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的三维知觉概念传达

2024-04-15 08:19□徐
艺术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投影典型视网膜

□徐 治

视觉感知领域的“空间”通常指的是人类视觉系统如何感知和理解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形状和距离。视觉系统构建出对物体的整体概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角度和视角的信息,这一过程被称为物体识别的三维形状感知。

这里的“视觉概念”还不能简单地和“审美意象”等同,审美意象是在审美心态的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视觉概念。人类具有三维的感知能力,而绘画艺术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将三维的审美化视觉概念构建于二维的画面中。

一、二维视觉构建三维感知

(一)视知觉恒常性

视知觉恒常性是指我们的感知系统在面对变化的外部条件时,仍能保持对物体或事物特征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简而言之,它表示我们在感知上的稳定性,尽管外部条件可能会改变。具体来说,视知觉恒常性有以下几种类型:(1)尺寸恒常性:这种恒常性使我们能够在不同距离下认知到物体的实际大小。即使物体距离我们更远或更近,我们仍然能够识别其相对大小。(2)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使我们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识别物体的颜色。尽管光照可能使颜色看起来有所改变,但我们仍然能够理解物体的实际颜色。(3)形状恒常性:这种恒常性允许我们在不同视角下识别物体的形状。即使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我们仍然能够保持对三维形状全貌的稳定认知。(4)亮度恒常性:亮度恒常性使我们能够在不同照明条件下感知物体的亮度。即使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看起来明亮或暗淡,我们仍然能够识别它们的亮度。

这些恒常性是感知系统的自动调整机制,使我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准确理解和识别物体。它们反映了感知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视知觉对外界进行有效感知和互动的机制。

(二)物体投射与三维感知

以正方体为例,当人的眼睛看见一个正方体时,实际上视网膜被投射接收的是一个正方形或一个六边形的图形;正方形的六个面,视觉只能看到前方的一个面、两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我们视觉的形状恒常性会使我们产生这个正方体恒常不变的三维视觉概念,即不变的六个面与十二条边线,从而使我们建构完整的三维知觉概念。在知觉恒常性影响下,知视觉经验中产生的视觉概念会将事物构建为恒定的三个维度,会在物体不同的投射角度下视其形状为恒定的本来形状,视觉会将观看物体的各个面整合为全方面的三维认知概念。

在雕塑艺术中,三维的知觉概念生成的审美意象得以通过三维的媒介加以显现。但对于绘画艺术来说,二维的平面(画面的凹凸肌理在这里也认作为平面范畴之内)实际上是无法完整复制一个三维的完整知觉概念的。

(三)三维知觉概念的二维表达

平面无法完整还原三维物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佳方法是首先选择物体的一个或多个面,通过投射到平面的图形来重新构建物体的整体视觉概念。如要精确地传达三维概念,这个投射于二维平面的图形必须是典型的,典型的面的选取,应是建立在“简化律”的基础上的,最简化的样式的投射组成的图形才更适宜被人感知为完整的物体。

例如,一个正方体从两个角度观看(四分之三俯视角,如图1;正面视角,如图2),在都是用最基本的一维的线勾勒的图形条件下,图1 更容易被下意识地知觉为三维的立方体。而如果说图2 是立方体的话,则需要通过理性思考,视觉才能辨识出来。

图1

图2

这是因为,图1 为一个正方体在二维平面中的典型投射。表现三个维度至少需要“长”“宽”“高”三个定向的式样,也就是说三个定向已是最简化的三维表征。图1 正方形的两个侧面在空间深度中改变方向,它的投射图形发生偏曲生成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忽略透视缩短),而正面的正方形也变形为长方形,三个面都以最简化的定向变形的样式展现。在“知觉恒常性”中的“形状恒常性”的支配下,我们将其视为一个拥有六个规则正方面的完整的正方体。至此我们可以说,这三个变形的图形组合起来就是三维知觉的最简化的样式。而图2 的样式与要指向的正方体的视觉概念没有一眼就能看出的关联,它缺少最简化的三维概念所取的元素,会让人产生只是平面的误读,它在三维概念的传达时也不是简化的。

二、绘画艺术的空间传达

艺术(包括绘画艺术)是审美意象的显现过程,艺术品是审美意象的物质化显现。因此,绘画艺术并不是以真实再现事物的完整样貌为目的的,但一幅画如果不能传达出审美意象,就不能被称为艺术品,而审美意象是审美心态下的知觉概念形成的。

(一)我们究竟看见了什么

知觉心理学研究在当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艺术学科与知觉心理学的交叉汇总,终于使人们有可能较为全面地描绘和解释艺术创作活动了。我们曾经过度信任并普遍采纳了“模仿说”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物理对象与心理感知没有区别,心理层面建立的视知觉概念即为物理对象本身。在运用这一理论解释艺术时,艺术创作被简化为简单的复制活动,艺术品也被视为对知觉对象的模仿。

长期以来,尽管科学(尤其是光学和生理学)发现并深化了对视觉活动的解释,人们在艺术创作方面也持续探索,尽管已认识到物理对象与眼睛感知的视觉形象不同,但在泛模仿理论的影响下,人们仍将眼睛接收到的形象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通过引入新的错误替代了旧的错误。

因为,如果人的感知经验与视网膜投影一致,那么早期人类的绘画作品就应该呈现出具有透视法倾向的变形。有些理论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史前人类的作画手法稚拙及绘画材料缺少。然而事实是:史前人类在纯手工条件下的手作能力不见得逊色于现代人类,而且绘画所需的极大部分正是这种手作能力;绘画材料的缺少实际上并不见得会影响透视法在画面上的体现,毕竟单色的简单描绘便能体现出透视法,而且所需的工具材料也并不复杂。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看见”是视觉经验产生知觉概念的过程。将“看见”与视网膜的投影影像直接等同,是非常错误的。

第一,在视觉经验中,不同于包含视网膜投影的详尽物体细节,它一开始即感知并捕捉事物的一般特征。这一过程绝不是从感知特定物体出发,也非通过理性对这些感觉进行加工,最终形成的知觉概念更不是抽象后的概念。

第二,晶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图像经历了视觉几何学中的透视效应,导致物体在视觉场景中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距离、方向和光源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然而,视觉系统通过知觉恒常性的机制,努力保持我们对物体大小和形状的稳定知觉。这使得在不同条件下,我们依然能够感知物体的实际形状和大小,而不受视觉投射变化的干扰。

(二)透视法的局限

透视法在艺术中常被用来尝试通过物体的投影图像来再现整体的立体感和结构特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实现一些关键条件。首先,透视法要能够让观者迅速辨认出画中物体是三维对象被看见的一个面,即使在平面上也能感受到其三维形态。其次,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需要准确地传达整体的结构特征,以使观者能够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关系。

透视法基于视网膜的投影图形的数学化复制,即光线在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这种影像的构建受到物体间距、远近、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视觉上产生深度感和远近之分。透视法是运用光学原理模拟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的视觉效果。

但视知觉概念是由大脑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而产生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视网膜接收投影是知觉概念产生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是初级部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与视网膜投影模式画上等号。透视画法实质上是采用一种“错误”的绘图方法(扭曲变形),通过从特定的固定观察点描摹和构建物体的形象,以正确再现其投影效果。与此不同,人类的知觉概念倾向于以全面性的方式在运动中捕捉事物的整体特征,注重把握事物的“主旋律”趋势。透视法强调通过特定视点模拟物体的透视关系,而知觉概念则强调在感知中综合整体的特征,这两者在艺术和认知科学中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点,即艺术传达的是知觉概念组成的审美意象,而非再现视网膜投影图形。

(三)三维表现的其他方式

有充分的考古证据证明,其实古埃及人在下手雕刻雕像前就已经将雕像的正面像、侧面像与背面像都画在了长方形石块的各个面上了。很明显这样做需要理解立体三维和透视的关系,这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艺术技术。然而为何古埃及人却在壁画中运用垂直投影法(正面律)而没有运用透视法呢?

之所以运用垂直投影法(正面律),是因为该方法在古埃及艺术中的运用确实有助于表现出人物的对称性和面部细节(尤其是眼睛)。通过这种方法,画面能够准确地捕捉胸部、肩膀等部位的对称关系,同时在脸部侧面呈现眼睛的正面形象。这种技术不仅强调了对称之美,还凸显了人物的神秘和庄重,符合当时的宗教和文化观念。

这种通过选择物体构成中的典型的面的成分来表现整体的方法,突显了物体的主要特征和关键元素。垂直投影法和儿童绘画时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强调捕捉物体或复合体中的典型特征,使整体形象更为简化,这种直觉性的方式有助于传达物体的三维知觉概念。与从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复制视网膜投影的方法(透视法)相比,古埃及人采用的方法可能更有效,因为他们可能更注重整体表达,而非仅限于特定视角的复制。这种综合的方式更能真实地再现视觉概念,使作品更富有三维特性的视觉传达。

(四)构建一个多个典型面组成的肖像

在将三维物体的视觉概念呈现在平面上时,只是选取一个特定面予以表现,并不足以完全捕捉其整体本质。物体的基本视觉概念应该是概括整个物体多个面,而不仅仅局限在特定方位上。为了尽可能清晰而准确地再现物体的知觉概念,必须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典型样貌,将它们以一种精确的方式组织在一起。这种综合各个典型面的方法实际上更能呈现更全面、准确的视觉概念。

为“人”的形象选取典型的面,大致能寻找到以下几个:(1)人与其他灵长目最显著的区别是直立行走,那么表现行走中的人的典型的面则应该为侧面,即两臂甩开腿部一前一后的侧面。(2)正侧面的人脸轮廓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出人物特征,即饱满的额头、高耸的鼻梁与翘起的鼻尖、丰满的嘴唇与曲线下巴所组成的典型外轮廓。(3)人与人对视时实际上知觉到的是眼睛的正面全形知觉,不论是以何种角度对视。(4)正面的躯干能更为完整地凸显结构性特征。

另外,图形之间的遮挡与被遮挡,是视觉最始基的辨别空间前后的知觉概念,空间前后关系的典型状态为“遮挡”。

将上述各个典型的面有机地组合于一个整体形象,我们便得到了古埃及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如图3),这正是组合后的形象的并置。这些形象与视网膜投影的人的图像并不完全一致,但我们并不觉得奇怪。甚至我们一眼便能辨识出这是前后交错行进中的一队人,从手中的工具及农作物得知他们是农业劳动者。这是因为,它们的典型与诸典型的组合方式符合知觉概念本身。

图3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最下层壁画

审美意向(审美状态下形成的知觉概念)并不能等同于视网膜的投影,知觉概念是多感官共同作用下综合形成的完整概念,而绘画艺术是审美意向的视觉化的物理展现。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无意“挑战”透视法,透视法的确是表现三维空间的科学方法,但不应将透视法作为表现三维知觉的唯一方法,而现代绘画艺术与古代文明的绘画艺术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高度相似性也佐证了确实存在其他可能性。将表象的相似相同作为绘画的唯一标准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更为积极地探索意象传递的更多可能性,竭力探索与拓展绘画艺术学科的边界。

猜你喜欢
投影典型视网膜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