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及效果评估

2024-04-11 09:40王顺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策略大学生

王顺利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坚力量,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现代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体能水平下降、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问题,其身体健康状况受到长期的威胁。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许多大学都采取了一系列体质健康促进策略,以改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实验评估法等多种方法,探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以及实施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健康促进  策略  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4-096-3-TBB

1、研究背景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中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体质健康问题,这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促进大学的体质健康,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策略及其效果评估,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提出运动干预、营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的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效果评估,以期为我国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

在国内,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率偏低,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例如,2018年,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发现,仅有32.3%的大学生每周锻炼1h以上。此外,一份针对16所全国重点高校的研究发现,72.2%的大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和蔬果摄入不足。刘正国,李莉(2011)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中指出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主要来源于外部,对锻炼活动本身并不感兴趣,主动锻炼的意向很差。李东蕾(2009)在《师范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研究发现师范大学学生中经常锻炼群体占总调查人口数的26.56%,非经常锻炼的群体占73.44%,不经常锻炼人数的比例是经常锻炼的3倍多,经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锻炼中没有足够的乐趣,没有在运动中获得成功感,缺乏对运动价值的深刻认识,意志薄弱等是其缺乏运动的主要原因。在国外,一些研究则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较好。例如,一项针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每周至少进行150min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另外,一份英国的研究表明,74%的大学生每周至少进行2h以上的体育运动。

2.2、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在国内,大学生生活习惯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例如,有研究表明大学生饮食不规律、以速食为主、缺乏膳食纤维等问题比较普遍;大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佳,常常熬夜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另外,大学生运动不足、运动意识不强、运动方式单一等问题也存在。在国外,类似的研究也有很多。例如,一项针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41%的受访者常常因为时间紧张而跳过早餐,60%的受访者经常睡眠时间不足,膳食纤维和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的比例也比较高。

2.3、大学生的健康教育

大学生经常存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身体锻炼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一项关于荷兰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受到了多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健康、体育锻炼能力和兴趣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安排、社交因素和运动场地等。

3、相关理论与概念

3.1、体质健康概念

体质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健康状况,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状况,还包括思维、情感、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健康和平衡,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良好的状态才能达到全面的健康。因此,维护并提升体质健康要求个体在其生活方式、心理护理和社交环境等方面都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

3.2、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分析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大学生主要的体质健康问题有:(1)缺乏体育锻炼。大学生因为课业繁重和其他学习压力,往往缺乏时间和机会参与体育锻炼。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肌肉量减少、心肺功能下降等问题;(2)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学生往往面临着生活自理和饮食选择的挑战,容易选择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快餐食品,营养摄入不均衡。过度依赖外卖也导致摄入过多的添加剂和调味品,不利于健康;(3)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大学生往往面临晚睡晚起、熬夜等问题,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体重管理困难等;(4)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大学生普遍依赖电子产品,长时间盯着屏幕可能导致眼部疲劳、近视等问题,同时沉迷于电子产品也容易导致久坐不动、缺乏运动;(5)心理压力与焦虑。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进而影响体质健康;(6)酗酒与吸烟。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过度饮酒和吸烟问题,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4、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4.1、学校环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常见的一些因素有:(1)健康教育和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和意识。提供有关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行为习惯;(2)健康环境建设。学校的建筑环境、食堂和宿舍设施等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促进学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提供健康饮食选择、鼓励户外活动等;(3)运动设施和体育活动。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运动场所和器材,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选择,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4)健康饮食环境。学校的食堂饮食环境对学生的饮食习惯有着直接影响。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选择,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鼓励学生选择健康的膳食结构;(5)健康管理和检测。学校可以开展体质健康的监测和评估,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通过定期体检和体质测试,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4.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心肺功能。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耐力,使得氧气更加有效地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2)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練,可促进大学生的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的增加。通过合适的负重训练和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少产生骨质疏松的风险;(3)控制体重和身体成分。大学生往往面临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容易出现体重过重或肥胖等问题。通过体育锻炼的有氧运动和燃烧卡路里,可以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增加肌肉比例;(4)提高免疫力。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频率;(5)促进心理健康。大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社交压力等多种压力源,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体育锻炼可以释放压力,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

4.3、健康饮食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健康饮食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直接而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健康饮食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1)提供营养物质。健康饮食可以提供大学生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于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心血管健康等至关重要;(2)促进身体发育和维持健康体重。健康饮食通过提供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大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和维持健康体重。合理控制能量摄入和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防止体重过轻或过重,减少产生肥胖和相关疾病的风险;(3)增强免疫力。健康饮食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减少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率。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摄入可以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对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抵抗能力;(4)促进脑力活动和学习能力。健康饮食对大学生的脑力活动和学习能力也有积极影响。充足的能量供应和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提供脑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增加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成绩;(5)降低慢性疾病风险。节制盐、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大学生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饮食的选择,如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选择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

4.4、心理健康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有:(1)健康饮食和体重管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形成健康饮食习惯,提高对营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心理健康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身体自我形象,促进健康的体重管理;(2)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提高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戒烟、限制酗酒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意愿和能力。这些健康生活方式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非常重要;(3)应对压力和心理健康。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未来发展压力等各种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帮助大学生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调节机制,减轻压力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心理健康的稳定和平衡有助于防止身体产生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4)免疫功能和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抵抗疾病。相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压力,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生病的风险;(5)反应速度和运动表现。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运动表现和实施运动技能的能力。

5、策略意见

5.1、运动干预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运动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首先是体育课的改革。加快大学生体育课改革,推动体育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体现学科内涵和教育特色,加强体育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其次是学生自发的运动文化建设。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锻炼活动,鼓励学生自发组织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健身活动和比赛、开展公益跑等,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5.2、营养教育

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大学生饮食知识和习惯,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宣传营养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营养讲座、制作营养宣传海报等方式,普及一些基本的饮食知识和健康饮食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其次是呈现营养环境。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健康餐饮服务,提供营养丰富、均衡、安全的膳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饮食比赛、制定食谱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饮食水平。

5.3、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支撑,只有具备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才能在学业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学校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学业和生活压力,排解情感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其次是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调节培训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6、结论

(1)运动干预、营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加强推广;

(2)不同策略的效果评估表明,运动干预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营养教育可以增加大学生的饮食知识和促进健康习惯的养成;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学校应该在培养大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正国,李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06).

[2]李东蕾.师范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06).

[3]傅人朝.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J].环境工程,2021,39(11).

[4]王珊.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4).

[5]季宵磊.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促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5).

[6]招紫玲,周伟.“健康中国2030”视角下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运动精品,2019,38(04).

[7]范广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基于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的比较[J].中州学刊,2014,207(03).

[8]姚明焰,甄志平,杨兆春,杜晓红.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体质特征与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5).

[9]晋愈飞.健康促进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干预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6).

[10]吴新宇.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以基层一线视角[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06).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策略大学生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大学生之歌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浅谈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
Passage Four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