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海韵,闫振龙
根据本研究的实际需要,通过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主要类型为期刊。以“体育师资队伍”“高校体育”为主题进行搜索,检索文献共920篇,筛选出核心期刊208篇。同时搜集大量与新时代高校教育和师资建设相关的政府文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旨在掌握高等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理论知识,对目前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陕西地区各高校的体育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问卷来源为陕西省体育工作调研中的一部分。如表1所示,所调查的高校类型包括部属院校6所、公办本科28所、民办本科13所、公办高职29所、民办高职9所、独立院校8所。
表1 学校类别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然而,目前大学生普遍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们对高校的体育教育也愈加重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发展,需要正视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师资队伍发展的路径,从而响应新时代号召,推动体育教育现代化进程。
要了解陕西省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需要清楚各高校的专职教师数量,结果如表2。结合表1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的陕西省93所高校中共计体育专职教师2612名。其中部属院校共有专职教师391名,平均每所部属院校的教师数约为65人;公办本科共有专职教师1294名,平均每所公办本科的教师数约为46人;民办本科共有专职教师322名,平均每所民办本科的教师数约为25人;公办高职共有专职教师458名,平均每所公办高职的教师数约为16人;民办高职共有专职教师38名,平均每所民办高职的教师数约为4人;独立学院共有专职教师113名,平均每所公独立院校的教师数约为14人。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师实际人数并未达到学校计划招收人数,教师缺编严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学校的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与师生比是正向相关关系,师生比高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升高,师生比低则会阻碍学校的教学进度。且师生比过大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成,也不利于研讨型教学模式的实施[1]王利爽,阳荣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C9联盟”高校师资队伍及结构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06):32-37.。这将导致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的不断加重,且学校体育授课多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队伍数量的不足最后会影响体育课堂质量。
表2 陕西省高校专职教师人数
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师的年龄、学历、学科、职称和学缘结构等组成要素,稳定的师资结构是维持学校生态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2]刘晶晶,李梦卿.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审思与推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58-64.。
2.2.1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的学历结构来反映[3]周立新.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虽然教师实际的课堂情况并不单纯由学历的高低来决定,但体育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不仅不利于体育事业的长期发展,也不符合新时代对学校体育的教育需求。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如表3。整体来看,陕西省93所高校的专任教师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比23.01%;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比68.73%;拥有博士研究生学位的占比仅8.26%。除民办高职以外,其他高校的体育教师中硕士学历学位占比较高;所有高校博士学历的体育专任教师人数较少,不少民办本科、公办高职、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更是缺少这样的高质量人才。部属院校与公办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本科生学历的教师基本上是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而民办院校、独立学院除少数外聘的老年教师外,大部分为40岁左右或更年轻的教师,可见提高这部分教师学历层次任重道远。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会影响专任教师的招收情况,高职高专院校大多规模较小,且更注重如何通过最短的时间培养出专业化人才,从而忽视了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经过教育部的一系列改革和措施后,他们或许招聘了数量充足的体育教师,但在这背后又出现了一些“撑面子”“走形式”的问题。学校并未对教师质量进行严谨的考核便直接录用,从而导致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下滑[4]罗彦荣.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24):80-81.。当然,更大程度上来说,这些情况的产生与体育学这个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国内不少高校并没有招收体育类博士生的条件,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又将面临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尽管不少高校对博士开出优渥的薪资待遇,但是主动权更多地被掌握在毕业生自己手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发展。
表3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
2.2.2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应保持
教学与科研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学要求知识面宽,而科研则要求有深度,也可以把科研看作是理论研究,而把教学看作是理论运用实践的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正,促进科研的提升[5]徐大成.体育院系教师职称评聘问题分析[J].体育文化刊,2014(02):134-137.。职称一般是学校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对教师的科研或教学能力的肯定,它能够直接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调查发现陕西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表4),全体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8.06%;中级职称占比37.50%;初级职称占比15.16%。从表4的结果来看,陕西省高校体育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虽然呈倒金字塔型,且高级职称教师的48.06%已经高于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得低于30%的标准。但对比发现,部属院校和公办本科的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分别占所有教师的57.0%和54.0%,而民办高职的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仅占民办高职总体教师数量的8.3%。说明陕西省体育整体教师教学水平是较高的,只是具体到每类学校或每所学校,体育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还是有待优化。后期应该加强完善职称职后管理,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科研素质,避免在职称的评聘过程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问题。
表4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学职称结构
作为教师队伍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除了基础的体育教学能力,还包括体育教研能力、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竞赛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等。体育教师需要紧跟时代需求,通过持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线上体育课无疑给广大体育教师带了新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受到了上课时间、地点、模式因素等限制,线上教学如何做到身体锻炼和身心调节、教师怎么把握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一时之间引发了无数学者们的思考。想要解决这些困难,除了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反思能力的内部条件,还得有外部条件进行引导。体育教师参与培训和进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教师沟通交流,通过多样化的培训,突破现有专业能力的局限性。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参训进修情况如表5所示,部属院校专任教师参加国家级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多,其余高校参与校内培训的次数最多;所有学校参与国外学习进修的机会都很少,仅75次。国内的学习培训项目供给不足,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资源倾斜会加剧师资结构的不平衡,这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表5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参训进修情况
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情况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参数,近年来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的办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体育经费主要用于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课外活动等方面。表6反映了陕西省高校体育专项经费现状及近三年的投入情况,大多数学校都将体育工作经费纳入了学校经费的预算里,但仅有36所高校的体育专项经费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体育经费的不足会阻碍许多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会让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教学和科研过程的疲软。
表6 陕西省高校体育专项经费情况
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标准,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着教师素质的性质和方向。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和体育活动组织的开展,要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扩大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才储备。无论公立亦或民办学校,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扩充体育教师编制、增加相关非事业编制或兼职岗位,切实从薪资待遇、晋升职称等方面入手,扩大高校体育教师的招聘范围和力度,既包括在数量上的扩大,也包括在综合素质上的考量。同时,还应与部分体育高校进行优势资源共享,把体育优秀人才纳入高校的重点培养对象中;(2)要强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巩固个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是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直接反映出体育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工作。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指导青年教师计划、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发挥体育教师的最大作用。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为学校体育提供物质保障。并且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的增长实行同步增长。依托高校平台,制定教师培训发展规划,加大国内的学习培训项目的供给,协调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资源平衡,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需求,探索适合各个高校发展特点的教师培训模式,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