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祖兵,罗晶晶,吴子弦,李红,丁雅莉
骨折通常是由积累性劳损或者暴力因素导致人体骨结构发生部分断裂或全部断裂的情况,是一种高发于儿童和老年人群体的常见骨科疾病[1-2]。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加剧以及社会层面各类施工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等频频发生,每年骨折患者数量也在不断攀升[3]。虽然临床上一般情况下会根据骨折患者发生骨折的具体位置及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但其术后患者出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会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患者的关节功能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静养才能逐步得到恢复[4-5]。有关研究显示,在骨折患者手术结束后,为其后续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关节功能[6-7]。基于此,本研究则着重对骨折患者术后合理开展康复治疗对其关节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展开探究。现有相关报告如下:
本研究在我院于2022 年4 月至2023 年5 月间陆续接收的骨折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中择取出共74例,借助双色球法依次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各计37例,基础资料详细如下:试验组共有女性患者15 例,男性患者22 例,年龄区间介于19~55 岁,平均年龄(37.79±7.91)岁,该组含下肢骨折20 例,上肢骨折17 例;对比组共有女性患者14 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区间介于19~57 岁,平均年龄(38.04±7.49)岁,该组含下肢骨折19 例,上肢骨折18 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在经过进一步统计分析后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开展后续对比。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且整体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并未发生过任何伦理纠纷相关事件,符合医学伦理性相关要求。
纳入标准:(1)患者经X 线或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2)患者年龄介于18~65 周岁间;(3)患者未有重要神经损伤或重要肌肉-肌腱单元断裂等情况发生;(4)患者及家属皆悉知本研究所涉内容及医学价值,并自愿签署知情书。
筛除标准:(1)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具有恶性肿瘤则不予纳入;(2)患者存在骨髓炎或骨发育畸形则不予纳入;(3)患者存在精神类既往病史,或在沟通及认知方面有明显障碍则不予纳入;(4)患者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依从性较差的则不予纳入。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皆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来明确患者发生骨折的具体位置及情况,并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及最终检查结果来制定其手术方案,此后通过手术对患者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固定处理。
对比组患者则在术后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具体为:注重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和情绪疏导,确保患者以良好精神状态来积极参与预后恢复治疗;对患者平日饮食给予专业指导,力求确保患者营养摄入充分以提升其机体的免疫力;在术后7d 可适当指导患者在病床上开展相应的功能训练;术后14d 则可视情况与家属一同协助患者适当进行下床训练,此过程可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撤掉训练过程中对患者的辅助,直至患者能够进行自主训练。
试验组则在术后实施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康复训练前:系统地向患者普及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目的及优势,促使患者对整体康复训练过程形成基础认知,并促使患者对康复治疗持积极认可态度,从而为后续康复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术后3d:可通过为患者外敷化瘀止痛类药物,或者指导患者适时服用止痛类药物来帮助患者减轻其术后疼痛感,等患者疼痛感受得到明显缓解后可实施康复训练:①辅助患者完成下肢或上肢的关节屈曲训练,应用弹力带绑紧患者连接部位,持续10s 后松开,此后重复绑紧-松开操作即可,每组5min,每日5 组。②协助患者进行转动关节训练,每日4 次,每次持续5s 左右即可。(3)术后7d:①下肢骨折患者可辅助其在病床上开展移位训练,可借用垫枕等物品辅助患者缓慢进行肢体横向摆动以及弯曲伸直练习;②上肢骨折患者则可在训练时调整至坐姿,此后辅助患者缓慢进行上肢横向摆动以及弯曲伸直练习,可视情况为患者增添肢体外旋、内旋等康复训练任务。(4)术后14d:①辅助患者开展关节抗阻训练并传授家属该训练方式的要点,训练过程中阻力应循序渐进地提升,训练进行至患者身体发汗、四肢酸痛即可,该抗阻训练每组20 次,每日4 组。②指导患者完成主动屈曲锻炼,屈伸的力度及幅度需要逐步地增加,该训练频次为每组20 次、每日4 组为宜。③指导患者完成高抬患肢锻炼,该锻炼要点为患者需将四肢绷直后上肢重复抬起、落下操作,每组10 次为宜。(5)术后15d 至3 个月:①此阶段下肢骨折患者可指导其进行上下楼梯、踩空车等相应的步态训练,训练中需注重健肢先行、患肢后行,每日10 次左右即可。②此阶段对于上肢骨折患者可指导其主动进行相应的日常生活锻炼,如通过刷牙、洗脸等日常行为逐步恢复并提升患肢关节的灵活度。
整体康复治疗进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患者训练频次和强度的调整需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以避免导致不良后果。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与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积极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多沟通交流以便及时获取患者当下感受,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对康复训练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统计术后两组患者出现关节僵硬、关节疼痛以及关节肿胀、关节囊及肌腱粘连等常见关节并发症的实际情况并展开分析对比。
严谨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并展开分析对比,具体如下: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并未消失,并且关节功能障碍未能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关节处依旧存在轻微肿胀现象,关节痛感有所减轻,主动屈曲度加大,可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关节处疼痛感明显消失,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可顺利参与日常活动。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借助Harris 量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展开分析对比,总分值为100 分,患者分值越高表明其关节功能越好。
借助SF-36 量表中对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评估,主要应用该量表中躯体疼痛、心理状态、生理职能以及总体健康等四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具体评测,每个维度的总分值皆为100分,分数越低则表明患者在该维度的生活质量越差。
借助SPSS26.0 软件对本研究所涉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工作:计数资料如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关节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等主运行x2检验,并借以[n(%)]的形式描述;计量资料如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则主运行t 检验,并借以(±s)的形式描述。若分析工作中呈现出(P<0.05)则表明其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
术后试验组患者在经康复治疗后其关节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8.11%,在统计学上显著性低于对比组患者总发生率29.73%(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术后两组患者关节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n(%)]
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期间总有效率已达到97.30%,在统计学上显著性高于对比组总有效率78.38%(P<0.05)。数据详见表2。
治疗前试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其关节功能的Harris 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相比治疗前皆有显著性提升(P<0.05),且试验组患者Harris 评分的提升幅度在统计学上显著性高于对比组(P<0.05)。数据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 评分数据对比 (±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 评分数据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三个月后 t 值 p 值试验组 37 48.74±6.03 82.71±6.19 23.9113 0.0000对比组 37 48.81±6.16 77.93±5.78 20.9693 0.0000 t 值 - 0.0494 3.4332 - -P 值 - 0.9607 0.0010 - -
临床上当骨折患者的年龄偏高其术后出现关节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因此术后适时为患者安排有效的后续治疗尤为重要,这对于促进患者患肢关节功能尽早恢复以及避免为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等均具有积极意义[8]。当前既往研究表示,导致骨折患者在术后有较高概率出现关节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通常为患者患肢的骨骼关节功能恢复速度过于缓慢,以及患者因难以承受疼痛而抗拒过早开展相应的康复锻炼,从而使得患者在术后愈合更为缓慢,并有高风险发生关节畸形、关节僵硬以及关节肿胀等常见关节并发症。而为骨折术后患者合理安排相应的康复治疗,即通过在患者术后恢复的不同阶段去督促并指导患者适量完成相应的康复训练,对于促进患者其患肢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康复治疗强调重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充分活动其他关节的基础上去逐步提升患肢关节活动的力度和幅度,并借助专业且有效的关节功能训练方式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其患肢的关节功能及肌力,从而显著减少关节并发症出现概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康复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其关节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其接受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数据也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在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rris 分数皆获得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提升(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Harris 分数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其在躯体疼痛、心理状态、生理职能以及总体健康等四个维度的分数皆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相应分数(P<0.05)。
综上可知,临床上对于骨折术后患者合理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关节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同时还可明显提升其临床疗效,并且在促进患者关节功能以更快速度恢复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