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路径探究

2024-04-16 05:52朱婧
关键词:跨学科美术学科

朱婧

摘   要:我国小学美术课以分科教学模式为主,该模式学科孤立,内容零散,知识与生活脱节。基于此,对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在小学进行美术跨学科教学,具有弥补分科教学之不足,夯实学生基础,促进多元发展,推动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效,加强学科融合,实现协同育人的积极意义;深挖美术与各学科间的共性,教师要从研学者、设计者、实践者的角色出发,实施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01-0036-05

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阶段。分科教学人为地将知识进行分割、提炼、加工,提供片段的情境体验,导致教学内容孤立、零散、脱离生活。现实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不是数学的,也不是语文的,而是多学科交融的。因此,在小学开展美术跨学科教学,对弥补分科教学的不足,夯实小学生美术基础,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课堂质效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印发在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多次出现“跨学科”与“学科融合”相关的内容,并在学习任务、教学策略、学业质量中提出了要求、建议与标准。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

当今跨学科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这也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方向。由此,对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进行了思考与探究。

一、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定义

1926年,哥伦比亚大学伍德沃斯教授最早提出“跨学科”一词,指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戴安娜·罗顿、维罗妮卡·波伊克丝·曼西拉等人提出:“跨学科教育是一种课程设计与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单个教师或团队对两门或多门学科或知识体系的信息、资料、技术、工具、观点、概念或理论进行辨识、评价并整合,以提高学生理解议题、处理问题、创造新方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而那些解决方案超出了单门学科或单个教学领域的范围。”综合以上,笔者对“跨学科”的理解主要从小学开展的跨学科教学角度入手,对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定义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以美术学科为主要内容,融合另外两门或以上学科进行的教学活动。

二、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意义

1.夯实美术基础。美术跨学科教学通过融合各学科内容,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学习内容,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美术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内容、意义与作用的理解,打牢美术基础。

2.促进多元发展。美术跨学科教学能汲取各学科特点,一方面,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多元素养与能力协同发展,如:“美术+文科”,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表达能力;“美术+姊妹艺术学科”,能够培养学生艺术感知与表现能力;“美术+理科”,能够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具备跨学科思维,综合探索、学习迁移等能力,实现以“美育促全育”。

3.提升实践能力。分科教学割裂了教育和真实世界的有机联系,导致学生一旦脱离课堂与教材,就失去了对美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美术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创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场景,促进学生在以美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用美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对教师的意义

1.拓宽专业边界。分科教学中,美术教师更关注美术专业,较少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导致教师知识面较窄。跨学科教学能促进教师纵向钻研本学科专业,横向拓展专业边界,具备多学科素养,成为“专才”与“通才”于一体的教师。

2.提高教学能力。美术跨学科教学能够促进美术教师挖掘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共通点,研究美术教材中和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挖掘拓展性学习材料,重组教学内容,探索有趣、有料、有效的学科融合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接轨未来教学。伴随未来教育形态的变革,未来教师将是多样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专业成长的学习者,要具备更高更全面的专业素养。美术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推动美术教师成为适应教育教学變革的未来教师。

(三)对教学的意义

1.提升教学效果。美术跨学科教学是基于美术教材又不局限于美术教材,通过以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形式,产生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提高学习过程性体验感,增加教学趣味性。

2.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美术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力,有利于扩展学习空间,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更快实现教学目标,更准确突破教学重难点,丰富评价维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实现《课标》理念。美术跨学科教学有利于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实践中更主动地学习,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等《课标》理念。

三、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跨学科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革新教学观念,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但部分教师在开展跨学科教学中存在种种不足与偏差。

第一,对跨学科教学缺乏了解。由于部分美术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导致其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主动性不强、频率不足。

第二,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不足。因部分美术教师受长期分科教学影响,难以转变旧有教学模式,对跨学科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内容定位不准确,跨学科教学设计不恰当。

第三,跨学科教学实践不够。未能在常态化的教学、反思与交流中,形成深度跨学科教研能力。

四、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跨学科教学成为未来常态化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跨学科素养亦将成为未来教师的根本素养之一。因此,教师应顺应教育趋势,主动适应时代变革,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跨学科教学水平。

(一)成为“美术跨学科教学”的研学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应深究专业筑根本,广泛学习促拓展。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学提升:一是“固本培元”,教师应巩固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本学科教学教研能力,不忽视学科的独有价值;二是“博闻多识”,教师应积极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不断自我更新,成为拥有“一桶水”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者;三是“交流共进”,教师应积极组织、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发挥各学科间教师合力,探索切实可行的跨学科教学方式,提升跨学科教学水平。

(二)成为“美术跨学科教学”的设计者

深思精炼提质效。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对教学方案深度思考与精心设计。教师设计跨学科教学时,应做到:一是“跨而相适”,教师应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找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切入点,融合匹配度高的教学内容,避免生搬硬套;二是“跨而有质”,因学科门类多,内容杂,教师应将众多资源择优而取,精心设计跨学科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三是“跨而有度”,教师应以美术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适量融合跨学科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避免喧宾夺主。

(三)成为“美术跨学科教学”的践行者

实践反思促发展。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的磨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一是“化少为频”,教师应经常跨学科教学,使其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促使其意义与价值能够持续且深入地实现;二是“推而广之”,教师应积极传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与方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使更多教师提升跨学科教学意识和能力,将美术课打造成“人人会上、人人上好、人人受益”的跨学科课堂;三是“反观内省”,教师应在实践与反思中,探索长效可行的美术跨学科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跨学科教学质量与效果。

五、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路径及优点

(一)美术与单学科融合

1.“美术+语文”,促进人文素养提升。美术与语文同属人文学科,具有互通性。孔武仲在《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有言:“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美术于语文中,增色添趣,语文于美术中,增雅添韵。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象形文字的联想》为例。教师可先通过欣赏岩画作品、讲解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导入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象形文字来源于对实物外形的描摹,并理解“书画同源”的文化内涵;接着,通过“观造型”“猜字意”活动,引导学生将象形文字与现代文字一一对应,使学生清晰直观地感知文字“意”与“形”的关系;而后,引导学生根据象形文字的字意和结构,运用夸张、变形、排列、组合等方法,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最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用语言描述作品创意和故事情节。

美术+语文,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人文素养水平,提高了学生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2.“美术+数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抽象、严谨、理性是数学的代名词,形象、自由、感性是美术的座右铭。看似相互对立,其实在几千年前就有二者融合的示例,如立体主义画派、对称图形、黄金比例等。数学的严谨性能够提升美术表达的精确性,美术的视觉性能够展现数学逻辑的直观性。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重复与渐变》为例。教材要求先设计基本形,再将基本形以重复或渐变的构成形式装饰物品。教师可从两方面将美术与数学互融。其一,设计基本形时,可将数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内容迁移到美术教学中,并以此方法基本形设计,进而完成美术创作。其二,进行基本形排列时,可借助数学中的数列表示重复与渐变的规律。假设基本形为字母n,则基本形重复列为n,n,n,n……;颜色重复列为n,n,n,n……;面积重复列为n,2n,n,2n……等;数量渐变可列为:n,n+1,n+2……;大小渐变可列为:n,n×2,n×3……等。

美术+数学,有利于学生用数学方法展现形式美学,用美术手法表现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美术+体育”,增强艺术表现能力。美术与体育,一“静”一“动”,一“文”一“武”。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密切相关。一是体育运动蕴含着美,展现了人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二是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能记录和展示运动的“力与美”,弘扬体育精神,推广体育运动。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我喜欢的运动》为例。教师可将课堂设在运动场,营造运动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在讲授环节,让学生阐述自己喜欢的运动及其理由;随后,根据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组,由小组代表摆出该运动的经典动作,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物运动时躯干、四肢的屈伸之间的关系,直观感知人体结构、比例等知识,并以速写形式记录人物动态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总速写动态图,并以纸版画的形式创作一幅运动主题作品。

美术+体育,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营造适切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和美术表现力。

4.美术+科学,激发创新创造潜力。美术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内在美感的外在表达;科学是研究者对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二者研究领域不同,但均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美术思维启发科学创新,科学进步推动美术发展,二者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成,对人类物质与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中国古代的长信宫灯、修拉的点彩画。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环保小发明》为例。首先,教师可通过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进而导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欣赏《错银铜牛灯》的造型与纹饰之美,從科学角度分析其材料、构造与工作原理,并找出其美术与科学的交融点,促使学生懂得“美术+科学”能创造出美观且实用的生活用品;接下来,教师展示集美术与科学于一身的环保用具,组织师生、生生交流科技新闻及环保常识,拓宽学生视野;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组内废旧物品材质、用途、造型、色彩等特点,并构想其有何利用价值,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设计制作一件造型美观、科技创新、实用性强的环保小用具。

美术+科学,有助于营造“因创造而兴浓”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在科学中求美,在美术中求真”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5.美术+音乐,提升艺术感知能力。美术与音乐同为艺术学科。美术有形无声,通过图像传递思想感情,音乐有声无形,通过声音传达情绪情感,二者殊途同归,却互通互联。以岭南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用线条、颜色画感觉》为例。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一是进行“听音画线”“听音涂色”(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联想与该音乐表达的情绪情感相似的线条和颜色)的小练习,打开学生的艺术联觉通道;二是通过“音乐图画对对碰”(学生根据音乐片段,说出主观感受,并选择与之相符的美术作品)的小游戏,调动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三是介绍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作品及作画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四是通过“听音乐,画图画”的实践活动,营造强烈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创作表现力。

美术+音乐,有助于学生在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更快地感受艺术氛围,更好地调动内在情感,更有效地提高艺术感知力、理解力和创作力。

(二)美术+多学科,提高多元能力素养

美术是一门综合学科,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既有客观的一面又有主观的一面。数学能展现美术中具象的理性,语文能体现美术中意向的感性,美术能化解理性与感性的“矛盾”,消除客观与主观的“对立”,实现了互补与互利。将美术、数学、语文三者跨界互融,能让“美术”既有理性的把控,又有充沛的情感。以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画物体》为例。在讲授环节,教师可通过SketchUp(3D软件)展示正方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特征,融合数学中的正视面、侧视面、俯视面、仰视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观看物体的常见视角和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造型特征;在拓展与延伸环节,教师可引出古诗——《题西林壁》,引导学生解诗意、悟哲理,培养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分析問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道理,促使学生形成大局观、全局观。

美术+多学科,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逻辑思维、知识迁移、跨学科思维等能力,促进学会应用多学科知识发现、理解、分析和解决学习问题,促进多元发展。

六、结语

美术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开辟新模式、拓展新领域、注入新活力。美术跨学科教学能够“以跨促学”,促进学生夯实美术基础,多元发展,提高综合能力;能够“以跨促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教清、讲透教学内容;能够“以跨提质”,促进教学形式创新,提高课堂趣味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相信,美术与各学科凝聚合力、持续赋能,能够以“美育促全育”,使学生“知学、乐学、活用”美术,促进“教师、学生、课堂”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   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何为与可为[J].基础教育课程,2022,(11):4~9.

[2][美]艾伦·雷普克.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5~16.

[3]刘善钰.美术学科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应用[J].——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教学为例[M].第七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2023-01-07.

[4]范海洋. STEAM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探索[J].新课程(上),2017-09-08.

猜你喜欢
跨学科美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