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媛
关键词:非遗文化;湟源排灯;乡村振兴;传承与推广
非遗,关于一人、一物,它们的存在无声无息地转化为一种对故土的思念,唤起人们内心的温柔。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消失,而众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即将灭绝的风险,因此我们有责任理解并积极推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将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的非遗文化——湟源排灯进行调研,并对湟源排灯的传承及推广助力。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起源于清代中期的广告牌灯箱,在每年元宵节期间组织展挂,是湟源县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于2006年5月20日,湟源排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湟源排灯的制作,需经过制作框架、雕刻框架、上漆美化、灯面绘画和排列组装五道工序。其中雕刻、上漆是重要的环节,民间有“三分雕刻、七分漆艺”之说。
湟源排灯的框架需要优质木材来制作,雕刻工艺非常精致。为了保障雕刻木料的表面具有饱和度和透明度,上漆环节也是湟源排灯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上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排灯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排灯的上漆过程主要是采用贴金箔和涂漆朱红两种方法。在涂漆过程中,需要对着色漆进行两至三次分层涂抹,且在涂抹时需细致小心。只有在每种漆中加入适量的稀释剂,才能够制作出手感顺滑、光泽柔和、表面平整的排灯。
湟源排灯呈现出各种形状,如矩形、扇状和椭圆形等等,通常包含4个部分,象征着四季: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个面的湟源排灯都有独特的图样设计,这些图案来源于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其他元素。通过串联成一幅连续画作的方式,它们能够生动地展示一段故事或者某个特定场景。而当点燃蜡烛时,那些被描绘的人物形象会显得更加栩栩如生。浮雕的植物一般有菊、牡丹等象征性事物,由此得出,人们已形成期望长寿安康、万事如意的独特的审美观念。
湟源排灯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展示出人们对于故乡深沉的爱意,同时也彰显出了“茶马互市”和“小北京”的历史文化的繁荣景象。
现在,湟源县政府将湟源排灯放入明清老街旅游街区中进行展出,不仅活跃和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而且对湟源排灯起到了传承、传播作用。然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湟源排灯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非遗”保护尤为迫切。
我们在线上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湟源排灯进行摸排工作。在问卷的详细数据中,发现大家对湟源排灯不是很了解。但是多数人愿意参加政府和社会各界举办活动,参与到保护非遗文化的湟源排灯的传统制作技艺。
现存的主要问题:
许多传统的排灯制作技术已经消失,并且没有人继续使用。湟源排灯多靠“师徒传习”的方式进行传承,更多的是依靠个人自愿和个人喜好去主动学习。湟源排灯不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大部分人宁愿去务农也不愿学习湟源排灯艺术。
首先,民众和经济发展程度都相对较低。其次,社会资本投入面临一些挑战。再者,由于“师徒制传授”机制的存在,湟源排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湟源排灯与农村旅游的结合并不紧密。其推广力度不足,且被视为当地人的娱乐方式而非对外展示的项目。
我们希望这次的实践活动对湟源排灯产生积极的作用。
1.承载着世代传递的信念,现代的学徒制度致力于手艺的继承,确保文化遗产和民族记忆不会被忽视并能够持续流传。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记忆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而有效地整理归纳,进行有效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2.有助于全面发掘“非遗”湟源排灯的独特文化资产,借助艺术教育活动和文化援助手段来提高乡民们的审美品位和美术欣赏技巧,推动乡村文化的构建与进步,并有效地把农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同精神脱困、文化助志结合起来,真正让文化力量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动力来源。
我国国家领导人指出,应积极利用更多的美学和艺术元素来提升城市与农村的建筑设计品质,以增加其美观度。部分具有显著商业价值的非物質文化遗产已能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新机遇,形成独特的产业模式,推动乡村繁荣并提供给居民致富的新路径。对乡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措施,有助于构建振兴乡村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和国家办公厅联合发布并由新华通讯社报道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被纳入了中国政府公告中.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对于执行农村复兴策略的建议.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