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潇 吴咏晓 黄思祺 吴柳婧
为帮助家长及幼儿教育工作者采用科学有效的育儿方式,该研究报告通过分析石狮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为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比较石狮市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水平差异,再将所得数据与全国儿童常模进行差异分析,得出石狮市学龄前儿童总体活跃度较低,对于可分辨反应的外在刺激水平较低,但乐于接触并且容易适应新事物、新情境,与人接触时情绪比较愉悦,并且做事情有足够的毅力,能够坚持到底。
1 概念界定
气质决定人的行为,气质不仅受先天遗传的影响,还与后天环境息息相关。本研究测试引用张劲松等人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对气质维度的有关定义,如下:活动量指儿童身体的运动量;趋避性是儿童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适应性是指儿童对新事物、新情境的接受过程,是容易还是困难;反应强度是儿童对刺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包括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情绪本质是指儿童愉快、和悦、友好的行为相对于不愉快、不和悦、不友好的比例;注意分散度是指儿童外界刺激对正在进行活动的干扰程度;坚持度是指儿童活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和克服阻碍继续进行的能力;反应阈是引起儿童产生可分辨反应的外在刺激水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采用集团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31日至4月26日选择石狮市9个幼儿园,在父母或主要照顾人了解情况并同意后进行问卷的匿名填写。问卷包括幼儿基本资料、主要照顾人基本资料、幼儿气质量表三部分。共调查儿童3990例,实际受试儿童共2519例,其中男1382例,女1137例;小班、中班、大班儿童分别为872例、850例、797例。
3 研究工具及评定标准
采用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评定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它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气质量表,由张雨青等人修订,并进行了标准化,分家长和教师评定问卷,而本研究采用的是家长评定幼儿气质类型的问卷,家长评定量表信度较高,为0.849。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72道与儿童日常行为特点相关的题目,家长根据儿童的日常表现从7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1=从不,2=极少,3=偶尔,4=有时,5=时常,6=经常,7=总是)。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出9个气质维度,包含活动量、持久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心境、节律性、注意分散、反应强度的平均得分,若分数越高,则气质维度的特点越明显。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幼儿基本资料和主要照顾人基本资料两部分,以此进一步分析幼儿气质与其他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研究团队于2023年3月31日至4月26日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990份,其中回收合格问卷2519份,问卷回收合格率63.13%。问卷发放前,研究团队与各园区班级老师说明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再由各园区班级老师召集家长,说明问卷调查目的,不同幼儿园间的问卷发放时间及回收时间不同。问卷上注有研究团队的联系电话,方便家长及教师对问卷疑惑处进行咨询,同时研究团队也能够及时解答。
3.2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用SPSS 26.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性别与儿童气质维度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若p<0.05,再选取SNK-q检验进行不同组别两两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与儿童气质维度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模水平的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石狮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水平与常模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研究结果
4.1 石狮市不同年龄组间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比较
通过对不同年龄组间各气质维度水平得分进行单因素ANOVA检验,结果显示,活动量、坚持度、趋避性、反应强度、适应性、情绪本质、规律性、注意力分散、反应阈9个气质维度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进一步进行SNK-q检验显示如下。①活动量:小班显著高于大班。②规律性:中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③趋避性:中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大班显著高于小班。④适应性:中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⑤反应强度:小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⑥情绪本质:中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⑦坚持度:大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⑧注意力分散:小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⑨反应阈:大班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详见表2。
4.2 石狮市不同性别间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差异比较
数据显示,活动量、趋避性、适应性、情绪本质、坚持度、反应阈与儿童性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童的活动量、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得分显著高于女童,而情绪本质、坚持度得分显著低于女童。详见表3。
4.3 石狮市不同年龄组男女童气质维度水平比较
小班活动量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绪本质男童明显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班活动量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男童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映阈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班活动量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趋避性、适应性、反映阈三种维度中男童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各维度男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4。
4.4 石狮市不同年龄组男童气质维度水平比较
小班男童的活动量高于中班和大班男童,趋避性低于中班和大班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班男童适应性高于小班和大班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班男童反应强度高于中班和大班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班男童情绪本质高于小班和大班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班男童坚持度高于小班和中班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班男童注意力分散低于小班和中班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班男童反应阈高于小班和中班男童,差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4.5 石狮市不同年龄组女童气质维度水平比较
活动量与反应强度:小班组女童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阈:小班组女童反应阈高于中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4.6 石狮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与常模水平的比较
男童女童的规律性、反应强度、注意力分散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童的活动量、反应阈均小于常模,趋避性、适应性、情绪本质、坚持度均大于常模。详见表7。
5 讨论研究
5.1 石狮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的年龄差异
本研究显示,小班儿童的活动量明显高于大班,注意力分散明显高于中班和大班;中班儿童的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大班儿童的趋避性显著高于小班组,坚持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5.2 石狮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的性别差异
不同研究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在性别上的结果存在部分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男童的活动量、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显著高于女童,而情绪本质、坚持度显著低于女童。气质维度的性别差异根本在于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的速度差异,更多的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社会化的结果,其次也与样本量的地区、经济文化来源的差异有关。
通过进一步将男女童按照年龄分层分析后显示,不论大中小班,男童的活动量得分都高于女童,而小班和中班男童的情绪本质得分低于女童;中班男童的反应强度及注意力分散得分低于女童,反应阈高于女童;大班男童的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得分均高于女童。数据显示,男童活动量、坚持度、反应阈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的身体运动量、活动的持续时间、克服阻碍继续前进的能力及可分辨反应的外在刺激水平不断提高;女童的活动量、反应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坚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在运动量、对刺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上都在逐渐降低,而活动的持续时间及克服阻碍继续前进的能力与男童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该能力也在逐步增长。
5.3 石狮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与常模差异
石狮市学龄前儿童9个气质维度水平与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所发表的《3~7岁儿童气质量表(CPTS)全国城市常模的建立》为标准,单样本T检验,得出石狮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与常模相比,男女童的规律性、反应强度、注意力分散均无统计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的活动量、反应阈得分均小于常模,趋避性、适应性、情绪本质、坚持度得分均大于常模。以上数据反映出石狮市学龄前儿童的运动量较低,对于可分辨反映的外在刺激水平较低,但乐于接触并且容易适应新事物、新情境,与人接触时情绪比较愉悦,并且做事情比较有毅力,能够坚持到底。
6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石狮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童与女童相比,更加活跃、更容易适应新事物,但女童与男童相比,更有毅力,情绪更稳定,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与常模相比,石狮市学龄前儿童更乐于接触并且容易适应新事物、新情境,与人接触时情绪比较愉悦,并且做事情有足够的毅力,能够坚持到底。但本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并未分析石狮市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维度水平差异,也未分析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与家庭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再针对石狮市不同地区做城乡幼儿园间的差异比较及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对学龄期儿童气质维度水平产生影响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系“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石狮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水平研究”项目,编号:202212710017。
(作者單位:闽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