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永祥 YAN Yongxiang
基于老年人的客观行为特征和居住需求,分析设计案例,总结实践经验,从空间布局、色彩与材质、设施因素和人文关怀4 个层面提出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策略,探讨宜居型老年居住空间构成模式。
适老化;共享居住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住有所居是人的基本需求,居住建筑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要素。老年住宅不仅要提供居住功能,而且要具备老年服务功能,共享居住建筑作为老年住宅的主要形式之一,需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老年人习惯居住在熟悉的社会环境中,融入群体,在集体中获得认可。而当下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需求,因此为共享居住建筑赋能,对其内部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探究刻不容缓。
舒服、安逸是“舒适”一词的含义,可进一步理解为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相对满足。当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设计侧重于采光、通风、空气、水等物理环境,即生理上的舒适性。而老年人在此基础上对心理舒适性有一定需求,包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便捷性、归属感、可识别性、服务性等。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完全不同,需要健康、安全、实用、便于未来灵活改造的居住空间。例如,室内装饰及设施便于感知,具有较高可识别性,无尖锐、坚硬的材料;厨房操作台高度符合人体尺度;卫生间尺寸满足轮椅回转要求并设有辅助扶手;设有阳台等附属活动空间;居住环境设计具有地域特色;无噪声干扰。
日本东京世田谷区地铁站附近的倍乐生小田急祖师谷养老中心是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的优秀案例。项目借鉴欧洲先进理念,构建“小规模组团共享式”老年居家养老护理模式,强调互助共享,以10位老年人为一组,创造老龄群体组团社交氛围。空间设计围绕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展开,护理工作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作为老年人的生活督导师,结合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情况,从穿着、餐饮、锻炼和业余兴趣活动等层面定制护理方案。
入户门厅是住宅内外空间连接的桥梁,在形态上,项目采用双扇推拉门以从视觉上弱化门厅的体量和尺度;在功能上,设置储物鞋柜作为玄关缓冲区;在用材上,贴近当地住宅风格,地面采用小块瓷砖,鞋柜采用温暖质朴的木材,以适应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消除老年人的陌生感(见图1)。
1 入户门厅
项目小规模的组团形式有利于生成彼此熟悉的社交氛围,为形成还原家庭日常生活的活动、就餐模式,将每个组团打造为含配套生活客厅和小厨房的套型,老年人与护理工作人员可像家人般共同准备糕点或烧水泡茶,空间以“L”形吧台隔断,尺度上人性化地考虑乘坐轮椅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使其保持行动活力,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见图2,3)。
2 生活厅
3 开放式厨房
项目每层均有2个养老组团,为避免割裂二者的空间关联,在二者之间设护理站并安排专业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工作人员可通过护理站专设的开放窗口及推拉门观察两侧组团情况。当推拉门处于闭合状态时,养老组团为各自独立的空间,老年人感知不到护理站,从而达到“去机构”的效果(见图4)。开放式沙龙区布置单人沙发和磨砂玻璃材质的茶几,与走廊通过转角式双扇推拉门结合,空间灵活,可根据需求调整开敞程度,促进老年人沟通交流(见图5)。
4 护理站
5 半开放沙龙空间
“家属全天候看望老人”是日本倍乐生小田急祖师谷养老中心的经营宗旨。为便于家属探视,项目设置相对私密的家庭室避免影响其他老年人,并在空间布局上将其与餐饮空间相邻布置,提供家庭聚会场地,营造出“家”的场所感和归属感。此外,考虑老年人的睡眠习惯和喜静的性格特点,在卧室墙体中间位置布置电源,增加床位摆放的灵活性,设置相对私密的交流室并布置沙发、电视机、钢琴及书架等,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项目附属功能空间出于对老年人安全性的考虑,露台处设置限位锁,浴室入口至更衣室及浴缸设置连续扶手(见图6)。浴室含更衣室和洗浴室两部分,由于专业护理工作人员会定时为老年人理发,故更衣室设计综合考虑美发功能(见图7);洗浴室采用安全的电热取暖器,设置浴缸和冲洗两个模块,因涉及浴床回转需求,故空间比普通住宅大。
6 连续扶手设施
7 更衣室
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是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的重点,需切实从老年人身心需求出发,为其提供一体化服务。可采用多样化的景观元素,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宜居环境,吸引老年人前往室外空间开展多类型的户外活动,如种植、采摘、运动等;在入口处合理设置玄关,保证空间私密性;设置社区服务空间,如棋牌活动室、沙龙图书室、音乐咖啡厅等,满足老年人娱乐活动需求;设置家人会见室,打造老年人与其亲友会面交流的专属场所。
色彩与材质的搭配在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中具有关键作用,合理的色彩设计可引导正向情绪,适宜的材质选配可提升空间的整体品质。色彩方面,为适应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应以暖色调为主,内部照明设计宜采用照明灯结合氛围灯的形式,根据老年人状态调整室内光环境,辅助老年人稳定情绪;材质方面,大自然的原始气息有助于舒缓焦虑和紧张情绪,因此可选择暖色调实木家具、藤制家具或布艺家具。此外,建筑外观造型需力求简洁,参照普通住宅形式,弱化机构形式,为老年人创造“家”的场所氛围,减少其因独居、退休等原因产生的孤独感。
入户门厅、起居室、卧室、回廊、餐饮空间和厨卫空间等功能区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及行为需求,人性化地布置相关设施。例如,仿照普通住宅空间布局模式,在入口处设置鞋柜,让老年人感受家庭氛围;在必要空间设置相应形式的无障碍扶手,防止老年人在如厕、洗浴、备餐等过程意外受伤;在露台等半室外空间设置限位锁,确保老年人活动安全;在侧墙均匀布置电源点位,实现床位布置灵活不受限。
健全生活起居功能与关注老年人健康安全是适老环境设计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中应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例如基于老年人互动交流需求,在空间营建中渗透感召式、诱导式因素,引导老年人相互交流,激发老年人美好回忆;增添智能化设备,实现室内环境智能控制,打造舒适健康的环境,使子女实现随时随地线上了解老年人动态(见图8);创新特色游戏活动,丰富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设置临终关怀功能区域,减痛苦、暖人心。
8 智能化设备系统
本文挖掘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创新型思维和方法,提倡营造全方位、整体性的适老环境,提高共享居住建筑的环境性和适应性。共享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更多考量老年人的使用安全、需求喜好和身心健康等,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