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明 万玉玲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蹴球运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蹴球运动由古代蹴鞠演变而来,在我国满、蒙、回、苗、土等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流传较广,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角度出发,探究蹴球运动的起源、历史演变及文化传承路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梳理蹴球運动的起源及演变历程,充分挖掘蹴球运动的价值,推进蹴球运动进校园,助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两大国家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 蹴球运动 文化传承 校园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4-018-3-TBB
1、蹴球运动的相关研究
1.1、蹴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有关蹴球运动的起源和演变历程文献较少,一些研究者认为蹴球运动起源较早,是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衍生而来;研究者认为蹴球运动是古代石球游戏演变而来;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三个大小不一的石球(其主人是一名小女孩),距今已有4000-5000年历史,考古学家认为石球是当时小孩娱乐的玩具。肖进勇在《论蹴球项目的源流与发展》中指出:现代蹴球运动属于我国古代蹴鞠技法的一种,起源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在满族活动中传承至今。
蔡艺撰写的《蹴鞠消亡原因的历史探究》认为蹴球是蹴鞠游戏的一个分支。春秋战国是蹴球运动兴起的时代,两汉时期是蹴球运动普及的时代,唐宋时期是蹴球运动发展的高潮时代,明清时期是蹴球运动消亡的时代。蹴鞠消亡的原因是其自身功能的消退,由军事训练活动转变为纯娱乐的游戏,商业活动的弊端使蹴球运动成为下层社会的娱乐项目,被社会主流文化排除,宋代理学思想的冲击以及满清文化的影响。蹴球运动只保留古代蹴鞠运动的“蹴”字,意味着是用脚进行的运动,运动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使蹴球运动更加优雅文静,蹴球运动对技、战术要求之高,使蹴球运动具有较高的欣赏性。突出蹴球运动修身、养性、休闲、健身性能。
现代蹴球是由北京民族传统体育协会通过古代蹴鞠运动方法挖掘和整理出来的,在第四、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蹴球运动被列为表演项目,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蹴球运动受到各地政府、学校、社会的重视,很多地方都相继举行蹴球比赛。例如,在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蹴球运动被列为表演项目,在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蹴球运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迅速发展并组建蹴球队。在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报名的蹴球队多达9个、36名运动员分别在4天进行男子单蹴、女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双蹴、男女混合双蹴5个小项比赛。
1.2、蹴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
在第四、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由于蹴球运动是表演项目,因而没有统一的竞技器材和规则要求,所以运动员在场上随意性很强,没有展现出蹴球运动的竞技性。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宗委牵头下,北京民族体育协会和北京体育大学挖掘和开发蹴球项目,在已有竞赛规则基础上结合蹴球运动的比赛,对蹴球竞赛规则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份较完善的适合大众休闲健身的竞赛规则。规定蹴球运动有5个小项:男子单蹴、女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双蹴、男女混合双蹴。运动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蹴球运动奖项比重大,是重要的夺金点,深受各省自治区体育局和民宗委的重视,同样,规则的完善便于蹴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2、蹴球运动的特点
2.1、蹴球运动场地特殊性特点
蹴球运动没有同场竞技篮球、足球运动那般的身体激烈对抗,其是在一块10m×10m的正方形比赛区域进行,四周还有至少1m宽的无障碍区。场地类型有地毯、户外沙石、足球场,对场地要求不高,从事蹴球运动的人们可以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达到改善血管和提高心肺功能效果。
2.2、蹴球运动独特的技术特点
蹴球运动保留蹴鞠运动的“蹴”字,说明蹴球运动是用脚蹴球的一项技术,在技术动作分类上属于单一的动作结构,该技术根据比赛过程中距离的远近而使用不同的蹴球力量。但是动作基本一致,蹴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求简单概括为:站要稳、瞄要准,出脚要控制。另外,还有回旋球技术,回旋球技术与蹴球基本技术动作方法完全不一样,回旋球技术是靠前脚掌向下快速挤压来实现的。一般针对目标球在边界附近,本球和目标球较近,为了保护本球采用的一项技术,准备姿势站好,将右脚前脚掌放到本球上,利用全身迅速向下发力,将球挤出,使本球击中目标球以后迅速后旋的一项技术。
2.3、蹴球运动多变的战术特点
蹴球运动被称为地毯上的斯诺克,但进行这项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后,发现蹴球更像会行走的中国象棋,虽然每场比赛当一方到达或超过100分时,比赛结束,队员和教练在比赛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比赛环境,实施自己相应的战术。我们把蹴球战术分为发球战术、常用战术和特殊战术。
进攻从发球开始,比赛开始初,1号队员最开始发球就是占据场上中圈位置稍微靠近2号位队员的弧顶位置;2号位主要采用防守发球战术,尽量把球发到4号位发球区0.5m范围左右,保证不失分;3号位队员采用失分发球追2号发球的位置发球,有必要时采用失1分发球战术;4号位队员采用切弧线发球尽量发到离1号球远的位置。比赛开始,1号和3号位实施战术的目的是进攻,2号和4号位实施战术的目的主要是防守,因为1号和3号队员有先蹴球的权利。
在比赛过程中本球出界都会再次回到发球区再次发球,根据场上比赛的环境,队员每次都会设计不同的发球路线,便于局势向他们有利于得分的方向发展。
常用战术是在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战术。按照攻防性质划分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我们常见的战术有借球战术、跑球战术、失分战术、回避球战术、前进1m战术等。
特殊战术是指针对比赛的特定对手和特殊的场景而采用的特殊战术。这类战术具有“一次效应性”。但是此类战术为本队获胜、取得出现权,获得更好的名次具有关键性作用。
2.4、蹴球战术在实战比赛中的应用研究
(1)借球战术。
当双方球距离较远,没有能力完全击中,但是本方的两个球距离较近,这时可以用借球战术,用本方的球先击中本方的球,使本方的球更接近对方的球,这时候采用失1分,获得1次连蹴机会,再去把对方的球踢出界,获得4分,可以失小分獲大分,这种战术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又称为“搭桥战术”。
(2)跑球战术。
在获得蹴球权或连蹴权后,本方有1个球在半活球状态,对方的目标球距离自己的球又较远,没有能力击中,这时可以选择跑中圈的半活球,这种战术称为“跑球技术”。
(3)失分战术。
在本方处于被动状态,在发球时可以采用失分战术,使本方的球距离对方的球较远,造成对方的失误,使本方在比赛过程中由被动转换为主动。这种战术称为“失分战术”。
(4)回避球战术。
当双方的球距离较远,本方球距离也较远,没有办法保证采用搭桥战术后使本方获得更多的分,同时双方的比分非常接近,这时可以采用回避球战术,让本方的球向任何一方跑动,使本方的球跑到最佳位置,使本方在比赛过程中由被动转换为主动,这种战术称为“回避球战术”。
(5)前进1m战术。
当双方的球较远,本方没有把握击中对方的目标球,反而还造成自己失误而失分,在此比赛环境下我们可以采用前进1m战术,一般情况下我们前进的距离让对方不能再前进1m,但是对方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击中本方的球,诱使对方在比赛中出现失误而失分。给自己创造被动得分的战术。这种战术我们称为“前进1m战术”。
3、蹴球运动的价值
3.1、蹴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增强人民体魄、追求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国民主动健康的核心力量。如今,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如有培养团队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的传统三大球;也有一些新兴项目同样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如马术、射箭、瑜伽;还有追求刺激的攀岩、户外、野外生存。但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被挖掘和整理出来,并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如陈家沟的太极拳、太极剑、舞龙舞狮、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各个民族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
蹴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项目,运动成绩好坏取决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技术水平、战术素养和意志品质。在进行蹴球比赛中,运动员一条腿做为支撑腿,另一腿脚跟先落地,利用前脚掌触球,身体稳定后,将球蹴出去,长期进行蹴球运动有助于增强腿部力量、身体平衡性、柔韧性。同时用脚底触球能有效地对脚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蹴球比赛场上形势变化之快,每次触球机会,都有可能让你失去在比赛中获得的优势。所以,要求运动员有清晰缜密的思维,每次蹴球也要果断、准确。
3.2、蹴球运动的娱乐经济价值
蹴球运动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在比赛过程中,球员需要掌握击球技巧、团队协作、及时调整策略,这需要运动员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思维缜密,这项运动本身也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蹴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促进地方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体育用品、场地实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蹴球运动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4、蹴球运动的传承路径研究
4.1、政府—学校—社区三维一体协作加大宣传力度
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蹴球运动的发掘和整理,并且形成较完善的竞赛规则,但是蹴球运动的普及度不高,人们对此项运动认知度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应加大蹴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个人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学校—社区三维一体的推广机制,政府起主导作用,多部门协同配合,将蹴球运动纳入到当地的全民健身计划当中,联合多媒体加强对蹴球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对蹴球运动的教练员培训,在学校、社区建设蹴球运动场地,派专业的蹴球运动社会指导员进行指导练习,多举行蹴球比赛,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促进当地蹴球文化的发展,形成特色民族体育+旅游的文化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4.2、组建各级蹴球运动专业团队
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支点,面向社区,组建各级各单位的蹴球运动队,培养优秀的蹴球运动员,提高地区蹴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为蹴球运动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人才质量保障。
4.3、积极鼓励蹴球运动进校园,促进蹴球文化交流
在政府的主导,地方体育局和教育局协同配合下,共同推进蹴球运动进各级校园,校园是推广蹴球运动的最佳选择,由于蹴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规则简单易学,动作方法简单,学生便于掌握,所以蹴球运动非常适合各级学校引入体育课程。学生进行蹴球运动时,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体验蹴球运动的乐趣,长期进行蹴球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目的。通过蹴球运动进校园,首先可以培养专业知识丰富的教练员;其次可以培养技术能力过硬的运动员;最后可以培养业务精湛的裁判员,不断丰富蹴球运动的理论知识。
各地区可以举办蹴球运动文化节、讲座、比赛等形式的活动,促进全国各地区蹴球文化的交流。推广蹴球运动文化,增强人们对蹴球运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4、结合现代体育竞技特点开拓创新式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使其做到文化延伸。如何把蹴球运动更好地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所有研究人员深思的问题,在保留民族传统体育蹴球运动项目特色的情况下,融入现代竞技体育的理念和方法,实现蹴球项目的比赛形式多样化,技战术创新化,竞赛规则的完善化,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让蹴球运动走出中国,就如柔道、跆拳道、射箭等比赛项目一样成为一项正式的比赛项目,也为蹴球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开拓创新式发展路径。
5、结论
蹴球运动项目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益智为一体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蹴球运动蕴含着独特的传统文化价值,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推广蹴球运动是实现蹴球运动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有益于培养国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培养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促进国民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严津.论民族传统运动项目蹴球的健身价值及社会意义[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6).
[2]胡海剑.墩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推广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周潇.蹴球运动演变历程与发展路径研究[D].贵州大学,2020.
[4]曾庆铃,付春艳,高俊.冰蹴球运动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适应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6).
[5]李帅,黎林飞.青少年冰蹴球运动教育价值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9).
[6]夏邦颖.冰雪进校园视域下冰蹴球课程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23.
[7]张舵.新时代蹴球文化传承发展路径选择[J].当代体育科技,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