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焕新”而来

2024-04-11 01:00郭晓娟
走向世界 2024年15期
关键词:鼓式钧窑青岛市

郭晓娟

认识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就是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认识青岛,要从青岛市博物馆开始。青岛市博物馆位于崂山区,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个门类、24万余件文物瑰宝在这里呈现,它们藏着青岛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藏着青岛独有的历史记忆。

从“古韵悠长”到“岁月回眸”

寻找青岛之根,青岛市博物馆的《青岛史话》基本陈列展,无疑是对其最好的阐释,“古韵悠长”和“岁月回眸”两部分向人们展示了青岛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对于漫漫的历史长河来说,青岛是年轻的,从1891年建置至今只有百余年的城市历史。但同时她又是古老的,因为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史前文明的曙光初照大地之时,东夷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夏商时期,青岛地区东夷部族繁盛,建有介、夷、莒、莱等古国,带有浓厚的氏族部落特征;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国,今青岛市多归于齐国;秦汉时期,秦皇汉武东巡驻跸琅琊台,求仙海上;魏晋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学发展,青岛地区形成了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隋唐宋元时期,青岛地区逐渐成为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和港埠;明清时期,青岛属莱州府,是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漫步“古韵悠长”,“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秦皇汉武巡疆”“北方千载古港”“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六个单元,通过数百件珍贵文物,展现了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青岛建置前,青岛地区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观众在溯源东夷文明的同时,还能直观地看到东夷祖先生活的场景。从赖以生存的原始工具,到精美的陶器和青铜器,从齐国霸业的旌旗,到古港船队和道教的鼎盛,无不彰显出这片土地独特和厚重的地域文化。

如果说“古韵悠长”展示的是青岛地区文明产生与逐步成熟的过程,那么“岁月回眸”介绍的则是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

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清政府在胶州湾驻兵设防,青岛正式建置。其后,德国、日本先后强占青岛20余年,进行殖民掠夺。“五四运动”震惊中外,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6月2日,青岛获得解放。“岁月回眸”依历史沿革划分为“清朝设防建置”“德国殖民开发”“日本强占掠夺”“民族主权回归”“抗战峥嵘岁月”“人民获得解放”六个单元,通过200余件历史照片和文物,从市政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近代青岛从建置至1949年解放的发展历史,讴歌了青岛人民抵御外辱、前仆后继、争取解放的革命事迹,以此来激发广大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镇馆之宝诉说传奇故事

青岛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4万余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代,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玉器等30多个门类,其中书画、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北魏“双丈八佛”石造像、宋钧窑鼓式瓷洗和明正统《道藏》为三大镇馆之宝。

在青岛市博物馆西区一楼大厅,两尊北魏时期的石佛造像静立中央,神态安宁,身姿飘逸,这便是青岛市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北魏“双丈八佛”石造像。两尊佛造像身高约一丈八尺(约6米),俗称“丈八佛”,每尊重约30吨;造型基本相同,面型适中,深目高鼻,面带微笑,头作高肉髻,内着僧祇支,外着褒衣博带式正披,赤足立于莲花座上。这两尊佛造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对研究北魏時期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和石雕艺术以及山东历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于这两尊石佛造像,还有一段惊险经历。这两尊石佛造像与另两尊北齐石菩萨造像原安放于淄博市临淄的龙泉寺内,1928年日军入侵山东时,日本商人曾预谋将佛像盗回日本,因迫于形势放弃。后几经周折,两尊石佛造像于1979年被运至原青岛市博物馆院内。2000年,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开放,历经1500多年风雨沧桑的“双丈八佛”终于得以在室内保护并展出。目前,在中国国内博物馆室内陈列的古代石造像中,“双丈八佛”可谓体量最大,且同殿两佛并立,皆为立体圆雕,为历史所仅存。

一个文物,就是一个故事。

作为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的宋钧窑鼓式瓷洗,由于机缘巧合,还成就了文物界一段“捡漏”的传奇佳话。

宋钧窑鼓式瓷洗,洗直口,浅弧腹,呈鼓式,平底,下有三兽足;外口沿下和近底部分别饰有两周等距离的乳钉纹,上周20个,下周18个;胎体厚而匀称,釉层肥厚滋润,通体内外施釉,洗外壁釉层肥厚,呈玫瑰紫色,器内施天蓝色釉,上有蚯蚓走泥纹及桔皮纹;器底一侧清晰可见刻有“一”字款,笔道遒劲。说起这件镇馆之宝的发现和入藏,要回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1962年,被派到县镇农村抢救零散文物的青岛市文物商店文物征集员张廷臣,在经过威海市乳山的一个村庄时,于一户村民的院里看到一群鸡围着一个钵子争先抢食。他发现这个钵像个洗子,走近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后,断定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洗子。农家主人见张廷臣喜欢,便想送给他。张廷臣连忙掏出5元钱,塞到农家主人手中。农家主人接过钱,也很高兴,要知道,1962年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当时5块钱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后来,这件钧窑鼓式瓷洗经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耿宝昌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拨交到青岛市博物馆。

鈞瓷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而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钧窑鼓式瓷洗,是钧瓷中的上品,且存世量稀少,堪称国之瑰宝。

数字赋能,绽放新光彩

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提到博物馆,人们的印象早已不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故事和玻璃展柜下可望不可即的“古董”,以及似懂非懂的导览解说,而是通过数字技术“活”起来的新面孔、新玩法。

对于青岛市民来说,现在逛博物馆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只要打开电视机顶盒,选择屏幕右下角的“青岛市博物馆”版块,点击遥控器“确定”按钮,即可进入版块主页,通过“典藏精粹”“主题展览”“研学教育”“服务指南”等主题,欣赏精品馆藏、原创展览、特色活动等众多精彩内容。这正是青岛市博物馆和中国广电山东网络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联合打造、重点推出的公益精品文化传播项目“数字电视博物馆——博文进万家进社会”。项目以有线网络为载体,以电视双向互动平台点播为路径,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等前沿信息技术,将青岛市博物馆所拥有的大量馆藏文物资源,通过电视点播的方式,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欣赏。

此外,数字建模、三维呈现、虚实结合……青岛市博物馆正通过数字技术,让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走出“深闺密阁”,向公众多维展现文物的魅力。

近年来,“数字藏品馆”作为青岛市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窗口之一,持续稳定地为广大观众提供数字化建设成果。自2020年创新推出“数字藏品馆”以来,青岛市博物馆每年都会上线百余件精品文物三维模型,目前,已累计发布9200件馆藏三级以上珍贵文物信息及高清图片、400件精品馆藏三维模型、100件珍贵书画“微动画”和50余个线上展览。

百闻不如一见。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的数字展示区域,青岛市博物馆带来的“数字文博互动魔墙”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人物行走画端,花木随风而动,鸟儿山间低鸣,一幅幅馆藏书画作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变身一组组水墨动画片,让人犹如置身画卷中。

据悉,青岛市博物馆已建立了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模型和存储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了《青岛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有效提升了文物数字化保护能力。目前,青岛市博物馆扩建项目正在进行中,扩建的新馆以“浪涌石开、时空留痕”为文化意象。届时,新老馆和谐共生,融为一体,时空在此留痕,全新的数字式、互动式博物馆也将在线上、线下开放。存古续新、新旧共生的青岛市博物馆,正“焕新”而来。

编辑/魏伟

Qingdao Museum Takes on a New Look

The Qingdao Museum in Laoshan District is a comprehensive, multifunctional and modern museum integrating history, art and humanities, one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first-class museums, one among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key protection units of ancient books, and a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Over 240,000 cultural treasures in over 30 categories are displayed here, embracing Qingdao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s well as unique historical memories.

The museums basic exhibition—“History of Qingdao” is undoubtedly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ot of Qingdao. Its two parts “Lasting Ancient Charm” and “Bygone Days” showcase Qingdaos long-standing civilization and history, as well as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e museums collections range from the Neolithic Age to Ming, Qing and modern times, and cover more than 30 categories concerning calligraphy, painting, ceramics, and jade ware, among which, calligraphy & painting, ceramics, jade ware, and coins are its main features; the “Double Zhangba Buddha” stone statues of North Wei, the drum-shaped brush washer from the Jun kiln of Song, and the Collected Taoist Scriptures published in the Zhengtong Period of Ming are the three centerpieces of the museum.

In recent years, the “Digital Collection Hall”, as one of the museums important windows for digital 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 has maintained its sustained and steady supply of digital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for viewers. Since the innovative launch of the“Digital Collection Hall” in 2020, the Qingdao Museum has rolled out over 100 3D models of fine cultural relics every year. So far, it has released the information and HD photos of 9,200 valuable museum pieces at or above the third class, 400 3D models of fine pieces, 100 “micro animations” of precious painting & calligraphy, and more than 50 online exhibitions.

猜你喜欢
鼓式钧窑青岛市
蝶恋花 刘红生 钧窑 43cm x 31cm 2023年
写意泥性·黄河印迹·钧窑瓷板
汽车鼓式制动器动态可靠性优化设计
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排查与消除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模拟长下坡连续制动的中型货车鼓式刹车系统温度阈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