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价值

2024-04-08 08:2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4期
关键词:出血性脑组织溶栓

林 兵

(广饶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东营 2573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可造成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也是临床致残和致死的重要病因。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 内的首选治疗手段,经临床证实是安全可行的,但溶栓治疗后伴发的出血性转化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1]。有研究报道,出血性转化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风险高达4.45%[2]。因此,早期准确预测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对指导临床治疗十分重要。CT 增强扫描时CT 应用领域的前沿技术,能直观呈现脑血管形态学改变,并可动态评估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已有文献报道了CT 增强扫描在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但其应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尚需临床进一步研究论证[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 例,参照《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5]标准,根据患者7 d 内是否并发出血性转化分为出血性转化组(n=24)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46)。出血性转化组中,男15 例,女9 例;年龄为46 ~75 岁,平均(58.06±4.17)岁;体重指数为17 ~28 kg/m2,平均(24.52±1.70)kg/m2;发病至溶栓时间1.0 ~4.5 h,平均(2.33±0.52)h。非出血性转化组中,男30 例,女16 例;年龄为43 ~77 岁,平均(58.32±4.30)岁;体重指数为18 ~28 kg/m2,平均(24.49±1.75)kg/m2;发病至溶栓时间为1.0 ~4.5 h,平均(2.35±0.5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6],且均初次发病;(2)符合溶栓治疗指征,且在发病4.5 h内接受溶栓治疗;(3)均有完整、可靠的临床病例资料;(4)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脑血管畸形或合并动脉瘤;(2)发病前3 个月头颅外伤史或其他病因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者;(3)碘对比剂过敏;(4)CT 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不佳、影响结果判断者;(5)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6)合并精神系统病变者。

1.2 方法

CT 增强扫描:选取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双源CT 机(德国SIEMENS 公司生产)进行扫描,协助受检者均取仰卧位,设置平扫参数: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300 mAs,层厚5 mm,以听眶线为轴行常规颅脑横轴位CT 平扫,之后经右肘静脉经高压注射器团注60 mL碘美普尔60 mL,速率为6 mL/s,行CT 增强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70 kV,管电流125 mAs,层厚5 m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160 mm,约20 个循环,总扫描时间45 s。

图像处理与分析:将CT 增强扫描图像上传至后台处理工作站,选择扫描面垂直走行的大脑前动脉等脑组织区域为感兴趣区,尽量避开大血管、脑脊液等部位,经软件处理后生成时间-密度曲线,并利用不同数学模型得到CT 灌注图像,测量参数包括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所有数据测量均有2 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进行测量,均连续测量3 次,以双方测量结果最接近数据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若双方测量数据差异较大,则由第3 名医师协助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和健侧区CT 增强扫描参数;(2)比较出血性转化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CT 增强扫描参数;(3)分析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和健侧区CT 增强扫描参数比较

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CT 增强扫描参数CBF、CBV 水平低于健侧区,MTT、TTP 较健侧区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和健侧区CT 增强扫描参数比较(± s)

组别 例数 CBF/(mL·100 g-1·min-1) CBV/(mL·100 g-1) MTT/s TTP/s健侧区 70 50.45±9.33 1.78±0.82 2.30±0.80 17.25±5.36患侧区 70 33.05±6.80 0.91±0.59 4.07±1.15 28.36±7.62 t 12.610 7.206 10.571 9.977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出血性转化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CT 增强扫描参数比较

出血性转化组CT 增强扫描参数CBF、CBV 水平低于非出血性转化组,MTT、TTP 较非出血性转化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出血性转化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CT 增强扫描参数比较

2.3 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ROC 曲线分析显示,CT 增强扫描参数CBF、CBV、MTT、TTP 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灵 敏 度 为80.2%、78.0%、77.8% 和72.5%,特 异 度 为83.3%、75.1%、70.5%和89.2%,见表3、图1。

图1 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诊断的ROC 曲线

表3 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出血性转化是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0%~43%,对于其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脑屏障破坏基础上,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未及时建立有效侧支循环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出血性转化的发生[7-9]。出血性转化不仅会进一步增加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难度,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正确预测溶栓后出血性转化风险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CT 诊断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增强CT 扫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图像分辨率高,可多层面、多角度对病变脑组织进行扫描,不仅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等,并可绘制感兴趣区层面脑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来间接获得反映脑组织灌注的参数图,进而准确评估脑组织血流灌注,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情进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10-12]。本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CT 增强扫描参数CBF、CBV 水平低于健侧区,MTT、TTP 较健侧区延长,进一步分析显示,出血性转化组CBF、CBV 水平低于非出血性转化组,而MTT、TTP 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CBV、CBF 是反映脑组织血流灌注和血容量的敏感指标,能实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定量评估,当发生脑梗死后,由于脑梗死区血流灌注不足,故与健侧脑组织相比,CBV、CBF 水平降低,其值越小说明两侧脑组织血流灌注差异越大,尤其在出血性转化发生过程中,侧支循环不良使得受损脑组织缺血更严重,进一步加重血脑屏障破坏,故CBV、CBF 水平下降更明显。MTT、TTP 对缺血区域责任动脉状态十分敏感,其值延长多与血流速度减慢或侧支循环不良相关,而侧支循环不良又是导致出血性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故其患者CT 增强扫描参数MTT、TTP 延长[13-14]。

本研究通过ROC 曲线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CBF、CBV、MTT、TTP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70%。孙风涛等[15]对58 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风险进行研究,发现相对CBF、CBV、MTT、TTP 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脑梗死区血流动力学状况,且相对CBF、CBV 预测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灵敏度分别为73.9%、78.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中可将上述指标联合检测,以提供互补信息,进一步提高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的诊断效能。也有研究报道,CT 增强扫描参数MTT、TTP 对出血性转化无较高预测价值,与本研究结果不同[16]。考虑原因可能与纳入病理脑梗死位置、区域和范围均不能很好地控制有关,故对CT 增强扫描参数还需进一步细化、标准化。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CT 增强扫描参数对患者出血性转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作为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的有效参数。

猜你喜欢
出血性脑组织溶栓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