害虫调控

路 平

(张家口市崇礼区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 张家口 076350)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植保、生态植保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趋势。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可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暴发危害;以无公害防治为主导,辅以化学防治,采用最优化的技术方案,实现农药的高效、减量使用,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助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1 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涵盖了对土壤、气候、水分等因素的调节,主要目的是改变不利的生态环境,或者削弱不良环境因子对生物种群的危害程度,着重于调控林地病虫害发生区的生态环境,诸如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水分条件等。

1.1 土壤环境调控措施。土壤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对土壤环境调控,旨在改变土壤的温度、湿度、理化性能等,使得土壤环境不适合地下害虫越冬,不适宜害虫分布、生存、发育和活动,不利于病原菌存活、传播、为害等。按调控具体实施方式,可分为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等。物理措施有耕、耙、犁等,化学措施有施用消毒剂、土壤修复剂等,生物措施有撒施有机菌肥、种植绿肥、秸秆覆盖、繁殖蚯蚓等。

1.2 气候环境调控措施。温度、湿度、降水、光和风(包括田间小气候)均为气候因素。气候环境的调控可分为区域性气候调整和局部性气候环境调整。区域性气候环境的改善属于宏观层面调控,主要是利用大规模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人工降雨、烟雾防霜等措施来实现;局部性气候环境属于微观层面调控,主要通过合理修剪、人工生草等方法实现。

1.3 土壤水分调控措施。通过一些水利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建水闸、田间排灌,以及灌溉设施改造,如喷灌、滴灌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害生存的生境。

2 健身栽培技术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强抚育管理,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促进林分旺盛生长,提高林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1 营林技术。尽量营造针阔混交林,扩大混交林比例;增强植物多样性调控,如套种三叶草等;生草培肥土壤,为天敌创造良好环境,抑制病虫发生危害。

2.2 加强养护管理。在林地管护过程中,要根据林地的立地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水肥管理,做好修剪、防寒、刮树皮等日常养护操作。通过修剪虫枝和人工捕捉防治天牛、木蠢蛾、透翅蛾等蛀干害虫;针对长势衰弱的林木,通过种植地被植物和绿肥,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或专用配方肥等方式改良土壤[1],强健树势,增强林木抗逆性。

2.3 冬季病虫防控技术。①清园:在果树休眠期彻底清除地面枯枝落叶与杂草,集中烧毁,减少翌年发生源。②树干涂白:冬季对树干进行涂白。③刮除树皮:冬季和早春果树萌发前,彻底刮除主干及主枝上的翘皮、粗皮,并集中烧毁,消灭大量的越冬害虫。④束草诱集:果实收获后树干束草诱集越冬雌虫,于翌年早春解冻前取下束草烧毁,可有效降低虫卵基数。

3 理化诱控技术

3.1 灯诱技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按30 ~50 亩面积设置1 盏灯,挂灯时间一般在4 ~10 月,不仅可以减少杀虫剂用量的30%,节约农药和人工费,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保护害虫天敌,而且具有诱杀力强、对益虫影响较小、集中连片效果好、操作方便成本低、维护生态平衡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3.2 食饵诱杀。可悬挂糖醋液诱捕器诱捕蛾类。糖醋液配制方法为糖∶醋∶酒∶水=3∶3∶1∶10,混合后按1∶1 000 稀释,加入敌百虫或敌敌畏乳剂。置于盆钵里,在小地老虎成虫盛发期,放于田间可诱导到大量的蛾子。用炒香的米糠、玉米,加少许敌百虫,于傍晚撒于蝼蛄、地老虎活动取食的场所,可诱杀大量的地下害虫。

3.3 悬挂性诱剂。悬挂昆虫性信息激素诱捕装置,于3 月下旬~9 月下旬,陆续悬挂主要害虫性诱剂,设置数量5 ~10 个/亩,设置高度1.5 ~2 m,分布方式为梅花式。如悬挂美国白蛾性诱剂防治美国白蛾。

3.4 悬挂粘虫板。根据害虫不同的喜色本能,4 月下旬~7 月下旬悬挂黄板,高度为1.5 ~1.8 m,主要诱杀白粉虱、苍蝇、潜叶蝇,以及各种蚜虫、蓟马、介壳虫等害虫。

3.5 树干束草诱杀。树干束诱虫带或纸草,宽度20 ~30 cm,以诱集越冬害螨和卷叶蛾幼虫等害虫,待进入冬天后,解下诱集带并集中烧毁。

4 生物防治技术

4.1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实施林地生草栽培制度,为天敌提供适宜的生活场所和条件,发挥好天敌对病虫害的自然控制作用。

4.2 释放天敌昆虫。正确释放花绒寄甲,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平均防治率可达55.94%;采用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经正确释放后,调查显示周氏啮小蜂平均寄生率达到62.7%;在采用阻隔法防治春尺蠖时,胶带宽度推荐为15 ~20 cm[2]。引进捕食螨等天敌产品,适期释放可防治害螨;人工释放瓢虫防治蚜虫、叶螨等害虫;人工释放松毛虫可有效防治卷叶蛾、刺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

4.3 利用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菌剂。在虫情可控的基础上,优先选用已成熟应用的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多氧霉素、浏阳霉素、农抗120、鱼藤酮、烟碱·苦参碱、灭幼脲等生物农药,以及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

5 化学防控技术

5.1 结合监测结果,适时、对症施药。在对林地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田间病虫害调查结果,结合天气状况分析,预测主要和次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确定靶标病虫,按照按需、适时、适量、对症、精准、高效和绿色安全的原则运用化学防治方法,选用对症的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和叶面肥混用喷施。注意事项:植物源、矿物源、生物源农药作用较慢,用药时间需要比化学农药提前3 ~4 d;交替轮换用药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合施用,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注重保护天敌,避免在天敌活动盛期用药。

5.2 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春、秋两季是腐烂病侵染发生高峰期,要及时刮治,同时涂抹药剂保护。虫害的防治可以使用选择性较高的农药,或使用非化学措施在关键期压低全年的害虫基数;病害的防治要在发病的初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防重于治。

5.3 重要病虫害的依律防控。腐烂病是弱寄生菌,树体氮钾比失衡、营养不佳所造成的树势衰弱是我国杨树腐烂病大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腐烂病的防控应在做好刮治、枝干淋药等常规措施的基础上,注重从根本上改善栽培管理措施,实现树体的营养再平衡。通过增施钾肥、有机肥等措施促进树体吸收钾等抗性元素,同时严格控制氮肥施用,调控氮钾比,提高树体抗性,逐渐降低腐烂病发生率。针对林木早期落叶病、叶枯病等多循环叶部病害,应做好前期预防,阻断再侵染。防治时应抓住6 月的放控关键期,提早施用保护剂,及时施用内吸杀菌剂,保障合理的施药间隔期(20 d 左右)。同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雨前2~3 d 或连阴降雨间隔期做好喷药,重视波尔多液等保护剂的施用,避免相同机制内吸杀菌剂的重复使用,减少抗药性风险。

5.4 按照经济阈值用药。加强病虫的动态监测,按照经济阈值进行防治,可以明显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目前主要病虫,如叶螨、斑点落叶病等监测技术和防治指标已经完善,可在生产中推广和使用。比如早期落叶病的防治,在春季平均病叶病率达到5%左右时,用专用药剂进行第1 次防治。

5.5 尽量使用选择性较高的农药,避免广谱性农药对天敌的药害。在防治叶螨时使用螺螨酯、联苯肼酯、三唑锡、乙螨唑等专性杀螨剂;防治蚜虫时使用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胺腈等专性杀蚜剂;防治褐斑病时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专性杀菌剂;尽量少用拟除虫菊酯类等广谱性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保护果园生态环境。

5.6 高效施药技术。通过药械改良、助剂添加实现高效施药技术。选用雾化性好的小孔径喷头,增加药剂的叶片附着率。同时,通过添加高效农药助剂,如安融乐、喜施、云展等提高施药效果。适当降低喷药的每亩用水量,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山区林地要选择适宜山地应用的动力喷雾器械,大面积山林可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空中植保无人机施药应选择飞防专用剂型,如油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等。同时,应添加具有增加沉积和润湿性能的助剂和防飘逸剂,如大千2801#飞防助剂100 ~200 倍液。植保无人机喷药要求在3 级风以下,在清晨或傍晚施药,施药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在无人机10 m 以外进行操作。

猜你喜欢
天敌害虫调控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