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文性理论提升思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4-04-11 02:08蒋婵婵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互文逻辑性互文性

◎ 蒋婵婵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 修订版课标》)指出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学生要通过分析、概况、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随着教师对“双新”的认识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中长久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得到改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尽管如此,当前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活动侧重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能力培养,忽视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重视文本浅层次信息的感知和获取,忽视对文本语篇结构、文体特征、主题意义的解读。此外,许多教师还存在单一教授语篇、在单篇教学中过度消耗精力的“高耗低效”现象,忽视了文本内外语篇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文本之间的互动拓宽文本的宽度和深度,训练思维品质,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互文性理论与思维品质

(一)互文性理论的内涵、分类

20 世纪60 年代,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作品都是其他文本的镶嵌和拼接的结果,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转化中和,使得文本成为了联系、动态、转变、交叉关系。克里斯蒂娃还认为,产生在同一个文本内部的文本互动作用也是互文性。可见,不同文本之间和同一个文本内部都存在互文现象,互文性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学者对教学中常见的互文性做了分类。章玉芳将教学中常见的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文化互文性、语类互文性、主题互文性、媒体互文性和师生言语互文性。梅培军等则提炼了互文性阅读的教学形态,如文本创编与流传产生的互文、文本与类文本产生的互文、文本与相关资料产生的互文、文本改写产生的互文以及文本与其他媒体产生的互文。

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教学中常见的互文性类型包括四个维度:①主题互文性,即相同或不同主题语境、篇章体裁的语篇表达相似的主题意义;②体裁互文性,即不同语篇之间或同一语篇内部体现出的相似的体裁特征;③媒体互文性,即插图、注释、标题、序言、视频等多种媒介相互关联;④课堂互文性,即同一节课或多节课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学生课堂生成的内容相互关联。

(二)互文性理论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语言学习和思维品质密不可分,阅读与思维更是关系密切。《2020 修订版课标》明确了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构建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价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张锦坤提出,语言创新思维能力(Language Thinking Ability,LTA)包括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其中,逻辑性思维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技能;批判性思维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疑、评价预测等技能;创造性思维包括纵横思维、联想想象、模仿创造等技能。

西方学理中的互文把引用、转述、化用等现象放在文本历史和当下的视界中进行重新审视和界定,激活了文本的空间结构意识和关系意识,反映出一种与传统研究思维迥然有别的新方法、新思维,主要表现为,文本组构不仅仅包括微观中由小而大的组合思维,还包括宏观中由大而小的分析思维,更强调发散思维、交叉思维、多向思维等。因此,基于互文理论开展阅读教学可以打破以低阶思维为主的阅读教学现状,提升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三、基于互文性理论提升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 Unit 4 拓展板块的阅读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是一篇杂志文章,主题为人与自我,体裁为议论文,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文章基于青少年对外貌不自信的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鼓励青少年悦纳自我。本文论点清晰,论证严密。

根据媒体互文性原则,选取文本标题、序言、插图作为互文本。根据体裁互文性原则,选取该单元Integrated skills 板块Part C 作为互文本,该板块介绍了PRE 议论文结构(见图1),根据体裁互文性,选取文本内部段落作为互文本。根据主题互文性原则,选取2020 年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A few tips for selfacceptance 作为互文本,该文本提出了悦纳自己的几点建议。根据课堂互文性原则设计读后活动。

图1 PRE 结构图

(一)借助媒体互文性,预测语篇内容,提升思维逻辑性

标题凝练了语篇的中心思想,序言和插图作为作者表达意义的辅助手段,和标题共同指向语篇主要内容和主旨意义。借助标题、序言和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预测语篇内容、体裁等信息。

笔者对互文本标题、序言和插图设计如下问题链。

(1)How do teenagers feel about their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the illustration?

(2)What content might the article cover according to the leading sentence and the title?

(3)What might be the genre of the article?

结合标题、序言和插图,学生推测文章内容除了介绍青少年对外貌的焦虑,还可能涵盖造成焦虑的原因以及消除焦虑的办法,能预测出文章的体裁为议论文。学生基于媒体互文信息,通过问题链激活议论文知识储备,主动构建议论文结构化知识,提升了思维的逻辑性。

(二)借助体裁互文性,比较结构异同,提升思维批判性

梳理议论文宏观组织结构的过程,就是获取主要论点和论据的过程。以互文方式对比体裁框架结构,增强了思维逻辑性。此外,质疑、探讨使用不同结构的原因,凸显了思维的思辨性。

对语篇内容进行预测后,教师组织学生查找各段主旨句,分段并归纳大意,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宏观结构:Problems—Causes—Solutions(PCS)。该单元Integrated skills 板块Part C 写作任务体裁是PRE 结构的议论文(见图1),作为互文本进行比较。教师提问:Q1 What are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ructures? (见表1);Q2 Why doesn’t the author use the PRE structure?

Q1旨在通过比较议论文体裁的不同结构,明确不同结构产生的不同功能。Q2 启发学生以思辨视角审视文本结构,探究文本背后的构架原因,从而深化学生对写作意图的认识,帮助青少年克服以貌取己的问题。借助体裁互文,通过比较、判断、质疑、评价,提升思辨思维品质,帮助学生从浅层次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层思维活动。

(三)借助体裁互文性,归纳论证特征,提升思维逻辑性

文本上下文常常互为呼应、相互串联,文本内部的互文信息有解释、重复、强调、转折、递进等功能。引导学生查找体现这些功能的互文表达,并判断其功能,能建立语篇写作技巧体系,训练思维逻辑性。

本文多处借助体裁互文,论证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段以下句子:Dark thoughts about your physical appearance can hang over you all the time like a rain cloud. Do I look fat in these jeans? Do others think I am too short? Is everyone laughing at my new hairstyle behind my back? 学生会发现,通过问句,作者以举例的方式解释dark thoughts,使读者对抽象的dark thoughts有了具体、形象的理解。以上互文信息的功能为举例论证。

第二段论述了媒体审美标准对青少年的影响,教师提问What’s the result of following standards of beauty in the media? 学生通过阅读发现fight a losing battle, end up feeling worse about themselves 都是对have a big influence 的解释,通过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论证了媒体的危害。以上互文信息的功能为因果关系论证。

第五段介绍了解决不自信的方式之一是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教师提问学生“What does‘feel comfortable in your own skin’mean?” 学生并不熟悉该短语,但是通过阅读上下文,发现本段内出现多处互文表达,如your are uniqu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focus on your strengths/ Everyone has their own talents,都说明要爱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所以,feel comfortable in your own skin 表示要自信。以上互文信息的功能为解释论证。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其他的互文现象,并总结互文功能(见表2)。

表2 文中其他互文内容和功能

该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部的互文现象,总结、概况议论文的论证技巧,借助归纳、提炼的高阶思维活动,关注语言背后的逻辑,提升思维逻辑性。该任务也为本课输出板块的表达任务做好准备。

(四)借助主题互文性,思辨语篇主旨,提升思维批判性

相同主题意义的文本因其话题相似,常可作为补充性的互文材料,从而拓宽文本的宽度,加深文本理解的深度,促进主题意义探究,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2020 年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是一篇说明文,标题为A few tips for self-acceptance。话题与课本语篇高度契合,文中列出了自我接纳的四个技巧。主要观点摘录如下:Stop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Forgive yourself for mistakes that you have made.Recognize all of your strengths. List your imperfections.

教师设计任务:阅读文本最后一段和课外语篇,思考What should we do to build confidence? 要求学生提炼观点,形成个人价值判断,深入理解主旨。

学生回答如下。

We should accept our imperfection,because imperfection is part of a person.(基于课外语篇)

We should realize our uniqueness,because everyone has individuality and strengths. (基于课内和课外语篇)

We should stop comparing ourselves with others,and appearance anxiety arises from unreasonable comparison. (基于课内和课外语篇)

借助主题互文,深入研读与主题相近课内外语篇,分析、批判语篇观点,形成个人观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形成了积极价值取向的人生态度。

(五)借助课堂互文性,迁移所学新知,提升思维创造性

授课过程中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因在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篇知识、主旨意义等方面的一致性,本身也可以构成互文,成为学生完成读后任务的脚手架。完成读后任务时,学生激活已习得的课堂知识,搜索可完成读后任务的知识,基于新情境,创造性完成任务,提升思维创新性。

教师创设新情境:Your friend Janet,a teenage girl who has just graduate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is considering having plastic surgery on face and body to make her more beautiful. But she is worrying about the safety. So she wrote a letter to you for help. Please write her back,give your suggestions and illustrate your reasons.

为了完成该任务,学生需要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本节课习得的文体结构、写作技巧和主题意义,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通过读写活动,实现了对文本的结构化输出和意义的超越式表达,提升了思维的创造性。

四、结语

互文性阅读依托文本内外互文材料,拓宽了文本广度,借助多维度、多层次教学活动,加深了文本深度,有利于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培养。本节课教师基于学情,依托教材内外语篇知识,借助教学活动充分挖掘思维的激发点,从激活话题认知到梳理语篇结构,再到分析语篇特征,最后到探究主旨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批判、创造等进阶性任务,提升了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猜你喜欢
互文逻辑性互文性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逻辑性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例说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