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英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写作活动。
一、小学写作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滞后,依然要求学生背诵名篇和经典段落、句型。这种刻板的指导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写作内容,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师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统一布置作文题目,组织学生统一写作,这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写作指导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除此之外,一些教师的作文评价方式也比较落后,评价的标准仅限于是否脱离主题、作文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些学生东拼西凑,作文质量不高,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足
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可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体验生活,也就很难从生活的土壤里挖掘丰富的写作素材,加上教师不能为学生推荐和更新写作素材,忽略了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性。因此小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写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学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
要想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不仅要有效观察,还要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在实际写作活动中,学生缺少自由探索生活和表达自我的机会,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写作做出指导,导致他们的情感不能在作文中得到释放,不利于写作思维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有效开展写作教学
(一)明确写作目标
目前,小学写作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重视力度不够,不能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进行反思,并充分重视写作教学。
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写作训练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专门的写作计划。将写作教学视为教学重点,为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教师需要将写作教学纳入到教学整体的工作部署和规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写作计划,为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铺平道路。
第三,教师应遵循现代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积极落实新课标,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开启写作历程,释放写作教学的生命力。
第四,教师要从不同渠道寻找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写作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师生共同努力,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平台。
(二)注重日常知识的积累
大量阅读文本,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经历,帮助学生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日常知识的积累,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只要长期坚持,一定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1. 通过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经典,所以学习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摘抄并背诵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充分认识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功能。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讲解和诠释课文中的字词语句、主题思想和情感意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借鑒运用所学的词汇、语言、句型等。
第二,教师应当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如信息技术,以拓展写作知识来源,提炼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创造的生动活泼的写作情境中开始有效的写作过程。
第三,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例如参与校内外组织的朗读、背诵和征文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在实际写作中有效应用。
2.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他们会逐渐爱上写作,让写作成为学习的“伙伴”。
第一,教师需要做好日常的作文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并激发其对写作的热爱。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前后,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经典字词和语句摘录在笔记本上,并抽时间朗读、背诵和仿写,以便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第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将自己每天的见闻和感受写在日记本上,并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写作计划。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与文字表达的空间,使写出的文字更加富有真情实感。
第三,教师应该强调写作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风景和事件,然后将这些素材付诸笔端。这样做可以使写作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让文章更真实。
(三)强化阅读理解
要想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熟练掌握阅读技能,增加阅读量,才能提升写作能力,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1.在阅读中合理指导
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做好指导工作,开展专项的语文阅读训练。阅读内容可以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是课外的阅读材料,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阅读训练开始之前,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先积累一些和阅读文本相关的信息,充分做好预习工作。在阅读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源共享。在交流互动中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效率,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写作效率。
2.在阅读中有效评价
在常规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动机生成。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学会构思,明确主题,从而开始有效的写作过程。
3.在阅读中设置疑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最终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猜谜语、词语接龙、故事编排和绕口令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文字水平。通过参与语言实践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形成了对事物的初步认知。因此,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创新写作模式,尊重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为他们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同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指导,帮助他们厘清写作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投入自由写作的活动中,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以“二十年后的自己”写作题目为例,在写作活动开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还应提供多元化的写作思路,营造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讨论自己未来的理想和人生规划,例如兴趣爱好、未来发展方向等。然后,学生将讨论成果写在调查表中,用软件分析自己未来的人生状况。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调查表中的信息畅想二十年之后的发展方向,关注教育、环保、绿化、交通、医疗、政治、法治等话题。教师在写作指导工作开启的过程中,要提供更加广阔、丰富的写作思路,推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立足于生活实践
写作方法的实践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它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开启写作,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这也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后续教学,提升写作教学效率。
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为例,教授学生如何写作这种与自然相关的题材时,可以引导学生亲临大自然,从中寻找写作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日之旅,观察树叶的形态和色彩。学生可以搜集他们喜爱的树叶,并将其做成树叶标本。在秋日之旅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的观察和收集成果呈现出来,并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树叶样本时,学生需要从全方位进行观察,如树叶的颜色、结构、形状等,可以选择一片感兴趣的树叶进行深入观察,也可以对比不同形状的树叶,运用对比手法来描述它们的特征。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叙述、議论、抒情的写作手法,写出他们喜爱的文章。
(六)引入信息化写作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普及,为小学写作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丰富了写作内容。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海量的写作资源和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借助于图片、文字、影像、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生动、多彩,充满趣味。这样的教学方式彻底颠覆了学生对写作教学的传统认知,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元素,不再是言之无物、空洞无味的书面表述。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指导。
以“我的心爱之物”这一课堂写作为例,任务是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喜爱事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钟爱的事物,但由于缺少有效的组织和表述方式,往往难以表述清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喜欢的图文、音乐和科普视频,这样,学生能在色彩鲜明、动感十足的动态画面中观察和感受自己要写作的事物。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通过影像资源获取更加多元的事物特征,进一步丰富写作素材。经过实践证明,信息化的写作指导模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描述事物的基本特质,学会了通过观察、分析提炼素材的方法,从而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七)开展以评促写工作
写作评价是教师评估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评价模式,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偏好、写作个性及水平。同时,它还有助于学生在搜集素材、观察探索和修改润色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应全面、客观,以鼓励赞美为主,以指出问题为辅,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