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芹,王珂珂,陆艺丹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致使脑血流障碍而引起的中枢神经受损[1]。脑卒中发病后通常会引起肌张力异常升高,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甚至可能出现肢体痉挛、畸形,出现瘫痪残障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2]。因此,积极改善高肌张力状况对提高患者预后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升高的治疗手段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手段,其应用电流刺激运动纤维,增加肌肉活动功能,促进神经系统重建,防止肌肉萎缩和肌肉痉挛[3]。既往研究显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操作简单、无创,可用于脑卒中后不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且具有良好疗效[4 - 5]。然而,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治疗难度较大,电刺激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持续效果有限,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巴氯芬是一种γ-氨酪酸衍生物,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调节神经元活性,从而缓解脑损伤后引起的肌肉痉挛[6]。本研究对脑卒中高肌张力患者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基础上服用巴氯芬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为脑卒中后高肌张力的治疗提供依据。
1.1对象 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2021年1月 ~ 2023年1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采用盲目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电刺激组,每组53例。电刺激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6.92 ± 7.83)岁;平均病程(8.04 ± 3.51)d;卒中类型脑梗死33例、脑出血20例。联合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7.11 ± 7.69)岁;平均病程(8.36 ± 3.59)d;卒中类型脑梗死35例、脑出血1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at2021-005)。
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7];(2)脑卒中恢复期,病情稳定可康复治疗;(3)肌张力增高,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2级;(4)神志清醒;(5)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6)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脑卒中病史、运动障碍病史或精神病史;(2)其他原因引起的肌张力升高;(3)心肝肺等功能障碍;(3)血液疾病、免疫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精神障碍、意识不清及不积极配合研究患者;(4)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禁忌症;(5)近期服用过肌松类药物。脱落/剔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2)未按要求接受治疗或检查,依从性差;(3)中途退出。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包括调节血压、血糖、血脂、营养神经等。
电刺激组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ES-420,日本伊藤)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取仰卧位,局部消毒,将电极贴贴附在瘫痪肌,定位于上肢的肱三头肌、腕背伸肌和下肢的股四头肌、踝背伸肌、胫前肌进行电刺激治疗,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参数,刺激频率25 ~ 100 Hz,强度10 ~ 60 mA,脉宽300 μs,20 min/次,2次/d,治疗4周。
联合组在电刺激组基础上给予巴氯芬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03)口服,临床一般初始剂量5 mg/次,3次/d,每隔3 d剂量增加5 mg/d,直至患者肌张力改善,并根据患者体重、体征、临床症状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剂量,单日剂量不超过100 mg,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估肢体痉挛状况,总分为16分,得分越高肢体痉挛程度越重。采用Ashworth评分评估肢体肌张力情况,评分范围0 ~ 5分,分别对应肌张力0、Ⅰ、Ⅰ+、Ⅱ、Ⅲ、Ⅳ级,得分越高表示肌张力等级越高。采用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上肢总评分66分、下肢总评分34分),得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2)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4 ml,以离心速度2 5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20 min,收集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
(3)临床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Ashworth评分降低≥2级;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好转,Ashworth评分降低1级;无效,未达到显效或好转标准[6]。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2.1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电刺激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CSI、FMA评分、Ashworth评分及mB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CSI评分、Ashworth评分明显降低,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SI评分、Ashworth评分低于电刺激组,FMA评分、mBI评分高于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CSI、FMA评分、Ashworth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分,
2.3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HMGB1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2.4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肢体运动模式异常,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8 - 10]。脑卒中发生后,尽早接受康复训练和治疗有助于逆转神经损害,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肢体瘫痪等后遗症风险[11]。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群神经,减少神经冲动传导,抑制痉挛肌的兴奋性,改善高肌张力状态,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12 - 14]。然而,临床研究显示,单一疗法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多种治疗措施联合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15]。巴氯芬是一种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能够调节神经元活性,抑制谷氨酸、门冬氨酸等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阻碍脊髓突触兴奋信号传导,从而发挥解痉作用[16]。黄琴蓉等[17]研究发现,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口服巴氯芬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肢体痉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巴氯芬可能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与电刺激组相比,联合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且联合组治疗后CSI、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电刺激组,FMA评分、mBI评分则明显高于电刺激组,提示巴氯芬联合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提高脑卒中高肌张力疗效,减轻肌痉挛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炎症反应是脑卒中后神经损害的重要病理机制,脑卒中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激活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炎症因子释放,加重脑损伤病情,从而诱发高肌张力等并发症[18]。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助于减轻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19]。IL-1β和TNF-α是体内重要促炎因子,能刺激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协同致炎作用,促进组织炎症损害的发生[20]。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存在于体内多种组织细胞,通过与其靶细胞结合,触发和促进炎症反应机制[21]。本研究中,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及HMGB1水平低于电刺激组,说明增加巴氯芬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症状况。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巴氯芬可以调控细胞炎性化,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另外,巴氯芬能抑制神经突触的兴奋传递,减轻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降低机体氧化应激,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释放。
治疗安全性方面,联合组部分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情况,可能因用药剂量过大所致,在降低用药剂量后症状得到缓解。研究中并未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惊厥等严重不良反应。然而,本实验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巴氯芬在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要后期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巴氯芬联合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肌痉挛、高肌张力状况,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体内炎症反应程度,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