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非遗文化的“两创”研究

2024-04-14 18:18陈萱陈芳娌陈琪王雅馨
北京文化创意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统技艺两创创新性发展

陈萱 陈芳娌 陈琪 王雅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通过推动地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促进乡村振兴是值得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乡村非遗传统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非遗传统技艺的价值挖掘、“两创”现状及趋势分析,探讨地方非遗文化实现“两创”,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为地方非遗传承创新和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传统技艺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而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上,需要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①,其中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带动和支持尤为关键。作为中华文化资源中的瑰宝,地方非遗文化代表着不同的传统技艺、民俗习惯等地方特色,承載了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历史记忆和社会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方非遗文化面临着失传、濒危等诸多问题,乡村传统技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了合理保护并活化地方非遗文化,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结合中国乡村传统技艺的相关案例,对地方非遗文化的“两创”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非遗文化的“两创”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为乡村传统技艺的活化和振兴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1. 乡村振兴战略与地方非遗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提出的,意在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②而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且稳步推进,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阐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③。2023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中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板块中提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④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拥有独特非遗文化的某些乡村,地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则在推动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

若对非遗这一概念进行溯源,在国际社会上,日本最早提出“文化财”①(即文化遗产),并提出将其活化为重振地方文化经济的一种资源,与此同时,欧美国家也长期致力于非遗的活化利用。对于我国而言,非遗是传统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载体与传播媒介。历史上,非遗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且在诸多典籍中均有所记载,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日仍然具有重大作用。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技能培训为抓手,帮助乡村群众掌握一门手艺或技术。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品牌”的具体方针②,这表明了文化产业、非遗在我国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被进一步强调,特别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层面。非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体现出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助于保持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通过保护和活化乡村非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强社区的文化自信,从而形成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3.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4.乡村振兴与地方非遗文化的协同发展现状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两创”方针的指导下,地方非遗文化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乡村振兴进程也与地方非遗文化“两创”的发展紧密相连。

目前,在地方非遗文化的“两创”推进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许多地方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人存在普遍的年龄断代情况,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较低;地方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可能面临过度商业化和价值扭曲的问题,需要找到其中的发展平衡点,确保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地方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目前国内较为缺乏有效的合作与交流机制等。③

因此,基于新时代的历史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两创”不仅成为地方非遗文化价值的关键,还能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崭新活力。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上,更在于它能够增强乡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和社会凝聚力,促进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解决好地方非遗文化“两创”问题,才能推动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与地方非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非遗与“两创”研究现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双创”思想与“双百”“二为”方针并提,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⑤;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多项国家方针政策均呈现出“两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领域,黄永林(2019)提出在乡村振兴中,精神振兴的动力大多将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文化,并总结两个大方向为用非遗文化振奋乡村文化精神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②。同时,国内学者在研究该领域时大多提倡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转型创新及可持续发展。

目前,与非遗文化“两创”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则较为欠缺,现有文献主要针对个案进行分析,缺少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非遗文化普适性的发展建议。在2020年11月举办的“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上,与会学者对于非遗文化“两创”的实施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讨论,针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的协同性发展总结了因地制宜的方针体系,但未对如何推动非遗文化“两创”进程的路径进行系统性总结。

为此,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乡村非遗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着重分析其在资源价值、实践路径、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现状和潜力,系统性地梳理我国乡村非遗传统技艺及其“两创”的应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讨其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和经济体系,以及如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乡村非遗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非遗传统技艺资源的价值挖掘

我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共计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统计后共计3610个子项。国家级名录将非遗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③本文选择重点讲述“传统技艺”这一门类,共计629个子项,数量在非遗门类中占比最大,高达17%。

非遗传统技艺的成果一般以实体器物的形式体现,通过繁复而精细的制作工艺生产出工艺品,并凭借其功能化身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用之物”。但由于部分传统技艺生产出的成品形式守旧、单一,往往难以满足当代消费者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这种现状导致许多工艺品在市场上难以被消费者接受,从而面临滞销的困境。这不仅影响了生产者的盈利,也对传统技艺行业造成严重伤害,进而威胁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为了保护和发展乡村非遗传统技艺,先要对这一部分文化资源进行解构,并充分挖掘其价值,才能实现工艺品在审美性、实用性上的统一,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地方非遗文化的“两创”。

1. 技术价值:传统技艺制作过程

传统技艺过程包括从其原始起源,到工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及实践使用的加工手法、工艺流程等的全流程技法,注重对传统工具的运用,强调手工操作和传承人技艺的熟练程度,是非遗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的核心。

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石鼓镇的石鼓油纸伞为例,其工艺技术主要分为3大方面:一是包含零部件及伞面制作、组装等约80道制伞工序;二是竹骨铜顶,柿子漆熬制,桐油调配等五项特色工艺;三是关于伞面坡度的经验性技术总结。①这些制伞工序及特色工艺都是非遗传统技艺传承的基础,技术价值因此得以充分凸显。

2. 社会价值:地方凝聚与个体认同

对于当地居民及传承者来讲,非遗传统技艺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独特的文化标志,深深扎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中,传承非遗传统技艺有利于保持當地文化记忆的连续性,从而推动地方社区凝聚。而对于非该区域的其他个体来讲,在了解、接触或传承非遗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其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典籍故事、社会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加深对于当地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进步。由此可见,非遗传统技艺资源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不同个体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

3. 文化价值:历史见证与现代交融

非遗传统技艺作为历史传承的见证物,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传统,融合了世代相传的技艺、故事和价值观念,代表着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人民的智慧。同时,经过一代代传统技艺传承人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工艺制作过程在融合了新的思想、原材料和设计方式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非遗传统技艺品具有独特个性、精湛工艺和高品质成品,保证其在具有历史感和现代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价值的再创造。

(二)非遗传统技艺的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乡村的非遗传统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了当地丰富的文化积淀与传统技艺者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乡村非遗技艺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社会需求、审美观念产生了差距。一些乡村非遗传统技艺在产品设计方面仍然保持了最原始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样式,缺乏与新时代前卫创新元素的融合。这使得非遗传统技艺的产品设计显得十分陈旧,无法吸引年轻人和现代消费者的关注,这也是限制乡村非遗传统技艺的文化发展和市场开拓的重要原因,加剧了中国乡村传统技艺面临的传统观念与时代内涵之间的冲突,在新工艺及机械复制技术的冲击下,我国不少非遗传统技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竞争。

例如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早期传播中有“传男不传女”的要求,还有年画行业的“固定性”“封闭性”等特点。而且,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现代房屋结构中,木版年画严重缺少四合院、双扇门等此类应用场景。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不再将祈福消灾的门神年画作为“保平安”的必备之物,因此木版年画正在逐渐消失于生活中。②

(三)我国非遗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策略

1. 传统技艺应用边界的拓宽

随着文化消费的普及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不再将非遗传统技艺的应用局限于传统生产的工艺品这种单一的形式上,而是引入众多新颖的设计理念,包括与其他行业或领域进行合作,从而创造出新型的表达形式,实现将传统技艺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以我国传统的傩雕工艺为例,傩面具原本用于宗教祭祀,祈求驱邪避灾,祈福佑吉。但随着社会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宗教祭祀这部分需求已显著减少。因此,各地的傩文化区为了保护和传承傩雕工艺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以拓宽傩雕工艺的应用边界。例如:从1990年开始,江西省南丰县每年11月举办傩舞艺术节,并将之作为该县的艺术节日,并逐步发展为傩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包含非遗进景区展演、踩街活动、傩文化展示等环节,表演者佩戴不同类型的傩面具、表演不同流派的傩舞,既提供了傩雕作品、傩舞文化的展示平台,更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了解傩文化的历史和传统的机会;2021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银奖的STITCH①冷感冰巾在设计中融入傩文化的元素,增加其艺术感和独特性,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得以彰显,这正是将傩文化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的典型案例。

2. 非遗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的双向互动

在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项目工作中,各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非遗传统技艺数字化转化与数据库构建工作。在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非遗传统技艺更高效全面地记录、分类和保护。其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掌握数字技术运用能力的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才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数字技术与传统技艺的跨界融合近在咫尺。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达38家,非遗产品发售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超过1.5亿元②,由此也可看出对非遗手工艺进行数字化转化是当前时代非遗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的一大趋势。

同样以傩雕工艺为例,2023年5月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武傩舞文创产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呈现了灵感源于傩舞面具并应用区块链技术创作的《开路神》《白蛇》傩舞非遗数创画作。从科技角度讲,非遗文化的助力使得科技在文化层面的发展愈加全面;从文化角度考量,“科技+非遗”的形式使传统手工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助推了非遗与科技的融合与双向互动。

3. 传统工艺品与现代文创和数字经济的融合

基于淘宝非遗店铺、天猫老字号等数据及调研问卷,《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报告》指出淘宝平台非遗店铺数为32853家,较2020年增长9.5%,非遗交易额较2020年增长11.6%。其中,2022年,淘宝天猫上成交过亿非遗产业带由上年的14个增长到18个。其中包含德化陶瓷产业带、景德镇陶瓷产业带、曲阳石雕产业带等。③而成交额前三名产业带均属于传统技艺的非遗范畴。由此可以窥见基于种种政策及文化发展下,通过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手段赋予传统工艺品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工艺品生产链条,从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作为较为成功实现非遗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的案例,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展示了一种可行的模式。龙潭村有着丰厚的传统技艺基础,并且还拥有红粬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④。由于长期受到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制约,红粬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藝传承困难,2017年文创旅游减贫项目启动,当地村民和新移民推出黄酒文创项目,并结合时代特征、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诗意生活理念,设计了符合数字时代审美的产品外包装和广告词,并通过互联网和电商渠道进行营销。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黄酒的市场价值,而且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龙潭村文创旅游减贫的重要内容。⑤

(四)我国非遗传统技艺文化内涵创新性发展的策略

1. 非遗传统技艺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从历史角度说,我国乡村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传承方式和文化内涵都是其作为非遗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通过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历史性文化进行准确把握,在不改变其核心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进行激活,力求实现与现实需求的融合发展与“活态传承”。正如原文化和旅游部项兆伦副部长曾说:“所谓的原汁原味的传承,如果强调过头,不仅不符合文化传承的历史实际,也会把鲜活的文化传承变成僵化的木乃伊。”①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加强对非遗手工艺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借助创新、科技和人才培养,使乡村非遗手工艺在保有优秀文化内涵和光韵(aura)②的前提下,满足大众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实现市场竞争的持续发展。

2. 非遗工艺品生活化与创意化的融合发展

在“两创”的指导思想下,传承者应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和消费者对生活美学的追求,注重现代创意灵感与工艺传统的融合,寻找非遗工艺品与现代生活场景的相交点。非遗工艺品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不仅能拓展其文化内涵范畴,还能通过个性化和创意设计的方式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文旅产业的合作,从而推动工艺品和非遗传统技艺的宣传推广,提高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影响力。以福建汇益家居为例,从福州木雕、寿山石雕、西园软木画等闽都艺术流派中汲取灵感,“这款海丝茉莉软木雕,就是从茉莉花中汲取灵感,设计师选取福州特有的软木雕作为作品载体,运用浮雕、透雕等技法,呈现茉莉花图案,显得古色古香、韵味悠长”③,从而实现将非遗传统技艺生活化、创意化,使非遗工艺品逐渐从仅仅作为文化传承的象征,转变为融入现代生活、满足现代需求的实用品。

四、地方非遗文化“两创”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一)大力挖掘和转化乡村传统非遗文化资源

1. 梳理乡村传统非遗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全方面、各角度的田野调查,了解乡村中存在的各个门类的传统非遗文化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归档,借助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文化的线上线下资源库,为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提供依据。

2. 组织各乡村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与交流: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实践等活动,着力培养乡村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才。通过邀请国家级非遗大师和专家前往不同乡村进行技艺传承的巡讲,使传承人和乡村居民有机会参与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促进乡村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以上措施,基于对非遗文化和传承人的考量,大力挖掘乡村传统非遗文化资源,实现地方非遗文化“双创”与乡村振兴的同步发展。通过建立数据库、培养传承人、开展研讨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保护和发展乡村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创新传统非遗文化的乡村实践机制

1. 建立非遗乡村实践交流平台:在乡村社区或特定场地建立非遗实践交流平台,诸如非遗工作室、实训基地、传统工艺展示馆等,由政府或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资源支持,为非遗传承人、乡村居民提供创业机会,为来访游客提供实践和体验传统非遗技艺的服务,旨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 推动乡村非遗传统技艺产品的产业化:将非遗文化与当地优势产业相结合,鼓励乡村居民结合自身资源和特色,创新设计和工艺手法,从而开展非遗创业项目。通过在产品中引入非遗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乡村产业的革新与升级。同时,也应将非遗传统工艺打造成独特的产品品牌,注重其市场化运营和品牌建设,通过产品包装、品牌故事等手段,依托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提升非遗传统工艺的形象和知名度,从而以乡村非遗之力拉动其产业经济发展。

3. 开发与推广以乡村非遗为基石的文旅产业:利用非遗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开展非遗文化旅游开发和推广工作。组织非遗文化展览、表演和体验活动,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居民的增收。

4. 数字化互动促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将乡村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方式,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传统非遗技艺数字化,开发出虚拟互动的非遗文化体验,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在非遗文化资源的广告营销层面,传承人、村民可以通过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手段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与交流。

(三)实现乡村传统非遗文化的时代认同

1. 强化乡村非遗文化与当今时代的联系:在传承乡村非遗文化并对其进行“双创”的同时,注重将其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内涵的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创新设计和现代表达方式,将传统非遗文化与时尚、艺术、科技等现代元素结合,增强其现代感和时尚性,在符合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实现大众对非遗文化的时代认同。

2. 助力乡村非遗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乡村非遗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工作,培养更多受众的非遗文化意识和认同感。例如,开设非遗文化课程、举办讲座和展览,并通过各种媒介媒体传播乡村非遗文化与时俱进的内涵和价值观,让更多人了解、尊重和传承乡村传统非遗文化。

五、结语与进一步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两创”三者的一致性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两创”三者之间是存在方向一致性的。首先,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地方非遗文化传承和“两创”都是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和保护其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方向;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地方非遗文化传承和“两创”都可以为其实施提供动力支持。因此,这三者都与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两创”可以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从而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同时,乡村振兴戰略强调保护、传承和创新地方非遗文化,地方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两创”的理念指引下对其进行挖掘和发展,从而为乡村地区带来崭新的文化创意、特色产品、文旅产业等,提升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实现。

(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非遗文化“两创”发展的路径总结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非遗文化“两创”的发展路径包括大力挖掘和转化乡村传统非遗文化资源、创新传统非遗文化的乡村实践机制和实现乡村传统非遗文化的时代认同。通过对乡村传统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转化,为乡村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点,同时保护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传统非遗文化的乡村实践机制则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推动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实现乡村传统非遗文化的时代认同是让乡村文化与现代审美及理念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除了这些主要的实现路径外,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等,这些方面相辅相成,实现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从而共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不足与展望

非遗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合理地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囿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本文仅从地方非遗文化的宏观视野角度出发,结合中国乡村传统技艺案例阐述其“两创”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对更系统全面的路径归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例如可更细致地结合多种非遗文化资源、多元化参与主体分析乡村非遗文化“两创”的模式及现状,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验证。

作者:

陈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陈芳娌,广州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文化贸易

陈琪,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王雅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经济

(责任编辑:曹翊钧)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local non-heritage culture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takes Chinese rural non-heritage traditional skill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non-heritage traditional skills in achieving “double cre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excavation of rural non-heritage traditional skill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double crea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and resonance fo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on-heritage innov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Skills

猜你喜欢
传统技艺两创创新性发展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探究“互联网+”模式下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产业
从《百鸟朝凤》谈中国传统技艺的囹圄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嘉定竹刻传统技艺研究
没有出路的“最后一个”悲剧
传承·扬弃·创新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