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再生:从蒲庙花婆节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2024-04-12 08:42B驿梁新建
名家名作 2024年2期
关键词:歌谣民俗传统

� B驿 梁新建

[摘要] 民俗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民俗节日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问题。蒲庙花婆节在近几年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并在201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蒲庙花婆节。旨在探讨蒲庙花婆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民俗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从蒲庙花婆节的节日文化、节日活动和宣传方式出发,分析蒲庙花婆节如何提升民俗节日的影响力,对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民俗节日;蒲庙花婆节;非遗传承;文化传承

冯骥才先生曾经提出:“传统节日是生活的高潮,是一个民族的综合与终极价值观的载体,是民族精神 DNA 最鮮明和集中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文化创造。”[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地方特色缺少、节庆活动运作模式单一、外来文化快速涌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正在衰退[2]。但是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的蒲庙花婆节却在近几年里热度不断攀升。

蒲庙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蒲庙花婆节起源于壮族地区,是当地居民为了纪念一位乐善好施的老奶奶而设立的,因为这位老奶奶头上经常戴着一朵鲜花,人们便称她为“花婆”。

一、“花婆”再生

花婆节是壮族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花婆节又称花王节、 花王圣母节,其根植于花婆信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在民间传说中,花婆神是壮族民众的生育女神和儿童守护神,当地族民们通过修筑花婆庙和设立神位之俗来纪念和供奉花婆神,以祈求保佑。蒲庙花婆节中“花婆”原本是民间建构的融合了壮族流传已久的神灵信仰的祖先传说:在邕江河畔的榕树下有位老奶奶,她热情好客、慈祥善良,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热情地煮粥分享给过往的行人。无论行人贫穷还是富有,她都会慷慨地递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粥。有趣的是,这碗米粥不但能充饥解渴,还能健体强身。凡是品尝过这碗米粥的人,不论有什么怪病,一喝准好,工作和生活都顺顺利利。老奶奶容貌慈祥、心地善良,穿着总是干净整洁,她的头上常常戴着鲜艳的花朵,久而久之人们便亲切地称她为“花婆”。人们深信,吃了花婆的粥就如同收获了福气。为了纪念花婆的善举,人们特地为她建造了一座“花婆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二日,大家都会来庙里祭拜花婆。

2011年以前,纪念花婆的祭祀活动一般与每年的蒲庙开圩纪念日(农历三月十二日)庆典一并进行,尚无花婆节之称。2010年前后,蒲庙商会会长张月珍与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梁红将“花婆施粥”的传说作为行动纲领,尝试将建圩始祖纪念日与花婆纪念日重新运作操办。张月珍与梁红将“建圩节”定名为“花婆节”,以“花婆施粥”作为节日的核心部分[3]。2011年,梁红根据花婆的传说设计了花婆形象,并创作填写了花婆粥歌谣的歌词,让蒲庙的历史和花婆乐善好施的善举更加深入人心。同年,为了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由蒲庙政府出面组织节目,举办了首届花婆节。不仅如此,传承人张月珍认为花婆节活动不能仅有发放福粥这一环节,还可以将蒲庙的民俗文化、花婆的精神内涵合理地融入纪念花婆的活动中。将蒲庙地方性元素嵌入花婆节的人物形象与活动设计中是强化民俗节日“地方感”的必要步骤[4]。 这样不仅可以宣传蒲庙花婆节,又能扩大节日活动规模。

在第四代花婆节传承人张月珍的极力推动下,蒲庙花婆节于2017年11月成功入选南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于2018年12月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花婆送福”

“花婆送福”既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是蒲庙花婆节宣传的核心文化,贯穿在蒲庙花婆节的活动中。该活动以花婆施粥传递粥福为主要活动纲领,结合其他活动内容开展,旨在传承花婆文化和精神,使“花婆送福”这一观念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人心的宣传。在花婆节期间,人们会向花婆祈福,并通过各种活动表达对花婆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依据“花婆传说”中花婆施粥的故事,蒲庙花婆节为传承花婆施粥送福活动,节日期间会在五圣宫门口发放福粥。在“花婆送福”活动中,主办方会熬制花婆粥进行布施,由两位热心的阿婆戴上花婆头套、穿上花婆服饰,为路人盛上免费的、热腾腾的福粥,接过福粥的人会由衷地对花婆表示感谢。

“花婆送福”中的“粥”来自蒲庙当地群众的募捐。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二日前一个月,花婆节活动主办方会在五圣宫门口设立募捐点,由人们自愿捐赠,可以捐钱也可以捐米。花婆节布施的花婆粥,便是由人们捐赠的百家米熬制而成,对应着花婆节传递的“集百家米,祈千家福”的思想。主办方也会回馈以捐赠者由小红袋子装满的“祝福”,里面装有一小包福米、一根红绳、两枚钱币和一盒火柴。福米意为保佑健康平安,红绳意为辟邪,硬币意为有钱财,火柴寓意红红火火、顺顺利利。直至花婆节正式举办前,都会有群众来到五圣宫门口参与捐赠,只为蒲庙花婆节能顺利完美地举办。

节日一早,便有许多人围在五圣宫门口花婆施粥送福的地点前,等待花婆施粥送福,长长的队伍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期盼。“花婆送福”是富有蒲庙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通过传承和弘扬花婆文化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种文化活动中。煮粥布施,任人取食,俗称“花婆送福”,亦称“花婆粥福”,因为南宁白话中“粥福”音同“祝福”。因为“花婆送福”这个观念的传递和传承,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蒲庙花婆节,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文化节日。如今蒲庙花婆节的“花婆送福”不仅是一项纪念花婆的活动,还寓意着美好的祝福,祝愿来往的人们吃了花婆粥后一生都有福。

三、传唱“花婆”

花婆粥歌谣是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乐善好施的蒲庙花婆而创作的。2011年,花婆传承人找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梁红大师填写了花婆粥歌谣的歌词。歌谣内容丰富,包括起源、制作过程、寓意等。在创作花婆粥歌谣的过程中,将花婆的精神和施粥的传统融入歌词中,以易于传唱的方式表达对花婆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歌谣的旋律和节奏也充分考虑了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和演唱风格,使得花婆粥歌谣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食了粥,身体好,家业旺,心舒服。学业成,书勤读,做好事,成风俗。人勤劳,要知足,积德善,寿福禄。百家米,煲锅粥,食了花婆粥,一生都有福!

花婆粥歌谣已成为蒲庙当地居民耳熟能详的歌曲,深深地烙印在蒲庙人民的心中。“食了花婆粥,一生都有福”,这句歌词如同品牌的宣传语,将花婆粥福(祝福)传唱到每个人的心中,让每个人都了解了“吃花婆粥就能获得福气”这一说法。由南宁白话演唱的歌谣,充满了本土风味。音乐响起便把喜庆热闹的节日感受带给参加节日活动的每一个人,使得花婆粥歌谣成为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乐曲。花婆粥歌谣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创作出来的,它是对乐善好施的花婆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表达,也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发行于2023年4月13日的《蒲庙歌谣》,是一首由启航乐队创作的本土原创歌曲,这首歌以蒲庙镇为背景,描绘了这座古老的历史名镇的文化和风情。歌曲将蒲庙文化特色融入音乐中,如顶蛳山文化遗址、八尺江和五圣宫、蒲庙生榨米粉、蒲庙花婆等。歌曲中唱道:“儿时的歌谣声声在耳畔,你会唱吗?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花婆粥,滚碌碌,食了一生都有福,食了一生都幸福。”巧妙的是,“花婆粥,滚碌碌……食了一生都幸福”是通过孩子稚嫩的童声用南宁白话唱的,正巧对应蒲庙花婆节上百年的悠久历史,承古推新。花婆节是根据祖先传说传承下来的民俗节日,更需要新一代年轻人去了解和传承。一首花婆粥歌谣,将蒲庙花婆节和蒲庙当地的人文文化传达得深入人心。

四、“花婆”活动

花婆节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花婆施粥送福这一活动外,还有抢花炮、八音表演、民间祭祀、舞龙舞狮、河灯许愿等传统文化,还有民俗文化方块队巡游、吃生榨粉大赛、猜码大赛等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本土文化的创新丰富了蒲庙花婆节的活动,提高了人们的参与度。花婆节已成为演绎古镇传统文化、展示古老民俗魅力、在邕宁区有较大影响的“一地一节”品牌[5]。

蒲庙花婆节第四代传承人张月珍除了组织了2023年蒲庙花婆节暨蒲庙建圩292周年庆典系列活动,还联合政府、社区等举办了各种内容丰富的活动。蒲庙花婆节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保留与传承传统习俗。蒲庙花婆节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如花婆祭祀、民俗巡游、文艺唱演等。这些习俗和仪式在传承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保留,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习俗和仪式,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二是社会参与与社区共建。蒲庙花婆节是一个社会共同参与的节日。这种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节日,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例如新春文艺演出、中秋节的“庆中秋·迎国庆暨花婆民俗传承活动”、七夕节的“传承七夕话民俗,清廉家风進万家”活动,花婆都亮相节日活动现场,进行表演和宣传,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当地特色,活跃了节日氛围,还给更多的观众留下了有关花婆的印象。

三是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蒲庙花婆节的组织离不开蒲庙政府的支持与帮助,2011年正是蒲庙政府组织了第一届花婆节,才有了如今花婆节的热闹盛况。政府还举办了“邕宁区2024年非遗项目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向民众宣传蒲庙花婆及当地非遗。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联合文化产业开发创新。现在花婆节时常与邕宁区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与文化产业进行互动。例如顶螺狮山公园、南宁之夜、龙门水都、相思小镇等都有蒲庙花婆的身影。这种文化产业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升蒲庙花婆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五是提升民众的节日参与度。民众是民俗节日传承的主力军,只有让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民俗节日的保护和传承中,才能让这些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民俗节日才能在传承中得到更好的宣传。花婆节通过发放福粥、巡游展示、文艺演出、百家宴等活动,加强了节日与民众的互动,让更多的人自发地宣传节日文化活动。

五、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笔者两年多来关于蒲庙花婆节的实地调研、走访观察、资料整理得出的总结。蒲庙花婆节通过“设计花婆形象—明确核心观念—歌颂花婆精神—策划组织活动”四大步骤,结合政府宣传支持、进入校园等方式得以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花婆节中,让花婆文化得到更广泛、更深入人心的宣传。蒲庙花婆节的成功经验,可以作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地方民俗节日宣传的经验样本,值得被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靳梓瑜.山西民俗节日文化的价值内涵与现代传承[J].今古文创,2022(9):75-77.

[2]韩宇.关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调研思考[J].剧影月报,2019(2):85-86.

[3]张晨.以“花婆”为媒:“圩”共同体建构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0,31(1):102-107.

[4]罗婷.壮族花婆信仰的社会功能新探:以广西南宁市蒲庙花婆节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23(6):163-170.

[5]梁金燕.广西蒲庙花婆信仰民俗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作者简介:

莫珺驿(1998—),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通讯作者:梁新建(1974—),男,硕士,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歌谣民俗传统
冬季民俗节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民俗中的“牛”
《春天的歌谣》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民俗节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