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影 周叶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不完善、监管难度大、农产品流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数字创新体系不足等问题。最后,通过质量改革-效率改革-动力改革三个角度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融合发展是促进冷链物流行业产业数字化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是如何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中观层面:产业结构优化、跨界融合;微观层面:平台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1.1宏观层面: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生影响
1.1.1以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的组成有所不同。除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这些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期,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1]。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通过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供-销”全链条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合、分析和应用,实现供需资源优化配置,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1.1.2数字化精准配置方式,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要素配置。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平台、物联网、“云物流”等方式收集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不同的运行环节的供需信息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各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匹配度,促进农产品供应商、农产品批发商、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农产品零售商进行产业链整合,延长产业价值链,减少交易成本和农产品损耗率。
1.2中观层面: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界融合的影响
1.2.1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赋能主要是指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应用新兴信息技术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管理模式创新和策略调整[2]。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云物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具有渗透性和外延性,使得其能够渗透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过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同时,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融合发展,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数字化进程。
1.2.2数字经济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跨界融合。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融合主要是指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大量应用,改变了农产品需求、交易原有的市场边界,导致冷链物流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的现象[3]。数字技术具有渗透性的特点,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内部边界,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模式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拓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跨界融合的边界;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渗透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新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1.3微观层面: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影响
1.3.1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平台经济效应。平台经济是一种依托于平台及平台经营者的新型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是数字化平台协调市场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4]。随着消费者数量网络规模的扩大,对农产品需求逐渐个性化和网络化,催生了“互联网+农产品”“生鲜O2O”等新模式。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分析农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消费者等参与主体的相关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农产品和服务,使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更好地实现乘数效应。
1.3.2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随着农产品生鲜电商平台、数字化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大量运用,网络市场快速增长,阻碍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各种边界逐渐瓦解,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农产品产业向新零售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品类多元化、网络营销渠道的增加,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消费总量的增长扩大市场范围和规模,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2.1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由于农产品的保存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极高,要求从生产到销售过程处于低温保存状态,而现实情况是农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的品质未达到我们的预期标准,最主要原因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5G技术等前期投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和缺乏国家资金的支持,农户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零售商等各方主体为了减少技术成本支出,降低数字技术的投入与应用,导致生鲜农产品在生产预冷、冷链储藏、冷链运输等多个环节发生冷链“断链”问题。
2.2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治理体系不完善,监管难度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会带来数字治理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监管难度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打破了传统的市场边界和现有的规则秩序,要求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创新的市场监管制度。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有关部门出台有关于农产品冷链操作规范与准则,但是面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数字化运作方面存在的数据安全隐患、数字知识技术产权保护等问题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2.3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农产品冷链物流没有建立全面的数字化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导致农产品流通和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存在“数据孤岛”。具体来说,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直播带货”等新模式的出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趋向多元化,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与品牌。由于农产品数字信息平台的不完善,没有及时收集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供需信息,导致农产品供需信息出现“数据孤岛”,增加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信息搜集成本,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2.4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经济创新体系不足,整体数字化程度不高。从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环境看,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数字经济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够强,数据技术创新要素在供应链上下游各主体之间尚未实现自由、充分的流动和组合;从数字经济创新资源共享看,数字技术创新资源仍然存在着分散、重复和低效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数字技术研发效率低,大量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却不高;从数字经济创新激励机制看,相关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技术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和属性不明确,从而影响了数字技术创新成果投入市场应用效果,导致研究人员进行原创性创新的动力不足。
3.1数字经济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变革,强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3.1.1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城乡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节点方式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城乡冷链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转站等信息联系,构建支持现代农产品流通的多层级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协同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联网的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1.2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提高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依托农产品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载体,加强农产品流通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应用,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农户合作社、消费者等数据采集、清洗、聚合、分析,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实现数据要素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有序共享,提高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同时,加快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数据交易平台,完善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相关数据确认、交易、应用等规则,保护数据合法交易行为,提高数据要素利用率。
3.2数字经济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变革,整合冷链信息资源,加大监管力度
3.2.1加大数字技术成果的应用力度,整合冷链信息资源。农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生产、加工、供应、运输、消费等产业链环节,参与的经营主体众多,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将具有去中心化、共享机制、智能合约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构建智能集成化信息服务平台[5],整合农产品全链条信息资源,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农产品信息可追溯和全程温度可控。
3.2.2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数字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顶层设计,政府部门制定农产品冷链数字化保护制度,平台反垄断法,加强农产品数字化治理体系市场环境治理,知识产权和品牌商标保护。同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力度,实现农产品冷链上下游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管,有效突破数字贸易壁垒,打击数字经济驱动农产品冷链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
3.3数字经济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动力变革,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催生新业态
3.3.1建立创新激励制度,提高数字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数字化协同研发平台,整合冷链物流企业内外部分散的数字技术研发资源,打破数字核心资源的层层边界共享数据资源,提高数字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相应的创新激励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数字技术研发成果,激活数字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性和创造性。
3.3.2加快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适应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消费模式的出现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对农产品的配送更加精细化、透明化、可溯源。传统的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以培育平台赋能的新模式为导向,充分利用在冷链上下游数字化的信息和知识资源,发挥数字化平台全要素、全产业链和整个价值链的连接优势,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冷链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用出处
[1]祝合良,王春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对策[J].财贸经济,2021,42(3):14-27.
[2]关婷,薛澜,赵静.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9,(04):58-65
[3]吴义杰.产业融合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以江苏信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0,(01):248-251.
[4]尹振涛,陈媛先,徐建军.平台经济的典型特征、垄断分析与反垄断监管[J].南开管理评论:1-24.
[5]倪卫红,陈太.基于区块链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成化服务平台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3):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