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轼一生三贬,黄州既意味着他入仕生涯的第一次跌落,也意味着他豁达心境的修炼之始。重中之重便是“赤壁书写”。苏轼几咏几叹黄州赤壁,字字珠玑成为绝响,亦见证苏轼人格精神上的修整与蜕变。引得无数文人诗词唱和,更为今人带来无限的旅游文化价值。《后赤壁赋》被后世王室临摹传阅。黄州赤壁也因苏轼在后世演变为一个文学符号,蕴含着历久弥新的“苏轼精神”,更影响着后世文人的风骨与精神。
[关 键 词] 苏轼;赤壁;《赤壁赋》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享誉后世,千古流传,对后世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轼一生都牵系于北宋严酷的朋党之争中,但他却能胜时不骄,败时不馁,修得一副豁达开阔的心境,这与他的三次贬谪是分不开的。苏轼一生为官各方,几乎在每个为政之地都有卓著爱民的贡献与功业。可当他晚年回首时,却只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作为苏轼政治生涯的第一次失落,对他以后人生态度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里诞生的“赤壁之风”“东坡先生”也为后人所称颂。
一、不甘与释然:黄州时期的思想渐变
苏轼因支持旧法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新法的支持者沈括、何正臣等上表彈劾诗文用语讽刺朝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史称“乌台诗案”。因“戴罪之身”缺乏衣食供给,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清贫困顿。但苏轼并未拘泥于自身窘况,或是泯灭其爱民报君的志向,而是将心中块垒浇于天地自然,佛法道语,诗词歌赋,使自己在苦涩中寻得自适,留下诸多传世名篇。
(一)初到黄州,寂寞不甘
苏轼初居于定惠院内,如诗中所写,“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寒食雨二首》)简陋的屋舍,贫瘠的土地,跌宕的命运,即使身处如此困顿境遇,苏轼仍能自我开解乐得自在。这与苏轼接受道家思想的熏陶紧密联系。初至黄州,苏轼心中仍有“用世”的抱负与渴望,这种不甘的情感却在现实境遇的残酷压迫下内化为心中的沉静与孤独,心境变化并非一蹴而就。遭逢贬谪之初,身心俱疲,长时间的折磨与迫害使他精疲力竭,但心中报国的志向却仍未消弭。无奈身在黄州不得自如,只好将这种犹存的治世之念潜藏心间,昔日好友亦遭牵连贬谪,身边既无佳肴更无知己,无人理解、无人疏解,昔日才子一朝跌落,苏轼起初无疑是寂寞孤独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此时写照。
(二)逐渐习惯:开怀释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开始反思人生,他逐渐适应了黄州的生活,开始欣赏黄州的景色,此地虽比不上昔日西园雅集,但好在有众多寺庙僧侣,苏轼与僧侣为友,阔论天地,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佛道思想的熏陶。这是苏轼思想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僧道为友,“焚香默坐,深自省察”。苏轼感受到不同于以往正统儒人交往时的别样感受,使他看淡荣辱生死,将视野放于人生的宏观维度上。此时苏轼的诗文中佛道用语频现,如“井在有无中,无来亦无失”(《浚井》);“妙手不劳盘作凤,轻身只欲化为凫”(《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其二)》);“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徐使君分新火》)等。现实条件的窘迫迫使他事事亲为乃至耕种粮食,苏轼并未以此为耻,反而与自然融为一体,顿感心旷神怡。“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东坡八首并序·其四》)。苏轼也在黄州景色中将儒道合一,徜徉于自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在赤壁之上所留下的作品。
二、东坡与赤壁的唱响:由地理意象变为地景意象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多写作有关黄州山水的诗歌,黄州在地理范围上大概为古时的荆楚之地。大兴《文学地理学》之时曾提及“地景意象”这一文学用语,指的是实体性地理意象中的文学景观,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意象,地景意象更多了些文学意义。因而黄州地区山水纵横的地景意象与荆楚之地的文化渊源有着密切联系。据统计,苏轼黄州词中的荆楚地景意象一共 126 个, 其中荆楚山水意象就占了 86 个。而苏轼黄州词中出现荆楚山水意象的词篇有39 首,占比苏轼黄州词总数的 48%。但荆楚之地多山水,苏作亦不能面面俱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黄州赤壁。
(一)前后《赤壁赋》之书写
“赤壁”本为一长江中游处江汉平原与低山丘陵的接触地带,是一处秀美的自然风光,后因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赤壁”一事染上历史色彩。苏轼有感于三国英雄的传奇伟业,挥笔写下前后《赤壁赋》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在创作过程中,苏轼也完成了将赤壁从单纯“自然景观”到文学性“地景意象”的升华过程。赋作开篇点明创作时间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日为月亮正圆时,圆月高照于滚滚江水,令赤壁顿生朦胧诗意“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二句俱出于《诗经·月初》。同后文“冯虚御风”出自《庄子》,“美人”出自《楚辞》,“泣孤舟之嫠妇”出自《琵琶行》一般,苏轼引经据典,又结合“孟德困于周郎”赤壁一战抒发了自己对英雄的敬慕之情,将文史俱赋赤壁之上,文学意味油然而生。《后赤壁赋》写自己复游赤壁之下与友人历险,别有风致。赋的最后更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际遇与道家思想,阐发出“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妙语,升华出“物我合一”的哲思来。相比而言,《后赤壁赋》的文学历史色彩相对较弱,对赤壁的清幽景色也描绘得淋漓尽致,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词人由自然感悟而生的澄明心境仍一脉相承:“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书写
除了《赤壁赋》,苏轼写作的另外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亦脍炙人口,若说《赤壁赋》中苏轼赋予赤壁较多的文学意义,那在《赤壁怀古》中赋予更多的则是历史文化意义。诗人在凭吊古人之余,更感慨年华已逝,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用语壮阔悲凉。诗人通过对历史豪杰的凭吊追念,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政治忧伤。整首词围绕三国火烧赤壁之事,赞颂周瑜。周瑜少年得志,拥美入怀,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纵是昔日江东英杰,立下不朽功业。却也随斗转星移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掩埋,只得如今苏轼早生华发之际凭吊。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具道家哲思。诗人彼时被贬黄州,空有满腹经纶却治世不得。只得在这长江之畔追忆古人以表哀思。历史之雄浑与词人之慷慨随着滚滚长江萧瑟景致熔为一炉,从此,赤壁在象征三国历史的痕迹之外,又增添了苏轼吊古伤今的悲壮色彩,两相俱有历史痕迹。赤壁不仅寄托了东坡月夜之下与友人的潇洒论道,更蕴意着他一番百转千回后的惆怅感慨。一放旷一低回,赤壁渐渐成为一个供人怀古的历史符号,更熔铸成世人眼中永恒的“东坡风骨”。
苏轼于赤壁几吟几唱,使笔下诗篇熔铸文史哲精粹,情景并重,完成了人生洒脱与释然的质的飞跃境界。不知不觉将赤壁赋予文学色彩,成为“地理意象”,令赤壁乃至黄州成为后人心中传世经典的文化符号。
三、赤壁的书写与唱响
《念奴娇》一出,引得无数士人雀跃,随着历史推演,苏轼的文学地位越来越高,各代诗人怀着对苏轼旷达人格的敬慕与对赤壁的向往憧憬进行次韵创作。“对原作进行次韵创作,是作为批评者和创作者的词人这个接受群体对词作的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①据统计,历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词数量共计 433 首,共有 227 位词 人参與其中②;在历代《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词中,与原作词牌同名者220首,异名《大江东去》116 首、《百字 令》68首、《酹江月》21首、《喜迁莺》3首、《百子令》2首、《壶中天》2首、《绕佛阁》1首。而在“赤壁”的文学价值之外,赤壁文化更给今人带去无限的经济价值,这具体集中于赤壁效应带来的旅游效益,与东坡辞赋经久不衰的魅力是分不开的。
(一)与苏词的唱和
苏轼于北宋时被新旧两党打压,数次贬谪不得帝心,身死后三苏文章也尽被销毁。直到永嘉南渡后,苏轼的文章经典才又被传唱。诗人们有感于苏轼赤壁之上的豪情,追慕其豁达洒脱高洁人格遂行唱和。其中宋朝爱国词人黄中辅的一首《念奴娇·炎精中否》尤为经典。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此词虽不似东坡于赤壁处唱响,却有着如苏词一般的豪迈之气。“人材萎靡,都无英物。”自身抱负未展之际更深感国家忧患,整首词充满郁结之气不能发的惆怅,与苏词壮志未酬之处相似,读来亦有一种“赤壁风骨”。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言:“近时有人和此词,题于邮亭壁间,不著其名,语虽粗豪,亦气概可喜。”①同为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一首《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则顿生世事无常,早生华发之感。此词虽于庐山发“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但与赤壁的悲怆之情一脉相承:“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深夜悉听,胡笳吹彻寒月。”词人晚年重游故地,风景依旧,人事已非。又听得夜深胡笳声起,无限悲凉尽生。又因和苏韵,读来音韵相熟,大有“人生如梦”之感。
后人青睐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成为后世文人唱和最多的诗词之一 ,除了借鉴苏词之音韵、语言、词风、内容之外,词人们还别出心裁,扩大该词的主体范围,乃至发挥至咏物、咏史、祝寿、交游等,将“赤壁怀古”与东坡气韵相融合,铸成词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主题。正如《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书所言“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转换。”②
(二)赤壁经济价值
曾大兴曾在《文学地理学》中讲道:“文学景观的巨大经济价值,源于它巨大的文学价值。文学景观如果没有丰富的、永久的文学价值,那么他的经济价值就无从谈起。”赤壁自被苏轼含咏过后,就成了一个永恒的文学符号,吸引着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游客游览感怀。赤壁如今已成为湖北省的一个城市名字(原蒲圻市),后经国务院批准改为赤壁市,原因自然是赤壁包含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原赤壁旧址也扩大成为今赤壁名胜风景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摩崖石刻、赤壁大战陈列馆、翼江亭、赤壁碑廊等经典景区。赤壁景区因历史遗迹与诗人含咏吸引着众多文人志士前来游览,无形中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带来较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四、结束语
黄庭坚在《豫章先生文集》中对东坡诗文书画有过赞誉: 古来以文章名重天下,例不工书,所以子瞻翰墨尤为世人所重。今日市人持之以得善价,百余年后,想见其风流余韵,当万金购藏耳③。虽然苏文在苏轼身死后遭到焚毁,但民间百姓自发保存苏轼真迹。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载:“坡归,至常州报恩寺,僧堂新成,以板为壁,坡暇日题写几遍。后党祸作,凡坡之遗墨所在搜毁。寺僧以厚纸糊壁,涂之以漆,字赖以全。”④使苏轼真迹流传后世。后高宗、徽宗更是手抄《后赤壁赋》表达对苏轼的瞻仰喜爱。
宋高宗书《后赤壁赋》今藏于故宫博物院。高宗、徽宗皆为文艺大家,学者对高宗书法更是评价极高。《宋皇书录》曾言:“以锺、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⑤高宗除亲写《后赤壁赋》外,还在赵伯驹《后赤壁赋图》卷亲书苏赋。徽宗也曾手书《后赤壁赋》,《东北博物馆观画笔记》中留有简短的记录: 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绢本,宽25.6厘米,长101.6厘米,蓝色细绢,泥金草书,有梁蕉林收藏印,《石渠宝笈》著录。元俞贞木定为宣和,同时人豫章黄本、张瓙断为思陵之笔,甚是⑥。宋朝皇帝对于苏作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宋朝过后,元、明、清王室的好苏之风也在史书中有过记载:“仅容庚《丛帖目》收录嘉庆以前刊刻的苏轼书法丛帖就有二十余种,且多为在康熙、乾隆年间刊刻。”清代刻帖之风盛行,在苏作的流传中起着重要作用。乾隆十五年编撰的《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十二卷,其中第十卷至第十二卷就为苏轼刻帖。
刘勰曾言:“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者,抑亦江山之助乎?”说明自然环境对文人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正是因为赤壁饱含历史色彩,才让东坡于此处引吭高歌,顿生感慨。赤壁之地经过东坡辞赋与人格风姿的润色,亦由地理意象变为地景意象,吸引着古今中外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前去凭吊怀古,更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作者简介:
李康宁(2000—),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注释:
①刘尊明、王兆鹏:《唐宋词的定量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67页。
②张悠然:《历代和词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接受》,《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第51-57页。
注释: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1页。
②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第24 页。
③黄庭坚:《山谷题跋》,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136页。
④罗大经:《鹤林玉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第205页。
⑤董史:《皇宋书录》,中华书局,1991,第5页。
⑥杨仁恺:《中国古代书画过眼录》,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