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荒野生态价值研究
——以重庆广阳岛山地生态修复为例

2024-04-15 07:18李秋晨崔叶亮税嘉陵LIQiuchenCUIYeliangSHUIJialing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2期
关键词:广阳荒野坡面

李秋晨 崔叶亮 税嘉陵 LI Qiuchen CUI Yeliang SHUI Jialing

城市荒野不仅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而且在调节城市微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荒野面临严重退化与消失的风险。基于此,分析城市荒野概念及分类,总结其生态价值及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重庆广阳岛山地生态修复为例,从轻梳理、浅介入、微创修复及系统修复等方面提出修复路径,实现城市荒野的生态价值,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风景园林;城市荒野;生态景观;生态修复

0 引言

城市荒野是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以自然过程主导的景观单元,是城市中的自然生境。相较人为干预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种类及稳定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蕴含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潜力。因此,保护和利用城市荒野是完善城市生态网络、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韧性及应对人地矛盾激化的重要途径。

1 城市荒野概念及分类

1.1 概念

传统的“荒野”概念通常指远离人类活动、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但随着城市化推进,城市内部也保留或形成具有自然特征的土地。2007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举办的“景观,荒野,野性”会议中提出城市荒野概念,指城市中自然主导而非由人主导的土地景观,尤其指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地貌景观,呈现出植物自然生长景象,如自然山林、自然湿地、河道、无人管理的田园、被遗弃的棕地等[1]。

我国学者对城市荒野展开相应的研究,孙天智等[2]从城市荒野的分类、实际用途及多重价值等方面进行界定。尽管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城市荒野是在城市中以自然演替为主的土地,是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种源地[3]。

1.2 分类

从荒野的自然程度、人为干预程度及管理状态等方面将城市荒野划分为:①原生荒野,指城市中残存的自然生境,其空间由原生动植物群落占据优势;②次生荒野,指在长期不受人为干扰的情况下,经次生演替形成野生生物物种丰富的野化区域;③类荒野,模仿地域特点人工建设的区域。

2 城市荒野生态价值

城市荒野虽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但仍保留自然生态元素和特质。该特质使其具有城市其他绿地所不具备的生态潜力。

1)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荒野为城市提供气候调节、水资源保护、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文化娱乐、环境教育等生态系统服务[4]。该服务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提高城市生态空间的异质性 城市荒野通常具有丰富的地形和微气候多样性,包括不同的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水体等。此种空间异质性不仅能展现城市本土风貌及自然演替进程,还能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3)保证原生植物群落的优势主导 城市荒野中的植物群落通常以原生植物为主,其能在城市环境中自我繁衍,并与其他物种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逐渐改善城市荒野中的生态条件,更易形成顶级植被群落。

4)保障动植物的基因流和多样性 作为城市中的绿色斑块,城市荒野不仅是乡土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而且是珍稀物种得以存活和繁衍的宝贵避难所。其承载着丰富的遗传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基因库,为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对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5)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城市荒野中的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应对城市环境中各种干扰和变化。此种自我调节能力源于城市荒野内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或受到干扰时,城市荒野能迅速作出反应,通过物种间的相互制约和环境的自我修复机制,使生态系统重回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城市荒野在实际项目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可为城市生态恢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以重庆广阳岛山地生态修复为例,提出城市荒野修复路径,最大化实现城市荒野的生态价值。

3 项目概况

广阳岛位于重庆主城铜锣山、明月山之间的长江段,枯水期面积约10km2,三峡大坝175m蓄水位线上面积约6km2,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绿岛。在大开发阶段,其自然人文本底遭到严重破坏。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尺度梯田、自然水系不复存在,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人文古迹大面积损毁,开发痕迹随处可见。岛内平场形成2.68km2开发地块,种植土被严重破坏,留下7个大土堆、25处高切坡、2处采石尾矿坑及25.45km市政道路。

广阳岛生态修复根据地形地貌分为山地森林区、平坝农业区和坡岸湿地区。其中山地森林区位于广阳岛北部,面积约275hm2。大开发时期,原住居民全部迁出,农宅倒塌、田地荒芜,构树、刺桐等次生林快速演替,留下25处高切坡、2处采石尾矿坑裸露。山地森林区以自然恢复为主,划定保育范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近身尺度通过轻梳理、浅介入的方式开展生态修复,分级、分片、分层逐年改造林相,提升林貌。针对山谷采用“寻源、探路、扶野、丰物、点景、宜人”的山地理水技术,引表蓄流、疏通溪沟,恢复湖塘,整理田地田坎,帮扶野生优势物种,修复院坝、田园步道,点缀老物件,梳理山茶溪、芭蕉溪、芦竹溪、甜橙溪,恢复“九湖十八溪”自然水脉结构,修复高峰果园、阴凉坝、山顶人家、戴胜湖结构、田园步道等场景,还原巴渝原乡风貌。

4 生态修复策略

广阳岛山地生态区位于原广阳岛高峰村北侧,山脉为西南-东北走向,村落沿山脊分布,沟谷多农田及水塘。随着原住居民迁出,高峰村高度野化,原有农田、水渠、水塘荒废,宅基地、庙宇已残垣断壁,植被如雨后春笋覆盖全岛。

通过现场踏勘可知,原有宅基地坍塌荒废,现状林草杂乱无序,水塘及溪沟散落分布,山体崖壁呈带状分布,局部道路切坡严重(见图1)。

1 广阳岛山地生态区现状

生态修复策略以自然、生态、柔性的方法为主,以人工、工程、硬性的方法为辅;以轻梳理,浅介入为主,微创修复为辅,针对少部分创面修复;稳固边坡,修复湖岸,改善土层,恢复生境,修缮路径,重修风貌,为水林湖田草营造良好基底[5](见图2)。

2 修复范围

4.1 轻梳理

1)缓坡 修建道路时形成的道路切坡易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故须保护并恢复切坡的自然状态,提高土壤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增加乡野植物,种植野菊、狗牙草等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增强固土能力;回归自然原乡,避免人工过度干预,让切坡自然演替,逐步恢复到原始的自然状态。

2)砂岩田埂 对破损田埂进行修复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可使用乡土植被增强田埂的稳定性;在田埂上种植地被野花、野草等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美化环境,提升景观价值。在适当区域恢复乡野路径,方便人们行走和观赏自然风光[6]。在设计路径时,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保持原生态风格(见图3)。

3 乡野路径改造前后对比

4.2 浅介入

1)坡面 以保护为主,安装主动防护网,稳固土壤,减少侵蚀,防止石土滑落;以智能监测设备为辅,实时监测坡面状况,确保坡面安全[7]。

2)废弃山路 利用当地材料如红砂岩、老石板等,重新铺设乡野路径,模仿自然形态,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3)裸露岩石边坡 对岩石边坡进行保护,简单清洗去除杂物。在适当位置点植苔藓和草本植物,增加生态多样性。同时,保持岩石的自然风貌,避免人工过度干预。

4)裸露土质耕地 通过沟壑疏渠和拦水固土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5)圬工防护边坡 保留现有圬工防护结构,通过增加藤本植物和再造鹰巢等生态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

6)废弃迹地 主要包括:①废弃石桥,在保留其原始状态的基础上适当修缮,再现原乡野路桥风貌;②废弃蓄水坝,通过清理渠道、修复堤坝、增加植被等方式进行改造;③废弃宅基地,通过梳理基地轮廓、艺术化再现原乡野路桥风貌的方式,改造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展示空间。

4.3 微创修复

1)崖壁 将陡峭的崖壁放缓,减少坡度,增加稳定性,对崖壁上的土壤进行改良,采用复层种植技术,增加植物种类,形成多层次植被结构,提升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梳理崖壁乔灌草群落,营造中大型鸟类(如褐冠鹃隼)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

2)土质边坡 将土质边坡削至30°以下,对废弃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利用废弃的石块、砖瓦等砌筑休憩座椅等设施,营造休憩空间(见图4)。

4.4 系统修复

1)张爷庙遗址 基于张爷庙遗址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建筑修复,对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重塑建筑形象,使其成为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再现原住居民的精神信仰和对山的崇拜。

2)农家乐遗址 对农家乐遗址中的旧物和墙体进行改造,如将废弃灶台、鸡棚、家具、农具等改造为景观设施及小品,增加场地的趣味性及情感共鸣。同时结合周边环境设置休憩空间。

3)坡面剥落 使用植被混凝土进行坡面修复,根据坡面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方式。通过改善坡面的土壤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增加植物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提升坡面的生态稳定性和景观效果。

4)切坡面砂质泥岩风化 根据砂质泥岩特点和风化程度,选择适宜的修复方式。通过改善风化切坡面的土壤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种植适应性较强的多肉植物、草本植物等,形成层次植被结构,重建土壤生境。

5 修复效果

经过修复,广阳岛已实现还岛于民,变身为城市功能新名片,成为重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典型案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样板标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窗口缩影,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引领之地。

6 结语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更新面临生态与文明和谐共存的挑战。城市荒野构建需与不同生态类型和生态过程相协调,避免单一范式。城市荒野生态价值研究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评价与体验等文化内涵和情感精神诉求,有助于回应当前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进而充分发挥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福祉、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建设健康、多元、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猜你喜欢
广阳荒野坡面
Tensile and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Film Twisted Yarn with Adjustable Diameter
荒野求生
广阳岛 往事与未来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广阳路上(组诗)
——走进广阳采风侧记
“故事大王”的申遗路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