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艺术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2019 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近年来,如何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成为高校美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课题。首先,关于美育与立德树人的价值互动方面,王滢从高校美育的价值角度出发,论述了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价值体现。从内在价值上来说,美育与立德树人具有统一性。从外在价值上来说,美育对道德观念、情感、行为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夏侯琳娜则从理念角度出发重新构建了“立德树人”在美育中的价值关系,阐述了“立德”为美育指明了方向,而“树人”则又强调美育应该承担培育个性、完善人格等方面的责任,两者相互关联与统一[3]。其次,关于方法论方面,张科海则从立德树人对高职公共艺术的导向作用出发,论述了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制度、课程构建的方法与思考[4];乔俊鸽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强调立德树人应该成为高校美育的着力点,从宏观理论层面提出了从美育高度、美育体系、教师美育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建设意见[5]。
另外,从教学方面,钱晓蓉阐述了高校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与地方优秀资源融合的价值与方法,强调公共艺术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评价都应该与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相结合,促进公共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健全的身心[6]。韩笑则论述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以及方法,指出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崔中梅则从公共艺术声乐鉴赏课教学出发,阐述声乐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8]。张涛论述了公共艺术美育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公共舞蹈鉴赏课中的运用,强调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运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音乐感受能力,自然探索能力的提升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学生多元思维的培养[9]。
纵观现有文献对立德树人在公共艺术教学课程建设中的价值意义以及宏观层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如何在公共艺术教学实践层面实现立德树人的研究仍然相对薄弱,少有的研究也仅限于艺术鉴赏教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对公共艺术教学案例进行研究,以探索审美育人实践中的“立德树人”模式,从而既可以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改革提供实践性参考,也可为公共艺术类从教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法是将观察、访谈、文本以及音视频数据逐步提炼为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是通过对各高校的教学网站、教研公众号、教育协会网站等权威官方网站发布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案例、访谈资料、说课稿件、课程反思、教学视频等进行资料收集,然后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开放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自下而上的逐级编码分析,最后构建理论框架。
本研究采用理论抽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在研究开始确定“立德树人”为核心编码,并在案例的收集过程中进行分析与编码,在形成概念与理论的过程中,按照研究的方向以及需要进行样本补充,并最终形成样本饱和,构成理论框架。
研究中教学案例资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公布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说课稿件、课程教学分析文章等文本资料。二是高校以及协会公众号推送的公共艺术课程现场教学视频、教学比赛视频、教学微课视频等视频资料。并编码为案例节点,进行分析研究,见表1。
表1 研究案例基本情况表
本研究首先利用Nvivo11.0 对搜集的高校教师的教学数据进行逐行编码,并根据编码展示的特征抽象为概念,即概念化。研究从原始资料中提取出22 个概念,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概念性的共性,并类属化为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目标3 个维度,见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表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编码的基础上围绕属性、语义、因果、情景、时间等逻辑关系联结相关的概念,将相似的初始概念进行重组与提炼,归纳出主要轴心编码。本研究根据公共艺术实践教学过程,按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情境与学习情景,最终确定为5 个主范畴,即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素养。主轴编码的主要范畴及其对应内容,见表3。
表3 主轴式编码表
选择性编码围绕核心编码对主要范畴进行归纳、提炼和分析,从整个系统视角对主要范畴进行类比,根据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将范畴联系起来,建立一种“故事线”的发展来描述其行为的发展过程,发现新的理论架构。本文在研究设计时就已经确定“立德树人”为核心范畴,通过反复的分析与比较,将主轴式编码的5 个范畴进一步凝练为“立知、立情、立行、立德”的动态概念,并且具有自下而上的建构关系。其具体的教学故事线可以概况为:首先,教师通过欣赏、观察等教学方法,结合人民的生活、国家的风土人情、民族的文化发展等题材与精神,触发学生产生“美”的直觉。其后,教师采用讲授、示范等方法将学生的“直觉”与学科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审美认知,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并通过组织讨论、体验以及问题导向启发学生对美产生探索与实践的兴趣,形成表现美与创造美的内驱力。接下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需求,引导学生将情感表达、文化表达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创造中增强其对中国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探索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公共艺术教学在育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根据案例的分析与编码,将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立德”逻辑过程建构如下,见图1。
图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立德模型构建图
“感知是包括艺术审美在内的所有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10]一方面,在审美行为范畴中,对“德”的追求是建立在对美的感知与认识基础之上,感受与体验,既是审美“经验”的积累,也是情感构建的过程。因此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基本从感知美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以美育德的育人过程当中。另一方面,“大学普通艺术教育侧重于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更富文化性、理论性的学习。”[11]通过艺术技术与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大学生追求美的热情与激情,并在求美的过程中,深化对“美”和“德”的领会。
情感教育与情感引导是公共艺术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道德情感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道德行为,这正说明构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意志和情感方面是内在动力”[12]。首先,审美意愿决定了审美行为的实现,无论是审美教育,还是立德教育,仅通过讲授和说教的方式是不全面的并且是生硬的。检验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教学活动与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其次,公共艺术教学的情感教育实质是锻造人的心灵与精神,与立德树人的要求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种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13]。立德树人必须遵从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使教育做到有效引导、有效传递、有效落实。
“艺术主体的能动性与独创性是在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审美创造实践中形成和实现的,因而是审美反映与审美创造相统一的实践活动。”[14]“艺术创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15]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树人”的重要任务。高校公共艺术实践创造教学分为课内艺术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素质拓展两部分。课内教学实践包括实践练习与项目作业,学生利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创编与展示以实现对艺术理论的实践与应用。课外的艺术素质拓展,是通过社团、沙龙以及校外的社会活动来丰富与强化课堂知识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加深学生对审美理论的认知,对艺术形式的创新,以及对优秀艺术文化的认同。
“艺术教育唤起人对审美的需要,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形成人的审美观念。学生拥有审美能力后,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会从原来的真假、善恶的层次上升到美丑的层次。”[16]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就是“以美化人,立德树人”的育人过程,是从审美观到价值观再到道德观不断迭代升华的过程。艺术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与感知美,在课堂中认识美与理解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并通过艺术实践来创造美,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世界观。
“大学生品德的塑造总要经历一个知、情、意、行的循环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提高认识、培养情感、锻炼意志、训练行为和养成习惯等环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而在多端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就应该区别对待,重点把握、突出层次。”[17]“用美育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德育,其核心是把道德学习由规范传导过程转变为德性审美过程。”[18]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公共艺术教育是在“鉴赏美—热爱美—创造美—升华美”的审美行为机制中形成“立知—立情—立行—立德”的“立德”模型,学生对“德”的追求实质上就是对“美”的不断升华过程,也是立德的过程;而对“美”的实践,就是对“德”进行内化与外化统一的过程,“立德”与“立美”,两者相互促动,共育共生,主要表现为:
以上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感知美是公共艺术教学的初始,在教学案例中,大多教师的艺术教学都是从对生活场景、祖国河山、中国文化、民族艺术的感知与体验开始,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张老师舞蹈教学课程的第一部分是课例,将主要环节设定为主题导入、纯粹体验、以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并分享自身感受。另外,理解才能让审美变得更有意义与价值,只有恰当的审美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审美感知,才能强化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激发其探知美的热情与兴趣。也如张老师所希望的那样,在舞蹈课程中力求打通舞蹈原理与其作为生命情调外化形式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将感性活动和理性思维并轨,从而全面开发身体智能。
汕头高校的刘老师就从中国画的赏析入手引导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喜爱之情,让其从内到外、从情绪到精神都接受审美教育,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其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促进其形成正确审美观,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天津科技大学张老师在时尚流行文化解读课程中,通过中外服饰审美的对比辨析,让学生认识东方文化以及中华服饰文化之于当代时尚的巨大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审美创造是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审美意愿作用社会的一种审美实践方式,是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并同时又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与意愿。郜老师在教学分享中这样说“人在欣赏外在事物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事物的某种特征相比附。借美的事物寄托情感,抒写怀抱。在中国美学史上有‘比德’的观念,赋予花卉植物以人格特征。”同时,“审美化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塑造审美人格,培育审美情趣,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提升品质、全面发展的目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老师的公共艺术课中,学生经常将经典的油画作品打印出来,利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画面上添加材料进行三维空间的渗透,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产生出观赏装饰性极强的公共艺术作品,并升华作品的主题意义。华南农业大学郑老师在参加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在公共课程《舞蹈鉴赏》说课中,特别强调第二实践课程的开展,强调在知行合一中理解与运用知识,最终达到弘扬中国文化,凝聚中国精神的教学目的。
研究案例通过审美认知、审美体验、审美创造等教学方法,最终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感”实现更具温度与效度的“德育”。如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张老师在合唱表演课程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谐、友善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力争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合唱表演课程,让学生在演唱合唱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的有为青年。中国石油大学的刘老师阐述道“只有将美育与德育融合,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对生命的抚慰,引导他们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无私奉献的可贵,用音乐激发他们精神上的道德提升”。
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其目的就是拓宽视野、锻造思维、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完善品格。首先,审美认知的科学构建是艺术教育的基础环节,审美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审美的高级美感必须建立在具有科学理论支撑的感悟之上。因此,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既要注重直观审美的培养,更要注重对正确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而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来说,发展与丰富学生的情感表现是其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不管是“立德”还是“树人”,都要注意学生情感接受、情感需求、情感满足等方面的个性发展需求,既要育人也要育心。最后,大学教育的“立德,既是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形态之‘德’,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能力素养形态之‘德’”[19]。2014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就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公共艺术教学中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质上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通过对美的感知、表达、创造与传承,来实现自我的“德性”培养与“德行”传播。因此,在公共艺术教学中要强化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构建多元的实践环境、实践方式和过程评价体系,并从实践行为中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要将教学的“知识培养”通过情感内驱与行为实践转化为“素养培养”,最终通过美育的潜移默化,达到“立德”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